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矿渣综合利用考察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鉴外地经验教训立足自身创新研发

实行一主多辅策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湘黔两省锰矿渣综合利用考察报告

“好风正是扬帆时”,金秋十月,正值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本着更好更快地建设“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文化生态旅游名县”,延伸我县锰产业链条,最大可能地减轻每年十八万吨以上的废弃锰渣对生态和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科学地发展县域锰业经济的目的,按照县人民政府的安排,由副县长带队,一行八人于十月十八日到十月二十五日对具有较好锰业发展基础,素有我国著名“锰三角”之称的湖南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和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县(之三为重庆秀山县),以及和本地一样具有明显旅游经济特征的湖南湘西自治州凤凰县的主要锰业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专程到家(吉首市)拜访了利用锰渣制造全价复合肥的专利发明人湖南湘西自治州环保局退休高级工程师王怀安先生。所到之处,考察组一行仔细看,专心听,详细问,用心记,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资料,我们不仅为沿途的秀美风光和东道主的热情好客而深深感动,更是为他们的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特别是锰业的快速发展成就而叹服,考察组成员一致表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既要尽可能多地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更多的还是要依靠自身的技术攻关与创新,锰业企业的主动参与,政府管理的政策导向,采用一主(以生产硅肥料为主)多辅(建材、锰化合物)策

略,为建设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型、环境友好型的又大又强的县域锰业,为建设美丽富饶和谐而更加艰苦细致地工作。

一、考察地的相关概况和锰渣处理的经验教训

1、湖南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具有丰富的锰锌两矿资源优势,锰矿储量31l2万吨,铅锌矿储量1600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三位,湖南省第一位和第二位,素有“东方锰都”和“有色金属之乡”美称。近几年来,花垣县依托锰锌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形成了以“两矿”为龙头的工业群体,具有了年产开采锰矿石140万吨,采选铅锌矿石100万吨,年产电解锰13万吨,电解锌18万吨的生产能力,形成了三立、东锰、振兴、锰锌高科、太丰等5户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1O户产值过千万元,利税过百万元的骨干企业群。近三年来,财税收入成倍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财税总收入16070万元,比增49.92%;2005年实现财税总收入3.22亿元,比增100.6%;2006年,实现财税总收入53781万元,预计今年底突破7亿元,增长幅度居全省第一。由于财税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带来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城规模扩大近三倍,人口增长近四成。由此可见,依托锰锌两矿资源发展壮大的工业企业的确为促进该县经济的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两矿”资源在花垣经济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花垣工业企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84%以上,主要是以锰锌开采为主的高能耗、高污染、粗加工、附加值低、粗放型的传

统简易生产工业,市场竞争力不够,抗风险能力低,发展后劲不足;矿资源不能再生。花垣县现有锰矿石储量3112万吨,铅锌矿石储量1600万吨。按现有开采能力(锰矿60万吨/年,铅锌矿200万吨/年)计算,锰矿资源的开采年限不到35年,铅锌资源服务年限不到30年,矿资源终究会枯竭;资源浪费大,治污任务繁重。花垣县的“两矿”产业加工为主的工业经济在发展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可忽视,2005年上旬,锰污染引起国家环保总局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曾两次作重要批示,要求彻底治理污染,全县18家涉锰企业全部进行停产整治限期完成。2006年7月,经国家环保总局实地验收,全县的锰污染整治企业全部达标合格,而受环保问题限制的花垣工业经济,随时都有碰“高压线”的危机感。

在我们重点考察的湖南东方锰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看到,该集团是1997年成立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是湖南省政府确定100家重点扶持的“小巨人”企业之一。现有资产总额44035万元,负债总额20356万元,资产负债率46.23﹪,在岗职工1816人,占地面积48.5㎡,下辖矿山、锰制品、磁性材料、国际贸易等8个分公司,拥有工业储量1000万吨的大型锰矿床一个。2005年生产锰矿石22万吨,电解锰两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2亿元,销售收入2.1亿元,税金1523万元,利润1421万元,出口创汇1410万美元。公司自199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集中精力开展科研攻关和

技术创新,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硒高纯电解锰、电子级无硒高纯四氧化三锰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7月该公司《无硒高纯电解金属锰、电子级无硒高纯四氧化三锰关键技术开发》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特种功能材料专项。目前上述两项关键技术开发工作均已完成,2005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863”计划专家组验收,无硒高纯电解金属锰产品质量达到南非MMC公司标准,电子级无硒高纯四氧化三锰超过日本TDK产品质量标准。以高磷高硅贫锰矿为原料,在世界上首创了焙烧法直接生产电子级无硒高纯四氧化三锰工艺技术,成功解决了除胶体硅、硫酸根、磷、钾、钠等重大难题,无硒产品有效避免了再加工过程中硒的挥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

的危害。与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电解金属锰氧化还原法比较,吨产品综合电耗下降5000KWH以上,生产成本下降5500元以上,锰金属综合回收率提高15﹪以上,并且均具有工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金属回收率高,电流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优势,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条件。

该公司年产电解金属锰2万吨,四氧化三锰1万吨,年产生废锰渣约18万吨与我县现有年锰渣量相当,历年库存废锰渣约200万吨,现在仍然为筑坝堆放。锰渣中的主要有害物资为硫酸根,该公司现在已基本掌握了去除硫酸根的关键技术,经与该县水泥厂联合攻关,添加30﹪废锰渣可制出425#水泥,处理吨锰渣约需成本50元,目前水泥熟料生产成本约200元/吨。该公

司计划一期工程建设年处理20万吨锰渣生产线,二期建立两条年处理50万吨锰渣的生产装臵。本项目不仅可以消除锰渣污染危害,还可减少水泥行业采矿量,降低成本,保护植被,具有良好的三大效益。但现在最主要的技术问题是废锰渣的粒度在100目左右,难于达到400目的要求,因而对锰渣的需求量不大,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大量的废渣问题。

2、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县位于该省东北部的湖南、重庆三省市接合部,素有“黔东北门户”之称。全县国土面积3400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总人口66.7万。县内锰矿保有储量9000万吨,是我国三大锰矿床之一,约占全国总储量的八分之一。“十五”以来该县围绕“工业兴县”战略,相继兴建了10家电解锰企业,总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1987年9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松桃调研锰资源开发时指出:“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化开发,防止污染”。但是随着锰业企业的不断扩大,企业环保投入不足,治污工艺落后,环保监管未能跟上发展步伐,污染治理不尽人意,问题日渐突出。2005年8月“锰三角”的水污染引发了较大的社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曾培炎副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好锰污染的整治工作。2005年8月到2006年12月,该县电解锰企业环保投入6913.34万元,各企业排污口均安装了在线自动检测装臵,取水口、排污口安装了流量计量装臵,建有事故应急迟,规范了环保设施标志和排污口。厂区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管线实施规范化布臵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