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踢毽子
第一章项目简介
踢毽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起源于汉代,由古代蹴鞠发展而来。
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
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踢毽子首先毽子制作简便。
只需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和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在未剪开的鹅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
鸡毛最好是雄鸡的,又长又好看,也好踢些。
商店里或地摊上有现成的毽子卖,不过,其底座往往是橡皮的,弹性大,踢重了稳定性差。
其次,活动便于开展。
它对场地要求不高,只需一小块比较平坦的空地,五六平方米,三四平方米均可,越是技艺高的对场地要求越宽。
再其次,踢法多种多样。
既可以比次数,也可以比连踢的时间,还可以比踢的花样……。
踢毽子是中国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
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它起源于中国汉代;唐宋时期开始盛行,在民间流传极广,集市上还出现了专门制作出售毽子的店铺;明代开始有了正式的踢毽比赛;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在毽子的制作工艺和踢法技术上,都达到空前的程度。
清代踢毽的技艺已相当高,也为中国古代妇女所喜爱。
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曾赞美女子踢毽,说女子踢毽比踢足球还巧妙,比下棋还有趣味。
发展
20世纪30年代后,踢毽运动曾一度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扶植发展中国这一传统运动项目。
1950年,北京市吸收街头踢毽艺人参加杂技团,专设踢毽子节目,并出国进行表演,受到了国外观众的热烈欢迎;1956年,中国第一次正式的踢毽比赛在广州举行;1963年,踢毽子同跳绳等一起,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并被编入了小学体育教材加以推广;1984年,国家体委正式将踢毽子列为全国比赛项目,并颁布了《毽球竞赛规则》,改称踢毽为“毽球”;1987年中国毽球协会成立,此后每年都举办全国毽球锦标赛、全国职工毽球赛、全国中学生毽球赛三大赛事;在1995年的全国民族运动会和1996年的全国农民运动会上,毽球也被列为比赛项目。
毽球运动已成为在全国普遍开展的热门项目。
[1]
20世纪初,欧美近代体育传入中国以后,踢毽子仍为中国青少年喜爱的体
育活动。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北、湖南、福建、山东等省市都举行过规
模较大的踢毽子比赛。
1 935年,旧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曾把踢毽子列为国术比赛项目。
女子盘踢的冠军是浙江的程月珍,男子盘踢冠军是上海的周克扬(成绩接近5000对),交踢冠军是南京的戴金尧(成绩140对)。
程月珍盘踢成绩是1494对,交踢是36次。
自1984年前国家体委发布“毽球竞赛规则”后,踢毽子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具备了规则、竞赛性和可裁判性这些“竞赛三要素”,标志着踢毽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正规的竞技运动。
