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工业文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开展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及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工业遗产,是指在中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工业遗存。

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是指代表国家工业遗产主要特征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物质遗存包括作坊、车间、厂房、管理和科研场所、矿区等生产储运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设施和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产品、档案等;非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艺知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

第四条开展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管理工作,应当发挥遗产所有权人的主体作用,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动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等管理工作,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公司总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或本企业国家工业遗产的申报、推荐工作,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社会机构通过科研、科普、教育、捐赠、公益活动、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第二章认定程序

第七条申请国家工业遗产,需工业特色鲜明,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中国历史或行业历史上有标志性意义,见证了本行业在世界或中国的发端、对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有重要影响、与中国社会变革或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密切相关;

(二)工业生产技术重大变革具有代表性,反映某行业、地域或某个历史时期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对后续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具备丰富的工业文化内涵,对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较强的影响力,反映了同时期社会风貌,在社会公众中拥有广泛认同;

(四)其规划、设计、工程代表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域的风貌特色,对工业美学产生重要影响;

(五)具备良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基础。

第八条由遗产所有权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地县级或市级人民政府同意,通过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企业直接向公司总部提出申请,由公司总部初审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遗产项目涉及多个所有权人的,应协商一致后联合提出申请。

第九条遗产所有权人应当按要求提交书面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文件、材料(复印件):

(一)遗产产权证明;

(二)图片、图纸、档案、影像资料;

(三)管理制度和措施;

(四)保护与利用规划;

(五)其他可以证明遗产价值的文件、材料。

上述材料内容均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第十条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和现场核查,经审查合格并公示后,公布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并授牌。

第三章保护管理

第十一条国家工业遗产所有权人应当在遗产区域内醒目位置设立标志,内容包括遗产的名称、标识、认定机构名称、认定时间和相关说明。国家工业遗产标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第十二条国家工业遗产所有权人应当在遗产区域内设立相应的展陈设施,宣传遗产重要价值、保护理念、历史人文、科技工艺、景观风貌和品牌内涵等。

第十三条鼓励各地方人民政府和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纳入相关规划,通过专项资金(基金)等方式支持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

第十四条国家工业遗产所有权人应当设置专门部门或由专人监测遗产的保存状况,划定保护范围,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持遗产格局、结构、样式和风貌特征,确保核心物项不被破坏。

遗产格局、结构、样式和风貌特征出现较大改变的应当及时恢复,核心物项如有损毁的应当及时修复。有关情况应在30个工作日内通过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有关中央企业公司总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

第十五条国家工业遗产所有权人应当建立完备的遗产档案,记录国家工业遗产的核心物项保护、遗存收集、维护修缮、发展利用、资助支持等情况,收藏相关资料并存档。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建立和完善国家工业遗产档案数据库,国家工业遗产所有权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六条国家工业遗产的核心物项调整按原申请程序提出。

第十七条国家工业遗产所有权人应当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要求,向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有关中央企

业公司总部提交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年度报告,内容包括当年工作总结、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国家工业遗产权属变更和规划调整情况等。

第四章利用发展

第十八条国家工业遗产的利用,应当符合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要求,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科学决策,保持整体风貌,传承工业文化。

第十九条加强对国家工业遗产的宣传报道和传播推广,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开展工业文艺作品创作、展览、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促进工业文化繁荣发展。

第二十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依托国家工业遗产建设工业博物馆,发掘整理各类遗存,完善工业博物馆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

第二十一条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打造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工业旅游线路。

第二十二条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街区)、创新创业基地等,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创意等业态。

第二十三条鼓励强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学术研究,加强工业遗产资源调查,开展专业培训及国内外交流合作,培育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提升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和能力,扩大社会影响。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公司总部应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或本企业的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工作,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时报告检查、评估发现的问题。

第二十五条鼓励社会公众对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进行监督,公众发现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可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反映。

第二十六条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损毁并无法修复,不再符合认定条件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其从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移除,遗产所有权人及有关方面不得继续使用“国家工业遗产”字样和相关标志、标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本办法组织开展省级工业遗产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自发

