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口头文学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歌。 • 时政歌:反映Biblioteka Baidu们对政治事件、措施、人物及有关形
势的认识和态度。以童谣的形式出现。 • 情歌: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表现了被剥夺正常爱情
生活的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儿歌: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并能被儿童理解的歌,
具有教育功能。
(二)英雄叙事诗
• 特征:(1)古代、 以历史重大事件和 英雄传说(神话人 物)为题材,以氏 族、部落、部族、 民族之间的征战为 主要内容。(2) 近代、以真人真事 为创作基础,表现 英雄为民族,人民 利益不惜牺牲的献 身精神。
• E最为直接的社会实用功能
• F解决矛盾与讽刺的功能
• 答案ABDE
a) 爱情婚姻叙事诗: 数量最多,主要叙 唱青年男女的婚恋 故事。
b) 爱情政治叙事诗: 以男女婚恋生活为 情节线索,反映上 层统治者的矛盾 。
三、民间长诗的产生、形成与 传播
• 产生:在原始氏族社会解体、奴隶社会与封 建社会,我国三大英雄史诗大约都产生于原 始氏族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
• 形成分三个阶段 ① 英雄传说阶段。有真人真事附会、演义或虚
• 更多的民间歌手,从丰富多 样的歌舞节日活动和其他民 众文化生活中培育出来。刘 三姐就是历史悠久的壮族培 育出的一位典型。
生活中没有歌手,就像吃饭没有盐巴。
• 古代歌手:秦青、韦娥、王豹、虞公等
• 五六十年代:王老九、韩起祥、姜秀珍、 爬杰、康朗英、田茂忠、黄三弟等
• 八十年代:玛玛依、扎巴、玉梅、陆啊 妹等
3. 最为直接的社会实用功能。可以直接指挥生 产、协调动作、鼓舞斗志、解除疲劳等作用。
4. 特殊的认识功能。伴随着人们历史与多方面 的民俗生活,具有重要认识价值。
• 二、民间诗歌的表现手法
《花儿》采用的句句相押、一韵到底的 通韵法;以及单句不押,双句相押一韵到 底的间韵法;虚词面前的实词相押复韵法 等
• 分类:单一型英雄 叙事诗;复合型英 雄叙事诗。
• 二、民间长诗的类别与特征
• (一)民间叙事诗
a) 特征:是民间口头创作和流传的、篇幅 较长的韵文或韵散结合,一完整的故事 情节和注意塑造人物形象为基本特征。
b) 类别:神话叙事诗、神话组合型叙事诗、 神话传说混合型叙事诗、迁徙叙事诗。
(三)世俗生活叙事诗
4、歌唱活动与祭礼礼仪、祭祀内容 完全脱离,突出表现人为主体、 “视歌唱为人生之切要”的刘锡蕃 (岭表纪蛮)”的审美观念,反映 人们日益广泛的文化特色的需求。
5、新的歌节。具有群众性游乐几日 特色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新功能。
(二)演化过程
• 第一阶段:以丰收、求子为主要目的, 后来由重在娱神,向神人共娱过渡》
• 第二阶段:突出的是男欢女爱的求偶需 求。
• 第三阶段:群众性娱乐活动和经济文化 交流相结合,文化、经济功能日趋强化。
二、歌手的形成及表演
• 种种的歌节的活动和有关习 俗,为歌手的成长创造了条 件。最早的歌手,应为女巫。 在远古社会,沟通神人意志 的巫,往往是部落的首领、 祭师、歌手于一身的最受崇 敬的人 。
生存的实践活动. • 产生:人们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 • 传播:口耳相传,书面记录。
第二节、民间诗歌的类别与特 征
• 一、民间诗歌的类别与特征 • 劳动歌: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和直接促
进劳动的功用。 • 仪式歌:伴随民间祈年庆节、贺喜禳灾、祭祖呆丧等
仪式以及日常迎亲送友等习俗活动而吟诵演唱。 • 生活歌:反映人们日常劳动生活和一般家庭社会生活
《诗经》比兴、夸张、重叠、谐音相关、 拟人等。
此外还有叙事与抒情结合、幻想性手法 等
第四节 歌节、歌俗、歌手
• 一 歌节、歌俗的类型
1. 有庄严地祭仪,以群歌共舞的形式,祭 祀分管生产的神灵,意在保生产丰收而 娱神。
2. 有庄严的祭仪与祀神活动,祭后,男女 才共舞,活动以趋歌化。
3. 祭仪简化或无祭仪,只是以唱祭歌开个 头,或同欢共舞主要体现男女之间的情 爱,由重在娱神转向重在娱人。
构而形成
② 单一型叙事诗阶段。在传说的基础上融入神 话。
③ 复合型叙事诗阶段。由单部的《玛钠斯》, 到长达八部的《玛纳斯》
第三节、民间诗歌的体式、表 现手法与功能
• 一、民间诗歌的体式 ① 两言体《弹歌》 ② 四言体有陶渊明的《劝农两首》 ③ 五言四句体就有《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等 ④ 七言四句体有贺知章《回乡偶书》 ·张旭
民间口头文学 民间诗歌
民间诗歌的定义
• 民间诗歌,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它是 民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欣赏、 自我娱乐的文化工具,具有最直接的人 民性。
第一节、民间诗歌的起源与传播
• 民间诗歌:民间口头韵文创作中,除谚 语、谜语以外的作品,包括短篇抒情性 的民间歌谣和民间长篇诗歌。
• 一、民间诗歌的起源、产生与传播 • 起源:物质生产与人自身繁衍的人类求
《桃花溪》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等
⑤ 此外还有七言五句体、三七七七言四句体、 九八九八言的四句体等
• 三、民间诗歌的功能
1. 宣泄与补偿。讲想讲得事、抒想抒的情,以 求得情感的满足,心理的平衡。
2. 教化、模塑与规范。教诲、游戏、语言训练 等儿歌,通过寓教于乐,起着重要的教化规 范作用。
• 1、以下哪个不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 A夸张
B对比
• C通韵法
D谐音双关
• 答案 C
• 2、民间诗歌的定义是什么? • A文化工具 B实践活动
• C原始性叙事诗 D英雄叙事诗
• 答案A
• 3、多选)以下哪些属于民间诗歌的功能?
• A宣泄与补偿功能 能
B教化、模塑与规范功
• C传承与发展功能 D特殊的认识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