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丽针灸治神经验浅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g,穿山甲10g,王不留行10g,地龙10g,鳖甲10g,浙贝母10g,淫羊藿10g,炙黄芪30g,猪苓10g,苍术10g,白花蛇舌草10g,虎杖10g,红花1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饭前1-2小时口服。晚上排空大小便,取上药汁约150mL保留灌肠。另以少腹逐瘀汤自制外敷贴剂10片,外敷于脐下或腰骶部,每日1次。

2009年11月3日二诊,药后睡眠好转。守上方14剂,患者于2009年11月27日告知已怀孕。

按:本案属输卵管性不孕症,西医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因创伤较长时间不能受孕。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兼有血瘀证,肾阳虚不能温脾,气化不利,湿聚生痰,痰阻气机,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故不能成功受孕。张师所拟方中,以鹿角霜、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桂枝、白芥子通阳;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瞿麦、车前子、薏苡仁、猪苓、苍术健脾利水燥湿;穿山甲、鳖甲、浙贝母软坚散结;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张师在中药内服的同时,用药物保留灌肠,使药液直接由肠静脉丛吸收,提高了药物的吸收率,如此内外合治,增强了临床疗效,促进了病变早日康复。

3 多囊卵巢致不孕

业某,女,30岁,2009年10月16日初诊。因继发不孕、多囊卵巢综合症就诊。患者月经初潮12岁,周期延后,5天方净,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9月中旬,量少,10余天干净。曾孕1产0。舌红、苔白,脉弦。B超检查:左侧卵巢3.6c m 2.0c m和6个约0.4c m 0.5cm囊样结构,右侧卵巢3.2cm 1.9c m和4个0.5cm 0.5c m的囊样结构。曾接受达因35治疗,因过敏而停药。张师认为此例不孕,既有输卵管的因素,也有卵巢的原因,故治疗应二者兼顾,以补肾活血化瘀,理气化痰为法。处方:铁菱角30g,丹皮10g,桃仁10g,丹参30g,茯苓10g,鹿角霜10g,当归10g,薏苡仁30g,甘草10g,杜仲10g,车前子10g,炙黄芪30g,莪术10g,大枣10g,枸杞子10g,炒白术10g,生地30g,黄芩10g,黄连6g,山楂10g,陈皮10g,鸡内金10g,枳壳10g,竹茹10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饭前1-2h服。

2009年10月25日二诊,月经仍未来潮,继遵上方前后调理半年后,月经正常来潮,后告知已怀孕。

按:本案属多囊卵巢综合症继发不孕,中医辨证为肾虚兼痰湿阻滞型。肾虚痰湿内生,气机不畅,经脉受阻,冲任失调,故经水迟至而不孕。张师用温胆汤加减,方中温胆汤理气化痰、清胆和胃;铁菱角、黄芩、黄连清热解毒燥湿;丹参、生地、丹皮清热凉血化瘀;莪术、山楂活血化瘀;鸡内金化瘀消痰;黄芪补中益气;枸杞子滋补肝肾。中药治疗避免了口服西药抑制排卵的副作用,故患者药后成功怀孕。

(收稿日期:2010-06-30 编辑:任桂华)

方晓丽针灸治神经验浅谈

张宏涛

(甘肃中医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甘肃兰州730000)

关键词:针灸治神;专家经验;方晓丽;得气;守神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11)02-0029-02

方晓丽是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师承蛮声中外的 西北针王 郑魁山,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受益颇多,现将其针灸 治神 经验简述如下,以抛砖引玉,与同道共勉。

方教授认为,针灸治疗的内在关键是 治神 ,包括医者之 神 和患者之 神 ,它贯穿于针灸治疗的全过程。如 金针梅花诗钞 中记载: 用针者人也。医者之精神治,则造化通,料事明,决断果,使之临危则不乱,卒遇大恐而不能惊。病者之精神治,则思虑蠲,气血充,使之信针不疑,信医不惑,则取效必宏,事半而功倍也 ,强调 治神 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对医者和患者都具

29

2011年2月第33卷第2期F eb.2011.V o.l33,N o.2 湖北中医杂志

H ube i Journal o f TC M

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又如 素问 宝命全形论 曰: 凡刺之要,必先治神 , 灵枢 本神 曰: 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 ,均指出针灸医师对治神法应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1 进针前 治神

