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加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电化学加工分类与应用
3.1电化学加工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利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阳极溶解来进行加工,主要有电解加工和电化学抛光等。

第二类是利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阴极沉积来进行加工,主要有电镀、电铸等。

第三类是利用电化学加工与其他加工方法相结合的电化学复合加工工艺进行加工,目前主要有电解磨削、电化学阳极机械加工(其中还含有电火花放电作用)。

3.2电化学加工应用
3.2.1 型腔加工
用于尺寸较大、形状复杂的型腔加工,生产率高,表面质量好,但加工精度不太高。

多用于锻模型腔加工,精度控制在±0.1~0.2mm。

也采用端面进给法。

阴极设计制造是关键。

用成型精度高的电解液或混气加工时,阴极设计较易。

为使流场均匀,阴极对应处加开增液孔。

3.2.2 型孔加工
用于形状复杂、尺寸较小的异形通孔和盲孔的零件加工。

型孔的加工一般采用端面进给法,为避免锥度,阴极侧面要绝缘。

3.2.3深孔扩孔加工
深孔扩孔加工按阴极的运动形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固定式即工件和阴极之间无相对运功,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

但阴极较工件长,所需电源功率较大,同时电解液在进出口处的温度、电解产物不同,容易引起粗糙度和尺寸精度不均匀现象。

如图3.2.3所示
图3.2.3 固定式阴极深孔扩孔原理图
1-电解液入口 2-绝缘定位套 3-工件 4-工具阴极
5-密封垫 6-电解液出口
移动式即工件和阴极之间可以相对运功,如图3.2.4
图3.2.4 移动式阴极深孔扩孔原理图
3.2.4套料加工
用于等截面的大面积异型孔或异型零件的加工,采用端面进给加工方式。

零件尺寸精度由阴极片内腔口保证,偶尔短路烧伤时,只需更换阴极片。

3.2.5叶片加工
叶片加工适用于叶片型面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批量大的情况,电解加工效果好。

加工方式有单面加工和双面加工。

机床有立式和卧式两种。

多用NaCl电解液混气加工。

电解加工整体叶轮已普遍应用,直接在轮坯上套料加工叶片(等截面),叶轮强度高,质量好,加工周期大大缩短。

如图3.2.5所示
3.2.5电解加工整体叶轮
3.2.6电解倒棱去毛刺
机加工中去毛刺工作量很大,而电解去毛刺效率高,从而节省费用。

加工原理是尖角处电流密度最高。

去毛刺时间与加工电压、加工间隙及电解液参数有关。

如图3.2.6所示
图3.2.6电解倒棱去毛刺原理图
参考文献:
[1]曾繁章,郭钟宁,刘江文.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机电工程技术.2005
[2]李小海,王振龙,赵万生.微细电化学加工研究新进展.电加工与模具.2004
[3]陈远龙,杨涛,万胜美,王天霁.电化学加工技术的概况与展望.电加工与模具.2010
[4]鲍怀谦,徐家文.基于超纯水电解加工的水解离机理研究[J].宇航材料丁艺.2006(5):58—60.
[5]唐兴伦等.用于微小金属零件制造的电化学加工机床.设计与研究.2005
[6]李铬.提高齿轮电化学加工尺寸精度的研究.煤矿机械.2006
[7]张朝阳.纳米、亚微米的超窄脉宽微细电化学加工.显微、测量、微细加工技术与设备.2009
[8]邱中军等.阴极往复运动的电化学加工方法初探.电气与自动化.2009
[9]李勇.微细电加工应用技术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9 (z1):34—36.
[10]王明环.微细电解加工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1):1—13.
[11]鲍怀谦.超纯水微细电解加工的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11):18—22.
[12]朱荻,王明环,明平美,张朝阳.微细电化学加工技术.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5
[13]ANDREW M.An overviews of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is[J].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in Chemistry,1997,22(1):108-131
[14]SobacchiM G,SavelievAV,Fridman A A et al.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of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for Treatment of VOC Emissions[J].Plas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 2003,23(2):347-370 [15]K. Petrov, Iv. Nikolov, T. Vitanov.Int,Hydro-gen Energy[J].Chemical Engineering 1984, 9(11):9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