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之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毒之蝎

古有神农尝百草来为人们驱逐病痛,开创中药一派。之后中华医界能人辈出,用药范围更是从植物扩展到了动物甚至微生物,比如虫草。因此即便某些动物有毒,让人谈之色变,却还是被我们杰出的先祖发现了他们的用处。

作为五毒之一的蝎子,它们体内的毒液虽然能够伤害人类,却也有它们独到的用处。蝎毒素,系一种类似蛇毒神经毒的蛋白质。含有活性生物甙、甜菜碱、牛黄酸、软脂酸、硬脂酸、胆甾醇、卵磷脂及铵盐等,其性平、味腥,有毒,有祛风、止痉、通络、解毒功能,可治惊风抽搐、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破伤风、淋巴结核和风疹疮肿等症。医药研究表明,蝎子对心脑血管疾病和多种类型的癌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对预防许多慢性病有显著的效果。

蝎子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世界上的蝎子约有800余种而我国的蝎子有10 余种,常用以入药的为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亦称马氏钳蝎,属蝎目的钳蝎科(Buthidae)。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我国10余省,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辽宁等省分布较多。就我国而言,南方自海南岛至北方边陲黑龙江均有分布。其中分布最广的为东亚钳蝎,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各省以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福建、西藏、台湾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蝎子种类很多,产于我国的约十余种。以下介绍几个主要种类。

(1)东全蝎体型较长,深黑色,喜微酸性土壤,喜食昆虫,产仔多,母性较差,主要产于山东、河北交界一带。

(2)会全蝎体型中等,身较短,深褐色,喜碱性土壤,产仔较早,母性好,以河南伏牛山的南阳和湖北老河口一带所产最佳。

(3)十条腿蝎比一般蝎多两足,产于豫西浙川及陕西华阴县。

(4)藏蝎体型大,较凶悍,产于西藏、川西。

(5)沁全蝎是我国的良种蝎之一,经近年来与青州蝎、会全蝎的杂交优化种,表现出繁殖快、产仔多、成活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寿命8~10年,繁殖期6年,能在-5~39℃条件下生活,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8℃。该品种饲养简单,只要精心饲养和科学管理,可年产仔3次,每次约产仔蝎30~60只左右,当年即可出售。

(6)东亚钳蝎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种类。东亚钳蝎,属钳蝎科,钳蝎属。东亚钳蝎又名远东蝎,因其后腹部尾节上的纵沟形状和问荆的茎相似,故有问荆蝎之称,属世界著名的蝎种类。是家庭养殖最普遍的良种蝎。

蛛形纲蝎目在我国种类比较少,最常见的品种东亚钳蝎,分布在我国大部地区,还有其亚种斑条钳蝎分布在西北地区,还有中国无名木蝎和海南黄爪蝎仅分布在海南等热带地区,中国扁石蝎分布在西南地区。

动物学上把蝎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腹部又分为前腹部和后腹部两部分。头胸部和前腹部组成躯干,呈长椭圆形,后腹部细长上跷如尾巴状。椭圆形躯干加上细长分节的后腹部,整个外形像一个琵琶,所以人们称它为琵琶虫。它的全身表面有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两侧长有各种形状的附肢,长相凶恶、可怕。

头胸部,又称前体,较短,头与胸愈合,前窄后宽呈梯形。背面有坚硬的背甲,背甲上密布颗粒状突起并有数条纵沟纵脊,近中央处的眼丘上有1对中眼,前侧角各有3个侧眼排成一斜列。中眼和侧眼皆为单眼,只能感光而不能成像,只能分辨出光线的强弱和黑暗。看不见东西,视力极差。蝎子头胸部由6节组成,

