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干旱与对策知识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干旱与对策

云南连年干旱主要成因及相应对策

一、引言

2012年,大旱第三年袭击云南。截至2月16日10时,持续干旱已造成云南13州市91个县(市、区)631.83万人受灾,饮水困难人口242.76万人,其中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口231.38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55.45万头。而云南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该省农作物因干旱受灾达到559.9万亩,成灾203.7万亩,绝收32.4万亩,造成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人民币。

中国大西南历来以雨水丰沛著称,云南的水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三。但是,恰恰这些丰水区,2009年至2012年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如何从科学理性的层面上去找寻其中的原因和机理?如何从旱灾的发生形成的机理上去探讨其规律性的认识?如何建立抗旱的长效机制?面对如此极端的干旱,本文将探讨其背后真正的原因,更应该致力于如何应对,如何解决,为云南干旱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

二、选题意义

目前,云南已有273条中小河流断流,390座小型水库干涸。云南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排名全国第三,但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看,云南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同时,又是一个水资源穷省。面对持续的干旱,我们不仅要问:水在哪里?3月、4月、5月云南旱情究竟会如何发展?一个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的省份,为什么会连续三年遭遇大旱?背后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呢?

云南省是一个旱灾频发的地区,最近的几十年里,旱灾越来越来频发,受灾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而今年更是遭受了60年不遇的大旱,这给云南的农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云南的生态环境敲响了一个警钟。

三、自然因素对云南大旱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

气象专家分析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导致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高压坝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最主要原因。高压坝就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区域平均气温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变暖趋势,尤其是2001年~2006年间,云南区域气温增幅达到0.64℃,升温的幅度要大于全球及北半球的平均值。如果按照时间段来分,云南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变暖迹象,而90年代后期的增温最明显,而滇中地区则是最近

10多年来全省增温最明显的地区。

另外,通过计算全球、北半球的平均气温与云南四季降水量的关系发现,全球、北半球平均气温升高不利于夏季、秋季及年降水量的增加,这与上述实际降水演变趋势基本一致。1961年~1976年全球偏冷时段及1987年~2006年全球偏暖时段,在分别计算了这两个时期云南平均年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后发现,偏冷期的秋季、夏季及年降水量比偏暖期多,而且这种差异十分明显。这些研究都无一例外地证明,气温变暖让云南的降雨减少了。

气象局资料显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云南省的气候变化同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全省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非常明显:1920年

以前云南偏冷;1920年至1960年云南偏暖;1960年至1990年云南又转入一个偏冷时期;1990年以后云南进入另一个偏暖时期。从云南有气象记录的1961年以来,云南年平均气温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年升温率为0.015℃/年。截至 2010年49年中云南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同时云南的年降水量则出现减少的趋势,半个世纪以来年降水量减少了39mm,减少速率为-

8mm/10a,其中夏季和秋季减少趋势明显于春季和冬季。

另外,云南省近10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极端降水值有增强的趋势,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自然灾害增多,强度增强。最显著的例子是西双版纳年降水日由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270天锐减到目前的150天;年雾日由180天减少到30天,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2.连续三年降水量减少

在过去的三年里,云南省全省平均降水总共偏少了接近半年的降水量,云南中东部地区更为严重。云南省多年平均的年降水量约为1090毫米,即过去的3年里全省平均降水量总共偏少了接近半年的降水量。其中云南中东部地区更为严重,比如昆明3年的累积距平均为-943毫米,昆明多年平均的年降水量为1012毫米,即过去的3年里偏少的降水量接近一年的降水量。

入冬以来,热带印度洋海温持续偏暖,尤其是热带印度洋东部地区,该地区对流活动明显偏强,激发经向垂直异常环流,热带印度洋东部上升,其北

部的下沉支刚好位于我国云南地区上空。从而使得该地区处于位势高度正距

平控制,对流活动偏弱,降水受到抑制。即3年中云南降水偏少主要是雨季

降水偏少,导致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库塘难以有效蓄水。

2009年以来,云南全省平均年降水量连续三年持续偏少,其中2009年和2011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分别为1961年以来的最少值和次少值。云南有气象记录以来,曾经在1987—1989年出现过连续三年降水偏少的情况,但2009—2011年的三年累积降水距平为-530毫米,远远超过1987—1989年的三年累积降水距平-306毫米。滇中及以东地区三年降水累积偏少幅度最大,如昆明三年降水的累积距平为-846毫米,而昆明多年平均的年降水为979毫米,即过去的三年里偏少了接近一年的降水量。由于2009—2011年云南降水量累积偏少的程度为196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三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缺墒严重、江河来水量减少、库塘蓄水量严重偏少,从而致使云南旱情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干旱不利影响呈累计增长,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程度历史罕见。

3.季节性干旱

云南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属季风气候。由于是高原地形,省内几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对气流的阻隔,导致空气中含水量较低,难以形成有效降雨。

云南山多坡陡,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谷底江河汇集,将水资源从低海拔提引到高海拔地区的难度大。特别是云南岩溶面积11万平方公里,全省129个县中,118个县有岩溶分布,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难于发挥对地表植被的涵养作用。受季风气候影响,云南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每年85%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10月的雨季,而11月到次年的4月是旱季,降水只占全年的15%左右,而且蒸发量大,很容易形成季节性干旱。加之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情况增多,导致青藏高原上的大气环流也出现明显异常,复杂的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异常造成了云南持续干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