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课练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课练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课练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课课练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

基础巩固题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的像(填“缩小”或“放大”).

2.投影仪的镜头是,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形成一个的像.平面镜的作用是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3.放大镜也是,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把放大镜放在物体的上方,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会看到的物体的像.

4.在透明的玻璃板或塑料片上滴一滴水,这样就做成了水滴.用它观察课本上的字,字被水滴了.

5.、、都是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胶片上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

(2)投影仪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 )

(3)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

(4)投影仪银幕上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

7.下列不是凸透镜应用的是( )

A.潜望镜 B.放大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缩小虚像原理制成的

B.物体不管离放大镜多远,都能成放大的像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D.投影仪上的螺纹透镜是用来成像的

强化提高题

9.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10.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能在光屏上得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c.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D.光的反射成实像,折射成虚像

11.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投影仪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胶片得到缩小实像

B.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利用它来成像

C.放大镜实际就是一个凸透镜,所以凸透镜就叫放大镜

D.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只能成等大的像

14.如图3.2—1所示的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是,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

15.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在投影时由于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同学们看不清楚,需要让画面再大些,调节的方法是向调镜头(填“上”或“下”),同时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要.

16.如图3.2—2所示的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的情景,看到的“原”字是正立、放大的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镜.

17.小明手中有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天气又不好,又没有其他光源,无法判断能否会聚光.但盒子中间是透明的.小明手中还有一本书,在现有的条件下,你能帮小明鉴别出该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吗?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

办法:

理由:

18.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后,决定练习使用照相机,他要为他们的探究小组拍张集体照,当小组的同学按位置站好后,他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请你给他出主意,他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19.如图3.2—3甲所示的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她的体温是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3.2—3乙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进行读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原理

参考答案

1.凸透镜会聚缩小

2.凸透镜凸透镜放大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凸透镜放大

4.放大镜放大

5.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6.(1)× (2)× (3)× (4)√

7.A

8.C

9.C解析:放大镜成虚像,A错;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均成倒立的实像,B、D错.10.A解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呈在光屏上,A正确;虚像是沿进人人眼的

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B错;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成虚像,c错;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可以成实像,也可成虚像,D错.

11.B

l2.C

13.ABD解析:放大镜成放大的像在一定范围内(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

14.平面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15.倒立、放大的实下增大

16.虚凸透

17.办法:将盒子中间透明部分靠近书上的字,如果字被放大了,该透镜就是凸透镜,否则,就是凹透镜.

理由:凸透镜可做放大镜,用来放大物体,凹透镜不能.

18.使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同时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解析:要使所有的人都进入镜头,应该使每个人的像缩小一些,那么人与照相机的距离需要远一些,同时为在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胶片与镜头距离小一些.19.36.7 A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海淀区2019届高三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练习 物理 2018.11 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如图1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于悬点O ,另一端连接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的拉力大小为mg tan θ B .绳的拉力大小为mg cos θ C .水平力F 大小为mg tan θ D .水平力F 大小为mg cos θ 2.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2所示,其中a 、b 、c 为三个质点,此时质点a 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a 的振幅为零 C .该时刻以后,b 和c 始终有相同的加速度 D .该时刻以后,c 比b 先到平衡位置 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将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橡皮条的另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的A 点,圆环上有绳套。实验中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圆环,将圆环拉至某一位置O ,如图3所示。再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把圆环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 。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橡皮条、弹簧测力计和绳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B .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方向一定沿AO 方向 D .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计算合力的大小 图1 x 图2 A O 图3

八年级物理上册 透镜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3.2生活中的透镜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过看图及课件的展示,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件及实物的展示,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课件演示,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具】照相机,课件. 板书设计: $3.2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透镜,知道了透镜会折射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透镜,这课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生活中的透镜. 板书: &3.2 生活中的透镜 二,展示目标:(投影) 三,课堂导学: <一> 导学“照相机” 1.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境,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对于照相机,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兴趣,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引导,给于鼓励。) 2.自学课本P62-63一、二段照相机。 自学指导:(1)仔细观察图3.2-1,你看到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_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的像。 (2)胶卷上涂着一层_______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________,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3)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像___物体(填大于、小于)。 (4)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及指导。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和《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及标准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和《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 一、选择题 1、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2、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 ) A 一定是平行光 B 一定会聚于一点 C 一定是发散光线 D 一定较入射光线会聚一些 3、下列光学仪器,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D.可能等于L 5、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 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A.a B.b C.d D.都不行 6、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凹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一定比原来光束发散. 7、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 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 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 二、填空题 8、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1题图 5题图 4题图

