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俗文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民俗文化研究
——以黎族打柴舞为例
10级汉语言文学(1)班王丹丹10205042 摘要: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这些文化都存在着层次差别,既有上层文化,也有下层文化。

中国上下两层文化的分野非常鲜明,上层文化又叫圣贤文化、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下层文化又叫做民间文化、大众文化或民俗文化,两层文化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共同组成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更是有着悠久深厚且独特的民俗文化,本文将以海南黎族经典的打柴舞为例对海南这块土地的民俗文化现象进行介绍研究,展现其魅力,挖掘其价值,使更多人们了解、热爱海南丰富且独特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海南民俗文化黎族打柴舞
一、海南的民俗文化历史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是一个地方生活的缩影和历史的折射,具有极强的个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俗民风。

在祖国浩淼的南海上,浮着我国第二大海岛——海南岛,它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海南省简称“琼”,历史上因琼州治所(今海口市琼山区)之南有山曰“琼山”而得名。

清末至民国时期,海南亦称“琼崖”,是由琼州和崖州两地合成的,因而有“北琼南崖”之称。

由于人口长期大量的频繁迁移,使海南岛成了一个多移民、多民族的区域,中原文化、粤闽文化、岭南文化以及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和南洋文化等众多文化形态在海南岛融会在一起。

发端于“三亚人”和黎族先民文化成为海南的原始文化。

汉唐以来,先进的中原文化随汉族移民逐渐传入海南岛,并同黎族文化交融汇合。

宋代以后,来自闽、粤等地的大陆移民,带来了岭南色彩较浓的中原文化,再加上从外地迁琼的回、苗等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生碰撞、消解和融合,终于形成了以汉、黎、苗、回等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丰富多彩的海南民俗文化。

黎族是海南省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独
特的风俗习惯,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市、保亭、乐东、琼中、白沙、陵水、昌江等地。

一般以同姓聚居,一个村庄的村民大多数都是同一姓氏。

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创造了大批宝贵而独特的民俗文化。

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海南岛社会风貌显的更加绚烂多姿。

二、黎族民俗文化——打柴舞
(一)历史渊源
远古时期,由于黎族先民生产力低下和对自然的崇拜,认为死后灵魂能够升天,信仰灵魂不灭,因此并不以人的死而过分悲伤和痛苦,相反为其舞之,一安亡灵,二慰生者,三请求死去的祖先保佑子孙平安。

打柴舞最初就是黎族先人用以祭祀的跳丧舞,用来保护尸体、驱赶野兽,压惊祭祖,起源于古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是黎族最古老、传之最久远的舞种之一,受到黎族人民的普遍喜爱,是黎族人民劳动智慧和历史记忆的体现。

如黎族村寨有一种丧法叫“旱寨”,即人死后入殓,停棺12天、24天,一个月不等时间,然后入土。

在停棺旱寨期间,丧家及邻村相关男女老幼每天晚上都要到丧家跳打柴舞。

清代《崖州志》记载:“丧葬……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请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来奠……作八,心分花木,跳击杵。

”“跳击杵”则指跳打柴舞。

现今海南三亚市崖城镇和乐东黎族自治县干家镇的黎族人仍保持着这一习俗,老人正常死亡后,在入柩的当天晚上,死者家属一般要举办酒席,宴请前来共商治丧事宜的亲戚和众乡邻。

这时无论亲戚还是众乡邻都要聚集丧,一是跳打柴舞,二是帮忙。

因此,打柴舞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巫术色彩,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逐渐形成的。

(二)发展演便
随着黎族人民的不断迁徙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通过文艺工作者的改进,打柴舞受到了政府的注意和重视。

然而,打柴舞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和巫术色彩,在历史上曾被禁止,自此无人谈起。

直到改革开放后,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禁锢思想被打破,打柴舞才随着黎族丧葬习俗的兴起而慢慢复苏,在经过文艺工作者在保持原有民间舞蹈特色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注入时代特色,摆脱了打柴舞只有在丧葬特定环境下才可见的民间习俗,改编成了舞姿优美、明快,热情欢畅,赋予娱乐、健康等内涵,具有鲜明
民族特色的群众性广场舞,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赞赏和欢迎。

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了娱乐性、表演性、群众性的打柴舞在性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性质上:由原来黎族人民只有在丧葬的特定环境下才跳的丧葬舞,变成了在喜庆日和节假日用来欢度的广场舞,由原来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现在被注入了娱乐性、表演性等新的活力。

内容上:基本舞步和丧葬歌词已经消失,多了一些歌颂生产生活、爱情的内容。

使打柴舞具有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道具上原先用比较坚硬的木材,以便抬棺,现在作为跳舞的工具,则选用轻便和方便携带的竹棍。

锣鼓、唢呐、二胡也由音响所代替,打柴舞因此也被叫做“竹竿舞”。

每逢过年节庆日,黎族人民便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竹竿舞”。

8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4-8名青年男女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着并不时变换着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参加舞蹈的男女,一边跳一边由小声到大声地喊着:“哎-喂、哎-喂”,气氛热烈,场面欢畅。

打柴舞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跳法和舞具,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

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

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

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以丧葬仪式为代表的打柴舞有许多种具体跳法:
第一式:打平柴式。

