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

目录

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 (2)

1、色板区域介绍 (2)

2、解析度 (2)

3、锐度 (5)

4、色散 (7)

5、色彩还原性 (8)

6、肤色还原 (11)

7、白平衡 (11)

8、低照度 (13)

9、逆光补偿 (15)

10、灰阶、动态范围、对比度 (17)

11、镜头畸变 (19)

12、暗角 (21)

13、噪点 (23)

14、散光 (25)

15、紫边 (26)

二、实际景物拍摄 (27)

16、实际静景拍摄 (27)

图像按照2、5、6、7、8、9、10、13、15、16

镜头按照2、3、4、5、8、11、12、14、15、16

注:

1、对比测试时需保障码流、帧率、分辨率、光圈最大等一致性。

2、若后续需要增加测试项会持续更新。

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

1、色板区域介绍

区域编号备注

1次要色彩区域,用于饱和度测试

2常见色彩鲜艳区域,主要用于色

彩饱和度测试

3白平衡测试区域

2、解析度

用摄像机拍摄的影音信号需要在电视上播放时,需要换算成与电

视画质相同的单位。而

电视的画面清晰度是以水平清晰度作为单位。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电视上的画面以水平方向分割成很多很多“条”,分得越细,这些画面就越清楚,而水平线数的数码就越多。这个单位是“电视行(TVLine)”也称线。解析度一般与镜头、CCD、CMOS 成像有关。

解析度16:9测试样张

测试目的测试摄像机解析度,即清晰度

测试工具HYRes、D65光源、ISO12233解析卡

测试条件1、镜头必需使用最大光圈。

2、需在白色光源下拍摄一组色板样张,并使用照度计读出测试环境亮度。

3、必需根据摄像机的画面比例进行拍摄,如4:3、16:9 画面。

测试步骤1、根据摄像机的画面比例在白色光源下拍摄一组色板样张,并使用照度计读出测试环境亮度。

2、打开HYRes 软件,依次点击“>“Trimming mode”进入测试界面。

3、点击“>“Open”选择一个待测试文件。

4、使用鼠标左键选择如上图红色区域部分。

5、点击Execute 读取当前区域的解析度值并记录数据。

6、测试实例:

ISO12233标板在画面中过满,画面中拍摄到的这部分标

板实际高度是168mm,而这张标板的实际高度是250mm,

利用HYRes软件读数为1300LW/PH,因此根据:

所以最终结果应该就是:

测试标准

完成标准

1、软件读取的值可能有误差,每次读取的值必须经过视

觉进行核实并记录。

2、主观评价样张图像效果,在测试报告中粘贴解析度的

局部图。

优先级高

3、锐度

锐度,有时也叫“清晰度”,它是反映图像平面清晰度和图像边缘锐利程度的一个指标。

如果将锐度调高,图像平面上的细节对比度也更高,看起来更清楚。比如,在高锐度的情况下,不但画面上人脸的皱纹、斑点更清楚,而且脸部肌肉的鼓起或凹下也可表现得栩栩如生。在另一种情况下,即垂直方向的深色或黑色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地方,在较高锐度的情况下,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交接处,其边缘更加锐利,整体画面显得更加清楚。因此,提高锐度,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清晰度,这是人们需要的、好的一面。但是,并不是将锐度调得越高越好。如果将锐度调得过高,则会在黑线两边出现白色线条的镶边,图像看起来失真而且刺眼。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块面图像上,图像就会显得严重失真,不堪入目。

镜头锐度测试样张

测试目的测试摄像机实际杂光环境曝光、解析能力。

测试工具Imatest、D65光源、ISO12233解析卡

测试条件1、镜头必需使用最大光圈。

[汇集]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记录

[汇集]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记录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汇总 汇总季度:2011年第四季度 汇总时间:2011年1月2日 汇总人员:孙万龙 汇总结果; 本季度共抽查CR照片45张,CT照片15张。 抽查结果: 1.其中1份CR照片有异物(纽扣),1份CR照片有遮线器边影,1份CR片颗粒粗糙。 2.1份CR照片忘记填写患者的年龄。 3.1份CT片图像良好,但照片呈线状伪影,系激光打印机激光头粘附灰尘。 4.本次抽查结果为甲级片率为91%,无废片。 整改措施: 1.所有影像科技师应该树立高度责任心和职业感,在检查前详细地核查病人的资料,务必将这些资料填写完整、准确无误。 2.影像技师要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范,掌握机器的投照条件。 3.激光打印机、阅读器应有专人定期清洁维护,保持打印机和阅读器所在房间清洁,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减少灰尘带入。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汇总汇总季度:2012年第一季度 汇总时间:2012年4月4日 汇总人员:于清山 汇总结果;