9 、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___镜,对太阳光有 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0、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 1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12、如图是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 ,并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13、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主光轴. 1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下左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15、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上. 三、作图题 16、根据图 中所给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17、(1)完成图甲中的光路图. (2)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2题14题 16题 17题甲 乙

2019海淀高三期中语文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1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1.(3分)B 2.(3分)C 3.(3分)C 4.(3分)D 5.(3分)C 6.(6分) 答案示例: 打卡地点①:航站楼核心区的一根C型柱前 推荐语:C型钢柱应是本次人文·科技之旅的重点参观项目。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在航站楼核心区的任一根C型柱前打卡留念,驻足参观。远观,我们可以感受C型柱支撑屋顶,为航站楼带来的开阔感,在宏大与舒适中体会人文机场的内涵。近看,我们可以观察C型柱连接屋面部分特殊的采光设计,观察它与屋顶和地面间的支撑结构。C型柱设计、施工中的科技含量,能让同学们更好的感受到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 打卡地点②:京雄城际铁路大兴机场高铁站 推荐语:本次游学活动,我建议从北京西站乘坐京雄城际高铁前往大兴机场。游学首站打卡大兴机场高铁站。刷二维码乘车,同学们可以感受到高铁的智能服务。“凤栖梧桐”主题文化墙前拍摄集体照,大家可以留下见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纪念。由高铁站前往航站楼的过程中,大家还可以体验旅客的真实感受。大兴高铁站内清晰的路线导引,与机场航站楼无缝衔接的标识,和机场相同的装修风格,都会让你感到方便、快捷与舒适。 【评分标准】每条推荐语3分,其中主题突出2分(人文、科技体现其一即可),语言简洁、有说服力1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 7.(3分)A 8.(3分)B 9.(3分)①B ②C ③A(每空1分) 10.(3分)D 11.(5分)①(3分)参考译文:向百姓横征暴敛【评分标准】“厚”“措敛”“乎”,翻译正确,各1分。 ②(2分)参考译文:音乐影响人深远,(它)教化人迅速 【评分标准】“入”“化”,翻译正确,各1分。“也”表停顿,若译为连词,扣1分。 12.(6分)参考答案: 墨子反对“兴乐”的理由:兴乐会加重百姓负担,是不仁的行为(1分);兴乐对于改善百姓生活、国家平定祸乱没有具体作用(2分)。 荀子认为应该“兴乐”的理由:音乐是人情的自然流露,君王通过音乐可以引导人心向善(1分);音乐能够使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1分);音乐能起到教化百姓,团结民众的作用,有利于君王的统治(1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 13.(6分)答案要点: 乐要以仁为基础;乐与礼能够起到完善人格的作用;乐要兼具道德性和艺术性。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4.(3分)D 15.(3分)B 16.(6分)答案要点: 被贬谪后,于羁旅途中的孤独感伤。对时光流逝的愁苦无奈。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面对世俗的清高孤愤。 【评分标准】每点2分(情感内容1分,诗句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言之成理即可。 17.(6分)参考答案: ①庶竭驽钝②攘除奸凶③三顾频烦天下计④两朝开济老臣心 ⑤身既死兮神以灵⑥魂魄毅兮为鬼雄(“子魂魄兮为鬼雄”亦可) 【评分标准】6分,每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18.(2分)B 19.(3分)C 20.(5分)答案示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5章 第2讲 生活中的透镜(教师版)

