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空留巷施工总结(doc 32页)

沿空留巷施工总结(doc 32页)
沿空留巷施工总结(doc 32页)

沿空留巷施工总结

沿空留巷技术是工作面辅助进风巷在回采过程中直接采用的特

殊支护,保留原巷道不冒落,做为下一个工作面进风巷的一种施工方法。为有效实现无煤柱开采,提高资源回采率,消除回风上隅角瓦斯积聚,降低巷道掘进率,提高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水平。

自2015年9月7日开始在7211工作面施工沿空留巷工程,截止2016年12月28日共计施工柔模460个;自2016年11月24日开始在3214工作面施工沿空留巷工程,截止2017年2月10日共计施工柔模72个。现根据现场施工情况作以下施工技术总结。

一、沿空留巷施工工艺流程

煤帮挂网——割煤——移充填前部支架、挡矸支架——浇筑墙空间支护——留巷滞后支护——校对中线——支模——泵注混凝土——(等8小时墙体凝固达到设计支撑强度)——拉移充填支架

二、沿空留巷支护设计

(一)沿空留巷施工区:混凝土墙体上方顶板进行锚索支护,锚索规格为:Φ×7200mm,锚索的间排距为1600×850mm,10#金属网护顶,见图3。

图1沿空留巷支护横断面

(二)沿空留巷特殊支架支挡情况

柔模巷旁支护施工前,采用支架进行临时支挡控制顶板的区域。工作面墙体浇筑区域采用采用2架ZQL2x4000-17/31型挡矸支架进行支挡,架前铺设10#铁丝编织而成的10×1m经纬网,与巷内原菱形网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架后补打加强锚索。该支架的主要作用是:

1、将采空区与留巷隔离开来,为浇筑柔模混凝土墙体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2、工作面回采后及时支护留巷顶板,防止留巷浇墙区顶板快速下沉或垮落,及时切顶,减少悬顶长度,降低留巷压力。

3、为低龄期巷旁支护提供支撑及掩护,防止巷旁支护墙体过早受力,造成墙体内部损失,影响后期强度。

(三)巷旁支护(混凝土墙)作用及参数

1、巷旁支护作用

巷旁支护,是指巷道断面范围以外与采空区交界处所安设的一些特种类型的支架或人工隔离物,其目的是为了切断巷道以外的采空区顶板,隔离采空区或减轻巷内支架的受力等。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的主要作用如下:

(1)支撑垮落带边缘的顶板载荷,从而分担和减轻巷内支护的压力;

(2)当直接顶比较坚硬或顶板有周期来压时,利用巷旁支护切断顶板,从而避免顶板沿煤帮处断裂,同时利用它去承受直接顶冒落和老顶来压所产生的的动载;

(3)隔离或密闭采空区,防止漏风。

2、巷旁支护参数

根据新景公司的地质与开采条件,参考其他煤矿沿空留巷工程实践经验,7211工作面沿空留巷设计参数如下:

(1)沿空留巷宽度为4500mm,巷旁支护宽度为1200mm;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为了控制墙体的横向变形,在墙体内预置锚栓。锚栓为Φ20×1300mm的高强度螺纹钢,两端丝扣长度各为100mm,托板尺寸为150×150×16mm,双托板双螺母;锚栓的间排距为900×750mm。

(四)临时支护(超前和滞后支护)情况

1、临时支护作用

临时支护直接影响沿空留巷的支护效果,如果临时加强支护不及时或支护强度不足,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留巷顶板过早下沉,使得巷旁支护无法达到设计高度;

(2)巷旁支护起作用前顶板离层,使顶板的完整性和自承载能力遭到破坏,降低了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

在工作面来压期间,锚网(索)支护或柔模混凝土墙体承担较大压力,超过了设计值,从而造成顶板锚索破断或柔模混凝土墙体破坏。因此,必须及时对沿空留巷进行可靠的临时加强支护。

2、临时支护参数设计

根据工作面的地质与开采条件,在超前工作面30m范围内沿顺槽走向采用一梁三柱进行临时加强支护,棚距1000mm;工作面滞后支护采用木垛和单体柱联合支护。每个柔模对应支设1个木垛,并与柔模紧靠布置,木垛之间支打2根单体柱,柱紧靠柔模布置,柱与柱间距1m ,单体柱必须穿鞋带帽。靠煤柱帮一侧每隔4m支设1个木垛。横贯口支设2个木垛,横贯口前后5m范围内每隔2m支设1个木朵。工作面生产溜机尾往里(留巷段)35m范围内沿顺槽走向采用一梁三柱临时加强支护,棚距1000mm,必须严格执行“单体柱先支设,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