但自1984年以来的26年间,毽球运动的发展相当缓慢,迄今只吸引到中国高达1亿踢毽人口的1%即100万人的参与。
绝大多数毽友甚至没有听说过“毽球”这种竞赛活动,原因在于毽球的技术难度过高,而顶级比赛的观赏性又超低,使得这项比赛难以推广。
最新的踢毽子竞赛方法是于2009年5月发明的“中国竞技毽”。
其观赏性、普适性和竞赛性都要明显高于老式的毽球比赛。
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踢毽子的最具竞赛性的玩法是“对踢”或叫“对打”,这种踢法是踢毽运动中距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最近的一种动作,因而受到中国年轻人的普遍喜爱。
对踢要求对阵双方以距地面较低的高度(中间最高点约为90-120厘米)向对方脚下大力踢毽,高手之间的对踢高度甚至低达20厘米。
这种“低平毽”的踢法非常接近足球射门动作,所以被中国竞技毽吸收作为极具观赏性和技术性的比赛样式。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竞技毽是对传统踢毽运动的一项突破性创新,将使踢毽运动令
人耳目一新,成为在全球广为流传的运动竞赛形式。
第二章种类及规格
毽子种类可分为鸡毛毽、皮毛毽、纸条毽、绒线毽等几种。
在古代,毽子一般用禽类羽毛和金属钱币做成。
发展至今,毽子制作的种类繁多,除延用古代的办法以外,一般的说有四种。
其一,用橡胶制作毽座,含毽底和毛筒一次成型,在毛筒上套金属片和塑料片,在毛筒中插上鹅毛或其他禽类羽毛制作的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羽毛毽,大致可分为大毽、中毽、花毽和毽球毽。
其二,用金属片为底,以纸剪成各种花色缨的手工制作的纸毽。
其三,以各种色布条为缨,以大组扣为底做的手工布毽。
其四,以塑料做成的各色装饰性毽子。
在一般日常的踢毽活动中所使用的毽子,按照外观尺寸来区分,可以大致分为大毽、中毽、花毽和毽球毽。
大毽是供一般初学者和平时娱乐所用。
中毽使用范围最广,即可用于娱乐,也可用于比赛。
在中国竞技毽的各单项比赛中只使用中毽,而不使用其他尺寸的毽子。
花毽的装饰性最强,使用的羽毛品种繁多,包括鹅毛、鸡毛、鸵鸟毛等等。
毽球毽飞行速度最快,其羽毛短小、高度很低,一般使用鹅毛制作,只在毽球比赛中使用。
中国竞技毽
“中国竞技毽”的比赛所使用的“中毽”的详细描述:
中毽由底座(由毛筒和毽底构成)加4
支鹅毛再加活动垫片构成。
为了使羽毛能够牢
固地附着在底座上,可以在羽毛的根部加上粘
接剂。
为了进一步增加羽毛固定的牢固度,还
可以使用不同质地的线材或橡皮筋将毛筒的
上部扎紧。
中毽的底座由软塑料或橡胶制成,其形状
是由空心圆柱型的上部和圆台型的底部构成。
底座上部的空心圆柱型部分称为“毛筒”,底座的底部称为“毽底”。
毛筒和毽底是融为一体、一次成型的,应尽可能结实耐用。
竞技毽俯视图
毽底的底面有许多距离大致相等的圆柱形凸起。
中毽底座的尺寸见图4-3。
中毽的4支鹅毛的根部插于毛筒中,鹅毛尖端向外,并由胶水或其他粘接剂固定在毛筒中。
在附图的俯视图中,对立的两支鹅毛的角度成180度,即置于一条直线上;相邻两支鹅毛的角度各为90度。
4支鹅毛均为白色。
中毽的垫片在中毽底座的毛筒外侧套有12片圆形中间带孔的垫片,其中9片为直径比毽底直径稍大的金属垫片,2片为直径比毽底直径稍大的很薄的塑料垫片,最上面一片是橡胶、塑料或硬纸板做的垫片,并可印有或贴有生产商或销售商的简单广告。
垫片自下而上的排列顺序是:塑料薄片、5片金属垫片、塑料薄片、4片金属垫片、橡胶垫片。
垫片的内孔比毛筒的外直径稍大,使垫片可以套在毛筒外面之后自由地上下运动。
出于环保目的,金属垫片可以由废旧金属罐头盒的空壳剪制而成。
中毽高度及对立羽尖宽度均为14-15厘米
中毽的尺寸和重量:中毽的高度为
14-15厘米,其对立两支鹅毛羽尖外缘的标
准宽度为14-15厘米。
中毽底座的高度包
括毽底底面的凸起在内为2.6厘米。
毽底
