现代教育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概念:
• 广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

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 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 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 的教育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广义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 区别:学校教育具有专门化、制度化特点。
四、教育学是什么
• 教育学的学科归属 • 教育学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两重性 • 我国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主要是“规范的教
育学”
三种层次的“教育学”定义理解: • 宏观(教育科学总称)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
一、 学习意义(为什么学)
• (一) 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需要 • (二)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工作水平的需要 • (三)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发展的需要 (四)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 (五)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 需要(教师资格)
二、关于本课程学习要求及安排
现代信息技术 产生新的教育形式 (2)教育功能进一步发挥 教育地位越来越受重 视 (3)教育发展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 (4)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社会化观念深入人 心,与此相适应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二)教育的形态
• • • • • •

以不同的时空背景划分 1,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教育 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划分 2,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以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环境)划分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 的教育(古代、近代、现代社会教育,阶级性质) 以教育的社会发展形态划分
• • •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 教育者 教师 • 受教育者 学生 • 教育影响 • 广义、狭义的理解
二、教育的产生及学 校教育的出现
• (一)教育的产生 • 神话起源 生物起源 心理起源 劳动起源
• 1、教育产生的原因 • 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
再生产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教育产生的条件 必要条件: 劳动 语言文字
(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 1、学校教育的产生时代:
奴隶社
会 • 2、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原因: 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 要 • 条件: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尤其 是脑体分工
(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 学校教育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与人类
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及一般的社交活动 相分离,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和部门, 具备了独特的社会功能,有了专门的 教师、教育场所及内容、思想。
3,工业社会的教育
• 机器大工业生产┅ • 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与发展
学技术 世俗化 教学组织 :班级授课制
• 制度化 体系逐渐完备 类型多 大学 课程内容:科
• (2)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渐走向结合 •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 (4)教育的复杂性和理论程度日益增高
4,信息社会的教育
• 社会特点 • 教育特征:(1)教育类型多样化 教育手段引进 • • •
定义)的理解 • 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不同的教育思 想家对教育概念(内涵和外延)有不同的 理解 • 如何科学界定“教育”概念?
多种教育概念
• 教育 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
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学基础》 全书 教育卷》
•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
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中国大百科
参考文献、书目
• «我的教育观»、«共和国教育50年 »、 «
中国教育的未来»、 « »等 • 教育类报刊、杂志:«教育研究» «中国教 育报»等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 一 、 什么是教育?
地方官员 家庭主妇 下岗人员
• 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概念
• 什么为“教育”? • 经验上(日常定义)的理解和理论上(科学
•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 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的体质 的活动。《中国教育百科全书 》
教育概念:
• 教育 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
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 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 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教育大辞典》 •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教育就是个人获得 知识和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和技 艺得到提高的过程。《美利坚百科全书》


(三)关于本课程与其他教育课 程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 学科教育论 教育实习 • (四)关于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 • 教育原理 课程与教学工作 • 德育与班主任工作
(五)关于本课程的课时安排
• 60学时
三、学习方法
• 自主学习,多看教育类书籍、教育文献资料、教
育刊物,多关注有关教育问题的报道、新闻等。
• (一)关于本课程的性质 • 是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 • (二)关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 ①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

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② 初步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观念,具有一定的 教育意识。 ③具有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现代教育思想 提出和分析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 ④对教育实际和教育实践有一定的了解。
• 理论联系实际,多讨论等。 • 四、学习评价 • 考试、考查 • 考勤:点名、抽查结合
五、教材
• 主要教学参考用书:«现代教育学» • «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原理»、 «现代教
师ຫໍສະໝຸດ Baidu»等
六、参考文献、书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 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 教育的使命—面向2 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教育—财富 蕴藏其中» 、«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 发展的全球展望»
三、教育的发展
• (一)教育的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 原始社会的三个教育基本要素:具有经验的人成为教育者,学
习他人经验者为受教育者,经验为教育内容。
• 特点:(1)与生活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 (2)教育的平等、民主 • (3)是一种简单的教育
教育的发展
2,农业社会的教育
经过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进入人类第一个文明社会,生产 工具 石器→金属,剩余产品 私有制 阶级 教育特征:(1)古代学校产生和发展 (2)教育具有阶级性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