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科学》教学大纲

《小儿内科学》教学大纲
《小儿内科学》教学大纲

《小儿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

小儿内科学为各临床专业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和今后医务工作前获得专科知识而设置,对于培养出全面和高素质的医生起到重要作用。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小儿内科学是一门医学临床必修课程,是内外妇儿医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小儿内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并与临床联系紧密,须在前期学习了中西医的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生理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等)后方可教学。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待病患的仁爱之心,建立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大胆求索的学习态度。

2.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儿内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儿科诊法治法,了解古代中医儿科的成就和现代儿科学的一些新进展。

3.技能目标

1)专业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儿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常用方药。

2)方法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中医辨证论治及西医治疗方法,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七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继而理解儿科疾病的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儿科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诊治, 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难点是小儿液体疗法。重点章节是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四章、第十七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儿内科学》教学以多媒体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讨论、案例分析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PBL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根据各章节内容的需要,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小儿内科学》教学时数分配表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王雪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参考书:

1.《儿科心鉴》朱锦善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儿科学》(第8版),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网络资源:丁香园儿科频道

(七)考核与评价

考核形式:终结性考核,即期末闭卷考试。

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

评分标准:终结性考核占70%,形成性评价占30%(主要考察考勤、自评、互评、课后作业、课堂小测验等方面)。

三、教学内容纲要

《小儿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章儿科学基础

第七节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2、熟悉常见的水、电解质紊乱。

3、掌握液体疗法的计算原则。

4、熟练掌握小儿补液原则。

(二)教学内容

1、小儿水代谢的特点。

2、脱水的程度和性质的判定。

3、儿科液体疗法常用溶液。

4、液体疗法的计算。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3学时。配合模拟计算、课堂讨论。

第三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新生儿分类、特点与护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新生儿分类的方法。

2、熟悉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3、掌握正常足月儿的标准。

4、熟练掌握正常足月儿的胎龄。

(二)教学内容

1、新生儿分类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的分类方法。

2、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3、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4、新生儿的护理。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视频多媒体教学。

第二节新生儿黄疸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理性胎黄和病理性胎黄的区别。胎黄的预防。

2、熟悉新生儿黄疸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西医发生机制。

3、掌握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治疗方法。

4、熟练掌握阳黄的治疗方药。

(二)教学内容

1、新生儿黄疸的概念。生理性胎黄与病理性胎黄的区别。

2、新生儿黄疸诊断要点。

3、胎禀湿蕴、脾虚的病因。湿热、寒湿蕴郁肝胆,久则气滞瘀积的病机。

4、新生儿黄疸辨证要点、治疗原则。

5、湿热郁蒸证、寒湿阻滞证、气滞瘀积证分证论治。胎黄动风证、胎黄虚脱证的辨证与急救。

6、西医病因治疗和光照疗法。

7、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调护。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分组讨论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2、熟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和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治疗。

3、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

4、熟练掌握常见中医兼夹证的产生机理与辨证治疗。

(二)教学内容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特点。

2、感受风寒、感受风热、感受暑湿及感受时邪的病因。风寒、风热、暑邪、时邪犯表,肺卫失宣的病机。

3、主证风寒感冒证、风热感冒证、暑邪感冒证、时邪感冒证分证论治。

4、小儿感冒兼夹证夹痰、夹惊、夹滞的病机及其辨证论治。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西医对症治疗。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l学时。案例性教学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三节急性支气管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急性支气管炎的儿科发病情况。

2、熟悉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和中医病因病机。

3、掌握急性支气管炎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

4、熟练掌握支气管炎的八纲辨证。

(二)教学内容

1、急性支气管炎的概念。

2、急性支气管炎的儿科发病情况。

3、风寒、风热、风燥犯肺导致肺失宣肃的病机。

4、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的鉴别与分证治疗。

5、急性支气管炎的西医治疗。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分组讨论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四节肺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肺炎的概念和发病情况。

2、熟悉肺炎的诊断要点。

3、掌握肺炎的病因病机。

4、熟练掌握肺炎常证与变证的辨证论治。

(二)教学内容

1、肺炎的概念,主证,儿科临床发病情况。

2、肺炎的临床诊断。

3、常证风寒、风热、痰热、毒热闭肺,阴虚肺热、肺脾气虚,导致肺气闭郁、宣肃失司的病机;变证心阳虚衰、邪陷厥阴的产生机理。

4、肺炎常证与变证的演变与转化。常证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变证心阳虚衰证、邪陷厥阴证分证论治。

