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智职业高中学校开展智力障碍者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培智职业高中学校开展智力障碍者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18T10:52:13.88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2期作者:李霞

[导读] 探索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以支持性就业为核心的职业高中教育以实现智力残疾学生的较为稳定的就业,是北京培智学校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学校100011

一、研究背景

安华学校职业高中教育从2001年开始至今,先后开设了六个专业,教育对象是16-22岁中、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学生经过三年的职业教育,全部获得了北京市教委颁发的职业高中毕业证书。但是由于学生在校接受的专业训练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不一致,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岗位的工作需求,而相关的支持又没有建立,所以,就业时间短,淘汰快,稳定率、巩固率极低。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各类残疾人中,智力残疾人的就业率最低只有17%。而目前我校职高在校学生中轻度智力残疾者不足总数的20%,中、重度学生居多,教育和就业安置的问题更为突出,难度更大。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智力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方面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理论基础,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都把智力残疾人作为公民应享有的教育、服务、劳动工作的权力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美国、日本、台湾、香港分别开展的“生涯教育”、“作业实习”、“环境生态职业教育模式”、“就业技能单元化课程”的研究其核心都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离校后能充分就业,就业的关键是提供支持,是改变工作环境,使之与身心障碍者所需的环境相配合。国内一些地区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成果,而北京作为全国的首善之区,相关的研究却是滞后的,探索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以支持性就业为核心的职业高中教育以实现智力残疾学生的较为稳定的就业,是北京培智学校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理论依据

1.支持性教育及支持性就业理念。支持性教育是以生活质量为成果取向的特殊教育,目的就在于支持弱势个体去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在“支持”的过程中,智力残疾人的主动性得到尊重,潜能转化为能力和适应技能,进而使一个人的独立性、生产性、社区整合性与满足感都得到提高。

2.生活质量理念。生活质量概念的本质是一种主观体验,其中包括个人对于一生遭遇的满意程度、内在的知足感,以及在社会中自我实现的体会。它包括物质条件、自我决定、社会融合及权力等八个核心领域,倡导残疾人的独立性、生产力、内在的价值感和具有作为人的尊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要求弱势群体与所有的常人一样具有同样标准的生活质量,与所有正常的人一样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参与社区生活。

三、意义及创新点

1.促进北京市培智职业教育的发展。

2.提高智力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3.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及研究水平。

四、研究结果

1.制订出我校职业高中课程标准。

2.基本形成我校职业高中课程流程,自创了三段式的课程结构。

3.制订出六个专业的训练标准及通识教育评量手册。

(1)通识教育评量手册。

(2)专业训练手册。

(3)教材。

4.教学方法的研究。

5.实习方式的研究。在学生实习工作开展之前,教师先制定实习计划,内容包括实习及社区活动安排、学生基本资料、学生实习要求、实习安全协议书等,使教师、家长、学生都能够明确实习期间的工作任务及要求。

学生实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辟实习场地开展校内、外实习。

第二阶段,就业岗位实习。

将学生安排在就业岗位中边实习边工作边训练。分两步:

一是教师跟随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对学生的工作内容进行再设计,提供持续的支持,通过支持帮助学生适应工作场地,完成劳动技能的迁移,使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是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接收部分失业学生复读,现有复读生11人(两届),在校接受二次指导,为实现再就业提供支持。

经过回访,今年就业生中有2人被解聘,两学生均为轻度智力障碍,解聘原因其中一名因身体(高血压)另一名因未能很好的遵守劳动动纪律。其他学生均在就业岗位工作,并且签订了劳动合同,月薪1700元。

6.编写出相应的教材共27册。其中高一通识教材6册, 专业教材( 六个) 21册;

7.学生的工作意识、责任意识普遍增强。 90%的中度以上学生能遵守工作纪律,有责任感,基本能适应工作要求;

8.成功安置学生就业。就业安置率达40%,学校的支持,让学生实现就业。

9.教师共撰写相关论文35篇(其中个案研究17篇),在区市获奖15篇。

10.五次参加全国培智职业高中教学研讨会,并在会上介绍经验。

五、结论及思考

1.结果表明,支持性教育的实施对促进中度智障学生的成功就业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使中度智障学生的就业率显著提升,社会满意度是高的。由此可见,在我市开展支持性就业的教育是可行的。

2.在接受“支持”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培养,让学生的潜能技能转化为能力,进而使一个人的独立性、生产性、满足感都得到

了提高。就业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享受到了同正常人一样的工作的权利,使个体的独立性、生产性、幸福感、满足感都得到提高。工作中每位同学都享受到尊重与快乐。(见学生就业工作照)从实施的过程和效果看,这种教育模式提高了学生在工作上的主动性和适应性,达到了预期效果,具有实用性,我们对于支持性就业理念的运用,体现了其实质性的意义,结果让人振奋。

3.就业岗位的开发需要政策的支持,社会的支持,要进一步的开发。学校、残联提供的就业岗位其劳动报酬与学生的生活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学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要进一步提高,表现在:

(1)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学生普遍自信心不强,比较依赖教师或家长;

(2)遇事缺少独立处理的能力,经受不了挫折,不能正确的对待教师以外的批评.

(3)学生普遍难以坚持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对劳动强度的训练还需进一步加强。

5.就业岗位的开发是学生就业的瓶颈,加强岗位的前期调研,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不断完善课程标准和课程模式,让我们的学生更有自信的去迎接新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挑战,实现就业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目标,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