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训练伤与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随着世界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军队对于军事训练的需求越来越高,训练也越来越加强,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然而,军事训练中的各种伤害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治疗训练伤,成为军队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训练前的防护措施军人要参加各种体能训练、战术训练和技术训练,为了有效的防止训练中的意外伤害,军人要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头盔、护膝、护肘、护臀、护胸等,以保护关键部位,同时要保持良好的足部健康状态,穿合适的鞋袜,避免滑倒和扭伤,这些都是训练前必须进行的防护措施。
二、训练时的注意事项军事训练过程中,指挥员和教练员必须时刻关注官兵的身体状况,对于可能引起的危险和风险,必须进行提前的预警和预防措施,如减少重复运动、减轻运动量、增加适当的休息时间。
在训练期间,要加强督导,坚决杜绝违章乱纪现象,规范训练行为,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1、进行合适的拉伸减压运动在训练后一定要进行合适的拉伸减压运动,帮助肌肉松弛,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和稳定性,有利于防止肌肉拉伤、肌肉疲劳和其他各种训练伤害的发生。
2、进行适当的康复和理疗当官兵出现训练伤害时,应该立即进行适当的康复和理疗,以加速痊愈。
康复和理疗方法包括适当的休息、调整饮食、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按摩理疗、热敷等,具体方法应根据不同的训练伤害类型和程度来选取。
3、确定严格的复训标准在康复期间,必须根据训练伤害程度的不同,确定严格的复训标准,以避免复发或恶化。
复训标准包括伤势的完全痊愈、身体状态的恢复到正常水平、人员的心理状态稳定等。
四、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只有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治疗训练伤害。
军人要注意饮食、睡眠、心理调节等方面,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障身体健康。
五、培养正确的训练观念培养正确的训练观念,是预防和治疗训练伤的重要措施。
军人要克服盲目追求成绩、超负荷训练的心理倾向,保持科学、合理、有序的训练方法,坚持渐进式训练,防止身体过度疲劳,以避免各种训练伤害的发生。
(完整版)军事训练损伤的防治
军事训练损伤的防治一、预防军训伤的基本原则1、把握科学训练的原则2、提倡循环训练法严3、格按军事训练大纲进行训练和定期考核4、强调训练前后的热身和放松5、保证足够睡眠6、加强训练场地、设施、器材设备的建设7、加强军事训练中的自我监督(一)把握科学训练的原则。
各级军训部门在制定具体训练计划时,应征求同级卫生部门的意见,要求军政部门必须了解和掌握训练伤防治知识,这是预防训练上发生的重要保证。
(二)提倡循环训练法下肢运动 ----上肢运动 ---下肢运动强度大 ---- 小 ---- 大室外操课----室内授课 ----室外操课(三)各项训练前应充分的准备活动通过比较缓和的体操、慢跑,使关节、肌肉、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更好地活动。
(四)训练结束前进行放松运动剧烈的运动时肌肉、组织、血管处于高度扩张状态,如果突然停止运动,使血液大量淤积在肌肉组织中,而易发生一过性闹缺血,导致训练晕厥,“重力性休克”。
或由于局部肌肉组织内乳酸浓度过高,出现肌肉的顽固性酸痛。
原因:长时间剧烈训练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缺钙。
为什么不提倡战士带伤训练,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认为“轻伤不下火线”“带伤训练就是表现”;为什么不提倡饭后马上训练饭后人体肠胃道为了消化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以促进其蠕动和吸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并进行复杂的代谢活动。
这样供给头部和四肢肌肉的血量相应减少。
头晕、注意力无法集中、四肢疲乏、精力涣散、动作变形。
饭后不要大量的运动、较高难度的训练(五)训练结束后饮食方面应注意一.不要大量饮水,不能饮凉水二.不易马上吃饭和吃冷食训练后,胃肠的温度还没降至正常,大量饮水,尤其喝凉水,冷饮,就会引起胃肠血管的强烈收缩,导致腹痛,腹胀。
少喝一些温水,禁止喝冷水,冷饮排汗多时,应喝些淡盐水。
训练时,全身的血液比较集中的供应给运动器官,而腹腔内的器官的血液供应则相对减少,如果训练后急忙喝水,吃东西就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胃肠疾病。
军事训练伤与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军事训练伤的分类军事训练伤是由于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擦伤、挫伤、撕裂撕脱伤、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脱出、腱炎及腱鞘炎、肌筋膜炎、滑膜炎。
骨关节损伤主要包括骨折、关节脱位、关节扭伤。
器官损伤主要包括头、胸、腹内脏器以及眼、耳等的损伤。
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措施预防部队军事训练伤要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出发,根据部队官兵的特点和部队训练的要求,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预防训练伤的发生。
