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三中全会、2013年和2014年一号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对美丽乡村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一些梳理。
1.1920年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宣布成立“新村北京支部”,在中国宣传并实践“新村运动”。
2.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以晏阳初、梁漱溟(1893—1988)、卢作孚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秉承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普遍认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
3.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
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主要是从政治和所有制关系上说的。
1960年:谭震林同志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到“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964年1月在关于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中,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积极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显然,这里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概念不过是一个号召或政治口号。
4.改革以后,新农村的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最早见于中发[1981]13号文件,其中提出“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过“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1992年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和19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是关于农村工作),都提到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4.林毅夫提出“新农村运动”。1999年,林毅夫指出中国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并主张开展“新农村运动”。可以看做是最早提出新农村建设理论的学者。
5.新农村试验。2003年7月,最早提出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学者温铁军与河北翟城(晏阳初当年曾经从事建设的旧地)村民集资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免费培训农民的晏阳初农民建设学院,试图以改良、实干的办法重拾晏、梁当年的精神遗产。这个学院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目标是使农民有能力建设自己的本乡本土,从而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这种实验,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为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开始。
6.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
7.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把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8.地方实践:“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国很多省市按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纷纷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之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广东省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从2011年开始也启动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海南省也明确提出推进“美丽乡村”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
9.2012年10月,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0.2013年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解决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和环境脆弱的问题。
11.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12.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要大力整治农村居住环境。2014年3月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