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藏有关李白绘画作品略述_方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仓颉,…… 李 白, 杜 甫, …… 共 六 十 二 像 ”。
该文确切地记载了清南薰殿中藏有李白的画像 。 , 即乾隆时期著名小 题款中所言 “桂未谷 ” 学家、篆刻家、书法家桂馥 ( 1733 - 1802 ) , 一 名复,字冬卉,一字未谷,号雩门、渎井、渎井 复民、老苔、老治、 肃然山外史, 山东曲阜人, 乾隆 55 年进士, 官云南永平县知县。 精小学, 善书画、 篆刻, 尤精隶书。 题款中所言 “罗两 , 即 清 代 画 家、 诗 人 罗 聘 ( 1733 - 1799 ) , 峰” 字遁夫,号两峰, 安徽歙县人, 侨居江苏扬州。 , “扬州八怪 ” 之一。 题款中所 为金农高足弟子 言 “马和之 ” 为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 钱塘 ( 今浙 江 省 杭 州 市 ) 人。 题 款 中 所 言 “子 晋 ” ,据 者,不详其人。 画中钤有鉴藏印 “唐少坡 ” 徐立 《 〈高南阜集故人书札〉 释读 》 一文记载: “唐鸿昌,字少坡, 家族排行第九, 四川大邑县 人。主要活动在清末民国年间。家庭大富,在大 邑县有良田二千余亩。然唐氏不治生计,独喜收 罗古籍字画,倾其家产,广为收集。成为当时四 川著名收藏家、鉴定家。晚年寓居成都,以鉴定
杜甫研究学刊二○一五年第二期
总第 124 期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藏有关李白绘画作品略述
方 伟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不仅收藏着丰富的有关杜甫的文物资料 , 并且还收藏了不少有 关李白的文物资料。本文拟对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所藏有关李白的已定级文物绘画作品情况作一简略
〔摘 要〕
介绍。
〔关键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⑤ ” 作者韦鉴 ( ? - 1868 后) , 清代画家。 字子 钧,号邓尉 山 民, 吴 县 ( 今 属 江 苏 苏 州 ) 人。
⑥ 工人物,法陈老莲,亦善花卉。
此幅作品为设色人物山水画,扇面,创作时 间不详。长 18. 7 厘米, 宽 52. 7 厘米。 左上题: 。 “举杯邀 月。 幼 梅 仁 兄 大 人 雅 属。 子 钧 韦 鉴 ”
作者: 方伟,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610072 。
故此画中就没有了 “臣 ” 字款, 仅钤有 “金门 画史” 朱文印, 这是他在宫外作画时的专用印 章。此图左上角绘垂柳一株, 中下部绘有湖水, 湖中道路一条。 大道上诗人李白戴幞头、 穿白 袍、骑白马,并作下马状。另外三人分别侍立于 马的前面和两侧,欲协助李白下马。马后一老一
⑧ 四为努力授业弟子,自成一家。
此幅 作 品 为 设 色 山 水 画, 中 堂。 创 作 于 1922 年,画家时年 60 岁。 画作长 179 厘米, 宽 65. 8 厘米。画右上题 :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 已过万重山。壬戌二月,仿清湘大涤子笔意,吴 ” 款侧钤白文 “草存觚庐 ” 、 白文 “吴观 观岱。 ,即 岱书画印” 二印。题署所言 “清湘大涤子 ” 清初 著 名 画 僧 石 涛 ( 1641 - 1707 ) , 俗 名 朱 若 极,法名原济,或元济, 号石涛, 别号瞎尊者、 大涤子、清湘老人等,广西全州人。石涛博学多 才,是一个全能的画家,山水、花卉、人物均擅 长,并都有突出成就。 吴观岱对石涛推崇备至, 竭力吸收石涛画技, 他的仿石涛之作, 无论用 墨、落 款、 神 韵, 莫 不 逼 似, 有 “石 涛 再 世 ” 之称,故而,吴观岱成为近代史上提倡石涛画的 先驱。吴观岱此幅作品即为仿石涛笔意绘制而 成,画面中,一雄伟高大的主峰巍然屹立于大江 之上,峰顶林木参天,错落萧疏,峡谷中一叶轻 舟挂帆顺流而下。全图苍健浑朴,气势奔放,极 濡染淋 漓 之 趣。 作 者 所 题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句,出自李白 《早发白帝城 》 一诗。 六、近代程璋绘花鸟图轴 作者程璋 ( 1869 - 1936 ) , 后海派著名花鸟 , “原籍安徽新安, 一 画家。原名德璋,号瑶笙
