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德加〃斯诺,20世纪国际新闻界的风云人物,与他令人艳羡的新闻成就同样耀眼的,是他求实、追真的个性。他的记者生涯是伴随着20世纪前半期的远东地区的政治发展,他的身影遍布世界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同新闻当事人进行最直接的对话。

他的成功与他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同时也于他所处的时代政局风云变化非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斯诺性格中的密苏里情节,崇尚自由,具有对人类命运的关怀、怜悯,从而使得他的作品中拥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使得他的新闻作品中具有强烈的性格痕迹。斯诺身上充斥着欧洲的浪漫主义和美国式的实用主义特征,这些让斯诺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必须条件。可以这样说斯诺的成就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将来都不可能有人超越,因为不会有人同斯诺处于相同的时代,有着性格的多变以及知识层次的复杂性。

关键词:斯诺时代因素个人因素新闻风格特色写作

埃德加·斯诺是20世纪最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战地记者之一,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从小他便博览群书,埋头苦学,梦想当一名世界出名的新闻记者。他既是新闻工作者又是一个人道主义斗士。他的《红星照耀中国》使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著名的报道者,记录者。在他的一生中他曾经担任过记者、讲师、总编辑等工作,这使得他的身上有着多种性格的交替,可以这样说埃德加·斯诺的多重性格和知识层次使其成为一个有着自己特色风格的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关于远东新闻的报道以其准确、生动而闻名于世。本文主要研究的重点是对埃德加·斯诺的新闻风格的形成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和其个人因素,从而探讨斯诺其作品成功的因素

埃德加·斯诺在自传中写道:“我父亲相信,让我哥哥和我在星期六和假日里做工,可以是我们懂得‘挣钱就得劳动’。我九岁就开始帮人把包件从斯诺印刷公司送到《堪萨斯市星报》去,报馆那幢引人注目的建筑物的中心,是一间宽大的生气蓬勃的记者工作室,在那里,我从远处深深地敬慕那些编辑们”。从那以后斯诺就踏上了新闻工作的道路。

一、斯诺文风的总结

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著名的战地记者、东亚问题研究专家。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斯诺的英文初版《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就是斯诺回来后写的关于红色中国的新闻报道集,也可以说是报告文学集。以后,此书以近二十种文字翻译出版,几十年间几乎传遍了世界,成了著名的畅销书。除此以外斯诺还有《远东前线》(Far Eastern Front)、《活跃的中国》(Living China)、《为亚洲而战》(The Battle for Asia)、《人民在我们这边》(People on Our Side)、《苏联的权力结构》(The Pattern

of Soviet Power)、《斯大林需要和平》(Stalin Must Have Peace)、《红色中国随记》(Random Notes on Red China)、《旅行于方生之地》(Journey to the Beginning)、《今日红色中国:大河彼岸》(Red China Today:The Other Sideof the River)《漫长的革命》(The Long Revolution)等著作。

在斯诺长达五十年的新闻工作中,他的新闻作品呈现出自己特有的风格。这些风格包括:

(一)真实的记录事实的真相

在斯诺的新闻报道中,他向来对真实的追求是孜孜不断的。在斯诺看来真实的记录新闻比起其他因素在新闻报道中更加的重要。在写《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之出,初到陕甘宁边区,周恩来给斯诺安排了一个为期92天的采访日程,斯诺对如此漫长的日程颇为不解:“那里究竟有什么可以看呢?难道红区有这样辽阔吗?我嘴里没有作声,但是心里对这旅程是有保留的。”可是踏上了这段旅程后,斯诺竟马不停蹄地奔波了四个月之久。他采访了延安等许多抗日根据地,在这里斯诺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了核对,以求获得新闻第一手资料。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对“红小鬼”的一段描写:我坐下来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处的一部分人员一起吃饭,见到了十几个宿在百家坪的青年。他们有些人是游击队学校的教员,一个是无线电报务员,有几个是红军军官。我们吃的有 鸡、不发酵的保麸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放量大吃的马铃薯。可是像平常一样,除了热开水以外,没有别的喝的,而开水又烫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饭是由两个态度冷淡的孩子侍候的,确切地说是由他们端来的,他们穿着大了好几号的制服,戴着红军八角帽,帽舌很长,不断掉下来遮住他们的眼睛。他们最初不高兴地看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友善的微笑。这使我胆子大了一些,他从我身边走过时,我就招呼他:“喂,给我们拿点冷水来。”

那个孩子压根儿不理我。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外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

正好这个时候,冷水来了。

“谢谢你--同志!”我道歉说。

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这段文字写的十分准确,因为当时红军中确实存在这样一批“红小鬼”,他们不喜欢别人看轻他们,斯诺在这里用词十分的准确。

(二)故事性的写作风格

在斯诺的文章中常常是故事情节十分的突出。例如在写到周恩来时他是这样让周恩来出场的:“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到来的时候,周恩来正伏案在看电报。”

这段文字好像小说的开头,先介绍人物的传奇色彩再开始写人物。

斯诺的写作有这样一个大的亮点:注重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关注事件背后的个人魅力。他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细微观察和精巧描述,把本来难免写得枯燥呆板的红区的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也变得让读者感到亲切生动起来。在《红星照耀中国》对周恩来的介绍中是这样风格的体现

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小麦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斯诺的这些写作风格让他的新闻报道具有吸引力,这些风格又是别人想学又学不到的

二、特有的时代背景造成了斯诺的风格特色

在20世纪初期世界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人们整天为自己的明天担心。为此新闻业作为新闻事件的报道者,为人们提供世界政局的变化情况,让公众可以了解局势的风云变幻,从而得到公众的信任。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是新闻记者层出不穷的时代。埃德加·斯诺就是在那个时代出现的新闻记者。

(一)战争背景

20世纪初期的世界是不平静的世界,在欧洲希特勒的纳粹法西斯对犹太人的屠杀让公众看到纳粹的本质,从而掀起了层出不穷的反法西斯的斗争。同时在四十年代发生的德国进军苏联,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让整个世界包括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全部卷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浓烟炮火中。战争的阴影笼罩了整个地球。

法西斯对世界人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个人权利的侵犯,让世界公众整天生活在担心、恐惧的生活环境中,人们迫切的想知道世界大战的发展变化,希望为自己的命运、生命寻求一种安慰,即即使不能逃避战争的到来,但至少可以未雨绸缪,为自己的生存寻求一线的生机。新闻记者的重要性就表现出来了,他们奔赴战场,采访第一手资料,为公众提供最新的战争概况。

在斯诺作品中有大量的战地报道,就是在战争的背景中产生的。这些报道就好象一个个战斗的檄文一样鼓励反法西斯同盟为战争的胜利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