分节不十分明显,每个体节长有1对附肢,故有6对附肢:l对螯肢、1对触肢、4对步足。螯肢又称口钳,靠近口器两侧,头胸部的最前方,由3节组成,可动指内有锯齿状突起,有助食作用,可将捕获物撕裂、捣碎。触肢又称钳肢或脚须,在螯肢之后,由5节组成:基节、转节、腿节、胫节、掌节。触肢掌节有一不动指和一可动指作捕获食物和感触之用,呈钳状,故称钳肢。4对步足生于胸部两侧,步足由7节组成:基节、转节、腿节、膝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末端有2个勾爪,蝎子依靠勾爪附着在物体上。步足后一对均比前一对长,即第1对最短,约2厘米,第4对最长,约3厘米。4对步足的基节紧密连接形成了头胸部的大部分腹壁。第1对、第2对步足的基节和螯肢及触肢的基节包围成一个口前腔,口就在口前腔的底部,口前腔中部还有一个十分发达的唇。第3对、第4对步足的基节间有一略呈五角形的胸板。蝎子的附肢不但和身体相连的地方有关节,而且附肢本身也具有若干个关节。外骨骼在关节地方变成薄膜状,而肌肉又把相邻两节的外骨骼连接起来,使关节之间能做各种运动,这样使附肢的活动更多样化,因此蝎子的附肢有摄食、感觉、咀嚼、步行等功能。

前腹部,又称中体,较宽,分节比较明显,由7节组成。背面有3条纵向隆嵴。腹侧第1节有2片半圆形的生殖厣(生殖腔盖),下面为一个多褶的生殖孔。第2节腹面两侧各具一栉状器,为短耙状,呈“八”字排列,上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为神经感触器官,在拂板靠内侧方有成排的香蕉形齿,一般母蝎栉状器配有16~20个齿,公蝎栉状器有19~25个齿。第3~7体节腹板较大,在两侧有侧膜与背板相连,侧膜有伸缩性,因而腹部可舒张或缩小。第3~6节腹面的各有1个圆形书肺孔,分别与相应的书肺相通,具有体内与外界环境气体交换的管道,有呼吸作用。第7节呈梯形,前宽后窄,连接后腹部。

后腹部,又称末体或尾部。由5节组成,呈橙色,俗名叫“全蝎尾巴”或“毒子”。各节呈棱柱状,细且长,能向上、左右方向蜷曲活动,但不能向下弯曲。各节从背面到腹面有多条齿脊线,背面有中沟。第5节最长,深褐色,其腹面后绝节间膜上有一开口,为肛门,从肛门排出白色的液体粪便。第5节之后为一袋状的尾节,内有1对白色毒腺,外被一层肌肉,呈袋状构造,浅黄色,毒腺后方为毒针,近末端靠近上部两侧各有1个针眼状开口,与毒腺管相通,能释放出毒液,可用来攻击敌害和捕食,它是蝎子自卫的武器。

一般来说,成年蝎的两性差别较为明显,主要根据公蝎触肢的钳比较粗短、体细尾粗、栉板齿数为21个,而母蝎触肢的钳则比较细长,体宽尾细,栉板齿数为19个,就能较容易区分开来。

蝎子的生殖厣覆盖着生殖孔,雌蝎可从生殖孔娩出仔蝎,雄蝎可从生殖孔中产出精棒,与母蝎殖孔相交。雄蝎体内只有两根精棒,一生只能交配两次。雌蝎交配1次,可连续生育4年,直到寿命结束。蝎子的寿命5~8年。蝎子为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气温在30~38℃之间产仔。

幼蝎发育经历数月甚至1年多。每次母蝎产出6~90个不等,因种类而异。幼蝎产出后立即爬上母背,脱一次皮后,陆续离开母蝎独立生活。东亚钳蝎约在7~8月间产仔。产仔前,母蝎寻找一合适的场所,两栉状器向左右展开,从生殖孔陆续产出。幼蝎外包白色粘液,米粒状。数分钟后,幼蝎的尾和附肢从粘液中伸展开,顺母蝎的附肢爬上母背。每胎产15~35只幼蝎。初产幼蝎长约1厘米,色乳白,仅眼丘黑色;体和附肢上的齿、突起和爪都尚未长成;在母背上不吃任何食物。5天后脱皮成2龄蝎,体长达1.5厘米以上,仍生活于母背。约1周后脱离母体营独立生活。共经5次脱皮(6龄蝎),到第3年才变为成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