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风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温度
一般随温度的升高,味觉加强,最适宜的 味觉产生的温度是10-40℃,尤其是30℃最 敏感,大于或小于此温度都将变得迟钝。 温度对呈味物质的阈值也有明显的影响。 25℃ : 蔗 糖 0.1% , 食 盐 0.05% , 柠 檬 酸 0.0025%,硫酸奎宁0.0001% 0℃ : 蔗 糖 0.4% , 食 盐 0.025% , 柠 檬 酸 0.003%,硫酸奎宁0.0003%。
味蕾:
口腔内的味觉感受体主要是味蕾,其
次是自由神经末梢 味蕾数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 味蕾一般有40-150个味觉细胞构成, 大约10-14天更换1次 舌头不同部位对不同味觉的敏感度不 一样 人对不同味觉的感觉速度不一样
一般人的舌尖和边缘对咸味比较敏感
舌的前部对甜味比较敏感
舌靠腮的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 舌根对苦、辣味比较敏感。 在四种基本味觉中,人对咸味的感觉
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但就人对 味觉的敏感性来讲,苦味比其他味觉 都敏感,更容易被觉察。
味蕾在舌头上的分布
味蕾
3、味的阈值
阈值:感受到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所需要的该
物质的最低浓度。常温下蔗糖(甜)为0.1%, 氯化钠(咸)0.05%,柠檬酸(酸)0.0025%, 硫酸奎宁(苦)0.0001%。 阈值分为: 差别阈值:指人感觉某种物质的味觉有显著差 别的最小刺激量的差值。 绝对阈值:指人从感觉某种物质的味觉从无到 有的刺激量。 最终阈值:指人感觉某种物质的刺激不随刺激 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刺激量。

(4)味觉的感受部位
舌尖 舌边 氯化钠(咸味):0.25 0.24-0.25 盐酸(酸味): 0.01 0.006-0.007 蔗糖(甜味):0.49 0.72-0.76 硫酸奎宁(苦味)0.00029 0.0002
(5)味的相互作用
舌根 0.28 0.016 0.79 0.00005
2、风味的分类
根据风味产生的刺激方式不同可 将其分为化学感觉、物理感觉和心理 感觉。 3、食品风味化学是研究食品风味成分 的风味、分析方法、生成途径及在储 存、加工中变化的科学。应用十分广 泛。

食物风味的分类
8.1.2、食品的味感 1、味觉的概念与分类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 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一样。 日本:酸、甜、苦、辣、咸 欧美:酸、甜、苦、辣、咸、金属味 印度:酸、甜、苦、辣、咸、涩味、淡味、不正 常味 中国:酸、甜、苦、辣、咸、鲜、涩 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 甜、苦、咸
味的相乘作用 指两种具有相同味感的物质进入口腔
时,其味觉强度超过两者单独使用的 味觉强度之和,又称为味的协同效应。 甘草铵本身的甜度是蔗糖的50倍,但 与蔗糖共同使用时末期甜度可达到蔗 糖的100倍。 味精与核苷酸(I+G)。
味的消杀作用
指一种呈味物质能够减弱另外一种呈味物
质味觉强度的现象,又称为味的拮抗作用。 如蔗糖与硫酸奎宁之间的相互作用。 味的变调作用 指两种呈味物质相互影响而导致其味感发 生改变的现象。 刚吃过苦味的东西,喝一口水就觉得水是 甜的。 刷过牙后吃酸的东西就有苦味产生。
4、影响味觉产生的因素 (1)结构 糖类—甜味,酸类—酸味,盐类—咸味, 生物碱—苦味 (2)物质的水溶性 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无味的,溶解度小 于阈值的物质也是无味的 水溶性越高,味觉产生的越快,消失的也 越快。 一般呈现酸味、甜味、咸味的物质有较大 的水溶性,而呈现苦味的物质的水溶性一 般。
两种相同或不同的呈味物质进入口腔时, 会使二者呈味味觉都有所改变的现象,称 为味觉的相互作用。
味的对比现象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味物质,适当
调配,可使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更加 突出的现象。 如在10%的蔗糖中添加0.15%氯化钠, 会使蔗糖的甜味更加突出; 在醋中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钠可以使酸 味更加突出; 在味精中添加氯化钠会使鲜味更加突 出。
第八章 食品风味
wk.baidu.com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食品味感和嗅感的生理基础和分类。
掌握基本味感的呈味机理和特点。
了解呈香的有机化学类别及其气味。 了解风味物质在食品中的应用。
8.1呈味物质 8.1.1概述 1、食品的风味:这个概念是在1986 提出的, 是指摄入口腔的食物使人的感觉器官,包括 味觉、嗅觉、痛觉、触觉和温觉等所产生的 感觉印象,即食物客观性使人产生的感觉印 象的总和。 或者是指食品的形态、色泽、气味物 (挥发物)、口味物(可溶物)等刺激物刺 激人们的嗅觉、味觉、触觉、视觉、听觉器 官所产生的各种感觉现象。它是食品质量的 一个重要方面。
味的疲劳作用
当长期受到某中呈味物质的刺激后,
就感觉刺激量或刺激强度减小的现象。
连续的吃糖。



8.1.3食品的味感 1、甜味 (1)甜味机理(AH/B生甜学说) 夏伦贝格尔(Shallenberger)的AH/B理论 作用力:呈味分子与味感受体(蛋白质)以氢键 作用力相结合,形成氢键螯合复合体。 结构要求:在甜味分子和味觉感受器中有一个质 子供给基-AH,如-OH、-NH2等,同时还存在 一个质子接受基B,如O、N、Cl原子等,A、B都 是电负性大的原子。 立体结构要求:甜味分子的AH与B间距离必须在 0.25-0.4nm之间,为适应味感受体的结构要求。
辣味和涩味
辣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黏膜、鼻腔
黏膜、皮肤、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 种痛觉。
涩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使蛋白质
凝固时而产生的一种收敛感觉。
2、味觉的生理基础
味觉产生的过程

呈味物质刺激口腔内的味觉感受体, 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 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 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 味觉。 不同的味觉产生有不同的味觉感受体, 味觉感受体与呈味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也不 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