布之日起施行。

工业遗产保护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是近几年逐渐被人们关注的课题。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使大量具有重要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留下千古遗憾。 青岛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城市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及企业“退二进三”的过程中,大量工业企业搬迁,房地产开发随之跟进,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正面临拆毁,大量珍贵实物档案消失,所以,尽快开展工业遗产的认定和抢救性整理非常重要。 工业遗产的基本内涵及保护的意义 目前我国尚无工业遗产的认定标准和保护条例,世界各国现基本依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2003年发表的《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所制定的相关定义,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审美启智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根据这个定义,青岛工业遗产的基本类型应包括工厂车间、磨房、仓库、店铺等工业建筑物,矿山及相关加工冶炼场地、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基础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相关工业机械设备、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人们习惯于把久远的物件当作文物和遗产,对它们悉心保护,而把眼前刚被淘汰、被废弃的当作废旧物、垃圾和障碍物,急于将它们毁弃。青岛的工业遗产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其所承载的关于青岛社会发展的信息甚至比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还要大。所以,工业遗产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像重视古代文物那样重视工业遗产。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经验 土地资源的稀缺、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变,都给重新利用工业遗产带来了契机。重新引入的功能大致有城市开放空间、旅游度假地、博览馆、会展中心和创意产业园几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交叉和融合。 (一)城市开放空间模式。中山市岐江公园是国内将工业用地改造成城市开放空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原为粤中造船厂,属地方性中小规模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1999年破产,2001年改造为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供市民开展休闲游憩活动。改造过程中利用厂区遗存,例如烟囱、龙门吊等,同时掺插以现代景观环境小品,运用景观设计学的处理手法,展现了产业美学特征。设计保留了场地原有的榕树,驳岸处理、植物栽植等方面也体现自然、生态的原则。 (二)旅游度假地。对中国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 较具代表性的有李小波、祁黄雄的对古盐业遗产的个案研究,他们具体分析了古盐业遗址的旅游价值,论述了工业遗产旅游的特点与开发,对我国工业遗产旅游进行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还有李林和肖洪根以湖北十堰工业遗产资源为对象的研究。上述两个案例一个是古代手工业生产时期的遗迹,另一个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产物,而在两者之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可以发掘。 (三)博览馆与会展中心。福州马尾船厂部分保留旧有的厂房和设备形态,展示造船工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船政绘事院(即船舶设计所,1867 年建成)目前已作为厂史陈列馆。厂史陈列分为近代部分(船政)与现代部分(造船厂),陈列沙盘、舰模、图片、实物等,展现中国造船发展史、海军建设史、近代史上重大事件以及改革开放后百年老厂发生的巨大变化。东南大学编制的《南京城外秦淮河规划》中,把晚清的工业厂房建筑辟作中国军事历史博物馆,而民国时期的厂房建筑则继续其现在的功能,用于民用工业生产,便于开放参观。 (四)创意产业园。北京798工厂是上个世纪50 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制度大全

工业园区物业管理制度汇编(一) 管理中心职责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2、负责对各工业园区的统筹规范、指导、管理和监督; a)负责新建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的组建工作; b)组织拟定项目年度管理方案和年度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c)指导各园区办拟定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d)审批各园区月度工作计划并监督计划的执行; e)保证园区作业规范的针对性并推动持续改进,落实各项整改工作; f)拟订各园区年度创优计划和创优方案,并监督、协调创优方案的具体实施; g)负责对各项目报送的日常事务及各项申请意见进行批复。 3参与新项目的前期运作,提出相关项目规划设计的建议,理顺基础管理工作; 4、建立和完善园区管理中心资料库,汇总管理工作中的合理化建议和疑难问题; 5、拓展客户资源,建立和完善客户资源数据库,做好客户资源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考察及调研活动,定期形成相关课题和调研报告; 6、联系政府部门及有关社团组织,协调公司相关部门,确保各项目管理工作有效运转; 7、组织与园区管理相关的交流、学习、考察及调研活动,定期形成相关课题和调研报告; 8、负责各项目管理和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管理、考核和统一调配工作,审核各项目主管以上人员的任用,审批其他工作人员的任用; 9、完成公司交办的其他事务。 规章制度 为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章制度,全体员工共同遵守执行。 一员工管理规定 1、严格遵守公司作息制度和考勤制度,不得迟到、早退和无故旷工。 2、认真工作,禁止上班时间打闹、玩扑克等与工作无关活动。自觉维护办公环境,不得在办公场所高声喧哗。 3、坚守工作岗位,严禁工作时间串岗、脱岗、干私活。 4、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有事须提前请假。加班必须履行加班审批制度。。 5、爱岗敬业,热情服务。善待客户的误解,严禁争吵、打架。 6、维护公司利益,爱护公司财物,严禁损害公司利益。 7、未列事项,请遵守公司《员工手册》其他相关规定。 二办公用品管理规定 1、新入职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可申领相应的办公用品。。 2、办公用品的购买须填写《办公用品申购单》,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购买。 三计算机管理规定 1、使用外来移动存储设备的应经过病毒检测后方可使用。 2、每次上机前要按正常步骤操作、使用。关机前要先保护好各类信息,然后按顺序退出、关机。 3、不用电脑时,机器要锁死。未经许可不得让外人使用机器,否则造成电脑损坏,当事人照价赔偿损失。 4、公司电脑只能用于各项企业管理,严禁用电脑玩游戏、处理私人文件等。