本季度共抽查CR照片45张,CT照片15张。 抽查结果: 1.其中2份CR照片有异物(分别为拉链和内衣上的胶字)。 2.1份CR照片灰雾度过大,曝光过度. 3.1份CR片有伪影,系IP板污染。 4.CT片未查出问题,本次抽查结果为甲级片率为93%,无废片。整改措施: 1.所有影像科技师应该树立高度责任心和职业感,在检查前详细地核查病人身上有无异物,并耐心地说服病人摘除异物,取得病人的配合。 2.影像技师要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范,掌握机器的投照条件。 3.IP板暗盒影轻取轻放,竖立直放,避免碰撞、震动、跌落,远离放射源,避免强光照射,IP板应定期用脱脂棉及无水乙醇清洁。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汇总汇总季度:2012年第二季度 汇总时间:2012年7月3日 汇总人员:郑和永 汇总结果; 本季度共抽查CR照片45张,CT照片15张。 抽查结果: 1.其中4份CR照片有异物(分别为文胸上的金属、拉链、内衣上的胶字和身上贴的膏药)。 2.1份CR照片灰雾度过大,曝光过度. 3.1份CT片图像良好,但照片呈线状伪影,系激光打印机激光头粘附灰尘。 4.本次抽查结果为甲级片率为90%,无废片。 整改措施: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文件编号 : 秘密等级:发出部门 : 颁发日期 : 版本号 : 发送至: 抄送: 总页数: 附件: 主题词:图像质量评价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文件分发清单 分发部门/人数量签收人签收日期分发部门/人数量签收人签收日期 文件更改历史 更改日期版本号更改原因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目录 1.目的及适用范围 (3) 2.规范性参考文件 (3) 3.术语与定义: (3) 3.1 主观评价 (3) 3.2 测试图像 (3) 4.一般要求 (3) 4.1测试样品 (3) 4.2测试环境 (3) 4.3 图片的选择 (4) 4.4测试项目 (4) 4.4.1静态图片测试项目: (4) 4.4.2 动态视频测试项目: (4) 4.5 评价方法及等级等级 (5) 4.5.1评价方法描述 (5) 4.5.2 数据处理 (6) 5.测试项目及评价方法 (6) 5.1 完整性及几何失真测试图 (6) 5.2 清晰度测试 (7) 5.3 图像层次、灰阶测试 (9) 5.4 色彩饱和度测试 (10) 5.6 抖动及噪点测试 (14) 5.7图像暗场特性 (17) 5.8图像亮场特性 (18) 5.9 图像完整性及失真测试 (19) 5.10 RGB重合性测试 (19) 5.11 移动字幕处理能力测试 (20) 5.11视频显示流畅性测试: (21) 5.12运动图像帧速度测试 (21) 5.13运动图像同步性测试 (21) 5.14运动图像更新程度测试 (21) 6.附件:评价项目及表格 (22) 第2页共22页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公司显示产品图像质量测试的静态图片及动态视频。 标准的目的是给出图像质量的评价、判断标准及方法。 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显示产品(DLP、LCD、IDB等)的设计、生产、调试评价的依据。 2.规范性参考文件 GB/T 9379-1988 电视广播接收机主观试验评价方法 GY/T 228 -2007 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主观评价 3.术语与定义: 3.1 主观评价 subjective assessment 直接利用观察者对被测系统质量的主观反应来确定被测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 3.2 测试图像 test materials 用于公司显示产品图像质量评价的、在图像内容上有特定要求的静止图像或动态视频。 4.一般要求 4.1测试样品 测试样品(以下简称“样品”)应是在逐批检查的合格产品批次中随机抽取的合格品。 4.2测试环境 本标准的测试环境应使用经过确认的标准测试设备,标准测试设备是指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显示单元及显示系统(显示系统需确认颜色一致、机械位置、光学性能参数等均已达到系统要求或客户使用要求);标准的DVD播放机;标准的信号源;标准连接线缆。