训练管理加强科学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军事训练是预防训练伤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和严密组织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训练中容易致伤的内外因素,而且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
加强军事训练安全和防护知识认真贯彻军队军事训练健康保护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要使全体参训人员充分认识预防训练损伤的重要性,普及训练伤的防护知识,了解器械训练的操作规程,以及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
合理安排,科学施训认真学习部队条令、条例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按照训练大纲,合理安排训练科目,不搞急于求成,突击达标。
训练要做到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弱后强、先小后大的渐进方式安排进度和强度,避免单一动作过度训练。
训练前应做热身活动10~15分钟,训练后应做放松活动。
训练中抓好训练指导,切实按动作要领进行练习,做到体力、技巧运动相结合,以尽量避免和减少训练伤。
加强军事训练中的卫生监督和卫生防护为确保军事训练计划的落实,提高训练质量,减少或避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部队卫生人员应做好训练中的卫生监督和防护工作。
(1)在部队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前,卫生部门应对参训人员进行体质和健康的全面评估,对一些影响训练的伤病情况要及时向训练部门提出调整训练的意见。
军事训练伤预防报告
军事训练伤预防报告军事训练是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但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这些伤害不仅会影响军人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训练效果和部队战斗力。
因此,预防军事训练伤至关重要。
一、军事训练伤的常见类型及原因(一)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是军事训练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伤害,包括肌肉拉伤、韧带扭伤等。
其主要原因通常是训练前热身不充分,身体肌肉和韧带没有达到足够的灵活性和伸展性;训练强度过大或训练动作不规范,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能力。
(二)骨与关节损伤骨折、关节脱位、滑膜炎等骨与关节损伤也时有发生。
高强度的负重训练、剧烈的跑跳动作以及意外摔倒等是导致此类损伤的常见因素。
此外,长期的重复性训练可能导致关节磨损和慢性损伤。
(三)疲劳性损伤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容易引发疲劳性损伤,如应力性骨折、足底筋膜炎等。
身体在疲劳状态下,肌肉和骨骼的承受能力下降,无法有效缓冲和分散训练带来的压力。
(四)其他类型除了上述常见类型,还有一些特殊环境下的训练可能导致的伤害,如高温环境下的中暑、寒冷环境下的冻伤等。
二、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措施(一)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根据军人的身体素质、训练目标和训练条件,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和负荷,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
(二)充分做好训练前准备训练前的热身活动必不可少,通过慢跑、拉伸等方式,提高身体温度,增加关节灵活性,使身体各部位为即将进行的训练做好准备。
同时,检查训练场地和器材,确保安全无隐患。
(三)规范训练动作由专业的教练或经验丰富的军人指导训练动作,确保每个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正确的动作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力量消耗和受伤风险。
(四)加强体能训练提高军人的基础体能水平,包括力量、耐力、柔韧性等。
良好的体能是承受训练负荷和预防受伤的基础。
(五)合理安排休息与恢复保证军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
同时,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促进身体的修复和机能提升。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军事体能训练是增强体能、提高战斗力的有力保障。
官兵进行体能训练时,如果组织方法不科学、防护措施不到位、训练动作不规范、心理素质不过硬,容易发生训练伤。
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训练伤,多发生于足踝、膝关节、小腿等下肢部位。
如果早期处理不当,可能出现局部慢性疼痛、关节不稳定等情况,进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如反复受伤易导致伤病残。
因此,出现训练损伤后要及时处理,并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
一、运动损伤的治疗原则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