产业园区管理制度

篇一:园区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兴富祥科技园区管理的发展,规范工业园区管理行为,提高园区服务 质量和水平,塑造管理有序、服务周到、优质整洁的园区形象。提供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园区档次。按照服从发展与科学管理并重的原则,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以《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为规范标准,结合本园区实际情况,由兴富祥园区服务中心为本制度实施的主要部门。凡在园区内的企业及个人均应遵循本制度,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园区环境与卫生管理 第一条企业和个人有维护环境卫生和环卫设施,尊重环卫作业人员的劳动,服从监 督管理的义务;不得阻挠和妨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和作业人员的正常作业。 第二条园区内设置垃圾转运点,用于存放园区内各企业生活及生产垃圾,由园区负 责统一清运,禁止在规定之外其他地方随意乱泼乱倒生产垃圾及生活垃圾。 第三条每一名员工都用义务维护公共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爱惜园区内花草树木。所 有员工不得破坏公共区域内卫生、不得践踏草坪,破坏绿化。 第四条严禁在公共区域各处乱涂乱画、乱张贴,若需悬挂条幅或张贴海报,须向兴 富祥园区服务中心申请,并在使用后及时收回,并清除痕迹。 第五条严禁在公共区域(办公区、综合楼)内肆意喧哗、打闹和制造噪音。 第六条对于违反规定破坏公共区域卫生、破坏绿化和制造噪音的人员,每名员工都 有义务进行劝阻和检举,查证后将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第七条园区内各企业必须爱护公共环境设施,不准毁坏、搬动、拆除。 第八条不准乱排放废水废气。 第九条园区内不准吸烟,不准乱扔果皮纸宵。 第三章、水电管理 第一条水电费的价格以相关主管门规定之标准收取。 第二条每月15日前核对水电用量数据,并于20日前必须按时缴纳上个水电费。 第三条对逾期不付水电款的,每月收取5%滞纳金。 第四条对超过1个月仍不支付水电费的,将采取断水停电措施。 第四章、园区餐饮管理

辽宁首次确认余处工业遗产是历史发展的物证

辽宁首次确认160余处工业遗产是历史发展的物证 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物化历史,是不可再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中国国有企业成长的历史。保护好这些遗产,就是保存这段成长的历史。 有共和国“工业长子”响亮称号的辽宁,在此次的“三普”工作中,也首次将工业遗产列入文物普查范围。 经过全省“三普”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全省各地相继确认登记了160多处工业遗产。它们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几乎遍布辽宁大地。这160多处工业遗产,印证了辽宁悠久的工业历史,

也为老工业基地勾勒出了一张成长之初的面孔。 工业遗产首次纳入文物普查 与前两次全国文物普查有所不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类别范围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扩展。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线路等曾被忽略了的项目都进入了普查之列。这既说明我国的文物保护范围正在不断扩展,保护对象日益广泛,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文化遗产是一个内涵十分深刻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丰富的概念。 “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社会、建筑和科技、审美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存,包括企业的厂房、车间、办公室及相关的场地、设备、水电等。 保护工业遗产活动最早起始于英国,早在19世纪末英国就出现了“工业考古学”,该学科强调对工业革命与发展时期的遗址、遗物加以记录和保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到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理念。1973年,第一届国际工业纪

念物大会召开,从而开始引起各国对工业遗产的关注。2006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定为“保护工业遗产”。它成为了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保护基本理论的完善及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交流的增多,文物部门和学术界的保护理念也在不断深化,认识更加全面。将工业遗产等新的品类纳入文物保护范畴,予以认定登记,对于及时抢救、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提起“新中国的装备部”、“东方鲁尔”、共和国的“工业长子”等响亮的称号,人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聚焦到辽宁。“三普”中,工业遗产首次进入文物普查范围,业内人士自然对辽宁有了更多的期待。 果然,经过全省“三普”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全省各地相继确认登记了160多处工业遗产。它们数量众多、门类齐全,几乎遍布辽宁大地,印证了辽宁悠久的工业历史,也为老工业基地

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为全国唯一工业遗产片区

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为全国唯一工业遗产片区。其最新动态见tanliesha在本论坛发的“黄石亟待大力开发工业遗产 游”https://www.360docs.net/doc/e713276121.html,/thread-2829326-1-1.html 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没好好利用,实在可惜。本人通过对工业遗产旅游业的一些了解,总结归纳一下目前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业的现状,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一、工业旅游开发的类型 包括四种类型:工业遗产旅游、工业科普旅游、产业公园旅游和企业文化旅游。 其中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应用很多,适合黄石发展;工业科普旅游主要有胜利油田科技展览馆、沈阳新光航天科普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些都已经开发旅游业了;产业公园旅游美国沃尔瑟姆研究开发区公园·沃尔瑟姆产业中心和中国三峡;企业文化旅游代表有烟台张裕葡萄酒博物馆、一汽中国长春汽车博物馆、茅台国酒文化城、青岛啤酒博物馆、海尔科技馆。 下面,我主要想说的是工业遗产旅游,黄石选择的最佳模式!二、工业遗产旅游的介绍 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开发模式包括博物馆模式、公园模式、创意产业基地模式、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