第22讲生活中的透镜 1.生活中的透镜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2.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4.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知识点一: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 2.投影仪; 3.放大镜。 【例题1】(2019云南模拟题)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答案】10~20cm,改变光路。 【解析】本题考查投影仪成像原理。投影仪、幻灯机都是利用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10~20 cm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成像时,因为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 知识点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 课前预习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

1.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交卷、屏幕。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靠近物体。 【例题2】(2019四川自贡)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 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答案】C 【解答】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正确。 B.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B正确。 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在物距不变的条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菜花大些,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需调得大些,故C错误、D正确。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德州)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 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习题精练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年高三期中考试生物(带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生物2019.11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关于下列四种小分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葡萄糖②核苷酸③氨基酸④ATP A.都是构建生物大分子的单体 B.都是含N和P元素的物质 C.都可以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D.都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2.下列关于RNA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和蛋白质分子都含C、H、O、N四种元素 B.RNA在细胞核中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RNA和蛋白质完全相同 D.RNA聚合酶在核糖体中催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3.基于生物学科学习所形成的下列理解,不合理 ...是() A.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序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决定其功能 B.物质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物质与能量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C.稳态不仅表现在个体水平,细胞和群体水平也可以表现出稳态 D.生物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导致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形成 4.右图中①~⑤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是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②是蛋白质和脂质合成场所 C.①③④与蛋白质的分泌过程有关 D.分裂时⑤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5.酵母菌和蓝细菌(蓝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叶绿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内质网

6.下列各项无法 ..通过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证明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渗透吸水 D.水分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7.研究者将大蒜的根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磷酸盐溶液中,4 h后测定得到右图所示的磷吸收速率曲线。对本实验现象作出的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磷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大蒜根尖细胞 B.磷吸收速率受到膜上载体数量制约 C.磷吸收一定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D.磷的吸收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8.下列过程中不会 ..发生“ ”这一化学反应的是() A.叶绿体基质中C3被还原 B.线粒体内膜上O2和[H]结合 C.胰岛细胞向外分泌胰岛素 D.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动 9.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选项探究内容实验方案 用FeCl3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催化等量H2O2分解,待H2O2完全 A 酶的高效性 分解后,检测产生的气体总量 B 酶的专一性用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检测是否有大量还原糖生成 用淀粉酶分别在热水、冰水和常温下催化淀粉水解,反应 C 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相同时间后,检测淀粉分解程度 D pH对酶活性的影响用H2O2酶在不同pH条件下催化H2O2分解,用斐林试剂检测 ...的是() A.酵母菌细胞能进行过程①②或过程①③ 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能进行过程① C.低温下苹果细胞中过程①②的速率降低 D.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过程①④ 11.某同学将新鲜金鱼藻置于盛有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改变灯泡与烧杯的距离,测定得到右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题

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题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像。 3、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 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4、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5、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 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 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 6、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 7、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有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照相机简介 照相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但你对照相机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照相机的一些知识。 一、镜头 由于单个凸透镜在成像中存在着严重的光行差问题(包括像差、像散、像场弯曲、畸变和色差等),因此实际照相机的镜头是由透镜组构成的,它起着校正光行差的作用。它一般由前后两个会聚透镜组及中间一个发散透镜构成。 由于镜头在照相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特别用心保护,注意防潮、防晒、防高温、防碰撞、防灰尘、防油气、防污垢,同时切忌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接触镜面。每次用完后,应立即用镜头盖盖好,并把距离拨回到无限远处(让镜头收进去)。如镜面有一些浮尘,可用干净柔软的毛笔轻轻拂去灰尘,如擦拭镜头,应用干净的控镜头纸或用干净的专用麂皮轻轻地从镜头中心起转圈向边缘试擦,揩拭的次数越少越好,以免镜头受伤。 二、光圈 光圈的作用是调节镜头的通光量。镜头的实际通光量不但跟光圈口径有关系,而且跟镜头的焦距有关系,因此,镜头的通光量不能用光圈口径表示,而要用光圈的相对口径表示,光圈的相对口径等于光圈的口径与镜头的焦距比:f a 。因为分母的数值越大,就表示相对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 案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我们通过观察走近它,认识它. 二、新课教学 [生甲]我很想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像? [生乙]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 [生丙]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生丁]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照全景和不是全景的像? [生戊]为什么像片中景物比实物小? [生己]有时拍出的像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 [生庚]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