5、肺炎的西医治疗。

6、心力衰竭的西医诊断与抢救治疗。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案例教学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五节支气管哮喘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哮喘的儿科发病情况。

2、熟悉哮喘的病因病机。

3、掌握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辨证论治。

4、熟练掌握哮喘的诊断标准。

(二)教学内容

1、哮喘的概念,发病情况。

2、哮喘与肺炎的鉴别诊断。

3、肺、脾、肾功能失调,痰饮内伏的内因,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的外因和哮喘发病的关系。

4、外邪、异气引动伏痰,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的发作期病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肺肾阴虚的缓解期病机。哮喘寒、热、虚、实病机的演变与转化。

5、发作期风寒束肺、痰热阻肺、外寒内热,迁延期风痰内蕴,肺脾气虚、风痰内蕴,肾气亏虚,缓解期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肺肾阴虚证分证论治。

6、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

7、哮喘的预防与调护。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循环系统疾病

第二节病毒性心肌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概念。

2、熟悉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

3、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论治。

4、熟练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二)教学内容

1、病毒性心肌炎的概念,与中医学病名的关系。

2、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

3、温热邪毒侵袭的外因,素体正气亏虚的内因。温热邪毒外侵,内舍心脉,气滞血瘀,损阴伤阳的病机。

4、病毒性心肌炎的虚、实辨证。

5、风热犯心证、湿热侵心证、痰瘀阻络证、气阴亏虚证、心阳虚弱证分证论治。

6、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成药治疗。

7、病毒性心肌炎危重症西医治疗。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六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二节小儿口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小儿口炎发病情况。

2、熟悉小儿口炎的病因病机。

3、掌握小儿口炎的辨证论治。

4、熟练掌握小儿鹅口疮的西医外治方法。

(二)教学内容

1、鹅口疮和疱疹性口炎的概念,发病情况。

2、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感染秽毒之邪的病因。秽毒蕴结,心脾积热,或虚火上浮,熏蒸口舌的病机。

3、小儿口炎实火、虚火辨证要点。

4、鹅口疮心脾积热证、虚火上浮证和疱疹性口炎风热乘脾、心火上炎证、虚火上浮证分证论治。

5、鹅口疮和疱疹性口炎的内治、外治、护理的配合使用。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1学时。分组讨论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四节小儿腹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小儿腹泻的概念。

2、熟悉小儿腹泻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3、掌握小儿腹泻的发病特点,易于产生变证的机理。

4、熟练掌握小儿腹泻常证的辨证论治。

(二)教学内容

1、小儿腹泻的概念,儿科发病情况。

2、小儿腹泻诊断要点。肠炎与痢疾的鉴别诊断。

3、感受外邪、伤于乳食、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的病因。暴泻乳食伤脾、风寒客脾、湿热内蕴,久泻脾虚失运、脾肾阳虚,又均引起脾湿不化、升降失司、合污下流的病机:变证气阴两伤、阴竭阳脱的产生机理,

4、暴泻风寒、湿热、伤食辨证:久泻脾、肾亏虚辨证;变证津伤气耗、阴竭阳脱辨证。

5、常证伤食泻、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变证气阴两伤、阴竭阳脱分证论治。

6、小儿腹泻的推拿、针灸、外治疗法。

7、小儿腹泻的西医治疗。

8、小儿腹泻的液体疗法。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3学时。分组讨论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发病情况。

2、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

3、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证与变证的辨证治疗。

4、熟练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诊断。

(二)教学内容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与中医学病名的关系,发病情况。

2、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3、感受风、湿、热毒之邪的外因,肺、脾、肾不足的内因。邪正交争,肺、脾、肾三脏水液气化功能失职的病机。

4、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证辨风、湿、热毒,变证辨心、肝、肺脏及水毒湿浊。祛邪、扶正,利水渗湿的治疗原则。变证配合西药应用的原则。

5、常证风水相搏证、湿热内侵证、阴虚邪恋证、气虚邪恋证分证论治。变证邪陷心肝证、水凌心肺证、水毒内闭证分证论治。

6、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西药治疗。

7、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调护。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案例教学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三节肾病综合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肾病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情况。