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1.早期运动损伤早期指受伤0~48小时内的急性炎症期,患处通常会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运动损伤的早期处理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1保护损伤早期要保护患肢,避免不顾疼痛的运动造成二次损伤。
注意不要按摩患处,否则会使肿胀症状加重。
1.2休息下肢不要负重或制动1~3天。
如果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可逐步恢复运动。
1.3冷敷受伤后立即用冰袋冷敷受伤部位。
冷敷时用干毛巾包裹冰袋,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如果没有冰袋,也可以用冰棍或在乳胶手套内装冰块和水,对患处进行冷敷。
建议每次敷15~30分钟,1~1.5小时重复1次。
如果感觉局部过冷、疼痛,可取下冰袋,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冷敷。
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都可进行冷敷。
如果48~72小时后疼痛、肿胀症状明显缓解,可进行局部热敷。
1.4加压包扎加压包扎可以在冷疗过程中或冷疗后进行。
加压包扎时要注意检查远端脚趾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活动是否受限,确保绷带或护具没有压迫皮肤、神经或阻断血流。
如果损伤严重,打石膏托固定受伤肢体。
1.5抬高患肢建议在损伤后的24~48小时内,将患肢抬高至心脏30厘米以上,有助于减少损伤部位的血流量,促进血液回流,从而减轻肿胀和局部淤血。
1.中期运动损伤中期指受伤48~72小时后。
此时急性炎症症状逐渐消退,但患处仍有淤血和肿胀。
运动损伤中期要注意以下几点:2.1 及时负重。
训练伤预防(共5篇)
训练伤预防(共5篇)第一篇:训练伤预防训练伤预防部队以军事训练为中心,作为一名军人,我们每天都要进行训练,而训练就不可避免会产生训练伤。
从解剖学的角度,人体结构存在某些弱点:如腰部负担重,保护相对少,肌肉的活动复杂。
踝关节,外踝长、内踝短,外踝的韧带较薄弱,内翻肌群的力量较外翻肌群的力量大。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弱点关不表现出来,但这些弱点与动作结合时,就会成为损伤的因素,就很容易使战士在运动中受伤。
而且小伤小病往往不会引起重视,带伤坚持锻炼,而导致损伤发生,不易恢复,不易治疗。
一、训练伤的分类1、按损伤部位分:(1)骨与关节损伤。
(2)软组织损伤。
(3)下腰部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问盘脱出症等。
(4)其它:肌腱炎、腱鞘炎、肌纤维织炎、滑囊及滑膜炎等损伤性炎症。
2、按损伤的缓急分:可区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
急性损伤都是一次性外伤所致。
慢性损伤的产生,一是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为慢性,二是由于局部训练过度逐渐发生,如骨膜炎、腰肌劳损,膑骨劳损等,慢性损伤在运动中较为常见。
3、按损伤程度分:(1)轻度损伤:有较轻功能障碍,需暂时减少患部活动。
(2)中度损伤:有明显功能障碍,需停止患部练习。
(3)重度损伤:完全不能参训需住院治疗二、几种常见训练伤及处理1、肌肉酸痛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会使肌肉耗氧量增加.糖无氧代谢增加.肌肉内酸性代谢产物积累,肌细胞肿胀,导致肌肉内血液循环障碍,从而产生肌肉酸痛。
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训练、执勤.甚至发生肌肉损伤。
紧急处理:训练后可洗热水浴,按摩肌肉丰富处。
可用热毛巾热敷。
擦些松节油,都可起到缓解和预防肌肉酸痛的目的。
2、抽筋抽筋,是指局部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制收缩而不能主动放松引起的局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的现象。
紧急处理:一旦出现“抽筋”,不宜立即牵引或按摩,应平卧或坐于舒适位臵,缓慢牵引痉挛肌肉或做伸展运动,最好在他人帮助下轻缓牵引。
3、训练性晕厥训练性晕厥是指在军事训练中,由于大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它极易造成参训者外伤,也是猝死的高危因素之一。
训练伤的防治措施
训练伤的防治措施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任务中心,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对军事训练伤的认识不够,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训练,严重的还会导致终身残疾。
一、训练伤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WSB38-2001)中规定:军事训练伤是指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简称军训伤。
训练伤包括软组织损伤、骨与关节损伤、器官损伤、特殊环境训练损伤和其他损伤五大类。
其中,软组织损伤包括擦伤、挫伤、撕裂伤、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腱炎和腱鞘炎、肌纤维组织炎、滑囊炎、创伤性滑膜炎等;骨与关节损伤包括急性骨折、应力性骨折、关节扭伤、关节脱位等;器官损伤包括颅脑、耳鼻喉、眼部、口腔、胸部器官、腹部器官、泌尿生殖器官等;特殊环境训练损伤包括中暑、冻伤、急性高原病、爆震性耳聋等;其他损伤包括化学中毒、烧烫伤、咬螫伤等。
训练伤按照伤势分类有轻伤、中等伤和重伤。
