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产业综述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化工产业综述
结论:
1、石化产业具有明显周期性,石化产品需求的波动性导致石化产品周期性;石
化产品需求增长的线性与供给增加的阶梯性导致石化产品的周期性。从2004年起,全球石化产业进入景气繁荣期,随着中东和中国乙烯产能的释放,大宗石化产品行情进入下降通道。对于分销商来讲,情况可能由资源紧缺转向市场疲软。
2、全球石化产业的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东以资源优势将成为全球大宗石
化产品的净出口地;亚太(尤其是中国)因为经济的迅猛增长而成为石化产品的主要消费增长点。大宗石化产品走向呈现从中东流向亚太。中国大宗石化产品的自给率仅维持在50%左右,大量原料依然需要进口。
3、石化产业的特点:石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石化产品的多样性+石化产品用
途的广泛性决定了分销渠道存在的必然性。与石化产品生产商的国际化相对应,石化产品分销商具有区域化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石化分销本地化的趋向明显。
4、石化产业的核心要素:资源、资本、技术。石化产业已经由资本约束转为资
源约束和技术约束。对于石化产品分销商而言,对接上游资源和把控下游市场尤为关键。对于前程石化来讲,对接中东资源和掌控终端客户应提高到战略高度。
一、石油化工产业链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煤以及食盐等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石油化学产品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的加工工业。
石油作为石油和化学工业最主要的原料,按其加工和用途来划分有两大分支:一是石油炼制,即经过炼制生产各种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焦炭等石油产品;二是石油加工,即把蒸馏得到的馏分油进行热裂解,分离出基本原料,再合成生产各种石化产品。前一分支是石油炼制工业体系,后一分支是石油加工工业体系。因此,通常把以石油、天然气为基础的有机合成工业,即石油和天然气为起始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称为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炼油与化工相
互依存,相互联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业领域,其产品众多,它们的交叉与渗透,不但推动了石油化工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石油的经济效益。作为20世纪60年代后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工业部门,石油化工总产值约占整个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的2/3,是石油和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部分。
上游是指石油炼制及进一步裂解生成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目前中国市场这一领域被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集团所垄断。寡头垄断是上游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公司拥有全部陆上石油资源的开采权,拥有90%的石油炼制能力,以及52%的加油站,是两家规模较大的上下游一体化公司。中海油独享海上石油资源专营权,缺乏中下游业务。
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龙头与核心,我国乙烯的裂解原料主要是石脑油或煤柴油。乙烯衍生物也主要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我国乙烯的消费领域主要是PE 、PVC 、环氧乙烷、乙二醇、苯乙烯等。由于国内乙烯生产远远不能满足下游产品市场需求,我国每年需进口大量乙烯下游产品。
中游是指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如氯乙烯、苯乙烯、PTA
合成树脂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精细化工 上游产业 中游产业 下游产业
有机化工原料
(苯乙烯、PTA )
等200多种)及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个领域,产品种类繁多,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经过发展,国内一些民营企业在某些细分产品领域完全可以和国内三大集团甚至国外大公司竞争。我国是三大合成材料最大的消费国家之一,多年来,国内产量一直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对外依存度较高,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省等周围边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在此领域最大的贸易伙伴。
下游是指精细化工领域,是指以有机化工原料继续深加工得到更多品种的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的产量较小,品种较多,技术密集程度和附加价值高,要求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要快。产品包括农药、染料(含颜料)、医药、助剂、涂料、胶粘剂等。由于精细化学品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明显的经济效益,发达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在20世纪80年代则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战略转移,迄今可以说已经完成了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重大调整。目前已不是单靠技术能够飞跃,而是要把技术实力、营销技巧及与用户的伙伴关系完美地结合起来。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精细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50%~53%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的55%~63%。目前美国的精细化工率已超过53%,德国为50%,日本为60%,法国为63%。目前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总销售额约为1.8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工约为3500亿~4000亿美元。
二、石油工业发展史
1、石油工业的成长是跨国公司相互竞争的过程
(1)1782年,法国人发明煤油灯,为石油的使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19世纪50年代末期第一口油井—德雷克油井(Drake城l1)获得了商业性成功,对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石油才开始取代动植物油。在早期,美国始终是占有统治地位的石油输出国,美国标准油公司(s如da川011Company)几乎垄断了美国的炼油工业和销售市场。1911年美国政府发布了反垄断法,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决定,将标准油公司解体为许多独立的大石油公司。由标准油石油公司解体的大石油公司有许多是当今大的石油企业集团,如:埃克森公司(Exxon)、雪弗龙公司(Chevron)、美孚公司(Mobil)、阿莫科公司(Amoco)、大陆石油公司
(Conoco)、大西洋富田公司等。
(2)20世纪30年代末期,石油产业格局发生变化
20世纪30年代末期,随着石油供应量超过需要量,加之经济衰退,产生大量的过剩,石油市场遭到了空前的灾难。在此期间,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沙特阿拉伯、科成特、伊朗、印度尼西亚以及拉洲的墨西哥、委内瑞拉、秘鲁、乌拉圭等地区发现了大量油田。大多数国家政府都向公司提供勘探开发的特许权。石油产业格局发生变化,跨国石油公司己经不仅仅是美国的石油公司了,埃克森、英国石油公司(BP)、美孚、英/荷壳牌、海湾、德士古、雪弗龙、拉姆以及法国的道达尔等公司得以迅速发展。
(3)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大量发现,石油中心的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大量发现,美国石油产量占全球的比例由过去的60%以上,到1953年开始下降到50%以下,由于煤炭在世界能源需求量中所占的比重已迅速下降,石油成为主导能源。从1948年起,美国开始从中东进口原油,美国由以前的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石油的主要出口中心已从墨西哥湾向波斯湾转移。20世纪50年代,但随着伊朗原油的大量供应,苏伊士运河的重新开放,再加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新油源的出现,石油过剩日益加剧,这孕育了石油产业的重大变化。
(4)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OPEC)建立
1960年9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建立,标志着新的石油市场格局诞生:OPEC、非OPEC、以及欧美“石油七姐妹”为代表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等“三足鼎立”石油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1960年,OPEC每天出口730万桶,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85%。与OPEC力量的增长相对的是跨国石油公司作用的逐渐衰落。进入70年代,石油在能源需求结构中比例达到50%,西欧和日本等依靠OPEC低廉的石油迅速发展了其经济。70年代OPEC与跨国石油公司围绕石油标价权、增加税收、和石油资源的控制权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1974年OPEC 将油价水平从每桶2美元提高到13美元,矿区使用费从产量的1/8提高到l/6,所得税提高到65%,OPEC获得了石油生产控制权。
(5)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市场经济国家的需求暂时处于停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