2、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3、掌握肾病综合征本证与标证的辨证治疗。

4、熟练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

(二)教学内容

1、肾病综合征的概念,与中医学病名的关系。

2、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

3、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外邪入里病因。肾、脾、肺功能失职,水津失布病机。

4、肾病综合征的标、本,虚、实辨证。扶正培本为主,祛邪安正为辅的治疗法则。中西药配合使用的原则和方法。

5、本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分证论治,标证外感风寒、水湿、湿热、血瘀、湿浊辨证论治。

6、肾病综合征的西医治疗和激素治疗的临床应用。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讨论式教学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八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四节病毒性脑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病毒性脑炎的概念及预后。

2.熟悉病毒性脑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病因。

3.掌握病毒性脑炎的中西医治疗要点。

4、熟练掌握病毒性脑炎的中医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

1.病毒性脑炎的概念。

2.病毒性脑炎的中西医病因及病机。

3.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4.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病毒性脑炎的中西医治疗。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病案分析及临床见习。

第六节脑性瘫痪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脑性瘫痪的概念,与中医学五迟五软的关系。

2、熟悉脑性瘫痪的诊断要点,病因病机,针灸疗法。

3、掌握脑性瘫痪的辨证论治。

4、熟练掌握脑性瘫痪的针灸疗法。

(二)教学内容

1、脑性瘫痪的概念,与中医学五迟五软的关系,发病情况。

2、脑性瘫痪诊断要点。婴儿脊髓性进行性肌萎缩、脑白质营养不良的鉴别要点。

3、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的病因。五脏不足,精髓不充,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动作、神智功能低下的病机。

4、脏腑辨证要点。辨证论治与推拿疗法、针灸疗法、教育训练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5、肝肾亏虚证、脾肾两亏证、肝强脾弱证、痰瘀阻络证分证论治。

6、治疗本病的推拿疗法、针灸疗法。

7、脑性瘫痪的预防,教育训练等康复措施。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配合临床见习、操作演示、多媒体教学。

第九章小儿常见心理障碍

第一节儿童多动综合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儿童多动综合征的概念与诊断。

2、熟悉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病因。

3、掌握儿童多动综合征的辨证治疗。

4、熟练掌握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病机。

(二)教学内容

1、儿童多动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情况。

2、儿童多动综合征的临床诊断。

3、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护养不当,产伤、情志失调等病因。心、肝、脾、肾不足,阴阳平衡失调的病机。

4、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阴阳、脏腑辨证。调和阴阳的治疗原则。

5、肾虚肝亢证、心脾两虚证、痰火内扰证脾虚肝旺证分证论治。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1学时。分组讨论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二节多发性抽动症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多发性抽动症的概念与诊断。

2、熟悉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病机。

3、掌握多发性抽动症的辨证治疗。

4、熟练掌握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常用中药。

(二)教学内容

1、多发性抽动症的概念,发病情况。

2、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五志过极,风痰内蕴的病因。肝亢风动证、痰火扰心证、脾虚肝旺证、阴虚风动的病机。

4、肝亢风动证、痰火扰心证、脾虚肝旺证、阴虚风动证分证论治。

5、多发性抽动症的心理调护。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1学时。分组讨论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十章造血系统疾病

第三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科发病情况。

2、熟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机。

3、掌握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辨证论治。

4、熟练掌握儿童贫血的诊断标准。

(二)教学内容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概念,儿科发病情况。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要点,分度。

3、脾胃虚弱、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的病因。脾虚不能化气生血、肾虚不能填精生血的病机。

4、脾胃虚弱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分证论治。

5、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西医疗法。

6、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饮食调护。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四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

2、熟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发病情况,病因病机及鉴别诊断。

3、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病辨证。

4、熟练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分证论治。

(二)教学内容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

2、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诊断。

3、感受风热的外因,气阴亏虚的内因。风热伤络、热迫血行,或气虚失摄、阴虚火炎的病机。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要点。

5、风热伤络证、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虚火灼络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治分类。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分组讨论教学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十一章内分泌疾病

第三节性早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性早熟的概念。

2、熟悉性早熟的病因病机。

3、掌握性早熟的辨证论治。

4、熟练掌握性早熟的常用方药。

(二)教学内容

1、性早熟的概念,发病情况。

2、性早熟诊断要点,真性性早熟与假性性早熟、特发性性早熟与器质性性早熟的鉴别。

3、精神、饮食、药物、他病的病因。阴阳失衡,阴虚火旺,相火妄动的病机。

4、性早熟虚、实辨证要点。

5、阴虚火旺证、肝经郁热证分证论治。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1学时。配合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

