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舞台表演的程式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戏曲舞台表演的程式动作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所谓的程式化表演动作其实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所发现的,而表演者们为了适应现代观赏者的审美需要和非常强烈的舞台效果,经过不断的整理创新、总结研究、精细推敲,最后变成具有一定规则的表演方式,就成为了“程式动作”。
标签:戏曲舞台;程式动作;表演
“程式”一词在戏曲舞台广为人知,而程式化的表演动作成为了很多程式中及其重要的肢体语言,但“程式”作为中国戏曲舞台一种很普通很基础性的表演方法,程式动作逐渐成为了一种“规定模式”,是在中国戏剧舞台上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经验所挖掘发现的,拥有它独具一格的风格。程式化动作中包含着技巧动作,它能给舞台表演增光添彩,让观众能够产生共鸣,是能够看出演员专业技能高低的手段之一。戏曲表演主要是唱、念、做、打四个要素的表演方式,程式動作是“形、神、劲、律”四个要素的表演方式,此表演方式是在舞台上具有很大影响的方式之一,能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能简单明了的让观众身临其境。
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所谓的程式化表演动作其实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所发现的,而表演者们为了适应现代观赏者的审美需要和非常强烈的舞台效果,经过不断的整理创新、总结研究、精细推敲,最后变成具有一定规则的表演方式,就成为了“程式动作”。程式化动作具有其神奇的魅力,能让表演者通过表演场景、人物等,使观众了解剧情并能感受到它所达到的表演意义,能让观众置身剧情中产生一样的情感。但是,目前“程式动作”的精华被越来越多的演员吸收,成为了他们的表演方式,也变成表现剧中人物或场景等的表现词语。作为一名成功的表演者,他的表演具有神奇的吸引力是因为能将“形、神、劲、律”四要素完美的结合,也是我国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四大要素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劲与律的结合,做到整齐划一。“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总结的规律,是表演者需要具备的能力。
“形”是人的肢体的行为动作。能体现人的千姿百态的行为,是每个零散动作的纽带。“形”的范围很广,只要是肉眼可见的行为即能被叫做“形”,也被称为形象艺术的特点和表演者塑造形象的途径。
“神”大概是精气、风采、韵味、神色。无论是什么艺术,如果没有韵味,也能被评论为没有魂魄。神韵也很重要,贯穿于整个中国艺术论坛。它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艺术界,不管是古诗、绘画、乐曲等都与神韵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表演者在表演任务运动时,神韵被认为不是无形的,能被人所感受和认知,这正因为能够具体准确的掌握“神”和“形”。
“劲”是能够使动作的内部和层次有条理的整合处理。“线中之点”就是“动中之静”或者“点中之线”就是“静中之动”,这些是依据“劲”的正确使用所发挥出来
的。“脆”和“力”从属于“劲”,它们是我国戏曲舞台表演时的技巧,是在一定的模式下所表现出来的动静结合又遵循一定规律的表现形式。“神韵”应培训演员在动作表演时使用不一样的力度,还要表现出抑扬顿挫、重点、符点、分段等的异同。能够准确无误的把握和会利用“劲”,才能正确的利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劲”在动作的进行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开始还是结尾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戏剧、舞蹈、杂技等各种舞台表演对于最后一刻的完结部分都很看重,都想拥有一个完美的亮相。亮相有几个劲头,如:“寸劲”致视角、位置、动作等都已经备好,一寸的劲头使表演更具特色。“反寸劲”指让马上完结的人体形态动作有一个很强烈的反作用力,目的让最后摆出的姿势造型更别具一格。“神韵”主要使用的是形态和神态,能够做到神情并存。另外,也有“刚中有柔”、“柔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不同之处。
“律”包括肢体动作遵循的规律和节奏感两个内涵。经常说各个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顺理成章,“顺”作为规律的“正律”,每个动作“顺”都要像流水一般,自然顺畅。“反律”,在程式化的动作中也拥有独特的地位。如,“云手亮相”,手臂摇到左边时,而身体应往相反方向有倾斜的动作,这样才会显示出所做动作的协调之处。“不顺则顺”也是一种“反律”能够表现出意想不到的惊奇效果。在表演时需要将“韵”和“律”进行组合是最为常见的程式化动作,每个动作路线的突然反转都需要遵循一个规律,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右、逢开必合、欲前先后、欲正即反”的肢体动作规律。所谓“反律”是戏曲舞台所拥有的特别的动作,能使肢体动作拥有一个大反转和逆向的动感。程式化动作的表演有神奇的规律,使表演者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产生特殊的舞台表演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丹.戏曲表演程式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02).
[2]王叶松.花鼓戏演员塑造人物的技巧[J].艺海,2017(07).
[3]叶建宏.戏曲表演程式的再创造[J].戏剧之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