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皇家园林北海公园_李志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李志启

北京的北海公园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公园之一,这里的每一处景点都有过我重复多次的脚印。之所以青睐北海公园,不仅在于它旖旎的风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则更具魅力。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城中心区,东临景山公园和紫禁城故宫,南濒中海、南海,西接兴圣宫、隆福宫,北连什刹海。公园面积769公顷,其中水面积约3.9公顷,主要由北海湖和琼华岛所组成。北海园林始建于辽代,是辽、金、元、明、清五代封建王朝的皇家“禁苑”,是我国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955年,新中国拍摄了首部以少年儿童为题材的电影——《花儿朵朵》。影片中大篇幅展现了少先队员在北海公园载歌泛舟,欣赏美丽景色,抒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真挚情感的情景。其中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主题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时间传唱到大江南北,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北海,随着影片在全国各地的放映和对主题歌的传唱而蜚声海内外。至今在北海湖面上荡舟还会听到《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美妙歌声或乐曲声,其中不乏一些老年人对孩提时代在北海游玩的欢乐时光的追忆。

北海园林继承了

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

博采了各地造园技艺所

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

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

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

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

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

全园气象万千而又浑然

一体,实乃中国历史园

林的艺术杰作和瑰宝。

北海园林建造简史

北海的历史和北京城的发展有着

密切的联系。具说这里曾是永定河故

道,河道南迁后留下一片原野和池塘。据

《辽史》记载,辽代这里称“白莲潭”,

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会同元年(公元938

年)建都燕京后,就曾在这里建“瑶屿行

宫”和“广寒殿”,“瑶屿”即“琼华岛”。

“广寒殿”乃帝王朝会之处。

金灭辽后,改燕京为“中都”。金

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

扩建“瑶屿行宫”,增建了“瑶光殿”。

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公元1163——

1179年),金世宗仿照北宋汴梁(今河

南开封)“艮岳园”建琼华岛,并从“艮

岳”御苑运来大量太湖石砌成假山岩

洞,重修广寒殿等建筑,并以琼华岛为

中心修建大宁离宫,后来又更名寿宁

宫。从那时起,北海就基本形成了皇家

宫苑的格局。

元取代金王朝后,由于战火焚毁

了金中都,故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元

年(公元1264年)在旧中都城东北选

新址营建元大都。从至元元年到至元

八年(公元1264——1271年)曾三次扩

建琼华岛,重建“广寒殿”。重建的广

寒殿宏伟奢华,东西宽120尺、纵深62

尺、高50尺,殿广7间,殿中置放“渎山

大玉海”(今北海团城内的大玉瓮),

建玉殿置放“五山珍玉榻”(今在台

北),并建有一座玉制假山,殿顶悬挂

玉制响铁,殿内另有两个石笋龙头喷

水,构思巧妙。同时,以琼华岛为中心,

还在湖的东、北两岸营建宫殿,使北海

形成了颇有气派的皇家御园。至元八年

(公元1271年)琼华岛改称“万寿山”

(亦称“万岁山”),赐名湖水为“太

液池”。这里不仅是帝王休息游览的场

所,也是举行大典、发布政令的重地。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明太祖朱

元璋定都南京。同年,明大将徐达进

占元大都,大都改称“北平”。朱元璋

死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

其侄儿手里夺得权位,将都城由南京

迁到北平,更名“北京”。明朝对北海

陆续扩充、修葺,但基本保持了元代

的格局。明成祖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

年)改建皇城,北海亦包括在内,略加

修缮。宣宗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公

元1426——1435年)对“万寿山”进行

大规模扩建和修缮,在圆坻(今团城)

修复了仪天殿,在圆坻南面小岛上建

起了犀山抬圆殿,在圆坻东部拆桥填

土与陆地相连。英宗天顺四年(公元

1460年),在北海北岸(现五龙亭处)

建“太素殿”,由于用锡做材料,故也称

“锡殿”,还叫“避暑凉殿”。在东岸建

了“凝和殿”,在西岸建了“迎翠殿”。

把圆坻即团城西面的八孔中断的石桥

(原断部有吊桥)改为九孔石桥,称为

金鳌玉虫东桥。到了世宗嘉靖年间(公

元1522——1566),又在太液池西北岸

临水修建了五龙亭等建筑。神宗万历七

年(公元1579年),“万寿山”亦“万岁

山”上的曾宏伟奢华的、历经四朝600多

年历史的“广寒殿”坍毁,从此人间天

宫主景建筑化为乌有,千古留憾。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

祯皇帝于景山自缢,明朝覆灭,清军入

关,建都于北京。公元1651年,清世祖

福临应允西藏喇嘛瑙木汗的请求,

在□ 琼岛白塔。

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正觉殿为山门)。“万寿山”为此更名为“白塔山”。公元1741——1771年,即乾隆六至三十六年,对北海进行大规模修葺和增建,引入江南园林之精华、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于宫苑建设,建起许多亭、台、殿、阁。其中有北岸的静心斋、阐福寺、小西天、•观堂,东岸的画舫斋、濠濮间等“园中之园”。晚清时期,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公元1885——1888年),慈禧太后用海军经费重修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建筑,在北海西岸和北岸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在静心斋前修建了小火车站,供慈禧乘小火车来园游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北海惨遭践踏,北岸的观堂设立了联军司令部,万佛楼的1000多个金佛及园内其它宝物被洗劫一空。