第十二章结缔组织病及免疫性疾病

第三节过敏性紫癜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过敏性紫癜的其他疗法及预后。

2、熟悉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病因病理、鉴别诊断、预防与护理。

3、掌握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诊断、中西医治疗。

4、熟练掌握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分型。

(二)教学内容

1.过敏性紫癜的概念。

2.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3.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4.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过敏性紫癜的中、西医治疗及其他疗法。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病案分析及临床见习。

第四节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概念。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大纲适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结合精神病学是临床 医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中西结合精神病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精神病学基本概念、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精神障碍的检査和诊断、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各种常见精神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和康复等。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精神疾病基础理论知识、举握精神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危重疾病的处理原则,通过理论、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基本上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后续课程有“行为医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儿童精神病学”、“神志病学”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精神病学进展,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精神疾病的分类及诊断原则,举握精神疾病症状学及接触检査精神障碍患考的技能,重点第握脑器质性椿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及儿童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西医诊断、中医辩证分型方法和屮西医结合治疗预防措施。目标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将来在综合医院、儿保、社区全科医学匸作中识别、筛査精神疾病的能力,并促进中医精神病学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概述:精神病学、梢神障碍、其他相关学科; 2. 脑与精神活动: 3.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4. 展望。 【目的要求】 1. 掌握脑的结构,脑的神经化学,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2. 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生物学因素、中医的理论解释、心理和社会因素 3. 了解精神障碍的定义与相关医学的联系及展望。 【难度与重点】 1. 教学重点:精神障碍的概念

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二.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250个左右。能独立识字。自觉地纠正错别字。 3.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初步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4.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继续培养辨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三.听话、说话 6.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广播,理解主要内容。 7.能从听话中吸收知识,丰富词汇。 8.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地复述课文。 9.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四.阅读 10.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1.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速度。 12.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3.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中心思想。 14.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

15.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16.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五.作文 17.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18.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适当展开想象。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练习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学习编写作文提纲。能写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写表扬稿和简单的建议书。 19.学习使用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20.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精神状况检查的具体内容

精神状况检查的具体内容 (一)外表与行为 1 .外表包括体格、体质状况、发型、装束、衣饰等。严重的自我忽视如外表污秽、邋遢,提示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及痴呆的可能。 躁狂病人往往有过分招摇的外表。- 明显的消瘦除了考虑伴发严重的躯体疾病外,在年轻女性病人身上也应考虑神经性厌食的可能。 2 .面部表情从面部的表情变化可以推测一个人目前所处的情绪状态,如紧锁的眉头、哀怨的眼神提示抑郁的心情。 3 .活动注意活动的量和性质。躁狂病人总是活动过多,不安分;抑郁病人少动而迟缓;焦虑的病人表现出运动性的不安,或伴有震颤。有些病人表现出不自主的运动如抽动、舞蹈样动作等。 4 .社交性行为了解病人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情况,是否关心周围的事物,是主动接触还是被动接触,合作程度如何。躁狂病人倾向于打破社会常规,给人际交往带来种种麻烦;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交行为上是退缩的;有的痴呆病人会出现显著的社交障碍。应仔细描述病人的社交状况,并举例加以说明。 5 .日常生活能力病人能否照顾自己的生活,如自行进食、更衣、清洁等。 (二)言谈与思维 1 .言谈的速度和量有无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中断等。 2 .言谈的形式与逻辑思维逻辑结构如何,有无思维松弛、破裂、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或词语新作。病人的言谈是否属于病理性赘述,有无持续言语等。 3 .言谈内容是否存在妄想。妄想的种类、内容、性质、出现时间、是原发还是继发、发展趋势、涉及范围、是否成系统、内容是荒谬还是接近现实、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等。是否存在强迫观念及与其相关的强迫行为。