打柴者将小圆木放到大圆木上平行打击。

跳柴者列队在小圆木分合的间隙中逐竿踩踏而过。

节奏为“分-合-分-合……”
第二式:跳跃式。

跳柴者的步伐与节奏同第一式;打柴者的打柴方式有变化,一、三对柴分时,二、四对柴合。

跳柴者要在柴的空隙中跳过,每一步要跨过两根柴,难度比第一式有所增加。

第三式:编结式。

跳柴者的节奏和步伐仍与前面相同;打柴者将小圆木抬高距离大圆木10厘米左右的位置在空中交叉击打后再平放到大圆木上轻击。

跳柴者需要跳得高些才能顺利通过此式,否则容易被柴绊倒。

难度比前两式又有所增加。

因交叉击打木柴形似妇女编织打结,故此得名。

第四式:小青蛙式。

跳柴者的步伐和节奏在此时都与前面有所变化。

节奏为三拍,每一条要跳过两根柴;打柴者的打法更为复杂,将小圆木抬高到距离大圆
木10厘米左右的位置向下垂直敲击大圆木三下,再将小圆木紧贴大圆木平行向中间敲击两下,一、三对柴的打法与二、四对柴相反。

据村民说,这一式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木柴的敲击声很像当地小青蛙的叫声。

第五式:大青蛙式。

跳柴者的跳法与第四式相同;打柴也与第四式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当小圆木平行向内侧敲击时,男子打柴的一侧要将两根小圆木交叉敲击。

第六式:鹿式。

打柴者蹲式将一小圆木垂直于大圆木方向高举过自己的头部,来回向下敲击另一个小圆木;跳柴者在两根小圆木间模仿鹿跳的动作。

第七式:米筛式。

跳柴者的舞步与节奏都和第一式相同;打柴者的打法也和第一式相同,但柴的摆放队形有很大变化,竹竿的摆法呈“井”字形,像一个筛米的筛子,此式打柴者只需要4人,两两相对,分别执中间的一对小圆木相对击拍。

第八式:猴式。

柴的摆放与第七式完全相同,只不过从地面搬到人们肩上,打法不变。

由一人手执稻穗(或其他物品)在“井”口上方按逆时针方向摆动,诱惑“猴子”,扮猴者在“井”的下面频频伺机想偷吃“谷物”,当“谷物”移到“井口”时,扮猴者奋力跳起抢吃“谷物”,被关合的柴夹到头或脖子者会引来大家哄堂大笑,能够用手撑住柴,不被夹到头和脖子的人,就是一只成功的“猴”了。

第九式:乌鸦式。

这一式中,打柴和跳柴都与前面8时有很大的变化,打柴者不用打“柴”,跳柴者不用跳“柴”。

而是要将一舂米的木臼平放在晒谷场中间,两对小圆木按照井字形放在臼口,再在“井”的四个外角处分别斜插4根小圆木,中间还要垂直再插一根。

为了将此造型固定住,小圆木周围要有人坐上或用手扶着。

打柴者们要在不损坏柴整体造型的情况下逆时针旋转。

跳柴者由一人攀到竖着的圆木顶端,以腹部顶着木头,张开四肢,模仿乌鸦展翅高飞状,同时还模仿乌鸦“呱呱”的叫声。

至此,打柴舞在高潮中结束。

在丧葬仪式中国以上九式跳时的顺序不能颠倒,且必须遵照当地的习俗。

(三)传承保护
打柴舞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打柴舞展现了的自然风貌、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体现了浓厚的黎族民俗文化,并且,打柴舞与丧葬习俗紧密相连,对研究黎族舞蹈历史和黎族丧葬史源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正因
为它是依托三亚地区黎族民间习俗而存在,该地区习俗的变化,对民间打柴舞的生存延续影响极大。

面对现今黎族打柴舞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打柴舞传承力量十分薄弱,后续力量严重不足;生存平台逐渐减小;原生态形式面临流失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仍保留着这一古俗。

因此,抢救和保护黎族民间打柴舞已迫在眉睫。

因此,为了这一宝贵的民间习俗得以传承发展下去,保护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对黎族打柴舞的未来传承发展提出建议和采取有效措施:
1、依托政府,给予生存保障。

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家近老被确定为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使打柴舞的传承发展有了政策保障,给予打柴舞有利的传承环境和发展条件。

2、健全机制,完善自身系统。

文艺工作者要在保持打柴舞“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使之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而又完善的体系。

建立“黎族打柴舞的文化研究所”保留综合全面的打柴舞文化资料,如:文本、影像、录像等,为今后打柴舞的发展创新提供坚实的后盾和理论依据。

3、借助媒体,扩大影响力。

媒体是扩大打柴舞影响力的有力武器,打柴舞可通过媒体,如通过做专刊、广告等途径进行宣传、演出,扩大了解人群,使更多人参与传承保护打柴舞的行列中来。

结语
海南岛,这个镶嵌在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各少数民族人民的聚集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自身丰富而独特的民俗文化,黎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和价值的民间舞蹈,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下,这些民俗文化着逐渐临着无人继承和消亡的危险,因此对海南民俗文化进行对传承保护海南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使更多人了解喜爱海南民俗并参与到传承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使海南民俗文化得以继续发展繁荣,使其绚烂多姿的身影永立于世界民俗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琼州学院研究海南民俗文化的理念与实践,琼州学院学报,2009-06。

【2】王养民、马姿燕. 黎族文化初探 [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02。

【3】于伟慧. 黎族民间“打柴舞”[N] 海南日报,2006;04。

【4】郭露露. 黎族打柴舞的传承和演变,贵州大学学报,2009-06。

【5】王蕾. 黎族打柴舞的兴起与演变,琼州学院学报,201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