最新硬件测试标准(最全可靠性测试)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标准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设计,制造中的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做必要的保证;并检测产品是否具备设计上的成熟性、使用上的可靠性.具体包括新产品的试验、物料的试验及例行抽检试验等等。 2. 围 此指引适用于所有诺亚信高科技集团生产的移动产品。 3. 定义 3.1 技术员:设定仪器,完成相关测试项目,并记录测试结果.解决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并向工程师反 馈检测方法的缺陷和不足。 3.2 工程师: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可接受;跟进问题的解决情况;改善检测方法。 4. 抽样方案 4.1 以具体的实验项目要求为准。 5. 检验容 5.1 环境可靠性试验 5.1.1 高温运行试验 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2sets 试验容:55℃,手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进行12小时测试,运行时间从到达 55℃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检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 归位.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手机,1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 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判定标准: 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 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2 低温运行试验 试验目的:验证手机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 试验样品: 2 sets 试验容: -20℃,手机配齐SIM卡/T卡,装电池开机并运行老化软件,进行12小时测试,运行时间从到达-20℃温度始算起.试验后在箱检查,要求产品的功能、外观正常.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射频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翻/滑盖手机,2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特别注意:俄罗斯项目需要测试低温下的充电功能(电池电压是否会升高)。 判定标准: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镜片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 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3 高温贮存试验 试验目的: 应力释放和加速材料的老化。 试验样品:2 sets 试验容:80℃,手机配电池关机,存储时间24小时,贮存时间从温度到达80℃开始算起. 在进行存储到24小时后,直接进行外观检查.受测前样机胶塞必须安装归位.再进行2小时回温后,开机进行电性能检查.对于翻/滑盖手机,2台开盖,1台合盖.(若屏/主板不同供应商,则样机各选2pcs,共4pcs)。 判定标准:1、壳体外观检查,缝隙,LENS以及使用背胶固定的装饰件等粘贴牢固度。 2、功能检查(注意屏的显示是否有黑影,坏点等异常)。 3、触摸屏划写,点压准确性(如有触摸不准偏位等现象,进行屏幕校准看是否 可恢复)。 4、MP3,FM,耳机,充电,滚轮…。 5、实网通话一次,看送话和受话是否正常。 5.1.4 低温贮存试验 试验目的:加速材料的脆化。 试验样品:2 sets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

目录 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1、色板区域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解析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3、锐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4、色散..................................................错误!未定义书签。 5、色彩还原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6、肤色还原..............................................错误!未定义书签。 7、白平衡................................................错误!未定义书签。 8、低照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9、逆光补偿..............................................错误!未定义书签。 10、灰阶、动态范围、对比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镜头畸变.............................................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暗角.................................................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噪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散光.................................................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紫边.................................................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际景物拍摄.............................................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实际静景拍摄.........................................错误!未定义书签。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

1测试标准框架 (15) 1.1整体框架 (15) 1.2测试样品数 (15) 1.3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 (18) 2外观等级面划分 (18) 2.1外观等级面定义 (18) 3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 (19) 3.1距离 (19) 3.2时间 (19) 3.3位置 (19) 3.4照明 (19) 3.5环境 (19) 4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 (19) 4.1膜厚测试 (19) 4.1.1试验目的 (19) 4.1.2试验条件 (19) 4.1.3合格判据 (19) 4.2抗MEK(丁酮)测试 (19) 4.2.1试验目的 (19) 4.2.2试验条件 (20) 4.2.3程序 (20) 4.2.4合格判据 (20) 4.3附着力测试 (20) 4.3.1试验目的 (20) 4.3.2试验条件 (21) 4.3.3程序 (21) 4.3.4合格判据 (22) 4.3.5等级描述说明 (22) 4.3.6测试工具 (23) 4.4RCA纸带耐磨测试 (23)

4.4.2试验条件 (23) 4.4.3程序 (24) 4.4.4合格判据 (24) 4.5酒精摩擦测试 (24) 4.5.1试验目的 (24) 4.5.2试验条件 (24) 4.5.3程序 (24) 4.5.4合格判据 (25) 4.6橡皮摩擦测试 (25) 4.6.1试验目的 (25) 4.6.2试验条件 (25) 4.6.3程序 (25) 4.6.4合格判据 (25) 4.7振动摩擦测试 (26) 4.7.1试验目的 (26) 4.7.2试验条件 (26) 4.7.3程序 (26) 4.7.4合格判据 (27) 4.7.5说明 (28) 4.8铅笔硬度测试 (28) 4.8.1试验目的 (28) 4.8.2试验条件 (28) 4.8.3程序 (28) 4.8.4合格判据 (30) 4.8.5测试工具 (30) 4.9抗脏污测试 (30) 4.9.1试验目的 (30) 4.9.2试验条件 (30) 4.9.3程序 (31) 4.9.4合格判据 (31) 4.10牛顿笔测试 (31) 4.10.1试验目的 (31) 4.10.2试验条件 (31)

