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兰铁路隧道建造关键技术与实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关键技术与实践
针对工程推进异常艰难的实际,结合本线“穿越地震区、环保区、长大深埋隧道群”的特点,为有效解决工程
第 10期 鲜 国,等 : 成兰铁路隧道建造关键技术与实践
1743
推进中的各种技术难题,确保铁路建设和运营安全,以国内已有的、成熟的技术成果为依托,尊重科学,通过集成、 完善、创新,为成兰铁路建设安全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4.1 结合成兰铁路软岩大变形的特点,集成了一套有效的隧道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
1742
隧道建设(中英文) 第 38卷
座。平安隧道长 28.4km,是我国目前西南山区已贯通的最长铁路隧道;云屯堡隧道长 22.9km,是我国目前最长 的双线铁路隧道。隧道平均长度大于 10km,最大埋深 1720m,为目前国内在建铁路规模最大的“长大深埋隧 道群”。 2.2 工程地质 2.2.1 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图 1 成兰铁路平面示意图 Fig.1 SchematicplanofChengduLanzhouRailway
成都至川主寺试验段(简称“成川段”)位于四川省境内,全长 275.8km。线路进入龙门山后主要以隧道形 式通过,总计 17座 175.5km,20km以上隧道 3座,10~20km隧道 4座,5~10km隧道 5座,5km以下隧道 5
为强化锚杆施工达到标准化作业,联合厂家结合现场围岩条
件、施工工法等研发了锚杆施工专用设备,解决了全断面、台阶法
成兰铁路线路位于岷山山系和西秦岭边缘,区域环境具有原始、独特、敏感、脆弱等特点,是我国和全球生物 多 样 性 最 丰 富 的 地 区,也 是 全 球 生 态 热 点 地 区 之 一。 因 此,工 程 建 设 与 环 境 保 护 的 和 谐 并 重 是 本 线 建 设 又 一 关键。 2.2.3 交通通讯条件极为恶劣
成兰铁路横穿 2个地震活动带(龙门山、西秦岭地震活动构造区),通过 3大构造体系(龙门山褶皱断裂带、 松潘甘孜褶皱构造带、西秦岭褶皱构造带),途经 4大地貌地质单元(成都平原区、岷江白龙江高山峡谷区、松潘 高原丘陵区、西秦岭黄土边缘区)。
线路通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30g区域的长度为 106km、0.20g区域的长度为 280km,区域内地震活动 非常强烈。穿越区域 70%的岩体为极其破碎的千枚岩、板岩、碳质板岩、片岩,最大现场实测地应力达 33MPa,高 地应力突出,带来的问题复杂多变。同时,线路区域内活动断裂带、断层破碎带、瓦斯、硫化氢、滑坡、岩堆、泥石 流、危岩落石、岩溶等不良地质问题异常突出活跃。 2.2.2 区域环境极为敏感
成兰铁路成川段隧道软岩长度约 106km,占隧道总长的 60%,软岩多为千枚岩、板岩、碳质板岩、碳质页岩及 其夹层,施工图阶段预测大变形段长达 30km以上,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问题突出。
从成兰线软岩工程特性及变形机制、大变形判定、设计方法、支护参数、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等方面总结、凝 练,形成的主要关键技术如下。 4.1.1 加深地质工作
2)高地应力在不同构造、岩层的反映形式不同,增加了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的工程措施及施工技术的难度。 3)关于活动断 裂 和 一 般 断 裂 带 的 安 全 结 构 储 备 形 式 及 长 期 观 测 方 案,目 前 尚 无 成 熟 的 经 验 及 技 术 可 以 借鉴。 4)洞口桥隧紧连,不良地质地段高陡边坡的治理难度大,后期运营风险高。 5)区域内地质条件极度复杂,对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的关系认知难度大,影响处置措施的准确制定。 6)区域环境极为敏感、脆弱,环保要求高。
成兰铁路隧道建造关键技术与实践
鲜 国,印建文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成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标识码(OSID):
1 工程意义
成兰铁路位于四川、甘肃两省境内,处于地震高发区,是世界瞩目的 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益性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形成一条绿色生命救援通道,对于改善灾区交通运输条件,促进沿线社会经济 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成兰铁路向北连通欧亚大陆桥,同时与宝成铁路相连,和川青铁路、川藏铁路共同构成沟通 西北与西南及华南沿海的区际干线铁路通道。成兰铁路的开工建设,饱含着藏、羌、回、汉 4个民族的梦想,它的 建设将彻底改变“阿坝州乃至川西北地区无铁路”的历史,有力地推进四川交通枢纽建设以及阿坝州跨越发展和 长治久安的步伐,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及经济意义。
强调必须进一步查清开挖后隧区地应力,探明隧道围岩松动圈及岩层方向,为措施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4.1.2 主动进行控制
提出以优化结构轮廓、加强支护措施、尽量保护围岩的原则进行控制。 4.1.3 强化锚杆施工
强调锚杆施工效率及作用发挥的及时性,提出“长短结合”的控制方式:以快速施作短锚杆形成的加固圈对 初期变形发展先行控制,后续施作长锚杆形成支护 -围岩共同承 载圈对塑性变形再次控制况
2.1 线路概况 成兰铁路起于成都,经广汉、什邡、绵竹、茂县、松潘至九寨沟,向北延伸连接兰渝铁路的哈达铺站,线路正线
长 457.6km,四川境内 377.8km,甘肃境内 79.8km。线路平面布置如图 1所示。成兰铁路作为四川西部第一条 铁路,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各部委、四川省委和政府都极为关注,鉴于项目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敏感的区域环境,按 照国家发改委“优化设计,试验先行,逐步推开”的要求,2013年 10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同意以试验段方式先行开 工成兰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工程建设。
成兰铁路沟谷相对高差多在 1000m以上。部分艰难复杂工点无路、无基站、无信号,同时线路约有 30km 穿越热摩柯无人区,工程施工条件艰苦,建设管理难度极大。
3 工程重难点
1)洞内地震破碎断 裂 带、突 水、高 瓦 斯、硫 化 氢、高 地 温、软 岩 大 变 形、岩 爆 等 风 险 变 化 莫 测,施 工 安 全 风 险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