初二物理经典 生活中的透镜 知识讲解(提高)

生活中的透镜(提高) 【学习目标】 1.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2.知道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3.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实像和虚像的特征,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5.掌握照相机和投影仪在使用中的调节。 【要点梳理】 要点一、照相机 1、【高清课堂《透镜、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2、构造:镜头(凸透镜)、胶片、调焦环、光圈环、快门等几部分组成。 3、成像特点: (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要点诠释: 1、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大于底片离照相机的距离(像距)。 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胶卷上所成的像越小,像的位置(底片或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越近。 要点二、幻灯机和投影仪 1、成像原理及示意图: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

2、构造:凹面镜、光源、螺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要点诠释: 1、幻灯机和投影仪的调节: (1)透明胶片到镜头的距离(物距)小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像距); (2)透明胶片离镜头越近时,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大。所以要想让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向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增大投影仪到光屏的距离。 (3)幻灯机(投影仪)成的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如下图: 类别构造作用 幻灯机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聚光镜加强照到幻灯片上的光 凹面镜反射会聚光线,照亮透明胶片 光屏承接像 投影仪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螺纹透镜会聚光线,照亮透明胶片 平面镜改变光路 凹面镜反射会聚光线,照亮透明胶片 光屏承接像 要点三、放大镜 1、成像原理:放大镜(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成像规律: (1)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2)放大镜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大; (3)如果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放大的虚像便消失了。 要点四、实像和虚像 1、实像: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形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适度的位置,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 2、虚像:没有实际光线会聚,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虚像处发出。

2018-2019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地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地理2018.1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回答第1题。 1.“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8年9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顺利召开。图1为非洲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第2、3题。 图 1 2.峰会期间, A.北京比金沙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B.北京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C.北京日出东南,比开普敦日出早D.地球公转和自转速度都逐渐减慢 3.图示区域 A.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B.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C.甲地受寒流的影响,降温明显D.乙地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图2中的4条曲线反映R地某日近地面观测的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其中,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总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读图,回答第4—6题。

图 2 4.影响R地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高度②气候类型③地形特点④地表温度⑤云量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5.图中曲线与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温度依次对应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丙、乙 6.此次的观测地点和时段可能是 A.西欧平原,3、4月份B.撒哈拉沙漠,7、8月份 C.青藏高原,5、6月份D.准噶尔盆地,10、11月份 图3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第7—9题。 图 3 7.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⑤⑥D.④⑤⑥ 8.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 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 9.能够正确表示气流②运动模式的是 A.B.C.D.

八年级物理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整体设计 本节课,是一段神奇的探索,复习前一节的知识让学生熟悉了透镜的知识。学习之中,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这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和积极性。在学生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原理的过程中,利用硬纸片和凸透镜以及塑料膜等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在学生学习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后,利用课件展现透镜的光路。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透镜成像的特点,这些会使学生感到物理不是抽象枯燥的。 本节课,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环节中,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照单抓药”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探索发现的空间,表现在:一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器材。二对同一探究问题,探讨出多种实验方案,摆脱了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探究的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交流,使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充分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探究过程的美好与和谐,体验探究问题成功时的喜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格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节课学生经历了“提出猜想、学习原理、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这一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弄清了原来未知的知识,这与科学家的创新发明在本质上并没什么区别。在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同时,还对学生渗透求知方法的教育,正是探究、归纳、实验等方法帮助学生丢掉“拐杖”,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过程中去,这些方法将成为学生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3.了解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综合的思维方法。