以上就是几种典型模式以及应用: 国内的几家显然和黄石的资源类型不一样,只有看几家国外的: 1、艾思布里奇峡博物馆 是英国工业革命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也是及相应的文化遗产建设而成的一个大型霹天博物馆式旅游景点。 艾思布里奇峡博物馆经营管理者为一个注册慈善机构设立的基金会。占地6平方英里,总投资为2600万英镑,1973年一期工程向游人开放。博物馆还配套有许多辅助性设施,如餐饮店、零售店、会议及公司接待设施等。 艾思布里奇峡博物馆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之一”,以及“成功地办好博物馆和传播知识的中心,在保护艾思布里奇峡这个工业革命诞生地、解说其历史、传播其文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2、德国奥伯豪森购物中心 奥伯豪森(Oberhausen)是一个富含锌和金属矿的工业城市,1758年这里就建立了整个鲁尔区第一家铁器铸造厂。 该中心的开发的模式是“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奥伯豪森成功地将购物旅游与工业遗产旅游结合起来,它在工厂废弃地上依据摩尔购物区的概念,新建了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Centro,同时开辟了一个工业博物馆,并就地保留了一个高117米、直径达67米的巨型储气罐(Gasometer)。 3、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不用介绍了,太出名了。黄石重点借鉴对象!!

一部泪水锈蚀的历史:《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

一部泪水锈蚀的历史:《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 作者:俞孔坚 一、面对锈蚀与破烂 1999年的盛夏,我走进了广东中山粤中造船厂,这个占地只有10多公顷的造船厂,与本书中介绍的任何一个工业遗产相比都不足为道。这是个始建于1953年的小厂,已经倒闭,而此时,工厂已经被卖给拆迁商,拆迁费是60万元人民币,只能靠变卖锈蚀的机器和破烂铜铁获得回报。即便如此,我仍然为厂区内的锈迹斑斑的遗存所感动:那船坞、龙门吊、铁轨、烟囱、机器和水塔、60年代的红色标语、断墙上的毛主席画像以及精致的木结构车间等等。厂区的空间和氛围把我带离了色彩与繁华的当下,来到熟悉却又陌生的过去。尽管厂区一片荒芜,我却听到时间在倾诉。于是,我将这种倾诉传达给当时的城建决策者,探问他:难道这50年的风雨运动的经历、前后几千人在岗和退休工人的精神寄托、城市生命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未来无数城市居民的地方归属和认同,等等,就值这60万元人民币吗?他们是无价的!领导被感动了。于是,中山市花了150万元与拆迁商解除了合约,赎回了被称为“只有烂铜烂铁”的工厂。随后,登记并封存了废旧的机器,测量并保留重要的厂房和船坞。通过精心的设计,厂区变成了一个魅力无限的公园和美术馆。这一独特的工业遗产公园,2002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年度设计奖。城市因此多了一处旅游点;市民因此有多了一处特色鲜明的“另类的公园”;退休的工人可以常常在此聚首回忆往事;年轻的一代因此缅怀祖辈创业之艰辛;稚童因此明晓吊机的原理;新人们因此有了一处迷人的婚纱照场所并将其作为终身的珍藏…… 但凡懂得珍惜过去的城市,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获得无限的、而非短暂即逝的欢乐。然而,并非所有城市都如此幸运。 2004年3月23日清晨6时整,随着起爆电钮被按下的刹那间:“轰!轰!轰!''三声巨响,3座百米高的沈阳冶炼厂大烟筒在爆破中瞬间土崩瓦解。周围群众集体鼓掌,说:“这3座烟筒早该拆了”,因为它们是污染和落后的象征,沈阳要除旧布新。随即,拆迁队伍和推土机进场,彻底在地球上抹去了这个始建于1936年的老厂。我则流下了眼泪,而流泪的也不止我一个。因为就在头一天我还流连于迷宫般的厂区,叹惋那精巧的冶炼工艺流程,观摩那看似怪异的机器设备,惊叹那宏伟的大跨度厂房和那三柱足以标志沈阳的百米烟筒;同下岗工人追述悠久历史和传奇故事,与当地领导和专家憧憬如何保护和利用原厂区成为沈阳市的工业文化展览中心和博览园,并带动地区的城市复兴的可能……一夜之间,所有却都已成为过去。我也知道,后悔与叹息的阴影将从此笼罩在这个城市中,也使另一代又一代后来的居民为主遗憾。 于是,我想到当年北京市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是如何欢呼着推倒城墙、拆掉街头的牌楼,美其名曰:拆除封建帝王遗迹,建设新城市。从此,北京的人、甚至全国的人们却因此失去多少欢乐,又因此增添了多少叹息与遗憾。历史在无情地重演着。我们习惯于把久远的物件当做文物和遗产,对它们悉心保护,而把眼前刚被淘汰、被废弃的物件当做垃圾和障碍物,