⑨ , 移居江苏泰兴。 他早年在常州为典 作休宁 ”
整幅画面给人笔致苍秀、气韵高古之感,韵致极
② , 枚不在宫中,而是成了弘历王府的一名画家 ”
在中国, 李白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唐代大诗 人,但李白长相如何,后人却不知。然而,在李 白及其同时代人的诗文作品中,还是留下了关于 李白相貌的文字记述,这给后代画家描绘李白形 象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除收藏着丰富的有关杜 甫的文物资料外,还收藏着不少有关李白的文物 资料,仅有 关 李 白 的 绘 画 作 品 即 有 28 件 之 多 ( 三级文物 20 件, 未定级文物 8 件 ) 。 馆藏的有 关李白的诗歌书法作品, 拙文已有介绍 ① , 本文 将对馆藏中有关李白的绘画作品作一简要介绍 , 并主要介绍其中 20 件三级文物藏品。 为便于全 文叙述,本文所介绍的全部作品均以画家生卒年 先后排序,而每幅作品则先介绍作者之生平 ,后 介绍其画作。 一、清冷枚绘李白乘马图轴 作者冷枚 ( 约 1669 - 1742 ) ,清代康熙、 雍 正、乾隆时著名画家。字吉臣,号金门外史、金 门画史, 山东胶州 ( 今山东胶州市 ) 人, 清代 康熙时宫廷画家焦秉贞的弟子。 擅长人物、 界 画。所画仕女尤佳,眉目传神,倾动一时。所画
115
小携画背物相随。此图人物造型准确,形象生动 逼真,构图疏 密 有 致, 用 笔 细 腻 清 秀, 设 色 淡 雅,格调明快, 显示了作者精湛的艺术表现技 巧,堪称佳作。 二、清佚名绘画、钱杜题款唐翰林供奉李公 象图轴 此幅作品的绘画者不详。 其题款者为钱杜 ( 1764 - 1845 , 或作 1763 - 1844 ) , 清代中期著 名画家和书 画 评 论 家。 初 名 榆, 字 叔 枚, 更 名 杜,字叔 美, 号 松 壶 小 隐, 亦 号 松 壶, 亦 称 壶 公,卍居士, 浙江仁和 ( 今浙江杭州 ) 人。 善 书画,书法学唐褚遂良、虞世南,有清俊温雅之 气,山水学文徵明工细一路,以元人笔墨运宋人 丘壑,亦擅人物、仕女、花卉等,富于收藏。工 诗文,作诗宗唐代岑参、韦应物,诗意清旷。著 》 《松壶画赘》 等。 》 《松壶画忆 有 《松壶画诀 此幅作品为浅设色人物画, 单条, 长 94. 3 厘 米, 宽 30 厘 米。 画 款 题 于 清 道 光 八 年 ( 1828 ) 戊 子 六 月 十 日。 图 下 半 部 绘 李 白 半 身 像,画中李白头戴幞头, 身着长袍, 面部左倾, , “眸子炯然, 哆如饿虎 ” ( 魏万 目视左前方 《李翰林集序 》 ) , “双眸光照人 ” ( 崔宗之 《赠 ) 。上唇绘两绺长须, 下颌绘一绺长须, 李十二》 : “唐 长髯飘逸,气韵生动。画的上半部偏右题 翰林供奉李公象。此南薰殿中摹本。记乾隆丙午 ( 1786 ) 丁未 ( 1787 ) , 与桂未谷在罗两峰寓斋 同观,其勾勒之工兼有别趣, 定为马和之手迹。 今子晋以此帧相示, 神情意态与前本无毫发之 误,殊可爱玩, 悬之斋壁, 当以斗酒作清供也。 ” 画右侧钤朱文 道光戊子六月十日, 钱叔美记。 “唐少坡收藏记 ” 印、 款侧钤朱文 “叔美 ” 印。 此图勾勒工细而有别趣, 风格清秀典雅, 颇具 灵性。 从此 幅 作 品 的 钱 杜 题 款 可 知, 道 光 戊 子 ( 1828 ) 时,一位叫子晋的人将此作品拿来给钱 杜观赏,钱杜观赏后, 爱不释手, 遂将其收藏, 并题款以记此事。 故此幅作品的作者当非钱杜, 钱杜只是作品的一位鉴藏者和题款者而已 。至于 此幅作品真正的绘画者,因无署名,现已无从考 116