北京市2019届海淀区高三期中试题(解析版)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地理 一、选择题。 1.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地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地球降水有的地方增多,有的地方减少。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太阳活动耀斑减少,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详解】太阳表面将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地球降水有的地方增多,有的地方减少,①错。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次数将减小,②错。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③对。太阳活动减少,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④对。D对,A、B、C错。 2018年9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顺利召开。图1为非洲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 峰会期间, A. 北京比金沙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 北京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C. 北京日出东南,比开普敦日出早 D. 地球公转和自转速度都逐渐减慢 3. 图示区域 A. 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 B. 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C. 甲地受寒流的影响,降温明显 D. 乙地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答案】2. B 3. C 【解析】 【2题详解】 峰会期间,日期是9月3日至5日,太阳直射点距金沙萨较近,北京比金沙萨正午太阳高度角小,A错。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北京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B对。夏半年,北京日出东北,比开普敦日出早,C错。地球向近日点靠近,公转速度在逐渐加快,D错。故选B。 【3题详解】 根据图例,图示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逐渐增加,A错。年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增高,B 错。甲地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降温明显,C对。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降水丰富,没有季

人教版2012秋八上物理 5-2《生活中的透镜》练习及答案

12年新人教版(走进中考) 第五章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一、选择题 1.(12南京)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 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 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B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2.(12徐州)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 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凸面镜 D .凹面镜 3.(12淮安)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 ,则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为B A .小于6cm B .大于6cm ,小于12cm C .大于12cm ,小于24cm D .大于24cm 4.(12济南)如图所示,人透过透镜所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D A .实像,这个像能用屏承接 B .实像,这个像不能用屏承接 C .虚像,这个像能用屏承接 D .虚像,这个像不能用屏承接 5.(12龙东)下列不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是A A .潜望镜 B .老花镜 C .放大镜 D .显微镜 6.(12南宁)下列光学器材中,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A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平面镜 7.(12来宾)下图所示是“天网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像头,该摄像头的主要光 学元件是A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平面镜 D .凹面镜 8.(12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 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 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B A .投影仪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显微镜 9.(12龙东农垦·森工)下列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C

初中物理复习 透镜及生活中的透镜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生活中的透镜 课前导读 从前,有一个探险队到达了南极洲。那正是南极洲的夏季,说是夏季,其实也在零下 20摄氏度左右,南极的夏天没有黑夜白昼之分,柔和的太阳一直徘徊在天空,把它那几乎使人感觉不到的温暖默默地赐给探险队员们。 南极的天气变化无常,探险队员们顽强地抵搞着无情的大自然带来的寒冷和风暴,进行科学探测。当他们到达一个孤岛上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要动手生火烧水做饭,打火器却找不到了,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也不见打火器的踪影。 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 大家一筹莫展,陷于绝望。 “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一个年轻的队员,望着惨白无力的太阳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思索着。 他取了一块冰,用小刀轻轻地刮,用温暖的双手不断摩挲,慢慢地,做成了一个光洁透明的半球形的“冰透镜”。 他举着“冰透镜”,向着太阳,让太阳光穿过“冰透镜”,形成焦点,射在一团干燥蓬松的火绒上。一分钟,两分钟……火绒冒出一缕淡淡的青烟。又过了一会儿,火绒上出现了一个红点,接着便燃烧起来了! 这团红红的火,驱散了死的威胁,带来了生的欢乐;这团红红的火,恢复了探险队员们的正常生活。他们欢呼,跳跃,像在欢庆一个重大的节日。 模块一透镜的类型和基本概念 【一、知识点】 1.透镜的类型: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主光轴和光心: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3.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用字母“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两侧的焦距 相等,用“f”表示。 (2)凹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它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 交在主光轴的一点上,这一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它是虚焦点。虚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2019-2020学年海淀区高三化学期中考试(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化学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Cu 64 Zn 65 Rb 8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巴黎圣母院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下列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石质阶梯被游 客磨损B.石质雕像被酸雨 腐蚀 C.铜质雕像逐渐变 为绿色 D.木质中轴塔在 火灾中坍塌 2.下列做法的目的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无关 ..的是 A.牛奶在冰箱里保存 B.向玻璃中加入氧化铅 C.高炉炼铁前先将铁矿石粉碎 D.在糕点包装内放置小包除氧剂 3.下列关于铝及含铝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27Al的中子数为13 B.单质铝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C.原子半径:r(Si) > r(Al) D.Al(OH)3能与NaOH溶液反应4.下列变化中,气体反应物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是 A.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迅速变暗 B.露置在空气中的过氧化钠固体变白 C.充满二氧化氮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 D.将氨气与氯化氢混合,产生大量白烟 5.下列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某无色透明溶液中:Na+、Cu2+、SO42-、OH- B.含有大量CH3COO-的溶液中:H+ 、K+、SO42-、NO3- C.pH=11的溶液中:Na+、K+、Cl-、CO32- D.0.1 mol/L的H2SO4溶液中:K+、Ba2+、Cl-、NO3-

