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ory Researc h
学论
理★★★★收稿日期:2012-11-10作者简介:何世冰(1980-),女,广西南宁人,讲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近五年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何世冰
(广西师范学院,南宁530001)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来高校贫困生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贫困生以来自农村、小城镇居多,非贫困生以来自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居多。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1]。

2011年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投入近900亿元人民币用于大中学生的教育资助,其中包括普通高校的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比2010年增加39亿元,增长5.6%[2]。

众多实证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疾患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这不仅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严重地威胁着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探索出有效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和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二、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200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里面给出了高校认
定贫困生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当地民政部门调查,填报贫困生数据认定表,以及认定贫困生的程序要求。

但是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具体操作上高校在认定贫困生当中遇到很多困难。

2008年,
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在名额和金额的资助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认定贫困生增加了难度。

如此相对来说,高校贫困生是增加了,那么如何认定贫困生,在实际工作中,各个高校很难采取统一的办法,由此带来对贫困生特殊群体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高校对“贫困生”没有统一的界定,也没有制定贫困生评判的标准。

严格界定贫困生和建立相对统一的评判标准不仅能够准确把握贫困生群体对其进行研究,而且对于实际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们认为界定贫困生可以按以几个指标进行。

第一,贫困生必须首先具备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其家庭经济情况真实数据,其年平均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或高校所在区域消费水平,完全无力支付大学学费、
住宿费和最低生活费用。

第二,在校思想品德表现良好,学习成绩良好。

第三,来自所在班级同学的推荐和监督,日常消费无不良表现。

第四,经过班主任、辅导员、学院负责领导的调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研究路径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向量表现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非贫困学生的1.035-5.984倍,根据具体表现形式,贫困大学生常
摘要:在贫困大学生逐年递增,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问题随之引起社会和高校普遍重视的情况下,探讨解
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就近五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研究路径、研究
成果等进行综述。

结果近五年来,
高校贫困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复杂化、消极化、突发化的发展趋势。

文章提出了改进完善资助体系,
开展积极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建立完备的贫困生心理危机预警体系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30-02
230
见的心理问题有:自卑、自闭、情绪孤独、抑郁、人际交往消极退缩、学习焦虑、压力大、嫉妒、困惑等等。

产生这些不良心理问题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的社会刺激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也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多矛盾,尤其是贫困生。

很多农村的学生进入繁华的城市,心理都会受到强烈的震荡。

此外,现在很多人的社会价值观倾向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缺乏社会公益爱心,甚至看不起贫困者,对贫困人群采取鄙视、厌恶的态度,这些都导致贫困生自卑、敏感性格的出现。

学校环境因素:贫困生在进入高校以后,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不得不在学习和生活中精打细算,总是处于焦灼不安又难以排解的忧虑之中。

贫困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学生干部工作、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远不如来自城镇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要选拔能力强的学生,由此贫困生失去了表现的舞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更加重了他们的挫折感和自卑感。

贫困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就业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家庭环境因素:由于贫困的家庭经济条件背景的限制,使贫困大学生过早就尝到生活的辛酸。

加上文化资本匮乏的成长环境使贫困生的知识面和社交能力普遍落后于一般大学生,使其在大学里很难融入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其他同学的生活圈子。

贫困生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随着心理发展会逐渐产生一种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他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

主观因素:过度的自卑与自我否定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由于自卑,多数贫困生更多地表现为内向、谨慎、孤独、情绪不稳定,与周围人的接触较少,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甚至是厌恶自己,容易产生烦躁、焦虑不安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在人格特质上敏感多疑较为突出,这些都是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对自己持有不正确的认识造成的。

大多数贫困生把贫困当做一种耻辱,把家庭贫困看成无能,丢人的事情,心理引发了心理危机,这种不良的自我认知很可能在其年少时就已经形成,在其成长过程中不良的自我认知是逐步积累的,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心理问题并不明显;到了大学阶段,人格特质已经基本定型,同时不良的自我认知也走向极端,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在测量和评价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多采用针对不同目标使用不同测量量表的方法。

如测试心理症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抑郁程度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测试自尊程度的“自尊量表(SES)”,测试焦虑程度的
“焦虑自评量表(SAS)”,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以及
团体辅导实验等等。

在测试过程中记录下贫困生性别、年
级、专业、籍贯、家庭经济情况等详细信息。

在众多研究中,
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应当特别关注。

(一)研究采用SCL-90对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
康状况各因子进行比较,贫困生在SCL-90总症状指数和
各因子均值上都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和全国常模,尤其体现
在强迫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偏执因子,表明贫困生
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

对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进行的
调查研究,亦得出与其他地区普遍相似的心理特点。

(二)在差异性检验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
著的年级差异,出现“二年级”、“四年级”现象。