图像质量评价2

基于空间域统计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 摘 要 煤矿井下的安全高效生产离不开清晰流畅的监控图像,针对煤矿井下拍摄图像光照不均匀的问题,对常见的几类可以改善非均匀照度图像视觉效果的增强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点进行分析,分析了灰度图像空间域统计特性相关参数,对图像质量做出了客观评价。实验表明,直方图均衡化图像增强方法在处理低照度图像方面有不错的视觉效果,但由于它在均衡化过程中会对灰度级进行四舍五入,使得部分灰度级丢失,容易造成图像失真。 关键字:图像增强 空间域统计特性 质量评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煤矿井下,调度人员了解井下重要设备、人员及生产过程的现场状况,不仅能直观的监视和记录井下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相关第一手图像资料。由于井下摄像头采集到图像受到光照影响,导致在获取图像信息后对图像分析和决策等变得困难,因此在进行图像分析与决策前首先对图像信息进行增强,并对增强后图像进行相关参数分析,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以获的人们认为较为理想的处理结果以及算法。 1 图像增强算法 基于图像处理所应用的空间不同,图像增强方法通常可以分为频域增强方法和空域增强方法两类。频域增强方法首先将图像看成一种二维信号,然后再对该信号进行基于域变换的增强。常见的空域图像增强算法有直接对比度增强、反锐化掩模增强和直方图均衡化增强。 1.1 直接对比度增强 直接对比度增强是根据特定的算法规则对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逐点改变,以此达到改变图像灰度值动态范围的目标。在图像处理中,一般将输出图像的像素点灰度值与其对应的输入图像的像素点灰度值之间的对数关系称之为图像的对数变换,该种方法常常用来压缩高灰度值范围、扩展低灰度值范围,从而使低灰度值的图像细节更加清晰的目标。其一般公式为: (,)log[(,)1]g x y C f x y =+ (1) 在式(1)中,(,)g x y 表示变换后输出图像像素点灰度值,而(,)f x y 表示变换前输入图像像素点灰度值,其中log 表示以10为底。同时,上式也可选用自然对数ln 为底。 为了增加变换的动态范围,适当考虑变换的灵活性,可以加入一些调制参数,上述公式可变为: log[(,)1](,)log f x y g x y a b c +=+ (2) 式中a 、b 、c 是可以选择的变换参数,(,)1f x y +项是为了避免对零求对数而设置。当(,)0f x y =时,log[(,)1]0f x y +=,则(,)g x y a =。而a 是(,)g x y 轴上的截距,可见参数a 的大小反映确定变换曲线的起始位置的变化关系,b 、c 两个参数可以确定变换曲线的曲率[1-2]。对数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 f x y (,) g x y

可靠性测试标准

Q/.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 可靠性试验规范

拟制:审核:批准: 海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次:C版 可靠性试验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档规定了可靠性试验所遵循的原则,规定了可靠性试验项目,条件和判据。 2. 可靠性试验规定 根据IE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美国军用标准,目前设立了14个试验项目(见后目录〕。 根据本公司成品标准要求,用户要求,质量提高要求及新产品研制、工艺改进等加以全部或部分采用上述试验项目。 常规产品规定每季度做一次周期试验,试验条件及判据采用或等效采用产品标准;新产品、新工艺、用户特殊要求产品等按计划进行。 采用LTPD的抽样方法,在第一次试验不合格时,可采用追加样品抽样方法或采用筛选方法重新抽样,但无论何种方法只能重新抽样或追加一次。 若LTPD=10%,则抽22只,0收1退,追加抽样为38只,1收2退。抽样必须在OQC检验合格成品中抽取。 3.可靠性试验判定标准。 (各电气性能的测试条件,参照器件各自的说明书所载内容) 环境条件 (1)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是指预处理, 后续处理及试验中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15~35℃ 相对湿度: 45~75% (2)判定状态 判定状态是指初测及终测时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25±3℃ 相对湿度: 45~75% 4.试验项目。 目录 高温反向偏压试验------------------------------------第4页压力蒸煮试验------------------------------------第6页正向工作寿命试验------------------------------------第7页高温储存试验------------------------------------第8页低温储存试验------------------------------------第9页温度循环试验------------------------------------第10页温度冲击试验------------------------------------第11页耐焊接热试验------------------------------------第12页可焊性度试验------------------------------------第13页拉力试验------------------------------------第14页弯曲试验------------------------------------第15页稳态湿热试验------------------------------------第16页变温变湿试验------------------------------------第17页正向冲击电流(浪涌电流)试验--------------------------第18页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标准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

目录 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 (3) 1、色板区域介绍 (3) 2、解析度 (3) 3、锐度 (4) 4、色散 (5) 5、色彩还原性 (6) 6、肤色还原 (7) 7、白平衡 (7) 8、低照度 (8) 9、逆光补偿 (9) 10、灰阶、动态围、对比度 (10) 11、镜头畸变 (11) 12、暗角 (12) 13、噪点 (13) 14、散光 (15) 15、紫边 (16) 二、实际景物拍摄 (16) 16、实际静景拍摄 (16) 注: 1、对比测试时需保障码流、帧率、分辨率、光圈最大等一致性。 2、若后续需要增加测试项会持续更新。