(三)情绪状态 情感活动可通过主观询问与客观观察两个方面来评估。客观表现可以根据病人的面部表情、姿态、动作、讲话语气、自主神经反应(如呼吸、脉搏、出汗等)来判定。主观的体验可以通过交谈,设法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可根据情感反应的强度、持续性和性质,确定占优势的情感是什么,包括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情感淡漠等;情感的诱发是否正常,如易激惹;情感是否易于起伏变动,有无情感脆弱;有无与环境不适应的情感如情感倒错。如果发现病人存在抑郁情绪,一定要询问病人是否有自杀观念,以便进行紧急危机干预。 (四)感知 有无错觉,错觉的种类、内容、出现时间和频率,与其他精神症状的 关系;是否存在幻觉,幻觉的种类、内容,是真性还是假性,出现的条件、时间与频率,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及影响。 (五)认知功能 1 .定向力包括自我定向如姓名、年龄、职业,以及对时间(特别是时段的估计)、地点、人物及周围环境的定向能力。 2 .注意力评定是否存在注意减退或注意涣散,有无注意力集中方面的困难。 3 .意识状态根据定向力、注意力(特别是集中注意的能力)及其他精神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程度。 4 .记忆评估瞬时记忆、近记忆和远记忆的完好程度,是否存在遗忘、错构、虚构等症状。 5 .智能根据病人的文化教育水平适当提问。包括一般常识、专业知识、计算力、理解力、分析综合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必要时可进行专门的智能测查。 (六)自知力 经过病史的采集和全面的精神状况检查,医生还应大致了解病人对自

经济政治与社会 心得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体会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为适应我校新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有幸接触《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在拿到教材的短短两周时间里,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阅读与学习,因时间紧,我深知对教材体会还很显浅,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领导与同事指正。 我对教材的体会用五个“走进”来概括,即走进历史、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心灵、走进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走进历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和强烈的时代感,要让学生体会到经济、政治与社会三者的关系,就必须运用历史观点来分析世界各国或民族的发展进程。曾经有人说过“说当今的时事,用历史的观点来看问题”,因此应通过重温历史来让中专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同时也让他们看到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如讲“货币产生发展的过程”时,可以通过货币的相关图片和资料来让学生认识货币是商业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反映了商业发展水平,又与政治环境有关,政治安定、国家统一,则货币统一。又如,要讲“人民当家作主”时,我想先播放一段新中国成立时的录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知道毛泽东建立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也可以看到人民当家作主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要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时,可以通过《我国改革开

放三十年》专题片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 二、走进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中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社会时事,选取中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知识点与社会焦点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既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又能关心变化莫测的世界,把书读“活”。如,要讲“个人所得税”时,可以结合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经过,将修正前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作比较,使学生对本知识点更清晰。又如,要讲“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时,可以借助2011年3月中旬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中国少数商家哄抬盐价的实例,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事件所折射出来的问题,绝非只是几包盐的事情,而是与经济、市场秩序、社会公德、国民教育相关的大事,这样的做法不仅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也毁坏商业伦理和商业道德。整个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护,社会道德的养成,需要公共部门防微杜渐,尽早向民众释疑解惑,传播科学的知识、正确的信息。再如,要讲“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时,我觉得应该带学生们到当地的行政服务中心进行调查,了解民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情况及人民政府如何为民办事、服务于民,走访相关窗口负责人,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公共形象、职能履行”的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总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正在被世人所抛弃。应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走进生活 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关键是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精神病学历届测试试题

精神病学历届试题

————————————————————————————————作者:————————————————————————————————日期:

答案仅供参考 参照八年制第二版教科书 04级八年制精神病学 名解 1、心因性遗忘(psychogenic amnesia)P26 又名界限性遗忘(circumscribed amnesia),指同以往经历的某一特定时期/阶段有关的记忆丧失。通常这一阶段/时期发生的事件是不愉快的,或与强烈的恐惧、愤怒、羞辱情境有关,具有高度选择性。多见于分离性障碍。 2、钟情妄想(delusion of amor or sexuality)P20 患者认为自己被异性看中、所爱,因而眷恋、追逐对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被洞悉感(即思维播散,thought broadcasting)P20 患者觉得自己的思维即使不讲出来别人也会知道,好似新闻被广播,人人皆知。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4、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P116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不认为是病态。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该组疾病起病往往较为缓慢,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较多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而部分患者经有效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 5、自知力insight 指个体对自身精神状况和躯体状况的认识。 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百度) 问答 1、抑郁发作的临表(三低)P149 1.心境低落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典型病例具有晨重夜轻的节律改变特点。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 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被动、疏懒、兴趣减退、回避社交、“抑郁性木僵”,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认知功能障碍近事记忆下降,注意力障碍,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 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导致社会功能障碍。 5.躯体症状睡眠障碍(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入睡,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乏力、食欲减退、性欲减退。 6.其他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一)核心症状 1、抑郁心境(情绪低落) 愉快感丧失,抑郁、悲观、绝望、失去信心。无助感(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无用感、无价值。