款侧钤 白 文 “子 钧 ” 印。 图 中 李 白 身 着 长 袍, 左臂斜靠树干,右手高举酒杯,昂首对月。李白 身后的梅树下, 绘有一小童, 作低头抱手凝视 ,出自李白 《月下独 状。此图所题 “举杯邀月 ” 》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 句。 酌四首之一 此幅作品构图简洁,色彩淡雅,人物形态生动逼 真且动静相宜。 四、清姜筠绘竹石图扇面 作者姜筠 ( 1847 - 1919 或 作 1918 ) , 清 代 书画家。字颖 生, 别 号 大 雄 山 民, 安 徽 省 怀 宁 人。光绪 十 七 年 ( 1891 ) 举 人, 官 礼 部 主 事。 山水专学王 翚, 间 作 花 卉。 书 法 学 苏 轼, 兼 善 篆刻。 此幅作品为水墨竹石画,扇面,创作于光绪 乙未 二 十 一 年 ( 1895 ) , 作 者 时 年 48 岁。 长 17. 1 厘米,宽 52. 6 厘米。右题 : “野竹攒石生, 含烟应江岛。 乙未秋写太白句意, 颂公先生命 ” 款 侧 钤 白 文 “姜 筠 印 ” 、 画。姜筠 学 文 与 可。 朱文 “颖生父 ” 二方印。 此图中, 左侧绘有山 石,其余画面则绘野竹数株,竹叶飘动,意境颇 合诗题。所绘之竹,浓淡相宜,层次分明。作者 所题 “野竹攒石生, 含烟应江岛 ” 句, 出自李 。 姑熟, 又作姑孰, 白诗 《姑熟十咏 · 慈姥竹 》 , “原产当涂慈 古城名,即今安徽当涂。 慈姥竹 ” 姥山,故名,原专供宫廷制萧管, 今已绝种。 佳,由此可见作者娴熟的绘画功底。 五、近现代吴观岱绘山水图轴 作者 吴 观 岱 ( 1862 - 1929 ) , 近 代 著 名 画 家。名宗泰,字念康, 号觚庐、 适盦、 洁翁等, 晚号江 南 布 衣。40 岁 以 后 改 字 观 岱, 以 字 行。 江苏无锡人。幼时家贫,为酱油店学徒,暇时刻 苦习画。壮年时得同乡廉泉的帮助, 偕往北京, 结识京华书画名家, 饱览历代名画, 悉心揣摩, 笔耕不怠,其绘画技艺不但大进,画风也有了较 大改变。后经廉泉推荐, 入清宫如意馆当供奉, 临摹历代名人手笔,画技日益进步。并为光绪帝 绘课本故事,后又在北京大学讲授画学,声誉鹊 起。归故里后,继续从事国画创作,求画拜师者
馆藏
李白
绘画作品 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得 力西画写生,兼工带写,点缀屋宇器皿,笔极精 细,亦生动有致。由于冷枚在绘画技巧上的突出 表现,受到康熙的赏识,于是供奉内廷,成为宫 廷画家。雍正时离开宫廷画院,乾隆时又回到宫 》 《汉宫春晓图 》 《高士 廷作画。绘有 《万寿图 》 《避暑山庄图》 《耕织图》 《麻姑献寿 赏梅图 》 《五老朝阳图》 《梧桐双兔图》 《桐阴刺绣 图 》 《罗汉图》 等。 图 此幅作品为设色人物画,单条,长 79 厘米, : “金门画史冷 宽 34. 2 厘米。画左下侧行书题款 ,款下钤朱文 “吉臣” 印。此图创作年代不 枚” 详,当作于清雍正时期。因为在宫中作画时,他 的画作均题有 “臣 ” 字款, 而 “雍正时期, 冷
证。供奉在清代南薰殿中的历代帝后贤臣像 ,作 者多未署名。下面一条有关南薰殿的记载可以印 证: 清人 “王春波抚古圣贤像有: 我方直南薰, 奉诏绢素披。上溯羲轩世,下讫元明时。圣君与 贤臣,真像罗 在 兹。 画 手 不 署 名, 揣 度 略 可 知
③ ……” 钱杜在题款中还明确地认定此幅作品是
“南薰殿中摹本 ” , 其所言 “南薰殿 ” 非唐朝长 安之南薰殿, 而是明清时期北京紫禁城的南薰 殿。清代南薰殿中收藏历代帝后和贤臣画像数量 颇丰,据蒋复璁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清南薰殿 ,“又 代 圣 贤 像 一 册, 内 绘: 舜, 图像考 》 记载

, 与吴 纷至沓来,人们尊称他为 “江南老画师 ” 。 吴观岱 徵、吴湖帆、吴子深合称 “江南四吴 ” 的人物画初师潘锦,继宗改琦与费丹旭,线条流 畅,神态生动 逼 真, 有 出 蓝 之 誉。 花 鸟 画 参 华 嵒、恽寿平法,复会徐渭、朱耷笔恣神意。山水 兼取各家,尤致力于石涛、石豁,形成雄秀兼具 之画风。其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山水作品意 境开 阔、 苍 健 浑 朴, 人 物 画 生 动 传 神。 著 有 《觚庐画萃》 一书行世。 吴观岱艺术成就最值得 称道者有四: 一为绘画技法上的全能; 二为诗、 书、画之绝配; 三为善取古今之长, 融会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