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与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儒教的认知与理解

儒教,指儒家学派又称孔教,广义概念就是自古流传至今的儒家思想,而狭义的概念则是民国初年以来的孔教运动。

中国历史上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一词首先出现于《史记》的《游侠列传》:“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汉末,蔡邕正式使用作为名词的儒教:“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魏晋时代,“儒教”这个概念逐渐流行开来。隋唐以后,就成为指称由古代圣帝明王开创和不断改进的、由孔子加以综合创新的、在汉代被国家立为国教的宗教。

《晋书·宣帝纪》 :“少有奇节,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梁书·儒林传序》:“ 魏 、晋浮荡,儒教沦歇,风节罔树,抑此之由。” 唐 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唐朝《封氏见闻记》也把儒教单列。“儒教近而易见,故宗之者众焉。道意远而难识,故达之者寡焉。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孔子以后不久,战国时代早期的思想家墨翟曾称儒教为“道教”,因为儒者们奉行自认为正确的“道”。汉代末年,一部中国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中,也称孔子的教为“道教”。直到晋代,皇帝在征召儒者到朝廷服务的诏书中,仍然称儒教为“道教”。古代中国人把儒教又叫

做“圣教”。

历史出处

“儒”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术士。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周代初年,周公姬旦,在周朝建立以后,曾经“制礼作乐”,建立了当时先进的政教一体的礼仪制度。但数百年后,这套制度逐渐遭到了破坏。春秋时代的孔丘,忧虑当时的混乱状况,一生恓恓惶惶,希望国家恢复秩序和安定。他是当时最为博学的学者,因而得到许多人的尊敬,他被尊称为“孔

子”或“夫子”。但是他的主张得不到当时国君们的响应。于是,他整理了被认为是古代圣帝明王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希望这些文献能够成为后世人们行为的依据。经由孔子整理的古代文献,成为儒经或者儒经的基础。由于周公姬旦和孔子在礼仪制度和宗教观念上的重大贡献,直到唐代,人们还常常是“周孔”并称,认为他们是两个最大的圣人,并把儒教的主张说成是“周孔之道”。

汉代由于国家统治的需要,自汉高祖以来,历任帝皇比较推崇老子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但从汉武帝开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实行了“独尊儒术”的政策。董仲舒依据孔子的思想,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对这传统的国家宗教教义进行了新的解说。在董仲舒新解说的基础上,后来的儒教不断努力,逐渐使传统宗教彻底建立在由周公、孔子奠定的儒家学说的基础之上。因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传统的国家宗教彻底儒化的开端,也是儒教的真正开端。

经由董仲舒重新解释和发挥的儒教教义,重视礼仪制度的建设,特别是其中祭天、祭祖的礼仪制度建设。完备而复杂的礼仪制度有助于人们养成遵守秩序、安分守己的习惯,这正是儒教重视礼仪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礼仪制度的外在性质,也容易导致虚伪。魏晋时代,儒教思想家以王弼等人为代表,认为应该更加重视有形可见的行为(有)背后那无形可见的东西(无),并且认为,那背后无形可见的东西,比起有形可见的,更加重要。他们的意见虽然得到许多人的赞同,却并没有成为儒教国家的思想指导,因为他们讲不出那个“无”是什么,会导致由于理解不同而各行其是。

隋唐时代,礼仪制度的建设达到了高潮。唐代中期制订的《开元礼》,成为后代礼仪制度的模范,其中对于如何祭天、祭祖,如何祭孔,都做了详细的、具有法典意义的规定。这样的制度建设本应使国家趋于安定,然而不久即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国家从此陷入混乱,唐代政权从此也一蹶不振。唐朝后期的儒者反思儒教的效能,一面主张应该坚决排斥佛教和道教,另一面认为应诉诸人们内心,培养人们遵守礼仪制度的虔诚,因而对于心性问题的探讨逐渐成为儒者们最重要的理论方向。《孟子》、《大学》、《中庸》等过去被忽略的儒教典籍受到特别重视。到了宋代,经过程颢、程颐兄弟和他们的后继者主要是朱熹的努力,《孟子》等著作受到特别的重视,和《论语》一起,被称为“四书”,成为儒者们必修的最重要的著作。

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在中国古代,儒教或孔教始终居于社会或国家的统治地位。个别皇帝或国家官吏崇拜佛教、道教,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不代表国家。中国古代国家,从汉代开始,一直是把儒教或孔教作为国家宗教。

儒教的核心观念——仁

仁是儒教的核心观念和根本原则,是具有中国典型文化特征的精神类型。“仁”植根于人本主义传统,使儒教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宗教,以

独特的方式体现了对人类价值和终极目标的深切关怀,为人类提供了完善自我,达到不朽的伟大道路。

“仁”从字源上看,从人从二,证明仁是由人本身引申出来的行为准则,是对人类自身的理解,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孔子首先提出“仁者爱人”,这里的“爱人”可分为两个方

而:“爱”和“人”。“爱”是指一种人本身对其他人采取的态度,人本身具有的德行。同时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因为相互有“爱”才聚到一起,没有“爱”人就不能成其为人,社会也就不能成其为社会。正因为有爱,社会中人才有可能成为仁人,人类社会才有条件实现“无讼”而进入仁的社会。所以,孔子在谈及“仁”这一概念时,首先希望凸现的是“爱”这一因素。

仁学的三个层面:我认为儒教传统中的仁学对现代世界文化有意义。仁学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心和身的关系。中国传统医学用“不仁”描述痿痹和对痛苦没有反应,我们现在用“麻木不仁”一词来形容一个反映迟钝、不同情别人的人。反过来看,“仁”就是“心与木不仁”一词来形容一个反映迟钝、不同情别人的人。反过来看,“仁”就是心与身沟通的本能。这个概念是宋儒提出来的,王阳明和谭嗣同作了发挥,对当代心理学和心象学很有意义。近年从郭店楚墓竹简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仁”字,“身”字在上,“心”字在下,说明先秦时期人们把身体与心灵的联系作为“仁”。第二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儒教的特色和优点。在人与人的五种关系中,以家庭关系为主。家庭关系不仅是伦理教育的基础,而且是儒教的礼仪范畴。第三层是人与万物的关系,这是儒教的宇宙观——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就是天人合一。这不仅是我们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而且是人类对文明产品的关系。以经济发展为主的现代生活,对这第三层关系的分析还不够深刻。但仁学的内涵是能把这三层关系贯通的。

儒教与当代文化

按照“古为今用”的口号,儒教在当代仍然有价值。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仍然有诸多影响。譬如美国总统布什到中国来访问。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江泽民“假如美国政府要推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中国会有什么反应?”江主席回答说要“以和为贵”。“和为贵”出自孔子的《论语》。“以和为贵”不仅是中国采用的对外政策的精神,也是其他各国应该考虑的。我认为这个精神适用于当今息息相关的国际形势。未来的宗教和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