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8章 隋唐时期的道教哲学[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隋唐时期的道教哲学[视频讲解]
8.1 复习笔记
一、成玄英的哲学思想
1.道能生成万有
成玄英承袭老庄学说,认为“道能生成万有”,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根。
(1)“道”生成万物是自然的,“夫物得以生者,外不资乎物,内不由乎我,非无非有,不自不他,不知所以而生”。
(2)“道”生成万物又是以元气作为中介来完成的。“道”还是绝对不变的,是在有无不定,含有精气神的恍惚状态中的。
(3)“道”既不是有,也不是无,也不是非有非无。
2.“重玄”的体道方法
(1)含义
成玄英于注释《道德经》首章“同谓之玄,玄之又玄”时称,修道之人,不仅要遣去“有”,亦要遣去“无”,做到有无双遣,此为“一玄”。且非但有无双遣以至于“玄”,更需把“玄”亦遣去,是谓“玄之又玄”,此即“重玄”。“道”既不是有,也不是无,也不是非有非无。体“道”之方法即为“重玄”。
(2)评价
①依此“重玄”来作为体道的方法明显受到佛教和庄学的影响。成玄英借庄子、佛教中观重新解释《老子》而建立“重玄之学”,在形而上学层面上使老子的宇宙本根、本源论转变为本体论,在修习宗旨上则把神仙道教转变为心性道教。
②庄子《齐物论》称:“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庄子此间使用的就是“遣之又遣”的方法论。
③佛教大乘空宗之中观思想则常以“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这种“双非”的语式言说。
④庄子、佛教中观以此种方式言说或者立论,意在使人的一体灵不断摆脱对存在物的执著,从而不断地得以超脱,有别于早期道教对肉体生命的追求。
3.“无知而知,知而无知”的认识论
(1)圣智和俗知
①成玄英把人的认识分为“圣智”和“俗知”。他认为做到心境双忘,与道同体,这才是“圣智”。凡人触境生情,看来有“知”,其实是“无知”。
②一般人所获得的“知”是“俗知”,是感官接触外物得到的,或者是间接获取的;只有忘掉了客观外物,忘掉了自我,没有任何常人的知识,这才称为“真知”。而“真知”必
须取资于静。
(2)达到“真知”的办法
①第一要“无心”,做到“境智两忘,能所双遣”。这里说的“无心”并不是顺应外界,他要求:“内外双遣,物我两忘。”体道的圣人能做到“境智相冥,不一不异”。“玄古圣人得道之士,知与境合,故称为至。”
②以“圣智”观察世界,“是非评价”只是妄心的产物,并没有绝对的是非,“是非彼我,生自妄心”;从“圣智”的角度出发,成玄英认为“道”是无法用语言说明的。
二、王玄览及其《玄珠录》的哲学思想
1.“道”分为“可道”与“常道”
(1)“可道”与“常道”的区别
王玄览把“道”区分为“可道”与“常道”,认为“常道”生天地,“可道”生万物。万物有生有死,不能常在,而天能长久,可以常在,因此,“可道”无常,是假;而“常道”才是真,是实。
(2)王玄览认为“常道”与“可道”的相互联系
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又统一于“道”。从“道”的总体来说,是真又不真,是常又不常。
2.道、物关系如本印和印泥
(1)王玄览把“道”说成是超越于物质世界之上的永恒存在的实体。
(2)王玄览把道和物的关系比喻成本印和印泥的关系,从道之“应物”来说,它会随物的变异而变异,但这种变异并不引起常道的任何变化,像用印去印泥一样,尽管泥上字数的多少会因所印次数的多少而变异,但印本身的字则是没有改变的。
3.心生诸法,心识万物
王玄览认为,以体道之心观察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心识的产物。他认为凡人的心识不能准确地观察世界的。他提出“三世皆空”,来源于佛教。认为没有动静,“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
三、司马承祯的哲学思想
1.以“气”释“道”的本根论
(1)司马承祯指“气”为“道”,而非以“玄之又玄”论“道”,即从本体论回归到宇宙本根论。
①以“生”“化”叙说宇宙由气到物的过程,即肯定“生”“化”的实在性而拒斥“无生”论;
②以“在物之形,唯人为正,在象之精,唯人为灵”指出“人”在宇宙中的独特性,说明人可以“通玄降圣,炼质成仙”,由此而重新肯定了仙道追求的可靠。
(2)“道”是一种无形象,无实体,无需寻求的、神妙莫测的绝对存在,人们得之就
能成仙长生。达到心静而无物的境界,则自然而然就得到“道”,也就可以长生久视而成仙了。
2.性、命并重的修养论
(1)性命双修的内容
成玄英的“重玄”论偏重精神修养,司马承祯则将其发展为“性命”双修之学。凝神收心为“性”学,养气炼形为“命”学。司马承祯所主实为性、命并重的修养方法,后世称为性命双修。
①司马承祯回归到道教借以立论的元气论和神仙论,重视作为炼形工夫的养气说和内丹术。
②以“养气”为修道的主要途径。司马氏由此而发展出一套如何依四季变化,顺应天时作炼养的理论体系。
③司马承祯没有抛弃成玄英等人倡设的“重玄”和凝神收心之学,依然肯定提升精神的重要性。
(2)性命双修的意义
道教的神仙学由外丹学走向内丹学。通过性命双修的方法,可以达到庄子所言的“坐忘”之境。修养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无知无欲,进入“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的状况,最后连对主体的认识也取消了。
四、杜光庭的哲学观点
1.老君是万物之源
杜光庭继承了汉代天师道的观点,他认为,老君(即道教神化的教主和造物主)是万物之源。在他看来,老君是万物的宗祖,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统率。这个老君即是道教尊神中的
“太清”。杜光庭又把老君与“元气”等同起来,赋予它以万物本源的地位。“大道元气,造化自然,强为之欲,即老君也。”
2.把“体”“用”范畴引入了道教
(1)“体”“用”这对哲学范畴,本来是魏晋玄学、早期中国佛教曾经使用过的,杜光庭将其引入道教。他认为“体”与“用”虽然不同,但二者“相资而彰,不可散也”。
(2)杜光庭又把体用分为五类,即:
①以无为体,以有为用;
②以有为体,以无为用;
③以无为体,以无为用;
④以有为体,以有为用;
⑤以非有非无为体,以非有非无为用等。
(3)杜光庭对于体用的解释,深化和丰富了道教哲学的内容,为《道德经》等开拓了中国先秦典籍的诠释提出了新的视野,也为宋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3.“心寂境忘”的心境关系
(1)在心与境的关系上,境为客观外境,心指主观内心。
①心又有道心和凡心的区别。心还潜在地具有道性,从而与天地万物之性相通。
②心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惠照”中不断地反映着丰富多彩的外境,在变动不居中表现出无限的创造性。
(2)在杜光庭看来,道非有非无,故不可执著,只有在破执之中才能得道。同时,道也在人心之中,只有做到自然无欲,才能自然体道。
本来清静的心感于外而动于内,因境而生出种种欲念,使人内心中净染交织、妄真并存。“心”既是众妙之门,又是众恶之本;既是引发人的情感欲望,导致忧苦产生的根源,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