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 1、色板区域介绍 备注 2、解析度 用摄像机拍摄的影音信号需要在电视上播放时,需要换算成与电视画质相同的单位。而电视的画面清晰度是以水平清晰度作为单位。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电视上的画面以水平方向分割成很多很多“条”,分得越细,这些画面就越清楚,而水平线数的数码就越多。这个单位是“电视行(TVLine)”也称线。解析度一般与镜头、CCD、CMOS 成像有关。 解析度16:9测试样

1、根据摄像机的画面比例在白色光源下拍摄一组色板样,并使用照度计读出测试环境亮 度。 2、打开HYRes 软件,依次点击“File”-->“Trimming mode”进入测试界面。 3、点击“File”-->“Open”选择一个待测试文件。 4、使用鼠标左键选择如上图红色区域部分。 5、点击Execute 读取当前区域的解析度值并记录数据。 6、测试实例: ISO12233标板在画面中过满,画面中拍摄到的这部分标板实际高度是168mm,而这标板 的实际高度是250mm,利用HYRes软件读数为1300LW/PH,因此根据: 所以最终结果应该就是: 3、锐度 锐度,有时也叫“清晰度”,它是反映图像平面清晰度和图像边缘锐利程度的一个指标。如果将锐度调高,图像平面上的细节对比度也更高,看起来更清楚。比如,在高锐度的情况下,不但画面上人脸的皱纹、斑点更清楚,而且脸部肌肉的鼓起或凹下也可表现得栩栩如生。在另一种情况下,即垂直方向的深色或黑色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地方,在较高锐度的情况下,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交接处,其边缘更加锐利,整体画面显得更加清楚。因此,提高锐度,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清晰度,这是人们需要的、好的一面。但是,并不是将锐度调得越高越好。如果将锐度调得过高,则会在黑线两边出现白色线条的镶边,图像看起来失真而且刺眼。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块面图像上,图像就会显得严重失真,不堪入目。

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 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 4. 引用文件 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 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 5. 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 6.1 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 6.2.1 正弦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2016年修订) 一、一般要求 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二、优质图像标准 1、密度合适 2、层次分明 3、摄影体位标准: 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 项目评价内容和方法扣分 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5 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 5 投照野控制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 5 伪影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5 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 50 伪影范围较大,掩盖诊断区。50 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5~10 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 5 图像标识不完整 5 图像重要标识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 50 摄影体位不标准15~20 特殊体位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10 摄影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50 图像放大比例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5 用片统一,尺寸合理抽查胶片 5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良:80~89分合格:70~79分不合格:<70分

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详细介绍

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评分标准细则 附表(一) 1.图像清晰度(10分)(一副图像显示不清晰扣1分) 2.图像均匀性(10分)(一副图像不均匀扣1分) 3.超声切面标准性(10分)(一副图像不标准扣1分,漏一个常规切面扣2分) 4.伪相识别(10分)(缺伪像图像相关图像扣5分) 5.彩色血流显示情况(10分)(缺规定血流图像一副扣2分)6.图像于超声报告相关性(10分)(缺报告相关性常规切面图像一副扣1分) 7.图像有无斑点、雪花细粒、网纹(10分)(一副图像有斑点、雪花细粒、网纹扣1分) 8.图像与临床疾病相关性(10分)(报告所选图像与疾病相关性无关扣5分) 9.探测深度(要占1/2以上)(10分)(一副图像未达到1/2扣1分) 10.工作频率与脏器相关性(10分)(一副图像工作频率与脏器相关性不符扣1分)

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评分标准 1.图像清晰度10分 2.图像均匀性10分 3.超声切面标准性10分 4.伪相识别10分 5.图像与报告相关性10分 6.彩色血流显示情况10分 7.图像有无斑点、雪花细粒、网文10分 8.图像与临床疾病相关性10分 9.探测深度(要占1/2以上)10分 10.工作频率与脏器相关性10分

超声科图像质量评价细则 附表(二) 按照超声科常规切面操作规范规定细则如下: 1.肝脏:正常肝脏6个切面(第一肝门,门静脉二维图像,门静脉 血流频谱图像并有测值,第二肝门图像,肝脏工字状结构图像,肝左叶图像)。 异常肝脏8个切面(第一肝门,门静脉二维图像,门静脉血流频谱图像并有测值,第二肝门图像,肝脏工字状结构图像,肝左叶图像,异常部位二维及彩色) 2.胆囊:正常1个切面(显示胆囊颈部,胆囊底部) 异常2个切面(显示胆囊颈部+胆囊底部,异常部位图像) 3.胰腺:正常2个切面(胰腺的二维+彩色血流图像,显示胰头, 胰体,胰尾,) 4.异常3个切面(胰头,胰体,胰尾,胰腺彩色血流图像) 5.脾脏:正常2个切面(脾脏全长及脾门彩色血流图像) 异常3个切面(脾脏全长切面,异常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 5.泌尿系统:正常双肾2个切面(肾脏纵切面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异常双肾4个切面(肾脏纵切面二维及彩色血流图像,异常部位二维及彩色) 6.膀胱:正常2个切面(膀胱三角,膀胱底部) 异常4个切面(膀胱三角,膀胱底部,异常部位二维及彩色)7.前列腺:正常3个切面(前列腺纵切面,前列腺横切面,前列腺彩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 目录 注: 1、对比测试时需保障码流、帧率、分辨率、光圈最大等一致性。 2、若后续需要增加测试项会持续更新。 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 1、色板区域介绍

