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诗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岛:《回答》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 北岛诗歌在青年中激起强烈的反响,在于 它以昂扬的格调创造了一个表达个人信念 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北岛意识到他所面对 的历史和现实的困境,他知道要说出个人 的信念要承受强大的精神压力,他知道自 己置身于一个永久性的悲剧情节之中。北 岛的诗感情充沛,怀疑、否定的不屈精神 以及悲剧意识,使北岛的诗有着一种内在 理性力量。
代表作品:闻一多的诗集《红烛》、 《死水》
创作特色
徐志摩的诗是独抒性灵的诗。
“性灵”,实际上就是一种发自 内心的真情实感,一种内在的 情性。由这种情性的牵引,他 在诗中尽情地表述着对理想和 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对自然 和爱情的热爱。 (徐志摩)“我要的筋骨里迸 出来的,血液里激出来的,性 灵中跳出来的,生命里震荡出 来的真纯的思想。”
“现代派”与戴望舒
“现代派”诗歌流派是指1932年之后围 绕《现代》杂志的一批诗人,包括戴望 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等, 善于将日常生活的观察转为哲理性的 感悟,其圆熟,冷静的表达常常出奇制胜。
戴望舒:受20年代后期兴起的象征派诗风影响 的著名诗人 。
他在1928年写成的《雨巷》,是现代诗的经典之 作。
中国现当代诗歌
一、现代诗歌简介
现代诗歌主要是指“五四”运动 以来的新诗,用白话写作,打破 旧诗词格律。
最早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 《新青年》。
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 一部白话新诗集。
它的主要价值是在诗体 大解放、诗的白话语、 音韵节奏等方面,作了 大胆尝试 。
• 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
否定者
论争的另一方以丁力、郑伯农、程代 熙等为代表。他们以历史传统和现实 政治的视角观照诗歌,认为朦胧诗是 晦涩诗,古怪诗,“崛起论”是古怪 诗论,从而基本否定了朦胧诗的艺术 朦胧。老诗人艾青、臧克家对朦胧诗 和“崛起论”基本上也持一种批评甚 至否定的态度。
“朦胧诗”影响迅速扩大
在“朦胧诗”的论争中,“朦胧诗”影响迅 速扩大,并确立了它在中国当代诗歌转折 期的地位。诗歌革新者努力的基本点包括: 推动当代诗歌打破自我封闭,探索与人类 广泛文化积累建立联系和对话的可能性; 坚持诗的写作,放置在对个体的生存价值 的确认的基础之上;开始当代诗歌语言的 革新,激活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生命的试验 等等。
《女神》被誉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 作。
其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 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突出并强调了“情感”与“想象”在 诗中的作用。
“湖畔诗人”
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 修人等出版了他们的诗歌合集《湖 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 集《蕙的风》。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 人为“湖畔诗人” 。
• 舒婷的诗情感丰富细腻,而又始终有一种 清纯明净的气息。她的诗其实并不怎么复 杂,只不过执着于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而 采用了多种隐曲的修辞手法,正因为此, 她的诗在当时却具有打开人们心灵窗户的 功效,并且在艺术上显示了与正统诗歌截 然不同的形式。
• 这些显然是因为当时的意识形态背景过于 封闭压抑而反衬出它的革命性。舒婷可能 是最早正视个人内心情感的女性诗人,她 的诗中总是隐约呈现着一种不可知而又不 可抗拒的外在力量,而一种女性的哀愁带 着祈祷穿越于其中,最终获得无可奈何的 解脱,这可能就是舒婷的诗最具魅力之处。
中国诗歌会
成立于1932年,成为30年代 “左联”倡导的革命诗歌运 动的中坚。
创作特点:密切反映时代变 化,抒发革命激情,追求形式的 大众化,通谷化,追求刚健壮阔 的力之美。
代表作家:艾青、臧克家。
“七月派” 和“九叶派”——代表抗战时 期以及40年代新诗发展水平
“七月派”是在艾青影响下,以理 论家胡风为中心的作家诗人群,代 表人物有绿原、阿垅、曾卓、牛 汉等等。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生命幻想曲
• 把我的幻影和梦 • 放在狭长的贝壳里 • 柳枝编成的船篷 • 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 • 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 • 我开航了
• 没有目的 • 在蓝天中荡漾 • 让阳光的瀑布 • 洗黑我的皮肤 • 太阳是我的纤夫 • 它位着我 用强光的绳索 • 一步步 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 • 我被风推着 向东向西 太阳消失在暮色里 ……
顾城笔下一代人
• 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沉落下去,而是开 始了执着中的奋起,迷惘中的寻求。“黑 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求光 明”(顾城《一代人》)。顾城笔下一代人的 形象,正是这一代青年最真实的象征。
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代派艺术
• 在他们丰富而又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中, 既有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惊悸、恐怖、苦闷、 激愤,又有心灵的痛苦、迷茫、空虚、失 落,同时也有在反思过程中所孕育的新的 希望和理想。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基调
就其发展过程而言,最早可溯源到“文革” 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当时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一种模糊而又 强烈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 对抗等交织在一起,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 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对失 去家园的牵系等,成了这一代人的主导情 绪和情感基调。