康复训练-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定向力分数最高分 现在是(星期几)(几号)(几月)(什么季节)(哪一年)() 5 我们现在在哪里:(省市)(区或县)(街道或乡)(什么地方)() 5 (第几层楼) 记忆力()3 现在我要说三样东西的名称,在我讲完以后,请您重复说一遍。 请您记住这三样东西,因为几分钟后要再问您的。 (请仔细说清楚,每样东西一秒钟)。 “皮球”“国旗”“树木” 请您把这三样东西说一遍(以第一次的答案记分) 注意力和定向力()5 请您算一算100减7,然后从所得的数目再减去7,如此一直得计算下去,请您将每减一个7后的答案告诉我,直到我说停为止。 (若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那么只记一次错误) 93,86,79,72,65. 回忆力()3 现在请您说出刚才我让您记住的三样东西?“皮球”“国旗”“树木” 语言能力 (出示手表)这个东西叫什么?() 1 (出示铅笔)这个东西叫什么?() 1 现在我要说一句话,请您跟着我清楚的重复一遍。() 1 “四十四只石狮子” 我给您一张纸请您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用右手拿着这张纸,用两只手将它对折起来,放在您的大腿上。”(不要重复说明,也不要示范)() 3 请您念一念这句话,并且按照上面的意思去做。(见背面:闭上您的眼睛) () 1 您给我写一个完整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有意义)() 1 记下所叙述句子的全文。 (见背面)这是一张图,请您在同一张纸上照样把它画下来。() 1 (对:两个五边形的图案,交叉处有个小四边形) 分数在27-30分:正常 分数〈27分:认知功能障碍总分() 临床印象:———————评定医师签名: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

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Ⅰ》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11150401(第一临床医学院)、11160601(第二临床医学院)、11480017(附四院)、11490016(附属延安 医院)、11500018(附属甘美医院)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Ⅰ 英文名称:NeurologyⅠ 总学时:28学时(理论授课:22学时;见习课:6学时) 学分:1.5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含法语、全科)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实习考核(10%)、 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 期中考核(10%)。 《神经病学Ⅰ》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神经病学》教学必须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和我省的实际、系统阐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同时还要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应用临床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性,通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以达到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剖问题的能力。 《神经病学Ⅰ》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由于学科发展,专业学科的形成,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已由内科分出成为独立学科,目前神经病学重点讲述神经系

统常见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此外,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免疫学等方面内容也与神经病学课程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但神经病学教材中仅简要加以叙述,更详细的知识由专业教材加以阐述。总学时数为28学时。理论授课:22学时,见习:6学时。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 1. 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 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神经病学,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 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第二章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二、熟悉: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常用的辅助检查。 三、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5.0学时。见习课3.0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意识障碍,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眩晕,感觉障碍,瘫痪,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反射。 二、主要教学内容: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250个左右。能独立识字。自觉地纠正错别字。 3.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初步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4.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继续培养辨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听话、说话 6.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广播,理解主要内容。 7.能从听话中吸收知识,丰富词汇。 8.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地复述课文。 9.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阅读 10.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1.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速度。 12.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3.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中心思想。 14.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 15.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16.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作文 17.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18.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适当展开想象。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练习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学习编写作文提纲。能写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写表扬稿和简单的建议书。 19.学习使用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精神状况检查的具体内容

精神状况检查的具体内容 (一)外表与行为 1.外表包括体格、体质状况、发型、装束、衣饰等。严重的自我忽视如外表污秽、邋遢,提示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及痴呆的可能。躁狂病人往往有过分招摇的外表。-明显的消瘦除了考虑伴发严重的躯体疾病外,在年轻女性病人身上也应考虑神经性厌食的可能。 2.面部表情从面部的表情变化可以推测一个人目前所处的情绪状态,如紧锁的眉头、哀怨的眼神提示抑郁的心情。 3.活动注意活动的量和性质。躁狂病人总是活动过多,不安分;抑郁病人少动而迟缓;焦虑的病人表现出运动性的不安,或伴有震颤。有些病人表现出不自主的运动如抽动、舞蹈样动作等。 4.社交性行为了解病人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情况,是否关心周围的事物,是主动接触还是被动接触,合作程度如何。躁狂病人倾向于打破社会常规,给人际交往带来种种麻烦;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交行为上是退缩的;有的痴呆病人会出现显著的社交障碍。应仔细描述病人的社交状况,并举例加以说明。 5.日常生活能力病人能否照顾自己的生活,如自行进食、更衣、清洁等。 (二)言谈与思维