辛亥革命后,北海闭园十余年。1925年略经修缮后于8月1日正式开放为公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巨资对北海公园进行修葺,疏浚湖泊、维修古建筑、铺设甬道、种植花草、增设了公共服务设施。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71年2月末,北海公园和景山公园被神秘关闭,一度成为江青、王洪文等人的活动、休憩、享乐的“官园”。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近两年后的1978年3月1日,方重新对社会开放。2005年,再次进行大规模修缮。如今的北海公园更具韵味,更为绚丽多彩。

北海园林景

点布局

北海园林以

神话中的“一池三

仙山”(太液池、

蓬莱、方丈、瀛

洲)构思布局,形

式独特,富有浓厚

的幻想意境色彩,

有着“仙山琼阁”

的美誉。全园布局

以北海湖为中心,

以琼华岛为主体,

可分琼华岛、湖北

岸、湖东岸、团城

和湖五个布景区

块,有东、西、南、北大小四座园门。其中

南门名承光左门,为正门。门楼为黄琉璃

筒瓦歇山顶,面阔一间。

琼岛区块:

从南门进园正前右手是座汉白玉

石桥——永安桥。永安桥典雅精巧,建

于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桥长82

米,宽7米,两侧各有石栏板和48根望

柱。桥下为三孔券洞,桥面为拱型。桥

两端各有一座四柱三楼、绿琉璃筒瓦

四阿顶和玺彩绘牌坊,西端的名“堆

云”,东端的名“积翠”。牌坊下各有一

对石狮,对称呼应,相映成趣。由西向

东过永安桥,就来到了琼华岛。首先映

入眼帘的是建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

年)的永安寺。永安寺原名白塔寺,乾隆

八年(公元1743年)改为永安寺。永安寺

原为喇嘛诵经之所,帝后在园内游乐时

常来此烧香拜佛。该寺依山势而建,布

局宏阔。殿宇分三进三上,高低错落,

层叠上攀,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永安

寺的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一斗二

升交麻叶头斗,和玺彩画。

山门内的前殿为“法轮殿”,面阔

五间带廊,进深三间,单昂三踩斗,

额枋为和玺彩画,明间前后有五抹斜

方格门各四扇。殿顶部为黄琉璃筒瓦

绿剪边歇山顶调大脊。殿内供奉释迦

牟尼佛像。“法轮殿”前左右设有钟鼓

楼,为绿琉璃筒瓦重楼重檐歇山顶,调

大脊,上檐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下

檐单昂三踩斗,雕花石拔券门,额枋

为苏式彩画。出法轮殿北有龙光紫照

木牌坊一座,为绿琉璃筒瓦四阿顶,

四柱三楼式,通面阔14米,明间为双昂

双翘九踩斗拱,次间为双昂单翘七踩

斗拱,额枋为大点金旋子彩画。还有

黄琉璃筒瓦绿剪边四角攒尖顶的引胜

亭、帝霭亭、云依亭、意远亭。引胜亭内

有一块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刊刻

的乾隆写的《白塔总记》,记述了白塔

山的建置沿革。

在云依、意远亭上面正中为中殿

“正觉殿”,殿内供奉弥勒佛,殿顶为

黄琉璃筒瓦硬山顶,面阔三间,通宽

10.85米,额枋为旋子彩画,明间为雕

花石拔券门,次间为雕花石拔券窗,后

山明间为五抹门四扇。

“正觉殿”再往上为上殿“普安

殿”,店内供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

宗喀巴像。殿顶亦为黄琉璃筒瓦硬山

顶,面阔五间带廊。“普安殿”前东西

两侧有圣果殿、宗境殿两个配殿,均为

黄琉璃筒瓦硬山顶,面阔三间带廊。

“普安殿”再往上是善因殿,全部

为琉璃砖瓦结构,重檐庑殿顶,每面阔

4.4米,四周布满琉璃小佛像,上下檐

均为重昂单翘七彩斗,砖砌门钉,有

五抹三交六铜门四扇。

在善因殿后就是坐落在白塔山顶

的、巍峨耸立的全园标志性建筑藏传

喇嘛塔——北海白塔啦。白塔是一座

覆钵式塔,塔高35.9米,为砖木石混

合结构,由塔基、塔身、相轮、华盖、

塔刹五部分组成。塔的基座是十字折

角形的高大石砌须弥座,每边宽18.2

米。基座安有角柱石、压面石和挑檐

石。座上为三层圆台,中部塔肚为圆

形,最大直径14米。是覆钵式塔身,覆

钵体的正面有壶门式“眼光门”,也叫

“时轮金刚门”,内刻“十相自在”图

案,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塔内藏有

喇嘛经文、衣钵和两颗舍利。塔身共

有306个方形青砖透雕不同图案通气

孔,以防塔身内木料、宝藏糟朽。塔身

上端是挺拔的圆锥形塔刹,塔刹有小

型须弥座,塔刹体由象征“十三天”的

十三重相轮组成,塔刹体上端覆以两

层铜质华盖,华盖下层周边悬挂着14

个铜铃。塔的顶端为鎏金宝顶,饰有

日、月及火焰花纹,表示“佛法象日月

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塔下立有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雍正十一

年(公元1733年)、乾隆三十八年(公

元1773年)等所建碑记。晴天,

站在白□ 静心斋后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