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倾听、合作、串联、反刍的课堂教学方式2014092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倾听、串联、反刍的课堂变革方式

——佐藤学教授《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灵源教育办陈金辉

《教师的挑战》这本书,是本学期屯小每位老师的必读书目,也是陈罡校长推荐给我的第二本书。书籍作者佐藤学教授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从事课程论、教学论、教师教育等领域的研究。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遍访日本全国各地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倡导创建“学习共同体”。三十年如一日,每周至少两天深入学校,扎根中小学实地观察,是日本学校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这本书中,他所强调的宁静的课堂革命展现的课堂教学变革最关键的话语为倾听、串联、反刍,并且提到教师活动的核心----倾听,让我印象深刻:

一、倡导以身示范,润泽言说环境,让学生在“倾听”中更好的发展

在《教师的挑战》中,佐藤学认为:要构筑合作互惠学习的关系,就要培养学生相互倾听的能力,这首先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认真倾听每一位儿童的心声。他认为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而如何在学生中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助合作的关系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却是个难题。但在

他看来,在课堂里构筑相互倾听关系,其出发点在于教师自身甘愿侧耳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心声。如果教师以身作则,成为一位耐心的倾听者,那么学生之间的倾听与合作关系就会水到渠成。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信任和倾听形成了润泽、融合而安全的言说环境,也在无意之中培养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信赖和倾听关系。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时刻牢记: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善于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讲课时尽量耐心倾听学生发言,要珍视每一个儿童的发言,再把这个学生的发言反馈到全班,使学生感到老师心中有他们。并让学生知道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礼貌,是一种尊敬,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责任;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别人,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从而真正学会学习。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果我们也想拥有这样的课堂,拥有这样非凡学力与创造力的儿童。那就请从尊重儿童的尊严、倾听她们的心声开始吧!

二、立足生本教学,关注课堂生成,让学生在“串联”中更好的发展

文中,佐藤学教授和布库图老师在观课的同时达成共识,认为教师的中心工作是“串联”,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教材与学生串联起来,把一个学生同其他学生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和其他知识串联起来,把课堂知识和生活实践串联起来。要善于捕捉儿童之间、儿童与教科书之间、教室与社会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课堂故事中时间的、空间的联系等环节,经过老师的串联达到以孩子的对话实践为原点的课堂生成,才能使儿童进行丰富的学习活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许多的串联会被老师的纠正、提问等切断,会被老师心中已定的课堂教案和教学思路所替代,导致发言与发言之间没有连贯,最后变成发言不是为“学习”服务,而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正如书中所提到的:追求“好的教学”的教师往往通过串联“好的发言”来组织教学,其结果是将儿童的思考区分为“好的”和“不好的”。其实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

教师在运用串联教学手段时,要立足于学生现场学习的需要,让学生的思维与知识的认知推进有效结合,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才能达到“串联”引导的目的。书中特别提出佐藤学教授在观摩滨野老师的课中发现滨野老师在处理运用串联时的不同:他不拘泥于好的发言,而是对所有儿童的发言都寄予信赖和期待。正因为如此地尊重每一个孩子,

他在教学中才能够创造出新的境界:孩子们轻松地参与、自由地交流思考,这种自由的交流又产生了许多丰富的串联。所以我认为有效的“串联”要符合学科教学的需求,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孩子理解学习的需要,要关注课堂生成,让学生在“串联”中有效成长。

三、放慢教学节奏,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反刍”中更好地发展

经网络查证,“知识反刍”是指儿童先机械识记知识,日后消化知识的这样一个过程。所谓教学中的“反刍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并给与一定时间让学生内化和反思前面所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及时记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以及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反刍的方式有很多,最为代表的有停留式反刍、互动式反刍、深入式反刍,不管哪种反刍方式,都必须建立一个相对完善、反应及时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师方能及时分析,准确判断,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和缺漏之处,采取针对性的补救和矫正措施。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反刍的活动更容易被忽略。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记忆等都存在差异。在教学中老师不应该一直教授新的知识,只关注一些优等生,而应该注重新旧知识的串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在很多年青教师的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任课老师只顾着按照原定的教案进行授课(有些教

案在备课过程中甚至每个环节的时间都做好安排),而没有留出时间进行回顾总结,没有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只希望铃声响时教学任务刚好完成。这样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缺乏“反刍”艺术,“不断地往前赶”的教学现象很普遍。其实,教学不是为了学生获得结论,不是为了彰显老师讲了多少内容,不是为了进度而教学,而是为了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问题的精神。佐藤学教授认为,“反刍活动——教师适时地把话题返回原点,儿童不能理解的时候做再次阐述。一旦‘反刍’之后,又会将儿童的思考引向深入。然后再‘倾听’、再‘串联’,再‘反刍’,如此循环往复。”反刍法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望老师们放慢教学的节奏,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反刍”过程中更好地发展。

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教育的门,宁静的革命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颠覆,是对学生的爱与执著。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不但是师生的共同愿景,也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是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挑战。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让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