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在市场中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政策在市场中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来研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通过货币供给对名义GDP和实际GDP作用的实证分析,本文得出GDP和货币供给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货币供给对GDP有正向作用,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得出GDP和货币供给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同时通过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分阶段检验,得出实际GDP对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要高于货

币政策相对宽松时期的结论,表明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货币供给对实际GDP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货币供给;经济增长;因果检验

0引言

货币供给是极其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目标紧密

相连。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

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货币供给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注定了货币政

策的实施效果,过度的货币供给会导致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的恶化,使一国经济内外失衡;而货币供给不足也会压抑经济的健康增长。因此稳定并且适度的货币供给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新情况,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无疑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中介目标的选择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相关文献

综述

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

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货币的金融过程,是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

币总和。货币供给是现代经济体系的中心内容之一,是一国经济稳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

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就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或者说,经济增长代表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展。

关于货币政策有没有效果的问题,其实就是货币能否影响产出,或者说货币是否中性的问题。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

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货

币在其中调节作用的显现,货币中性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作用也不断下降。人们从历史与现实的发展来看,觉得货币非中性论可能更贴近现实。

通过比较物物交换经济与货币经济发

展史我们可以看出,后者前进的步伐要比前者快得多。

这两者发展速度的差别原因虽然有多

种解释,如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制度完善等等,但两者根本的区别仍在于货币的存在与否。货币产生后,不仅大大便利了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将有限资源更多地节约,用于实际部门的生产,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逐渐形成的一套商品货币关系。所以,从更广阔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货币非中性应更具说服力。凯恩斯是真正指出货币对经济具有巨大作用的人。凯恩斯认为,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那么总需求的扩大就会使产出增加,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因此,凯恩斯主张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以此消除失业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

总体上看,关于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推动论。认为从积极的方面看,货币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因此

应尽量多增加货币供应,企求经济发展得快一些和再快一些。并指出货币供给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具有普遍

意义。持这一观点的同样也承认,货币供应过量会导致物价上涨过快过猛,从而使经济增长率被迫下降。

中性论。主要理论依据是,货币是商品价值符号,在经济体系中起流通手段、交换手段和价值标准的作用,对经济增长并无直接影响,而且从国际经验看,既有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也有通货稳定下的经济增长,因而也难于从实证角度找到货币供给与经

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抑制论。其理论依据与“中性”论相似并认为通胀使生产失去多少本可增产的机会。

而且进一步指出,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是稳定货币,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因为多发货币就是货币贬值。在宏观方面,它破坏了价格的信息功能,使资源的利用效益降低,以至破坏生产和积累;在微观方面,则使社会上对物价变动有不同预期和

调整能力的集团或个人,有意外的、不公正的得失,从而挫伤了有固定收入的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并导致社会、政治动荡。

在实证研究方面,外国学者Sims在其论文《Money,OutputandCausality》中引入了Granger因果检验来检验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Sims在该论文中用名义GDP和货币供给建立双变量模型,以美国数据作为样本,发现货币供给的变化是名义产出GDP变化的显著原因。

近年来,国内逐渐开始了对此问题的实证分析。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模型和数据处理不同,使得结论也存在分歧。易纲考察了改革前和改革后不同时期货币与收入之间因果关系,发现1953-1978年间广义货币M2对国民收入不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在改革期间货币供给对经济活动有影响。曾令华通过对1996-2005年间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产出的相互关系的分析,表明M2对产出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刘斌采用单方程分析和多方程分析,对二者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短期内

货币供给的变化对产出的有影响,但从长期看,货币供应量对产出不产生影响。丁佳通过Granger检验,M0与GDP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M1、M2是影响产出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且M2对GDP的影响更大于M1。郭明星、刘金全利用具有马尔科夫区制转制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表明我国产出与货币供应

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货币供给增长率与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影响关系,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夏斌、廖强,许云霄、秦海英认为货币供给可能对产出具有影响的

同时,产出也可能对货币供给具有反馈作用。

2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衡量经济增长的测算指标主要是国内

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从1985年起,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建

立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式采用GDP对国民经济运行结果进行核算。所以本文采用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测算指标。同时本

文选用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指标。

在这里,我们把GDP分为名义GDP和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