工业园区管理制度

XX工业园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工业园区管理,维护园区公共秩序,创造园区良好环境,把园区建设成为整洁、优美、文明的现代化园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代表区政府履行对园区的管理。管委会为本制度实施的主要部门。凡在园区的企业均应遵循本制度,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入园管理 第三条为进一步加强对园区企业入园的管理工作,规各项工作程序,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条款。 第四条进入园区的投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的项目;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三)符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 (四)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其项目的投入强度为每亩150万元以上。

第五条申请在工业园区投资新建项目,由投资者向园管会申报以下材料: (一)项目入园申请书; (二)投资者复印件; (三)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企业的国税、地税登记证复印件; (五)银行资信证明; (六)项目建议书; (七)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八)项目环境初步评审意见; (九)项目立项报告或备案文件。 第六条对符合上述条款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项目可优先审批进入园区: (一)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 (二)高新技术项目; (三)与园区产业链之间关联度高,且符合环保、循环经济的项目。 第七条入园程序:

(一)入园申请:入园企业提交相关项目可行性报告,领取并填报《工业园区入园申请表》一式叁份。 (二)项目预审:园管会负责组织区发改局、区经济局、区城建局、区环保局、区安监局、区财政局及相关专家按市、区产业政策,及时进行项目入园论证、企业资信审查。预审通过后,由园管会下发《入园通知书》。 (三)手续办理: 1、园管会陪同企业现场踏勘,按产业布局规划选址,协助办理项目用地规划定点批复。 2、由园区管委会牵头,在限定时间完成定栽界桩、地面附着物清理和宗地测绘报告,区经贸局与重点项目办负责协调市国土部门办理相关土地手续。 3、区建设局、区安监局参与入园项目的论证工作,负责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本的审批申报及市环保专家的评审。 4、区发改局、区经济局参与入园项目的论证工作,负责按产业政策对项目的审批。 5、区安监局参与入园项目的论证工作,负责对项目安全生产的检查,危化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行“三同时”审查工作。 6、由管委会负责对企业平面布局图进行审查,并协助办理规划、建设相关证照。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工业文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开展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及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工业遗产,是指在中国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工业遗存。 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是指代表国家工业遗产主要特征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物质遗存包括作坊、车间、厂房、管理和科研场所、矿区等生产储运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设施和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产品、档案等;非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艺知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 第四条开展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管理工作,应当发挥遗产所有权人的主体作用,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动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等管理工作,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公司总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或本企业国家工业遗产的申报、推荐工作,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社会机构通过科研、科普、教育、捐赠、公益活动、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第二章认定程序 第七条申请国家工业遗产,需工业特色鲜明,并具备以下条件:(一)在中国历史或行业历史上有标志性意义,见证了本行业在世界或中国的发端、对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有重要影响、与中国社会变革或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密切相关; (二)工业生产技术重大变革具有代表性,反映某行业、地域或某个历史时期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对后续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具备丰富的工业文化内涵,对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较强的影响力,反映了同时期社会风貌,在社会公众中拥有广泛认同; (四)其规划、设计、工程代表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域的风貌特色,对工业美学产生重要影响; (五)具备良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基础。 第八条由遗产所有权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地县级或市级人民政府同意,通过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企业直接向公司总部提出申请,由公司总部初审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遗产项目涉及多个所有权人的,应协商一致后联合提出申请。 第九条遗产所有权人应当按要求提交书面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文件、材料(复印件): (一)遗产产权证明; (二)图片、图纸、档案、影像资料; (三)管理制度和措施; (四)保护与利用规划; (五)其他可以证明遗产价值的文件、材料。

产业园区管理制度

篇一:园区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兴富祥科技园区管理的发展,规范工业园区管理行为,提高园区服务质量与水平,塑造管理有序、服务周到、优质整洁的园区形象。提供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园区档次。按照服从发展与科学管理并重的原则,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以《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为规范标准,结合本园区实际情况,由兴富祥园区服务中心为本制度实施的主要部门。凡在园区内的企业及个人均应遵循本制度,自觉履行责任与义务。 第二章、园区环境与卫生管理 第一条企业与个人有维护环境卫生与环卫设施,尊重环卫作业人员的劳动,服从监督管理的义务;不得阻挠与妨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执行公务与作业人员的正常作业。 第二条园区内设置垃圾转运点,用于存放园区内各企业生活及生产垃圾,由园区负责统一清运,禁止在规定之外其她地方随意乱泼乱倒生产垃圾及生活垃圾。 第三条每一名员工都用义务维护公共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爱惜园区内花草树木。所有员工不得破坏公共区域内卫生、不得践踏草坪,破坏绿化。 第四条严禁在公共区域各处乱涂乱画、乱张贴,若需悬挂条幅或张贴海报,须向兴富祥园区服务中心申请,并在使用后及时收回,并清除痕迹。 第五条严禁在公共区域(办公区、综合楼)内肆意喧哗、打闹与制造噪音。 第六条对于违反规定破坏公共区域卫生、破坏绿化与制造噪音的人员,每名员工都有义务进行劝阻与检举,查证后将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第七条园区内各企业必须爱护公共环境设施,不准毁坏、搬动、拆除。 第八条不准乱排放废水废气。 第九条园区内不准吸烟,不准乱扔果皮纸宵。 第三章、水电管理 第一条水电费的价格以相关主管门规定之标准收取。 第二条每月15日前核对水电用量数据,并于20日前必须按时缴纳上个水电费。 第三条对逾期不付水电款的,每月收取5%滞纳金。 第四条对超过1个月仍不支付水电费的,将采取断水停电措施。 第四章、园区餐饮管理

