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训练伤的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伤的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任务中心,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对军事训练伤的认识不够,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训练,严重的还会导致终身残疾。
一、训练伤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WSB38-2001)中规定:军事训练伤是指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简称军训伤。
训练伤包括软组织损伤、骨与关节损伤、器官损伤、特殊环境训练损伤和其他损伤五大类。
其中,软组织损伤包括擦伤、挫伤、撕裂伤、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腱炎和腱鞘炎、肌纤维组织炎、滑囊炎、创伤性滑膜炎等;骨与关节损伤包括急性骨折、应力性骨折、关节扭伤、关节脱位等;器官损伤包括颅脑、耳鼻喉、眼部、口腔、胸部器官、腹部器官、泌尿生殖器官等;特殊环境训练损伤包括中暑、冻伤、急性高原病、爆震性耳聋等;其他损伤包括化学中毒、烧烫伤、咬螫伤等。
训练伤按照伤势分类有轻伤、中等伤和重伤。
①轻伤:是指组织器官结构受到轻度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无生命危险;愈
后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影响。
轻伤举例:局部皮肤与软组织挫伤、撕裂伤,失血量<20%;关节扭伤;关节脱位;肌腱-韧带撕裂伤;单纯肋骨骨折;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内脏器官轻度损伤等。
该类损伤可给予常规处置。
②中等伤:是指组织器官结构受到较大损害或有较严重的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生命危险;愈后对人体健康有一定伤害。
中等伤举例:广泛的皮肤及软组织挫裂伤,失血量20%〜40%;关节或软骨广泛损伤;多根肋骨骨折,伴血气胸;四肢骨折,不伴主要血管损伤或严重组织缺损;肢体挤压伤;内脏器官中度损伤等。
该类损伤需优先处置。
③重伤: 是指组织器官结构遭受严重损害,致肢体残废、丧失听觉、丧失视觉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有明显的内环境紊乱,有生命危险;愈后对人体健康有重大伤害。
重伤举例:广泛的皮肤及软组织毁损伤,失血量>40%;脊柱不稳定性骨折,伴不全性或完全性脊髓损伤;严重多发伤;严重复合伤;内脏器官严重撕裂伤等。
该类损伤需紧急处置。
二、常见的训练伤症状
(一)训练性“膝关节痛”。
即训练所致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面最大、杠杆作用最强、负重较大且容易损伤的关节。
在关节囊内面衬以滑膜组织,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具有保护关节面、增强关节活动度的作用。
新入伍的战士在进行
队列或体能训练时,如果基本要领掌握不熟练,动作不协调,加之对训练场地的适应性差,特别是长时间进行单一动作重复训练,极易导致过劳损伤,使关节骨滑膜遭到损害,形成非感染性的创伤性滑膜炎,表现为滑膜组织水肿,渗出液增多以及大量黏液素产生对神经末梢的刺激等,均可引起关节疼痛,使之活动受限。
轻者仅为训练后关节轻微肿胀、酸痛不适,多数经过休息可不治自愈或缓解;重者关节肿胀明显,关节内积液,严重者穿刺抽出液可呈血性。
(二)下腰部损伤。
包括急性腰损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间盘脱出症等。
在练拉梯或挂钩梯时,如果不讲究科学的操作方法,盲目追求速度,使腰部受力大而频繁,致使腰部肌肉和肌腱撕裂、出血和渗出,断裂组织修复和出血、渗出被吸收后,可遗留瘢痕和组织粘连。
反复的操练,使得损伤的肌肉、筋膜、韧带修复不良,产生较多瘢痕和粘连,这些组织易牵拉、压迫内在神经纤维产生腰痛。
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腰部可有广泛压痛,脊椎活动多无异常。
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明显加重,并可有肌肉痉挛,脊椎侧弯和功能活动受限。
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散布整个背部。
(三)胫骨内压增高症。
即训练后小腿内侧痛。
小腿内侧痛
的主要原因是胫骨髓腔内压增高,其发生率占骨与关节损伤的20%左右。
多发生在进行5公里越野长跑等体能训练之后,一般只需对症处理,初步处理方案是减轻疼痛、抬高患肢、减少活动等,防止进一步损伤。
轻者调整训练科目,重者停训休息。
(四)下肢应力骨折。
即疲劳骨折。
是部队常见而严重的训练伤之一,多因长时间进行单一动作的反复训练或超负荷超强度的训练。
该类训练伤发生隐匿,没有明显的暴力外伤史,即使感觉到受伤了,往往认为是一般性损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常常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而致畸致残。
(五)踝关节韧带扭伤及骨折。
踝关节的扭伤是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踝关节的距腓韧带力量较弱,且周围缺肌肉保护,易扭伤。
一般以软组织韧带扭伤为多,伤后即出现局部肿痛、淤血、不能行走等症状,应立即实施冷敷,有条件者可用“护踝”保护,根据伤情适当休息制动,进行X线检查,排除骨折损伤。
(六)软组织挫伤。
由于场地适应性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训练中易导致软组织的摔伤及挫伤,症状多较轻,一般对症处理后均可继续参加训练。
但双小腿胫前皮肤挫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该部位皮肤张力高,皮下软组织少腔隙大,血供差,抗感染的能力弱,一旦伤口或创面感染,极易导致炎症的弥漫和扩散,伤者常常高烧不退,体温可高达40℃以上,若不及时治
疗,细菌侵入骨髓腔,可因骨髓炎而致残。
(七)抽筋。
所谓抽筋,是指局部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制收缩而不能主动放松引起的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的现象。
在训练时出现这一现象,常见原因就是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肌肉突然猛力收缩,另外长时间的剧烈训练,身体出汗量增多,大量体内盐分的丧失,也可能引发肌肉的不自主强制收缩,出现抽筋现象。
有时在寒冷刺激、疲劳、饥饿、精神过度紧张的情况下也可诱发肌肉痉挛。
在训练时一旦出现抽筋现象,需即刻休息,对抽筋的部位轻轻按摩,并将抽筋部位的肌肉轻轻拉长,因当你将肌肉拉长时,会使肌腱的张力增加,当张力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会将冲动传至大脑,大脑为了避免肌腱受伤会释放信息放松抽筋的肌肉。