①轻伤:是指组织器官结构受到轻度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无生命危险;愈后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影响。
轻伤举例:局部皮肤与软组织挫伤、撕裂伤,失血量<20%;关节扭伤;关节脱位;肌腱-韧带撕裂伤;单纯肋骨骨折;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内脏器官轻度损伤等。
该类损伤可给予常规处置。
②中等伤:是指组织器官结构受到较大损害或有较严重的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生命危险;愈后对人体健康有一定伤害。
中等伤举例:广泛的皮肤及软组织挫裂伤,失血量20%〜40%;关节或软骨广泛损伤;多根肋骨骨折,伴血气胸;四肢骨折,不伴主要血管损伤或严重组织缺损;肢体挤压伤;内脏器官中度损伤等。
该类损伤需优先处置。
③重伤: 是指组织器官结构遭受严重损害,致肢体残废、丧失听觉、丧失视觉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有明显的内环境紊乱,有生命危险;愈后对人体健康有重大伤害。
重伤举例:广泛的皮肤及软组织毁损伤,失血量>40%;脊柱不稳定性骨折,伴不全性或完全性脊髓损伤;严重多发伤;严重复合伤;内脏器官严重撕裂伤等。
军事训练伤与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军事训练伤的分类军事训练伤是由于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擦伤、挫伤、撕裂撕脱伤、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脱出、腱炎及腱鞘炎、肌筋膜炎、滑膜炎。
骨关节损伤主要包括骨折、关节脱位、关节扭伤。
器官损伤主要包括头、胸、腹内脏器以及眼、耳等的损伤。
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措施预防部队军事训练伤要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出发,根据部队官兵的特点和部队训练的要求,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预防训练伤的发生。
训练管理加强科学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军事训练是预防训练伤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和严密组织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训练中容易致伤的内外因素,而且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
加强军事训练安全和防护知识认真贯彻军队军事训练健康保护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要使全体参训人员充分认识预防训练损伤的重要性,普及训练伤的防护知识,了解器械训练的操作规程,以及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
合理安排,科学施训认真学习部队条令、条例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按照训练大纲,合理安排训练科目,不搞急于求成,突击达标。
训练要做到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弱后强、先小后大的渐进方式安排进度和强度,避免单一动作过度训练。
训练前应做热身活动10~15分钟,训练后应做放松活动。
训练中抓好训练指导,切实按动作要领进行练习,做到体力、技巧运动相结合,以尽量避免和减少训练伤。
加强军事训练中的卫生监督和卫生防护为确保军事训练计划的落实,提高训练质量,减少或避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部队卫生人员应做好训练中的卫生监督和防护工作。
(1)在部队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前,卫生部门应对参训人员进行体质和健康的全面评估,对一些影响训练的伤病情况要及时向训练部门提出调整训练的意见。
新兵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新兵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第一篇:新兵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新兵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根本途径。
新兵刚到部队,由于身体和心理素质不够成熟,随着训练强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如不注意防护,往往容易发生训练伤,所以,扎实做好训练伤的伤治工作是新训卫生工作的重点。
为此,笔者对近几年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固然有偶然因素,但与教育、管理、医学监督等预防措施不到位和训练不科学等因素密切相关。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根本途径。
新兵刚到部队,由于身体和心理素质不够成熟,随着训练强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如不注意防护,往往容易发生训练伤,所以,扎实做好训练伤的伤治工作是新训卫生工作的重点。
为此,笔者对近几年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固然有偶然因素,但与教育、管理、医学监督等预防措施不到位和训练不科学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发生原因1、身体及心理素质较差:部分新兵年龄较小,骨骼发育尚不完全成熟,协调性不够,肌肉韧带力量薄弱,受到高速牵拉使易发生损伤;部分新兵心理和生理年龄都还不成熟;有的新兵入伍前很少或者没有进行过体育锻炼,短期内还不能适应部队的高强度、紧张的军事训练;有的新兵思想过度紧张,甚至对训练怀有恐惧心理,对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课目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导致动作难以做到位,使军事训练伤的危险性增加。