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作者:俞孔坚发表:《景观设计》2006(4):70-71 编者按:今年4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主持,在无锡召开了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亲自到会作报告,会上通过了《无锡建议》,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作为《无锡建议》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俞孔坚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从1999年就开始了工业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实践,其中完成了广东中山粤中造船厂的改造利用工作(岐江公园),该工程先后获得全美景观设计师协会设计荣誉奖和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此后,他又主持了沈阳冶炼厂旧址设计,苏州太和面粉厂改造设计、北京燕山煤气用具厂旧址利用设计、上海2010年世博园中心绿地设计前期研究以及最近的首都钢铁厂搬迁的前期研究工作。从众多的成功和失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借鉴国际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特别是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宪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该建议的一些核心内容最终体现在4月18日在无锡召开的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上通过的《无锡建议》。征得作者同意,在本刊公开发表俞孔坚教授给国家文物局《关于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建议》的全文,以便在专业领域能获得更广泛的讨论。必须说明的是,这里发表的《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是在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2003年发表的《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基础上,同时根据中国工业遗产的具体情况起草的。只代表俞孔坚教授的个人意见,欢迎业内专家参考和讨论。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大量的古代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然而,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使大量具有重要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被大量拆毁,留下千古遗憾。 为工业活动设计和建造的建筑、构筑物、生产工艺与工具、工业生产所在的城镇以及景观,以及相关的非物质遗产,与古代的文化遗产一样,都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应该研究、讲授它们的历史,认定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遗产地,以国际有关遗产保护宪章和中国有关文物保护和管理法规为指导,实施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为此,建议各界政府和社会团体及个人,应充分重视工业遗产的重要价值,开展工业遗产普查、鉴定、保护、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2003年发表的《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结合中国工业遗产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工业园区管理办法1.doc

榆佳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榆佳工业园区建设步伐,规范工业园区建设管理行为,促进榆佳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榆佳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工业园区)作为我县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开发建设应科学、规范。 第三条工业园区建设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形成以产业定位分明,规模优势明显,集聚效应突出的发展格局。工业园区建设要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成“循环型、科技型、生态型”工业园区。 第二章工业园区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职权 第四条根据2010年9月19日榆林市人民政府专项

问题会议纪要,榆编发〔2010〕15号文件批复,设立“榆佳工业园区(苏榆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副县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15名,领导职数1正2副,经费实行财政全额预算。 第五条工业园区管委会及内设机构职责: 一、园区管委会主要职责 园区管理机构对工业园区实行统一领导、管理和服务。 1、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2、负责工业园区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3、负责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4、负责工业园区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 5、负责工业园区内规划、财政、建设、科技、劳动、安全、人事、环保、统计等工作。 6、负责工业园区内企业的设立、入驻、审核等工作,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业园区内企事业单位。 7、定期向县政府报告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情况。 8、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内设机构主要职责 榆佳工业园区(苏榆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内设机构3个,分别为:办公室、经济发展科、规划建设科,均为副科级,各核定副科级领导职数1名。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一览表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一览表

最新中国历史文化名称名单 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 山西: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哈尔滨市 吉林: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沈阳市 江苏: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 浙江: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 福建: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亳州市、歙县、寿县 山东: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淄博市 河南: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 湖北:武汉市、荆州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雷州市 广西:桂林市、柳州市 海南:琼山市 四川: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云南: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 贵州: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同仁县 宁夏:银川市 新疆:喀什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审批,目前已公布三批及10座增补城市,共计109座 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个: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

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个: 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毫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个: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海康、柳州、琼山、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阳、汉中、天水、同仁。 增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增补城市10处(2001-2007): 山海关区(秦皇岛)、凤凰县、濮阳、安庆、泰安、海口、金华、绩溪、吐鲁番、特克斯。