1.言谈的速度和量有无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中断等。 2.言谈的形式与逻辑思维逻辑结构如何,有无思维松弛、破裂、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或词语新作。病人的言谈是否属于病理性赘述,有无持续言语等。 3.言谈内容是否存在妄想。妄想的种类、内容、性质、出现时间、是原发还是继发、发展趋势、涉及范围、是否成系统、内容是荒谬还是接近现实、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等。是否存在强迫观念及与其相关的强迫行为。 (三)情绪状态 情感活动可通过主观询问与客观观察两个方面来评估。客观表现可以根据病人的面部表情、姿态、动作、讲话语气、自主神经反应(如呼吸、脉搏、出汗等)来判定。主观的体验可以通过交谈,设法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可根据情感反应的强度、持续性和性质,确定占优势的情感是什么,包括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情感淡漠等;情感的诱发是否正常,如易激惹;情感是否易于起伏变动,有无情感脆弱;有无与环境不适应的情感如情感倒错。如果发现病人存在抑郁情绪,一定要询问病人是否有自杀观念,以便进行紧急危机干预。 (四)感知 有无错觉,错觉的种类、内容、出现时间和频率,与其他精神症状的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省颁)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2)透视个人所得要依法纳税的现象,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觉纳税意识。 (3)透视财富增值的不同渠道,理解存款储蓄、债券、股票、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学分与学时:45学时(理论课30学时,见习课15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神经病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的一门科学。 本大纲系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神经病学)并结合职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的,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之用。本学科的讲授内容,以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资料,系统地阐述神经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教学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神经系统精细而复杂,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结合神经解剖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纷杂的临床表现做出定性诊断及定性诊断。并应有整体观念,注意到患者的全身情况。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神经病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熟悉各种常用的诊疗操作。 理论课讲授时数及分配总表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二、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及临床各学科的关系,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三、学习神经病学的方法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 【目的要求】 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二、熟悉神经系统解剖及损害时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三、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原则,了解与诊断有关的常用的辅助检查。【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8.5学时 【教学内容】 脑神经 1.详细讲解十二对脑神经的解剖及生理。

小学1--6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1--6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二)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4.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5.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6.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7.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8.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9.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10.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11.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2.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四)阅读 1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4.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5.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16.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17.读书的姿势正确,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 (五)作文 18.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 19.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 20.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2017

附件: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归属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编写人:余墨林编写日期:2017年02月28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说明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和为实现培养目标所承担的任务。 2.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学完课程后,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分别应达到的程度。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说明教学大纲适用的专业及学时数。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简要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及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及参考书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论动态。 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说明本课程教学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实验仪器、设备、教学辅助设施等。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内容详略以能表达清楚知识、技能的范围和深度为度,充分反映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体现出课程的特点。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践教学内容。有实践教学要求的,应说明实践教学目的、要求、作业与实践报告、时间与学时分配等相关内容。单独开设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要单独编写实践教学大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精神科规培教学大纲(试行)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大纲 精神科部分 (试行) 根据《卫生部普通专科培训标准》和《精神科医师培训细则》制定本大纲。 理论教学:60学时,临床实践:2年病区轮转 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精神病学的概念、精神障碍的特点、流行病学 掌握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脑的结构、脑神经递质与精神活动) 掌握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精神病学的概念、研究范围、任务 精神障碍的特点、流行病学资料、疾病的负担 脑与精神活动(脑的结构、神经递质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的研究)、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 小结、展望(简述) 【学时】 理论教学:2学时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目的要求】 掌握精神症状学的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掌握常见精神症状的各种临床表现、以及妄想的特点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精神症状的概念、对精神症状的判断、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感觉障碍(过敏、减退、内感不适)、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概念及表现) 思维障碍(形式障碍、内容障碍)、妄想的特点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抑制)自知力 意识障碍 【学时】 理论教学:4学时 实践教学:各精神科病房(含PICU)、心身疾病科、PICU 精神障碍的检查 【目的要求】 熟悉医患关系、 掌握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病史采集、精神状况检查 熟悉躯体检查与特殊检查、精神科诊断过程、标准化精神检查 熟悉常用评定量表的应用 熟悉精神病历的书写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医患关系、注意的原则 精神检查中的一般原则、病史采集、精神检查 躯体检查与特殊检查 精神科诊断过程、标准化精神检查和评定量表的应用 【学时】 理论教学:精神检查4学时体格检查2学时、常用量表应用4学时特检相关检查临床应用2学时、检验指标临床意义2学时、MRI临床应用2学时病历书写2学时 实践教学:各精神科病房(含PICU)、心身疾病科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目的要求】 熟悉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了解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国际、国内) 【主要内容】 ICD-10 CCMD-3等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学时】 理论教学:2学时 实践教学:各精神科病房(含PICU)、心身疾病科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大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生产、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增加个人收入