2、组训不科学:平时训练计划性不强,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随意增加训练强度、难度或长时间进行单调性训练;遇到上级检查或考核时,临时突击集训,随意超时、超强度、超负荷训练,使部分士兵训练时的动作协调性与准确性降低,从而导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3、带伤带病训练:由于基层新兵连队队部人员少,新兵骨干为了出成绩,提高政绩,营造军事训练的“热闹气氛”,经常让轻伤小病人员以及刚出院或半休、身体虚弱人员参加训练。
军事训练伤病防治5篇
军事训练伤病防治5篇第一篇:军事训练伤病防治第四讲军事训练伤病防治一、军事训练伤病简介(一)军事训练伤的概念军队(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兵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称为军事训练伤。
(二)军事训练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1)骨与关节损伤。
(2)软组织损伤。
(3)下腰部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问盘脱出症等。
(4)其它:肌腱炎、腱鞘炎、肌纤维织炎、滑囊及滑膜炎等损伤性炎症。
按损伤病程分:(1)急性损伤:短时间内遭受暴力所致的损伤。
(2)慢性损伤:多由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变而来。
按损伤程度分:(1)轻度损伤:有较轻功能障碍,需暂时减少患部活动。
(2)中度损伤:有明显功能障碍,需停止患部练习。
(3)重度损伤:完全不能参训需住院治疗(三)军事训练伤发生原因(1)心理素质因素: 心理问题一直是困扰战士并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新兵集训期。
由于新兵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生活环境变化大,思乡情绪较重,缺乏训练基础,部分人员容易产生畏惧、紧张、焦虑、厌烦等不良情绪,在训练时精力难于集中,动作僵硬变形,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导致训练中受伤。
(2)身体素质和解剖结构因素:身体素质是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技术操作的保证。
入伍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士兵,其训练伤的发生率低,身体耐力相对较强。
一些骨关节的结构因素也是造成训练伤的原因,如先天髋过度外旋、足过度旋前等。
身高与身体质量的比值越大,损伤的机会越多。
一般认为,身材矮小的人易发生训练伤;肥胖也被公认为是训练损伤的危险因素,其显著增加下肢在运动中的负荷,增加损伤机会。
此外,吸烟、食物摄入限制都是危险因素。
女性肌肉含量比男性少,支持性也小,受伤率高于男性,而且女性内分泌因素也可能影响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3)训练科目的影响: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科目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训练科目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
(完整版)训练伤的防治措施
训练伤的防治措施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任务中心,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对军事训练伤的认识不够,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训练,严重的还会导致终身残疾。
一、训练伤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WSB38-2001)中规定:军事训练伤是指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简称军训伤。
训练伤包括软组织损伤、骨与关节损伤、器官损伤、特殊环境训练损伤和其他损伤五大类。
其中,软组织损伤包括擦伤、挫伤、撕裂伤、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腱炎和腱鞘炎、肌纤维组织炎、滑囊炎、创伤性滑膜炎等;骨与关节损伤包括急性骨折、应力性骨折、关节扭伤、关节脱位等;器官损伤包括颅脑、耳鼻喉、眼部、口腔、胸部器官、腹部器官、泌尿生殖器官等;特殊环境训练损伤包括中暑、冻伤、急性高原病、爆震性耳聋等;其他损伤包括化学中毒、烧烫伤、咬螫伤等。
训练伤按照伤势分类有轻伤、中等伤和重伤。
①轻伤:是指组织器官结构受到轻度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无生命危险;愈后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影响。
轻伤举例:局部皮肤与软组织挫伤、撕裂伤,失血量<20%;关节扭伤;关节脱位;肌腱-韧带撕裂伤;单纯肋骨骨折;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内脏器官轻度损伤等。
该类损伤可给予常规处置。
②中等伤:是指组织器官结构受到较大损害或有较严重的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生命危险;愈后对人体健康有一定伤害。