2、解析度 用摄像机拍摄的影音信号需要在电视上播放时,需要换算成与电视画质相同的单位。而电视的画面清晰度是以水平清晰度作为单位。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电视上的画面以水平方向分割成很多很多“条”,分得越细,这些画面就越清楚,而水平线数的数码就越多。这个单位是“电视行(TVLine)”也称线。解析度一般与镜头、CCD、CMOS 成像有关。 解析度16:9测试样张 3、锐度 锐度,有时也叫“清晰度”,它是反映图像平面清晰度和图像边缘锐利程度的一个指标。如果将锐度调高,图像平面上的细节对比度也更高,看起来更清楚。比如,在高锐度的情况下,不但画面上人脸的皱纹、斑点更清楚,而且脸部肌肉的鼓起或凹下也可表现得栩栩如生。在另一种情况下,即垂直方向的深色或黑色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地方,在较高锐度的情况下,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交接处,其边缘更加锐利,整体画面显得更加清楚。因此,提高锐度,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清晰度,这是人们需要的、好的一面。但是,并不是将锐度调得越高越好。如果将锐度调得过高,则会在黑线两边出现白色线条的镶边,图像看起来失真而且刺眼。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块面图像上,图像就会显得严重失真,不堪入目。

4、色散 5、色彩还原性 色彩还原指彩色CCD、CMOS 经过拍摄加工后,彩色摄影画面的色彩大体上和原景物的色彩相一致。是早期彩色电影摄影追求的目标。影响色彩还原的因素有CCD、CMOS 的性能,摄影镜头的质量,光线的色温等。 色彩还原性测试样张

影像图像质量评价表.doc

影像图像质量评价: 以每天阅片的形式对每一张图像进行评价,参加人员前一天夜班、当天 上夜班、白班、技术组人员。 日期:影像号:操作员:分数:内容备注扣分标准扣分 1. 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2. 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层次欠分明 5 3 被检查者部位、肢位置不正、照片上下、左右边缘不对 5 体位置准确,照片上称、体位不标准 下、左右边缘对称 4. 人为伪影如未去除金属物引起的伪影10 5. 运动伪影不影响诊断5-10 6. 设备伪影不影响诊断5-10 7. 拼音错误如‘ o’拼为‘ e’等10 8. 图像标识不完整 5 9. 图像重要标识错如左右 . 姓名 . 性别错误50 误 10. 造影片造影剂造影剂显影不均匀、充盈吧不满意55 显影均匀、充盈满意 11 图像后处理方法不准确,不影响诊断10 12. 检查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检查部位是否一致50 日期 : 影像号:操作员:分数:内容备注扣分标扣分 准 1. 图像对比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2. 图像层次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层次欠分明 5 3 被检查者部位、肢位置不正、照片上下、左右边缘不对 5 体位置准确,照片上称 下、左右边缘对称 4. 人为伪影如未去除金属物引起的伪影10 5. 运动伪影不影响诊断5-10 6. 设备伪影不影响诊断5-10 7. 拼音错误如‘ o’拼为‘ e’等 8. 图像标识不完整 5 9. 图像重要标识错如左右 . 姓名 . 性别错误50 误 10. 造影片造影剂造影剂显影不均匀、充盈吧不满意55 显影均匀、充盈满意 11 图像后处理方法不准确,不影响诊断10 12. 检查部位错误对照申请单和检查部位是否一致50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 分,扣完为止 优:≥ 90 分良: 80~89 分差: 70~79分不合格:< 70 分