拉长肌肉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拉伤肌肉造成二次伤。
若肌肉抽筋的时间很长,则可使用热敷或冷敷的办法来减轻疼痛,或局部的喷洒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药水或药膏也很有效。
若很容易再次发生抽筋,则需考虑肌肉是否过度疲劳、或脱水,前者则必须停止活动休息,后者则需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但关键在于预防,只要训练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大部分抽筋现象都是可以避免的。
三、训练伤的预防措施
(一)提高整体身体素质是预防训练伤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危险性,即使是发生损伤,也可以降低损伤的严重性,而且有助于预防再损伤。
因此,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
要实现体能训练中既能保证安全性,又能达到预期体能训练效果,这与组训者的业务水平有关,同时,也要求参训者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如有足够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性、关节柔韧性、心血管耐力等。
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对于减少训练损伤的发生至关重要。
体能素质(如力量、耐力、柔韧、协调等)较好者、不仅训练成绩好,而且一般不易受伤;而身体整体条件较差的“单薄”者,更易受到伤病的困扰。
也就是说,整体身体条件是预防训练伤病的物质基础。
抓好全面身体素质训练。
不但要强化大肌群的力量、耐力训练,而且要抓柔韧、灵敏协调的训练,还要特别注意对跨关节小肌群、韧带的训练(因为损伤往往在小肌肉等薄弱环节发生);不仅要注意生理机能的训练,还安注重意志品质的磨炼。
从而使整体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1.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创伤的重要法宝之一,在准备活动中除采用全身性动力练习外,还应特别提倡使用静力性牵伸练习。
在使用静力性牵伸练习时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缓慢牵拉,逐步到位,尤具是对跨关节小肌群、韧带以及曾经受过
伤的肌肉韧带,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微牵拉伤或不易察觉的再受伤;第二,大、小肌群和韧带的并重牵拉练习,即不可忽略对围绕容易受伤的关节周围的小肌群、韧带的牵拉练习。
第三,牵拉应按照先小肌群,后大肌群的原则进行。
因为首先对大肌群进行牵拉,由于牵拉的力量和动作幅度较大,可能造成大肌群周围的小肌群和韧带的牵拉伤。
跨关节牵拉顺序应是:腕、肘、肩、踝、膝、髋。
2.使疲劳、僵硬的肌肉充分放松,内脏系统工作水平逐步恢复到安静状态,是整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它对于促进人体疲劳的恢复,防止肌肉因僵硬而失去良好的本体感受性和弹性,预防运动性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保护与自我保护技能的训练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保护与自我保护基本技能的训练,既是优秀体能训练士官或分队军官的特征之一,同时也是现代体能训练课的一个教学环节。
它对于积极预防训练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自我保护意识。
包括在进行某训练项目时,对场地器材不符合要求所包含的危险性的估计;以及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完成动作本身能的伤害件动作的预见,即思想上始终应有一根安全
意识的“弦”。
当然,也不要因怕受伤而不敢拼搏和大胆完成技术动作。
2.自我保护动作。
包含在完成技术动作后等紧接着的自我保护动作(如因前冲力太大落地后的前滚翻),或意外滑倒后的低头、屈肘团身、肩背着地顺势侧滚翻,切忌直臂后撑地。
3.保护与帮助。
适当的保护与帮助在器械性训练课中(如卷身上、攀登),对于增强练习者的信心,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情况下,单人保护者应站在自己便于发力帮助的器械一侧。
双人保护时应分别站在器械的两侧(如单杠的保护)。
(四)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量
合理安排体能训练的运动负荷量,切实贯彻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避免训练负荷强度过分集中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一系统,能有效地预防训练伤病的发生。
例如,在体能训练中,跑步和跳跃类的训练内容,就不能过分集中(如1天、1周都进行大强度的这类训练)。
这样就势必造成下肢负荷过重,轻者出现胫骨疲劳性骨膜炎,重者可发展为胫骨的隐性应力性骨折,最后在跑步时,一摔跤就发生胫骨骨折。
因此,制订和实施体能训练计划时,一定要讲究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科学搭配练习项目和部位,避免发生训练伤病。
(五)加强医务监督,防止过度训练
加强医务监督既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训练顺利进行的医学保障。
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三个环节:1.督促和检查参训者的自我监测,使他们养成自测晨脉、书写训练日记的良好习惯。
使自我医务监督习惯化和制度化。
2.机能诊断是监控运动负荷的科学依据。
在士兵体能训练过程中,要成功地运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及先进的技术对士兵进行生理、心理指标测试,以探索体能训练中这些指标变化的规律,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士兵和骨干,为确保体能训练的正常进行,杜绝病理现象的发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组织体能训练的士官或分队军官,应注意观察战士在训练中和训练后的机能反应。
如训练时的动作灵敏性、反应速度、协调性等。
一旦发现异常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降低运动强度等。
另外,每次训练前,还应有意识地检查一下训练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能,尤其是在较为陌生的环境进行训练时,更要高度重视,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3.在开训前,应对官兵进行一次常规医学检查。
对参训者的整体身体机能状况,进行评价。
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