中等伤举例:广泛的皮肤及软组织挫裂伤,失血量20%〜40%;关节或软骨广泛损伤;多根肋骨骨折,伴血气胸;四肢骨折,不伴主要血管损伤或严重组织缺损;肢体挤压伤;内脏器官中度损伤等。
该类损伤需优先处置。
③重伤: 是指组织器官结构遭受严重损害,致肢体残废、丧失听觉、丧失视觉及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有明显的内环境紊乱,有生命危险;愈后对人体健康有重大伤害。
重伤举例:广泛的皮肤及软组织毁损伤,失血量>40%;脊柱不稳定性骨折,伴不全性或完全性脊髓损伤;严重多发伤;严重复合伤;内脏器官严重撕裂伤等。
军事训练伤防治
该法训练量比常规大20%,故又叫强化循环训练法。这样做, 1.可提高训练效率, 2.避免长时间单一动作导致训练伤。
三.做好准备活动
1.使肌肉热起来,肌肉能够更好的收缩和拉伸。 2.为运动部位提供新鲜的含有充足养分的血液。 3.润滑关节,使之能够承受大强度的运动。
4.训练期晨脉较平时每分钟增加超过12次;训练后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等; 5.开训后4周或者新兵基础训练后8周内,肢体疼痛发生率达到参训者的20%或 者关节周围的肌肉肿胀发生率达到参训人员的10%。
三. 军事训练伤防治的基本原则
RICE 原则
RICE 原则
损伤发生的时候,发生损伤的部位就 会出现疼痛、肿胀、炎症反应等状况。
2.肿胀:局部多有凹陷性水肿。
3.压痛:为骨膜炎的主要特征。压 痛点下可触及单一或串珠 样结节。
骨膜炎表现
4.后蹬痛或支撑痛 5.局部灼热: 夜间灼痛感明显。
6.X线检查: 早期骨膜无明显改变,以后逐步出现骨膜增生,骨 皮质边缘粗糙、增厚、骨质疏松、骨纹理紊乱等。
治疗:
1. 早期或症状轻者:
调整训练课内容。 “RICE”原则。 伤肢局部以弹性绷带包扎。
2.腰部僵硬
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一切活动均 因此而受限。
3.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
半数出现有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症状,多在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 前内侧等处。
2. 晚期或症状较重者:停止训练,按摩理疗。
注意:经以上处理后,如局部症状无改善甚至加剧者,应考虑是否有疲劳性骨折, 需作X线摄片加以确诊。如系疲劳性骨折,按疲劳性骨折处理。
二. 疲劳性骨折
新兵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新兵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根本途径。
新兵刚到部队,由于身体和心理素质不够成熟,随着训练强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如不注意防护,往往容易发生训练伤,所以,扎实做好训练伤的伤治工作是新训卫生工作的重点。
为此,笔者对近几年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固然有偶然因素,但与教育、管理、医学监督等预防措施不到位和训练不科学等因素密切相关。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根本途径。
新兵刚到部队,由于身体和心理素质不够成熟,随着训练强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如不注意防护,往往容易发生训练伤,所以,扎实做好训练伤的伤治工作是新训卫生工作的重点。
为此,笔者对近几年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固然有偶然因素,但与教育、管理、医学监督等预防措施不到位和训练不科学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发生原因1、身体及心理素质较差:部分新兵年龄较小,骨骼发育尚不完全成熟,协调性不够,肌肉韧带力量薄弱,受到高速牵拉使易发生损伤;部分新兵心理和生理年龄都还不成熟;有的新兵入伍前很少或者没有进行过体育锻炼,短期内还不能适应部队的高强度、紧张的军事训练;有的新兵思想过度紧张,甚至对训练怀有恐惧心理,对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课目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导致动作难以做到位,使军事训练伤的危险性增加。
2、组训不科学:平时训练计划性不强,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随意增加训练强度、难度或长时间进行单调性训练;遇到上级检查或考核时,临时突击集训,随意超时、超强度、超负荷训练,使部分士兵训练时的动作协调性与准确性降低,从而导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3、带伤带病训练:由于基层新兵连队队部人员少,新兵骨干为了出成绩,提高政绩,营造军事训练的“热闹气氛”,经常让轻伤小病人员以及刚出院或半休、身体虚弱人员参加训练。
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安排,常常导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军事训练伤病防治
第四讲军事训练伤病防治一、军事训练伤病简介(一)军事训练伤的概念军队( 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兵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称为军事训练伤。
(二)军事训练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1)骨与关节损伤。
(2)软组织损伤。
(3) 下腰部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问盘脱出症等。
(4) 其它:肌腱炎、腱鞘炎、肌纤维织炎、滑囊及滑膜炎等损伤性炎症。
按损伤病程分:(1) 急性损伤:短时间内遭受暴力所致的损伤。