自动人脸识别中的图像质量评价

一种基于倒谱的人脸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 杨飞苏剑波 1 引言 人脸识别由于其非接触式、基本无须配合和操作隐蔽性强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可广泛使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1-4]。然而,也正因为追求“无须配合”的实施效果,导致了人脸图像采集的随意性,图像之间差异较大、图像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采用低质量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必然会导致识别准确率的下降[2, 4]。而长期以来,人脸识别的研究大都是基于预先准备好的图像质量一般较高的人脸库的,这与现实应用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尽管实验测试中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已经相当之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为此,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开始着手于研究对各种不同质量人脸图像足够鲁棒的人脸识别技术,目前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离实用仍有一些差距。一方面,由于处理低质量图像而被引入的额外手段往往十分复杂,会大大增加人脸识别系统的复杂度,使得人脸识别耗费时间更长――这对于多数实际应用是不可接受的;另一方面,不受图像样本因素影响的人脸识别算法是难以获得的。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新的解决方法。 在基于视频流的自动人脸识别应用中,获得的人脸图像数量通常较多,如果对人脸图像样本进行质量评价,筛选较为合适的样本用于识别,这无疑会提高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率;即使样本数目有限,也可以依据质量评价结果来选用相应的图像预处理方法来提高识别率。另外,根据人脸图像的质量情况来调整分类器的阈值或其它参数能有效地降低错误拒绝率(FRR)或错误接受率(FAR),亦可提高人脸识别的实用性能。可见,在自动人脸识别系统中引入人脸图像质量评价环节是一条推动人脸识别实用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近几年来人脸图像的质量评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关于图像质量评价的评价框架和相关指标的研究工作也已有一些公开报道[2-4],但关于人脸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目前还并不充分,人们往往是直接借用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本文的研究表明,现有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自动人脸识别这个特别领域中的人脸图像质量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接下来将以清晰度这一重要的人脸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并提出一种比传统评价方法更适合于自动人脸识别的清晰度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对同一组人脸图像进行清晰度评价实验,将其与传统清晰度评价方法进行对比,以验证本文方法的准确性要高于传统方法。另外,还在真实环境下通过人脸识别实验来验证本文提出的清晰度评价方法在自动人脸识别中的作用及其适用性。 2自动人脸识别中的清晰度评价 在基于视频流的自动人脸识别应用中,自动检测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不清晰的情况时有发生。不清晰的人脸图像不但会影响人脸识别的准确率,而且还会影响对譬如人脸姿态等其它图像质量指标的评价[2,4],故本文将清晰度选作研究对象。影响人脸图像清晰度的原因主要有图像模糊和采集噪声干扰。忽略采集噪声,摄像机对焦失准或拍摄瞬间人脸沿摄像机光轴方向快速运动会造成离焦模糊,拍摄瞬间人脸垂直于摄像机光轴方向快速运动会造成运动模糊,实际上这两种模糊经常是并存的。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往往是考察经过计算压缩、传输、增强或其他处理变换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质量上的差别,在评价时通常有“标准图像”可供参照[5]。因此,无论是具有计算简单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的均方差(MSE)和峰值信噪比(PSNR)方法,还是更符合人眼视觉系统(HVS)特性的结构相似度(SSIM)方法[6]或基于自然场景统计(NSS)的视觉信息逼真度(VIF)方法[7],由于必须得通过将变换后的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比较来做出质量评价,故皆不适合作为自动人脸识别中的人脸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另一方面,无需参考图像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相对较少,且主要用于图像盲恢复参数的辨识(如对点扩散函数PSF的估计等),其中的特征提取过程较为复杂,计算耗时长,故难以满足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时间要求。于是,研究者们提出了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版本:V1.0 拟定: 审核: 批准: 日期:

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一机械测试标准 C随机振动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经受规定严酷等级的随机振动测试 试验设备:振动仪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样品不包装,处于通电状态,牢固固定在测试台,试验参数:频率范围5-2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频率范围20-50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20Hz处),其它-3dB/℃T .轴向:三个轴向,持续时间,每方向1小时,共3小时,持续时间结束,取出样机进行测试后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裂开异常。 D包装振动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模拟运输过程中振动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试验设备:振动测试仪 试验样品:2 carton 试验内容:振动宽度(Vibration width):2mm/2.8g;扫周率(Sweep Frequency):10 to 30Hz;方向(Direction):六个面(x.y.z axis);测试时间:30分/每个面(30 Minutes per axis),测试完成后检验产品的外观结构及各项功能。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异常。 E自由跌落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搬运期间由于粗造装卸遭到跌落的适应性 试验设备:跌落实验机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不带附件,处于导通状态。从1M的高度(如果LCM面积超过产品表面积的60%,跌落高度为50CM),初速度为0并自由跌落于光滑混凝土地面上,每面跌落3次,6面共计18次,试验结束,取出样品进行试验后检查。 判定标准:测试后手机基本功能、性能正常,外观、结构正常。马达振动无异常。