工业遗产

近现代工业遗产分类: 1. 1 按工业生产行业及相关环境分类 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工业相关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与通讯业、水利工程、环保业、公共设施、居住生活设施),工业次生景观(采掘沉陷区、废弃露天采矿场、工业废弃物堆场) 1. 2 按尺度层级与构成要素分类 单体设施层级(工业生产综合设施、仓储、交通、市政、服务、居住等),工业厂区层级(单体设施与场地环境构成的整体结构),工业区层级(工业区型工业遗产和工矿城镇型工业遗产),工业区域层级(点、线结合的区域工业遗产线路或区域工业景观公园) 1. 3 按历史阶段分类 近代—清末工业遗产、近代—中华民国工业遗产、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遗产 1. 4 按价值等级分类 第一价值等级——工业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价值等级——工业遗产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名城 第三价值等级——工业遗产作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第四价值等级——工业遗产作为历史建筑 第五价值等级——工业遗产作为一般历史遗存 1. 5 按区位特征分类 城市中心区型、城市边缘型、飞地型 1. 6 按创办主体分类 政府、国内民营资本、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公私合营作为创办主体 1. 7 按再利用模式分类 延续工业生产功能、功能更新、闲置未再利用 1. 8 按工业建筑本体特征分类 结构形式(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屋面梁结构、屋架结构、钢架结构、板架合一结构、空间结构)和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形式、西方古典式与折衷主义、中西融合的新民族形式、现代主义) 混合分类法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广义的工业遗产不仅仅包括UNESCO以及国家文物保护机构已经或可能记录在案的遗产地,而且包括一切承载了工业生产历史文化的建、构筑物、设备和场地。 工业遗产的保护一定是建立在对工业发展过程、场地环境特征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通过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优先级别和可以重新利用的空间进行合理的界定,从而形成梯队状的保护与利用结合的体系,不同级别的工业遗产,主要差异体现在其保护的严格程度和再利用的兼容性方面。 改造成博物馆、城市公园、综合再开发、发展工业遗产旅游 工业废弃地 是指受工业生产活动直接影响,失去原来功能而废弃闲置的用地(包括用地上的设施),是面临衰退的矿业城市危机与复兴的双重载体。 工业废弃地包括废弃工业用地,废弃的专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以及沿用资源生产技术方法所形成的采掘沉陷区、废弃露天采场、工业废弃物堆场用地等。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改造实例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改造实例 文章来源:百度文库更新时间:2011-10-17 10:5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我们搜集了国内一些大城市尝试将工业遗址保护结合城市开放空间、旅游度假、会展中心和创意产业,改造建设成功的典型范例,如上海的苏州河艺术仓库区、杭州城北的杭印路49号、北京798艺术工场等,以期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上海 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我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地,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工厂占全国工厂总数的一半以上,留存有大量的产业遗存。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和各界加大了城市遗产的保护力度,对这些近现代产业建筑进行保护、管理和再利用。 例如苏州河沿岸,这里历史上曾经是上海金融、仓储重镇,汇集了一批如四行仓库、光二仓库以及工业品市场等颇具代表性的欧式仓库建筑群,见证了上海金融仓储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现在苏州河沿岸有十多处由老工厂、旧仓库改建成的艺术家工作、画廊和创意园区。其中,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M50创意园(莫干山路50号),原为近代徽商代表周氏的家族企业——信和纱厂,解放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占地35.45亩,拥有近现代工业建筑41000平方米。原先面临拆除命运的这些产

业建筑,在艺术家和媒体的呼吁下,避免了大规模的改造,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设计师入住,形成苏州河边独特的人文景观,营造了苏州河沿岸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成为上海时尚文化的新地标。 杭州 杭州市十分重视优秀近现代产业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杭州拱墅区杭印路49号,前身是一处丝绸印染厂,周围云集了杭一棉、杭州毛纺厂等大型厂区,真实地记录了杭州轻纺工业发展的历史。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loft文化在经过改造的个性厂房中悄然扎根,引发了杭州创意产业的新一轮发展。杭州市政府根据《杭州LOFT基地规划设计(初步)方案》,在全面保护并充分利用运河周边老厂房、旧仓库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布局“一点一线”创意产业基地的设想。“一点”指杭印路49号,根据设计构思,这里将被建设成为LOFT文化公园。除已改建为LOFT和少量可利用的厂房外,其他建筑将被拆除,并新增绿化林地和休闲设施。建成后的LOFT文化公园将由LOFT创作区、运动展演区、休闲餐饮区组成,LOFT用房将达到1万平方米,并保持现有LOFT 低租金的优势。“一线”指运河西岸。这里的许多老厂房、旧仓库已有近50年历史,特色非常鲜明,体现了运河文化的特色。运河西岸的LOFT文化公园将呈带状分布,临河分布在运河西岸从拱宸桥至客运码头的沿河空间,错落有致,

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8713

江西丰城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综合监管职责 一、工业园区管委会安全监管职责 二、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办公室安全监管职责 三、工业园区管委会各部门安全监管职责 第二部分:企业安全生产职责及制度 四、工业园区各企业相关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五、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职责 第三部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六、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七、工业园区安全生产事故及重大事项报告和处理制度 八、工业园区安全生产教育管理制度 九、工业园区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十、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台账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综合监管职责 一、工业园区管委会安全监管职责 (一)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对园区开发建设安全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园区开发建设的发展规划,与园区开发建设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促进安全生产与开发建设相协调。 (三)根据园区开发建设的总体进度,研究制定年度性、阶段性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四)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和协调园区开发建设中安全生产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指导、督促相关措施的落实。 (五)协调组织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召集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 (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措施,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七)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落实应急救援措施,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 二、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办公室安全监管职责 (一)组织起草园区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则、规程、措施;分析、预测园区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