(2) 慢性损伤:多由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变而来。
按损伤程度分:(1)轻度损伤:有较轻功能障碍,需暂时减少患部活动。
(2) 中度损伤:有明显功能障碍,需停止患部练习。
(3) 重度损伤:完全不能参训需住院治疗(三)军事训练伤发生原因(1)心理素质因素: 心理问题一直是困扰战士并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新兵集训期。
由于新兵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生活环境变化大,思乡情绪较重,缺乏训练基础,部分人员容易产生畏惧、紧张、焦虑、厌烦等不良情绪,在训练时精力难于集中,动作僵硬变形,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导致训练中受伤。
(2)身体素质和解剖结构因素:身体素质是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技术操作的保证。
入伍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士兵,其训练伤的发生率低,身体耐力相对较强。
一些骨关节的结构因素也是造成训练伤的原因,如先天髋过度外旋、足过度旋前等。
身高与身体质量的比值越大,损伤的机会越多。
一般认为,身材矮小的人易发生训练伤;肥胖也被公认为是训练损伤的危险因素,其显著增加下肢在运动中的负荷,增加损伤机会。
此外,吸烟、食物摄入限制都是危险因素。
女性肌肉含量比男性少,支持性也小,受伤率高于男性,而且女性内分泌因素也可能影响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3)训练科目的影响: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科目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训练科目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
训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阈值为训练伤的致伤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训练伤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为了保障和提高部队的训练效果,分析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
结合基层连队的训练情况,浅谈常见军事训练伤的发病原因,分析致伤因素及防治措施。
1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和影响因素
训练科目: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
训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阈值为训练伤的致伤因素。
不同的科目发生不同的训练伤:夜行军易致踝关节扭伤,投掷手榴弹训练易致肩关节扭伤和肱骨骨折,双杠倒立的跌伤易产生胸颈部的外伤,倒功训练易致颅脑损伤等。
2 训练环境
2.1 训练场地是否符合要求场地过硬、过滑、不整洁等,都会增加下肢承受应力,地面过硬也是造成颈椎损伤最常见原因。
场地凹凸不平,易致扭伤或跌倒损伤,而过于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却易致膝踝关节扭伤。
2.2 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单双杠、独木桥等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受训人员着装、鞋的保护作用是否起效等。
2.3 训练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性,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与柔韧性,并促进思维活动,有利于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提高训练成绩并预防训练伤发生。
2.4 心理是否平衡心理因素是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心理上的不适应会引发整生理和精神状态的失调,尤其是新兵缺乏训练基础,部分受训人员有畏惧、焦虑的情绪,影响其身心的放松,肌肉韧带关节僵硬,动作不协调,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2.5 训练部位训练伤发生的部位与主要受训部位相一致。
训练伤损伤部位见四肢,尤其好发于下肢,如急性创伤性损伤与过劳性损伤。
Lauder等通过研究发现,对于男性与女性来说,膝盖都是最易受伤的部位,尤以其前交叉韧带为最。
训练中,下肢承受的负荷最重,应力长期作用于下肢,增加了下肢受伤机会。
3 军事训练伤的分类
军事训练伤是由于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3.1 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擦伤、挫伤、撕裂撕脱伤、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脱出、腱炎及腱鞘炎、肌筋膜炎、滑膜炎。
3.2 骨关节损伤主要包括骨折、关节脱位、关节扭伤。
3.3 器官损伤主要包括头、胸、腹内脏器以及眼、耳等的损伤。
4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措施
预防军事训练伤要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出发,根据部队官兵的特点和部队训练纲的要求,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预防训练伤的发生。