的凸起的直径和高度各为0.1厘米。
毽底
的厚度为0.3厘米,直径为3.50厘米。
毛
筒的外径为1.1厘米,内径为1厘米,高
度为2.2厘米(不包括毽底的厚度在内)。
金属垫片的外沿直径为3.80厘米,中心孔的直径为1.80厘米,金属垫片的厚度为0.02厘米。
塑料垫片的外沿直径为4.80厘米,中心孔的直径为1.80厘米,塑料垫片的厚度为0.01厘米。
中毽的标准重量为24-25克,不得少于或多于此重量范围。
花毽
第一种是我们常见的传统花毽。
花毽的高度一般在12公分左右,多用火鸡毛或雕翎做毽身,塑料片做底座。
因此,看起来更美观一些,踢起来弹性也很好。
毽子起落的速度,也没有太多限制,踢起来后上下翻飞,花样动作全凭自己掌控,没有特别高难度的动作,所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
第二种是大毽子,这种毽子的毽身多用鹅毛制成,橡胶做底座,高约17—18公分左右。
与传统花毽不同的是,大毽子比较重,要求技巧性相对较强。
如果是单人踢,就有100多种动作。
但在大众健身运动中,大毽子更适合多人一起运动,大家你踢一脚,我踢一脚,力度较大,但动作简单,既能锻炼腿部力量,又能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毽球
还有一种毽子叫毽球,跟大毽子很
像。
毽球是用四根羽毛和橡胶底座制成
的,羽毛多为鹅毛。
毽球踢起来有隔网,
像打羽毛球似的,一边踢过网后,另一边
的人接住再踢过来。
毽球竞技性较强,多
用于比赛和竞技场上使用,可以是一对一
比赛,也可以是二对二、三对三的比赛。
另外,随着踢毽运动的发展,还有一些毽子踢起来会发出音乐,还会发光,运动
过程中增加了大家的乐趣。
第三章注意事项
1.穿布鞋或运动鞋(高腰的最好)及紧裤脚运动裤,以免裤脚影响踢毽子。
2.场地要平坦,注意清除小石子,否则容易崴脚;同时应尽量选择避风、空气流通的地方,如在室外有风的地方踢毽子,毽子要重一点。
不要在马路上踢毽子,以免发生危险。
3.踢毽前应进行热身运动,活动开各处关节,以预防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
特别是运动时活动较多的下肢各关节,以免扭伤或拉伤。
4.踢毽时两眼应注视毽子而不要看脚,要注意随时调整身体的重心,任何踢法务求毽子要直上直落。
5.各项基本动作必须左右动作交换练习,以促进身体平衡,养成良好的姿势。
6.用餐或饱食之后不可马上踢毽子,否则会伤害肠胃,引起疾病。
过度疲劳时,不宜踢毽子。
有慢性病者应在病情稳定期并做好预防的情况下再进行踢毽运动。
7.踢毽子的运动量有时也会较大,应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量力而行。
流汗后宜用毛巾马上把汗擦干,不可吹风,否则容易感冒。
8.在初学时注意多练习,待熟练掌握后,可进行一些花样毽子。
第四章基本技法
毽子的基本踢法,主要有“盘、拐、绷、蹬”四种,用脚内侧踢为“盘”,用脚外侧踢为“拐”,用脚面踢为“绷”,用脚掌踢为“蹬”,用脚趾踢为“挑”,用脚后跟踢为“磕”等。
不算双脚同时离地的跳跃动作和其他复杂动作,踢毽子的基本动作共有8种,即盘、蹦、拐、磕、抹、背(音“杯”)、勾、踹。
由于参与踢毽子的民众广及全国各地,而且踢毽子运动的流传又年代久远,所以对同样的动作形成了各地的多达几百种不同的称谓。
下面以中国北方地区的叫法作为参考,列出踢毽子的8种基本动作的传统叫法与现代叫法的不同称谓。
踢法的新旧名称对照和对动作的解释以下名单在新旧名称之后是对动作的解释。
排列如下。
新名称/旧名称:对动作的解释和定义。
1.内踢/盘踢:用脚内侧在身体前方或侧面踢。
2.直踢/蹦踢:用脚面在身体前方或侧面踢。
3.外踢/拐踢:小腿向同侧身体侧后方弯起,用脚外侧或脚后跟在身体侧面或侧后方踢。
4.膝击/磕踢:膝部向前提起弯曲,用大腿的正面或膝部击毽。
5.叉踢/抹子:一只脚不离地,另一只脚从背后绕至前腿外侧用脚内侧或脚心踢。
6.背踢/倒打、背(音“杯”)毽:一只脚不离地,另一只脚向身后弯曲用脚心踢。