女贫困生的
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贫困生。

农村、城镇、城市来源贫困生
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人际敏感、抑郁、
强迫因子上。

特困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般贫困生。

是否
在单亲家庭长大的贫困生也存在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自于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的数据也得出大致相似的调
查研究结果。

应当根据贫困生心理的不同特点开展与之相
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调查发现,25%的贫困生承认“常常自卑”,52%的
贫困生“偶尔自卑”,特困生忧郁症检出率高达51%,其中
轻度忧郁者35%、中度忧郁者13%、重度忧郁者3%。

胡俊
武和张小远在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中得到了与孔德生、林晓桂等一致的研究结果,认为
贫困生自尊水平要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和常模水平。

特困生
当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高自尊水平的人。

在进行贫困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时候,可以针对其自尊水平有
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尤其是对于处于中、低自尊水平的大
学生,应通过提升其自尊程度,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3]。

(四)研究表明:贫困生最大压力构成排列前三位的依
次为个人发展、家庭经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
所占比例较小。

贫困认为家庭经济是最大压力的比例高于
非贫困生,而非贫困生认为学业压力是最大压力的比例高
于贫困生,贫困生和非贫困生面临压力时最愿意求助于知
心朋友,其次是父母、男/女朋友或同学,仅少部分学生选
择求助于班主任、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员。

贫困生学生均认
为积极解决问题是最理想压力应对方式,其次如体育锻
炼、放松训练、娱乐等自我方松也是常选择的方式,有少数
学生选择听教育讲座和心理热线,仅有极少部分学生选择
班主任辅导员求助,希望学校采取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减
轻心理压力,超过半数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希望学校丰富
课余活动,另有部分学生希望学校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以
J i a o Y u L i L u n Y a n J i u
☆教育理论研究☆
231
Theory Researc h 学论

★★★★
增进心理卫生知识,增强自我应对能力,仅极少数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减压必修课程、团体心理咨询和其他帮助[4]。

(五)在预防干预措施上,有研究经过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干预,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团体咨询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5]。

另有研究认为拥有较高的心理弹性结构特征是高校贫困生能否积极应对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关键,其中包括自我认知、归因方式、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等[6]。

四、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如何解决从经济脱贫到心理脱贫已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们的重视,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校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削减造成贫困不良心理的因素,使其健康成长。

(一)改进和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
经济资助是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完善和改进“奖、贷、助、补、减”等为主体的资助机制和措施,改进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的不足,为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创建物质基础。

鼓励一些真正贫困基础较差的学生努力学习,争取获得优秀奖学金;完善校园助学贷款制度,建立专职办理助学贷款机构,保证人员,简化办理程序,减少操作难度,加强诚信教育;创造岗位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积极引导,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意识;加强和完善助学金资助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加强和提高主管领导的责任意识和素质,充分调动班级学生、班主任和年级辅导员参与到贫困生认定工作中,防止“假贫困生”争先恐后争取现象,让真正贫困、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受益,改进贫困生公示制度,充分保护贫困生隐私,给贫困生创造温暖资助环境;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正面引导,杜绝享受、依赖思想,使之在获得学校和社会丰厚资助后,懂得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二)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重视贫困生乃至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高校要开设专门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使之纳入学校教务教学计划,选拔优秀专业教师任教,加强贫困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引导贫困生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和学习目标,做一个脚踏实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同时,针对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讲座,提供有力的心理咨询服务,如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通过采用团队心理辅导训练、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贫困生能够充分参与,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健康成长。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培训。

班主任和辅导员与贫困生直接接触,直接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情绪和思想,所以高校加强定期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业务培训班,提高其素质,使其端正自己的心态,尊重贫困生,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动态,与贫困生多沟通、多交流,深入关心他们,用真心来对待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和爱,帮助他们构建完美人格;让班主任和辅导员切实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心理障碍贫困生辅导、救治的师资力量。

(四)建立完备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保障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制的正常开展。

成立由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学生工作部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保卫部门、校医院、后勤服务部门和危机学生所在的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组成的危机快速反应救助小组,救助小组在危机突发状况下进行紧急救助,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行动,使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

建立由高校二级学院(系)领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分团委书记、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贫困生异常情况预警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对学院师生的心理健康与危机预防干预培训,充分唤起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师生都能结合班务日常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提高其对心理危机的识别能力,及时发现有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报告,及时干预。

同时,学校要畅通与家庭、社会的沟通、配合渠道,形成联动机制,以便更好地强化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俊武,张小远.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8)24:1435-1436.[2]周正红,周生江,张桂青.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定性和定量研究[J].农垦医学,2010,(6):239-243.
[3]徐浩岚,游向宇.团体心理咨询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3):225-226.
[4]郑敏.高校贫困生心理弹性的结构与提升[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9):105-109.(责任编辑:范秀利)
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