4.1 训练管理加强科学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军事训练是预防训练伤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和严密组织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训练中容易致伤的内外因素,而且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从而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
4.1.1 加强军事训练安全和防护知识认真贯彻军队军事训练健康保护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要使全体参训人员充分认识预防训练损伤的重要性,普及训练伤的防护知识,了解器械训练的操作规程,以及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
4.1.2 合理安排,科学施训认真学习部队条令、条例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按照训练大纲,合理安排训练科目,不搞急于求成,突击达标。
训练要做到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弱后强,先小后大的渐进方式安排进度和强度,避免单一动作过度训练。
训练前应做热身活动10~15min,训练后应做放松活动。
训练中抓好训练指导,切实按动作要领进行练习,做到体力、技巧运动相结合,以尽量避免和减少训练伤。
4.1.3 加强军事训练中的卫生监督和卫生防护为确保军事训练计划的落实,提高训练质量,减少或避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部队卫生人员应做好训练中的卫生监督和防护工作。
(1)在部队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前,卫生部门应对参训人员进行体质和健康的全面评估,对一些影响训练的伤病情况要及时向训练部门提出调整训练的意见。
(2)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卫生人员应深入训练现场,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于包扎、止血、固定、搬运、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技术进行现场演示,以进一步提高参训人员的自我防病和自救互救能力。
(3)训练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搭配。
合理的膳食有利于增强官兵的体质和训练后体力的迅速恢复。
训练前的一餐应以易消化的高糖低脂食物为主,训练后可适当进食高脂、高蛋白类食物。
出汗多时要适当补充水和盐分。
(4)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和过度疲劳往往会增加训练伤的发生率。
据报道,多军事训练伤与此有关。
充足的睡眠,充沛的精力是减少训练伤必不可少的方面。
4.2 开展心理疏导,强化心理训练对全体参训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对心理素质做出一个综合的评定,做好相应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讲清心理因素对训练的影响及保持心理稳定的方法,克服训练中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加强心理适应性训练,提高训练的适应能力。
4.3 定期检修器材设备,科学选择训练环境建立每次训练前先严格检查场地和器械,后进行训练的制度,确保训练安全。
在训练中一般以选择平整的泥土砂石地为宜,并注意清除场地中的金属等障碍物,保持训练场地和器材的完好率达到100%。
5军事训练伤治疗原则
5.1 软组织损伤治疗原则
5.1.1 软组织损伤采用休息、冷敷、压迫、抬高患肢、局部制动,以及热敷、消除非感染性炎症、康复理疗等方法,进行止痛、消肿、消炎治疗。
5.1.1.1 休息训练外伤发生后,首先是休息,休息可以减轻疼痛,减轻炎症发展,防止损伤加重。
5.1.1.2 冷敷用冰(块)袋,低于13~18℃冷水浸泡,伤后24~48h是急需期,每次冷敷20~30min。
冷敷可减轻组织液渗出的肿胀、出血、炎症和疼痛。
5.1.1.3 压迫用弹性绷带包扎患部,目的在于减轻肿胀和组织液的渗出。
5.1.1.4 抬高患肢,局部制动减少患部血流,减轻回流阻力,以缓解患肢肿胀。
5.1.1.5 热敷在伤后24h无肿胀、出血的情况下适用,可缓解患部肌肉与关节的僵硬。
5.1.1.6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除表浅的擦伤及小的刺伤外,应早做初期外科清创术。
5.1.1.7 康复理疗有助于加速损伤的早日康复和缓解伤情的发展。
5.1.2 以上治疗无效者,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5.1.3 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防止肌肉及韧带挛缩。
5.2 骨关节损伤治疗原则首先判断伤情,根据局部疼痛、畸形、肿胀、功能受限四个特征,判断有无骨折或脱位。
5.2.1 骨折正确实施移位骨折段的复位与固定,必须将肢体固定于功能位或治疗要求体位,骨折部位确实固定。
未固定的关节应充分功能活动,以防僵硬。
拆除固定后应使患肢充分活动,以恢复其功能,必要时可配合理疗、体疗、中草药外敷及康复治疗。
5.2.2 关节脱位力争早期正确的使脱位关节复位,选择麻醉(无痛和肌肉松弛)下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失败者,可酌情行切开复位。
5.2.3 关节扭伤按软组织损伤处理。
5.3 器官损伤治疗原则器官损伤是一严重的训练伤,治疗关键在于尽快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休克、窒息、昏迷、大出血等,按照急救预案进行现场救护,紧急护送住院,进行专科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