八年级物理上册5_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生活中的透镜》 本节通过介绍生活中常用的透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准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可分四个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梳理反思深化问题,应用练习评价反馈,让学生逐步形成对透镜能成不同特征的像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渗透一些趣味小实验,进一步拓展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的物理知识,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针对以上设计思路,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分析、交流总结等过程,弄清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情况。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和特点; 3.了解实像和虚像,能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讲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认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上三幅图分别是日常生活中用的哪些器材?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三种器材在构造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1.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照相机的结构如何?成像有什么特点?(事先让学生做好相机模型) ①像是缩小还是放大?②像是正立还是倒立?③像距与物距谁大? ④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3.投影仪的结构如何?成像有什么特点? ①像是缩小还是放大?②像是正立还是倒立?③像距与物距谁大? ④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 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我们通过观察走近它,认识它. 二、新课教学 [生甲]我很想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像 [生乙]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 [生丙]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生丁]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照全景和不是全景的像 [生戊]为什么像片中景物比实物小 [生己]有时拍出的像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 [生庚]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 [师]这些问题通过对照相机的观察和我让你们收集的资料,看看能否得出结论. [生甲]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 [生乙]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 [生丁]光线强拍出的像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 [生戊]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 [生己]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

2019-2020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生物参考答案2019.1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答案:【C】 2. 答案:【A】 3. 答案:【D】 4. 答案:【D】 5. 答案:【B】 6. 答案:【D】 7. 答案:【B】 8. 答案:【B】 9. 答案:【C】10. 答案:【B】11. 答案:【B】12. 答案:【C】13. 答案:【D】14. 答案:【B】15. 答案:【B】16. 答案:【B】17. 答案:【A】18. 答案:【C】19. 答案:【B】20.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 (1)脂质(或“磷脂”);核糖体;(粗面)内质网;流动性; (2)疏水性;细胞质基质; (3)胆固醇与肽段1 中的氨基酸结合,而不与肽段2结合(未答不与肽段2结合不给分); (4)空间。 22.(8分) (1)类囊体;无水乙醇(或“丙酮”); (2)叶绿素a;光反应; (3)无明显变化;呼吸速率降低,净光合速率升高 【虽然在荫蔽条件下光照不足,但是骆驼刺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增加,产生的[H]和ATP 含量较多,所以真(总)光合速率与自然光下结果没有明显区别;】 (4)叶面积大小,气孔数目(写出其中一点或其他合理答案即可得分) 23. (8分) (1)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分散转移(写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2)(分裂)分化;c; (3)乳腺癌模型;部分支持,实验组肿瘤质量低于对照组,判断肿瘤细胞可能发生转化,但未检测脂肪细胞质量,因此无法判断癌细胞是否转化为脂肪细胞。(实验组的癌细胞数量减少可能是转化为脂肪细胞造成的,也可能是癌细胞凋亡造成的或其他原因造成)。 24. (10分) (1)显;3:1 (2)①2;8;1/5;②同一个位点的突变基因 高三年级(生物答案)第 1 页(共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导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研究走近它,认识它。 预习导学 1.凸透镜的特点:;凹透镜的特点: 2.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3.观察课本81页下图阅读课文然后填空: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的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的物质,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4.阅读课文82页观察图然后请回答: 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形成一个的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5.阅读课文,观察图然后请回答: 放大镜也是,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 合作探究: 知识点1、照相机: 1、照相机的原理: 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成像在暗箱中的_____ 上。被照物体离相机较远,成_____、_____ 的_____像。 2、照相机的结构:镜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