• 当他们怀着这种情绪走近诗歌时,又不期 然地与西方现代派艺术达成了某种程度的 默契和汇通。于是他们一改传统直白浅露 的抒情模式,而大量采用象征、隐喻、反 讽、变形、通感、暗示等艺术手法,使之 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含混甚至歧义的诗 意氛围,因此人们便把这类诗称作“朦胧 诗”
持肯定,赞赏的态度者
主要以谢冕、孙绍振、徐敬亚为代表。他 们分别写了《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 美学原则在崛起》、《崛起的诗群》等文, 为新诗潮推波助澜,故被称作“三个崛起 论者”。他们指出,在新的挑战面前,一 批新诗人在崛起,他们不拘一格,大胆借 鉴西方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写出了一些 看似古怪实则新异的诗篇,这情景实在让 人兴奋! 这股诗潮的崛起“与其说是新人的 崛起,不如说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 起”。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 顾城却有着异常细腻敏感的诗情,也许这与他早 年随父亲下放到农村有关,乡村的田园生活在他 的孩子记忆里蒙上了一层纯净优美的色彩,这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后来的诗情与风格。顾城始 终以孩子气十足的眼光来注视着世界,它的诗有 一种清新可人的气质,那么脆弱而又倔强地表达 个人极其幼稚的感受。在顾城的大多数诗中,传 统的比兴手法象是从他的唯自然主义态度里随意 流露出来的趣味。单纯、异想天开,洋溢着童稚 的豪气与可爱。一些朴素的哲理从顾城的诗里流 露出来,那么平静而又隽永
•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最初的朦胧诗
• 1969年至1976年间,由北京赴河北 白洋淀一带插队的一批知青构成的创 作群体“白洋淀诗歌群落” ,主要包 括芒克、多多、根子、林莽、方含、 宋海泉等。由于白洋淀距北京不足二 百里,各种新思潮便很快波及这里。
“地下阅读”
• 70年代初北京青年“地下阅读”的《麦田 里的守望者》、《在路上》等,也很快在 白洋淀传阅,从而形成了适宜于“地下诗 歌”生长的独特人文环境,也使许多成员 日后成为新诗潮的主将。“白洋淀诗群” 于1976年因芒克最后一个离开白洋淀而告 终结。当他们陆续返城之后,在1978年12 月刊印了民间刊物《今天》,这是他们作 为朦胧诗群最初的半公开亮相。
创作特色:对单纯爱情的歌咏和内心 世界的大胆剖白。
“我们歌笑在湖畔 我们歌哭在湖畔”
——《湖畔》
“新月派”
1926年围绕北京《晨报》的《诗 镌》,集合了一批立志要为新诗创格 律的诗人,其中有闻一多,徐志摩,朱 湘等人,他们随后还创办了《新月》 和《诗刊》,“新月派”由此得名。
艺术主张:诗当有音乐的美、绘画 的美、建筑美,要“理性节制情”, 带着“镣铐”来“跳舞”。
• 也许北岛意识到他的诗承载着过重的历史 焦虑,那种企望说出历史真相的压力,使 得北岛总要扮演哲人和布道者的身份。因 而北岛的诗也有摆脱表意焦虑之后的平静。 在一系列的高昂格调之后,北岛的诗总有 一种沉静的情调出现,它们象如歌的行板, 使北岛的诗又总是转向另一片情感的空地。 北岛的诗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情绪变化 层次分明,那种理性的力量与明朗俊逸的 情调结合得恰到好处。
• 80年代
80年代诗歌的开端,应该回溯 到1978年12月。正是 在这一年,影响了“一代人” 的诗歌创作,并扭转了 当代诗歌历史进程的油印刊物 《今天》创刊了。
朦胧诗的发端
70年代末80年代初,给诗苑带来了一股 新异的诗风。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 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顾城、 江河、杨炼、等。这批年轻诗人所引发 的新诗潮之所以在70年代末出现在中国 诗坛上,是由特定的时代语境和历史积 淀所形成的。
“九叶派”则是40年代以《中国 新诗》等刊物为中心的另一风格 趋向的诗人群(又称“中国新诗 派”),代表诗人是辛笛、穆旦、 郑敏等。80年代出版有他们9人 的诗歌合集《九叶集》 “九叶派” 由此得名。
二、当代诗歌简介
• 50年代后期 新民歌运动
自上而下组织发动的一场具有全国性质的 搜集、写作和整理民歌的运动。
政治抒情诗—这一时期最受欢迎的文体之一
主流样式:颂歌 内容 代表作:胡风的大型交响乐式的长诗《时间开 始了》
其他样式:战歌 并不要求必然表现真实的战争,诸如社会主义 建设、思想改造乃至种种生活事件,都被看成 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边塞风光也成为这类诗的描写对象。
• 70年代
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群众自 发的诗歌集体创作运动。
•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 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 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 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 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 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 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 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文学方面的效果:1959年9月,郭沫若和 周扬主持编选的新民歌选集《红旗歌谣》 正式出版。
负面效应:催生出大量的伪民歌。
• 50、60年代 两类诗人共同支撑着诗坛
一类是19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 。 一类是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
像李瑛、雁翼、顾工(顾成的父亲)、公 刘、白桦、流沙河等,其中有的人加入了 军队。
悖逆心理
• 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的《回答》, 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从而形成了 强烈的艺术冲击波。由于这批年轻诗人大都经历 过十年浩劫,有过激情和理想从狂热到幻灭的过 程,所以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年少时天真和单纯的 信仰被欺骗之后,不免有些失落和迷惘。由此, 他们便开始产生一种悖逆心理,不仅怀疑“文化 大革命”,甚至也怀疑起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这 就是一代人在特定时期所怀有的特有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