7.倒勾/倒勾:背对毽子即将运行的方向,在身体前上方用脚面向身后踢。
8.踹毽/踏毽:在身体前方、侧面或身后用脚心或脚外侧踢。
以下是踢毽子的部分跳跃动作。
跳跃动作比一般动作的难度加大。
对跳跃动作是指换腿做出对称的跳跃动作,难度就更大。
9.跳直踢:一条腿向前提起离地,另一条腿单腿起跳腾空,后离地腿在身体前方用脚面直踢并先落地。
10.对跳直踢:在用一条腿完成跳直踢后,当毽子回落后,立即连续用另一条腿完成与第一次动作对称的跳直踢。
11.跳叉踢/单飞燕:一条腿向前弯曲提起,另一条腿单腿起跳腾空,然后用后离地的腿从背后绕至前腿外侧用脚内侧踢。
12.对跳叉踢/双飞燕:在一条腿完成跳叉踢之后,当毽子回落后,立即连续用另一条腿完成与第一次动作对称的跳叉踢。
13.跳跪踢/鸳鸯拐:双腿同时蹬地起跳并向身后弯曲,用一只脚的脚外侧踢。
14.对跳跪踢/双鸳鸯拐:在完成一次跳跪踢后,当毽子回落后,紧接着立即用另一只脚外侧完成与第一次动作对称的跳跪踢。
15.跳背踢/跳倒打、跳背毽:一条腿先向前抬起离地,另一条腿向后蹬地起跳并向后弯曲,然后用后离地腿在空中完成背踢动作。
16.对跳背踢/双跳倒打、双跳背毽:在用一只脚完成跳背踢之后,立即用另一只脚做出第2次跳背踢。
17.转体踢:在一个动作完成之后,身体原地旋转360度,然后在毽子不落地的前提下接续下一踢毽动作。
18.头击:用头部的任何位置迎击毽子并将毽子送出。
19.胸腹停/卸毽:用胸部或腹部的任何位置将毽子的运动停止并等待毽子自
然下落。
20.停毽/卸毽: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将毽子的运动停止并等待毽子自然下落。
但对肩胛骨以下的手臂直至手指尖的停毽动作有特殊规定,即不允许将手臂抬起
后接触毽子,否则将被视为“手毽”而等同于毽子落地。
第五章活动具体安排
活动安排
1.集体单打练习:为了避免学生的混乱无序,我们将20名同学分成3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为一组进行练习,每一组中的两个成员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练习,小组中的每两个同学可以相互对比比较练习。
2.集体游戏练习:待同学们的技能达到一定的程度,根据同学的技能水平分为不同的技术组别,不同技能组别同学围成不同的圈,进行集体随意传踢毽练习。
3.团队之间比赛:待同学们对毽子的踢法已经达到熟练化的程度,我们可以组织不同技术的踢毽子比赛,让同学们能够在比赛的气氛中发挥自己的技能水平,给予优胜者一定的奖励或鼓励。
4.唱儿歌踢毽子。
(里和,外拐,飘洋,过海)吟唱八个字,依次踢八下。
其中唱“里、外、飘、洋、过”五个音节时用正脚各踢一下,唱“和”时用反脚向内踢一下,唱“拐”时用反脚向外踢一下,唱“海”时打一个跳。
循环反复,看谁踢得多。
5.全体成员一分钟踢毽子比赛。
活动阶段
第一阶段:普及推广阶段——在普及推广的初级阶段我们考虑到三年级同学的接受能力及身体的协调力,我们采用牵绳踢毽的方法即让同学们在毽子上系一米左右的长绳,学生可以采用手牵绳的方式练习各种形式的踢法。
第二阶段:技能提升阶段——在此阶段同学们对手牵绳踢毽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动作感知,我们可以根据同学们的意愿,自行解掉绳子,从蹦踢慢慢的过渡到磕踢,
第三阶段:灵活运用阶段——在此阶段同学们经过前两阶段的练习对踢毽子技术一定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我们可以采用活动形式中集体游戏练习的方法让同学们将自己的技能随意的发挥。
第四阶段:花样毽子展示阶段——在此阶段根据同学们的技能水平,选择合适的音乐,将同学们学会的花样踢毽子编排其中,让同学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规律有节奏的表演毽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