影像科图像质量评价

影像科图像质量评价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影像科图像与报告质量评价制度 根据医院规定与科室具体情况及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质控、项目评价、改进措施制度。 一、科主任负责全部的质控指标检查CT检查由石应同志负责质控指标,普放检查由袁林同志负责质控指标MR 检查由黄静同志负责质控指标,报告书写由王大江同志负责质控指标。 二、要求各部门认真做好检查及报告质量的督查,对不合格的投照检查CT 扫描MR检查和相关不合格的报告要进行及时的修改更正,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方案,做好相关的记录。 三、普放CR、DR 质控指标,登记时是否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一致,投照时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图像后投照部位的左右一定要标记准确,对投照条件使用不佳的图像不要传输,一定要重新投照后再传输,对打印胶片时,外科需要手术的患者和内科有病变的片子一定要打1:1 的胶片,对普放报告要及时检查描述的准确性,左右的描述及意见,及诊断意见的正确与否。 CT 质控量指标,CT 扫描检查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扫描部位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所用的参数是否符合扫描部位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纠正,对诊断报告的描述是否符合影像表现,诊断是否恰如其分,对错误的要及时修改。 MR质控量指标,MR扫描检查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扫描部位是否与申请单一致,扫描所用的参数是否符合扫描部位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

的要及时纠正,对诊断报告的描述是否符合影像表现,诊断是否恰如其分,对错误的要及时修改。 六、对修改的检查及报告要做好相关记录。 七、对不按照上述标准执行的按相关文件做相应的处理。 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 为加强影像科图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影像科诊断质量与医疗安全,并明确图像质量评价小组。 一、影像科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成员如: 组长: 成员: 技师组: 诊断组: 二、影像科图像与报告质量评价小组职责: (一)影像科应建立图像及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影像科主任、影像诊断医师、影像科技师。 (二)影像科图像与报告质量评价小组负责图像与报告质量评价的全面实施,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核查。 (三)影像科技师负责检查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发现图像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 (四)影像诊断医师负责诊断操作的质量控制和图像诊断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并与技师沟通。

图像客观质量测试项目表2018

图像质量量客观测试 ISP 专项型号sensor 固件版本测试时间 测试?方解析?力力测试 参数设置 测试卡: 灯光照度:________Lux ?色温:______K 曝光模式: ?手动/快?门?门限:焦距/光圈:宽动态/3D 降噪: ?手动/增益?门限: 视频输出: 测试项测试内容 参考标准实测 判定备注 复核 解析?力力MTF50 左上?角420左下?角640右上?角420右下?角640中?心?水平420中?心垂直 420 锐度测试 锐度 左上?角undershoot <30% 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中?心?水平中?心垂直 ?色彩还原度测试 参数设置 测试卡: 灯光照度:________Lux ?色温:______K 曝光模式: ?手动/快?门?门限:焦距/光圈:宽动态/3D 降噪: ?手动/增益?门限: 视频输出: 测试内容测试标准实测 判定备注 复核 ?色彩还原测试(D65) 6500K ΔC_mean <15ΔC_max <26ΔE_mean <26ΔE_max <28saturation 85%~150% ?色彩还原测试 (A ) 2700K ΔC_mean < 15ΔC_max <26ΔE_mean <26ΔE_max <28saturation 85%~150% ?色彩还原测试(CW ) 4150K ΔC_mean < 15ΔC_max <26ΔE_mean <26ΔE_max <28saturation 85%~150% ?白平衡测试 ?白平衡(D65)6500K S_Zone(4,2)s<0.10 S_Zone(4,3)S_Zone(4,4)?白平衡( A )2700K S_Zone(4,2)S_Zone(4,3)S_Zone(4,4)?白平衡( CW )4150K S_Zone(4,2)S_Zone(4,3)S_Zone(4,4) 信噪?比

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一机械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经受规定严酷等级的随机振动测试 试验设备:振动仪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样品不包装,处于通电状态,牢固固定在测试台,试验参数:频率范围5-2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频率范围20-50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20Hz处),其它-3dB/℃T .轴向:三个轴向,持续时间,每方向1小时,共3小时,持续时间结束,取出样机进行测试后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裂开异常。 D包装振动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模拟运输过程中振动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试验设备:振动测试仪 试验样品:2 carton 试验内容:振动宽度(Vibration width):2mm/2.8g;扫周率(Sweep Frequency):10 to 30Hz;方向(Direction):六个面(x.y.z axis);测试时间:30分/每个面(30 Minutes per axis),测试完成后检验产品的外观结构及各项功能。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异常。 E自由跌落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搬运期间由于粗造装卸遭到跌落的适应性 试验设备:跌落实验机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不带附件,处于导通状态。从1M的高度(如果LCM面积超过产品表面积的60%,跌落高度为50CM),初速度为0并自由跌落于光滑混凝土地面上,每面跌落3次,6面共计18次,试验结束,取出样品进行试验后检查。 判定标准:测试后手机基本功能、性能正常,外观、结构正常。马达振动无异常。 F裸机跌落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使用生产轻微撞击的性应性 试验设备:水泥地面 试验样品:6SE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