方教授指出,医者针前首先要排除干扰,静心安神,达到精神安定,心境平和的状态。只有这样,医者在临证时既能观察疾病的临床表现,又能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运用最佳的穴位和娴熟的针刺手法,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灵枢 九针十二原 曰: 持针之道,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 ,正是此意。

同时方教授还强调,针前医者必须安定患者之神志,调节患者的心理情绪,使患者对针灸治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让患者相信针灸能够很好地解除病痛,为进行针刺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 素问 宝命全形论 曰: 凡刺之要,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有针 。如患者心神不定,对针灸怀有恐惧感,则不宜立即施治,如 素问 针解 载 无刺大怒 , 无刺大惊 , 新怒无刺 , 新刺无怒 。

2 针刺操作中 治神

方教授在持针、揣穴等方面要求细致,强调双手配合操作,重用左手。针刺时左手推按有力,刚柔协调,揣穴准确,力量持久,正如 难经 七十八难 云: 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按压所针荥腧之处,弹而努之,扪而循之,爪而下之, 。同时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柄,将针垂直置于穴位上,注意力贯注于持针手、押手、针和病人四者,正如 灵枢 九针十二原 云: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 。 当针刺入穴位时,则全神贯注,令志在针,用意守气,认真操作,细心体察针下感觉,了解得气与否及强弱快慢的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时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对针刺的耐受情况,并及时调整手法使医患二者专注之神气合一,从而达到最佳疗效,如 灵枢 九针十二原 云: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衡,神属无去 。

方教授临证强调行针三要素,得气(包括气不至时的候气与催气),守气,行气以使气至病所(包括各种操作手法)。以上行针方法均需医患双方精神高度集中方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针刺得气是针刺治疗取效的关键,方教授尤其重视得气与否,正如 灵枢 九针十二原 指出: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临床如何判断得气与否,必须要求医患双方神志安定,细心感应方能明之。得气时医者持针之右手感觉针下沉紧,押手感觉到皮肤下有经气冲动感,正如 标幽赋 所云: 轻滑慢而未来,沉紧涩而已至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岀幽堂之深邃 。同时患者所针穴位处出现酸麻重胀等感觉,有时还会出现沿相应经络的传导现象。如果针刺不得气时,医者凝神静气,密切观察,分析原因,重新调整腧穴的针刺部位、角度、深度、手法等以候气至,或用押手循经按压、轻击等以催气至。

守气又叫守神, 素问 保命全形论 曰: 经气已至,慎守无失 , 灵枢 九针十二原 曰: 粗守形,上守神 , 粗守关,上守机 。方教授临证一旦得气,就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的体会针下感觉和病人的反应,力求做到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幕,如待贵人 。同时嘱患者心定神凝,体会针刺感应,专心注意病所,如 标幽赋 指出: 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无刺,神已定而可施 。

在治疗过程中临证提高临床疗效的另一个关键是在得气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施行各种针刺手法,尤擅长运用郑氏温通针法[1]使针感趋行手法操作,以意领气,意到气到,直达病所。同时给患者一定的语言暗示,嘱患者一心一意体察针感,与医生配合,则极易引导 气至病所 ,如 素问 针解 曰: 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正是此义。

3 针刺后 治神

针刺治病不仅要注重操作过程中的 治神 ,而且出针 治神 亦不可忽视。方教授针毕去针时,亦全神贯注,轻捻针柄,视针下之松紧,依虚实而略施补泻。如针下紧涩,提针疼痛时,轻捻针柄,嘱患者放松,感针下松滑时再缓缓出针,正如 针灸大成 指出: 凡持针欲出之时,待针下气缓,不沉紧,便觉轻滑,用指捻针,如抜虎尾之状也 。此外,方教授出针完毕后特别嘱附患者稍事休息,安定神志,调畅情志,切忌大怒、大喜、大悲、大忧,以免 其气复散 ,前功尽弃。

综上所述, 治神 是充分调动医患双方积极性的关键措施,在整个针刺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不注意 治神 均可影响疗效。 治神 是针灸学的特有理论,是这门学科的精华部分,在治疗观察过程中需努力学习体会,并领会其实质,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方晓丽,李金田,郑俊江,等.郑魁山针灸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7:32.

(收稿日期:2010-09-07 编辑:姚玲)

30

湖北中医杂志 2011年第33卷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