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动力电池与电源管理课程标准精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动力电池与电源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
《新能源动力电池及电源管理》包括动力电池部分与电能管理部分,为推动我国车载动力电池的商业化进程,首先着重介绍了各种动力电池的原理、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包括铅酸蓄电池、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充分反映了国内外动力电池研发的最新成果。
电源管理部分研究电能变换和功率传递,是一门综合电力电子技术、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的边缘交叉技术课程。
负载谐振式逆变电源;新能源发电与电源变换技术;电源变换电路的仿真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面临的枯竭,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车(EV)、混合电动车(HEV)、燃料电动车(FCV)等。
目前,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最大瓶颈就是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动力电池的成本占到全部电动汽车制造成本的30%以上。
(二)设计思路
1.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操作的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验学时的比例至少应达到30%,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操作性的知识。
2.课程采用任务式驱动教学模式,按照“任务描述-技术分析-任务实现-相关知识-能力提升-课后练习”的结构组织教学内容,将相关知识点完全融入教学任务中,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边建构,增强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3.“活动导向设计”的教学方法。
适时选用提问、讨论等生动多样的形式,设置教学情境,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4.开辟网上教育教学新领域。
充分利用“现场授课+慕课+微课+实践”的教学手段,通过数字化的资源建设,打造方便学生学习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
二、课程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及劳动素养能力。
(2) 培养学生谋生的技能。
3.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新能源动力电池与电源管理应用基础理论知识。
(2)为专业就业服务。
(3)能对电源系统进行安装与调试;
(4)能对电源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分析,能处理常见的故障。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和选用
教材优先选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理念先进,符合高职教育的优秀教材。
推荐教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电源管理》徐艳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11月;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麻友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的学习融入于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运用教师讲授+慕课+微课+上机实践的立体教学手段,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自主式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总结归纳教学法,以项目教学为载体,综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边讲边练,以验证项目实现的情况,让学生切实感受知识内容。
(三)课程资源
1.教材选用
(1)学习资参考料:
(2)学习参考资料:《动力电池材料》胡信国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7月。
(3)《电源变换应用技术》沈锦飞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1月。
2.教学场地、设施要求:汽车充电桩以及燃料电池实验室,拟建电力系统物理仿真实训室。
(四)教学考核
五、其他说明
执笔人:许克定
年月日
审核人:xxx xxx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