工业园区规章制度

工业园区规章制度 篇一:园区企业管理制度 XXXX园区企业管理制度(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XXXX园区管理,维护园区公共秩序,创造园区良好环境,把园区建设成为整洁、文明、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园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园区当前现状,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XXXX园区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 代表沙田镇政府履行对园区企业管理职责,“指挥部”为实施本制度的主要部门,在园区内的所有企业均应遵循本制度,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入园与建设管理制度 第三条园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按照“高效、高端、节能、环保”的方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工业、新能源、新材料及新兴、高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杜绝引进高耗能、有污染项目和化工项目。进入园区的投资企业和投资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的项目;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三)符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划、土地管理和相关法律规定;(四)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亿元,高新技术项目可以放宽到1亿元以

上。 (五)项目投资密度为160万元/亩以上。 第四条申请在园区投资新建项目,由投资者向指挥部申报以下材料:(一)项目入园申请书; (二)投资者身份证复印件; (三)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企业国、地税登记证复印件; (五)银行资信证明; (六)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七)项目环境初步评审意见; (八)项目立案报告或备案文件。 第五条对符合上述条款且具备以下条件的项目可优先审批进入园区:(一)一次性固定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 (二)高新技术项目; (三)与园区产业链之间关联度高,且符合环保、循环经济的项目;第六条新建项目确定位置后,要先经国土部门现场核定地类是否为建设用地,杜绝发生违法用地现象。 第七条企业正式施工前,应及时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立项审批等证件,并向指挥部报送厂区规划总平面图和效果图,批准后方(:工业园区规章制度)可建设,杜绝无证施工和未批先建现象发生。 第八条企业建筑工程,由企业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正

工业园区管理办法

2017年工业园区管理办法 为加强工业园区管理,维护园区公共秩序,创造园区良好环境,把园区建设成为整洁、优美、文明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根据总局设立工业园区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业园区指***城镇总体规划中的集中工业区。 第二条工业园区设立园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园区管委会)为本制度实施的主要部门。凡在园区内的企业均应遵循本制度,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园区管委会下设办公室,与工业科合署办公。 第二章园区内企业管理 第三条为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入园的管理工作,规范各项工作程序,进入园区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工业园区产业规划;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三)符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 (四)申请在工业园区投资新建项目,由投资者向园区管委会申报以下材料: 1、项目入园申请书; 2、投资者身份证复印件;

3、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4、企业的国税、地税登记证复印件; 5、银行资信证明; 6、项目建议书; 7、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项目环境初步评审意见; 9、项目立项报告或备案文件。 第四条对符合上述条款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项目可优先审批进入园区: (一)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 (二)高新技术项目; (三)与园区产业链之间关联度高,且符合环保、循环经济的项目。 第五条投资者要按申报项目进行建设,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改变经营项目、不得将土地使用权进行转让、不得超越征地界限占用土地。 第六条园区内以农机工业企业为主。一切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农机制造企业,都可由境内外投资者、创业者、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合资、合作开办或独立开办。 第七条鼓励国内外及区域内外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园区内兴办农机工业企业、农机科研教学基地。

中国工业遗产概述

中国工业遗产概述 俞孔坚,方婉丽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摘要:人类漫长的经济生产活动在大地上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景观,18世纪中叶世界工业革命以后,生产活动对城乡空间的塑造力与日俱增,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某些门类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伴随着生产空间的废弃化,但留下了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工业遗产。本文通过界定工业遗产内涵的,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从工业遗产的认定与登录、保护和重新利用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在此框架下立足国情,梳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甄别潜在的工业遗产,便于进一步开展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文章最后展望了未来工业遗产保护和重新利用的趋势与途径。 关键字:工业遗产,中国近现代工业潜在遗产,保护与重新利用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in China Kongjian Yu, Wanli Fang The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eki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long-lasting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have

endowed us with unique landscape, especially after the 18 century's industry revolution, production activities have an increasing power in shap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 Due to the rearrangement of industrial hierarchy, certain kinds of production are at low ebbs, with decline in the space which used to accommodate them, however this process provide us with plent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of high historic or memorial value. This article indicate the emergenc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by define the contents and clarify the merits. Then it demonstrate the wa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dentification, logging on, protection and re-us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framework, it focus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modern industry and the discrimination of potential industrial heritage hence lef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general investigation. To end up, it looks into the future tendenc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use. Key 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 Potential Industrial Heritage in Chinese, Protection and Re-use 1 工业遗产的内涵及保护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