五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一般信息】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课时:90课时(义务教育) ◆设计者:隆真真、王会平、张永利/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背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 15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 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 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详略得当,修辞方法,对比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发现语言表表达的特点(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用词准确、借物喻人、表达的丰富内涵、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寄情于物的方法)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6.认识其他课文文体和语体(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了解文体的特点及语言风格。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20篇(段)。 8.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有阅读的兴趣,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课内习作7次,3次小练笔,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学写书信、发言稿、活动计划、活动总结、研究报告、等常见的应用文。会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缩写,根据图画内容发挥想像进行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10.乐于与人交流,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能根据交流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结合自己了解的材料、思考,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意思清楚,有条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_ MMSE)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Folstein(1975)等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作为认知障碍检查方法,应用得较多,范围较广,不仅可用于临床认知障碍检查,还可以用于社区人群中痴呆的筛选。该方法与WAIS测验结果比较,一致性较理想。各国在引进时,对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效度和信度,以及影响评定结果的因素也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MMSE作为认知障碍的初步检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效度较理想等优点(表9-1)。 测量方法:MMSE由20个问题共30项组成。每项回答正确计1分,错误或不知道计0分,不适合计9分,拒绝回答或不理解计8分。在积累总分时,8分和9分均按0分计算。最高分为30分。文盲小于17分、小学小于20分、中学以上小于24分为痴呆。 表9-1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79―7=?72―7=?□ □ 17 18 13 现在请您说出刚才我让你记住的那三种东西的名字?树□ 钟□ 汽车□ 19 20 21 14 (出示手表)这个东西叫什么?□22 15 (出示铅笔)这个东西叫什么?□23 16 请你跟我说“如果、并且、但是”□24 17 我给你一张纸,请你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用右 手拿着张纸”;“用两只手将它对折起来”“放在你的 左腿上” □ □ 25 26 18 请你念念这句话,并按上面的意思去做。“闭上你的眼 睛” □28 19 请你给我写一个完整的句子□29 20 (出示图案)请你按这个样子把它画下来。 (图在下面) □30 (出示图案)请你按这个样子把它画下来。 (图在下面) □30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期终试卷及答案

xx职教中心14中职班《经济政治与社会》期终试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任何商品都是和的统一体。 2、科学消费观的内涵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绿色消费;,。 3、我国法定公司的形式有两种,即和。 4、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经济中坚持与基本原则,促进经济、与的和谐发展。 5、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是、、。 9、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二、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2分×10,共20分) 1、金钱是万能的。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挣钱。 2、要买就买名牌、高档商品。价廉物美的商品不好。 3、要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主要是上班时候的事。现在学习为时过早。

4、我们已经实现小康生活,还谈节约和艰苦奋斗干什么呢?! 5、在农村,由于有了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看病一分钱都不要了。 6、人生需要规划,钱财需要打理。作为学生,一定要学会理财。 7、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作为学生首先要讲道德。 8、大力发展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9、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中职生要掌握技能。 10、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 1、下列各项不属于商品的是() A、超市卖的矿泉水 B、导游给客人提供的服务 C、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同学的音乐盒 D、在饭店吃的年夜饭 2、小明选购商品时,特别注意商品的质量。这说明他关注()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外观 D、商品的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