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正确看待孩子早期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正确看待孩子早期教育

摘要

教育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命脉,早期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中国,作为世界儿童人数第二大国,面对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那么怎样从家庭、学校、社会多角度去培养孩子呢?这是个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字:中国,少儿,教育,应试教育,原点

一、中国早期教育不容忽视

(一)中国少年儿童人数众多

中国,作为世界儿童人数第二大国,拥有3亿的少年儿童,年均增长儿童人数1600万。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计划生育的实施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儿童教育重视水平不断提升,那么作为儿童最重要阶段的小学教育越发得到国家和家庭的重视。

(二)中国教育思想扭曲带来的危害

近年来,许多中小学生(甚至是学前儿童)参加课外补习班(特长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少的一两个班,多的甚至四五个班。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多才多艺的人,从娃娃抓起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可是家长之间盲目地攀比,却让孩学着不喜欢的东西,逆反着孩子的兴趣,使之成为牺牲品,甚至成为厌学者。

据网上调研资料反映,一些地方政府给教育局长、高中校长们施加巨大的升学压力,把高考升学率作为考核当地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对“应试教育”不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产生了“保驾护航”的恶劣影响。

“应试教育”不仅带来学生素质上的缺陷更造成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一系列调查报告结果表明:在学生形体发育水平提高、营养状况改善的同时,学生的速

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肺活量数据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初高中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达到58 %、76 %。国家统计局、教育部调查表明,“有64 %的中学生不做任何家务,63 %的中学生回家没有任何体育活动。心理素质方面,国家统计局、教育部调查,许多中学生步入校门时的心情感到‘郁闷’、‘紧张’、‘疲惫’、‘厌烦’、‘焦虑’或‘恐惧’。”[1]这样的学生可能是个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三)家庭教育存在欠缺

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学习不踏实、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反正总是有事,这根本原因就是从家庭开始就没有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学习兴趣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以学习的方法。”要让孩子学习好,首先就要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才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根本。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是传统的教育体制和落后陈腐的教育观念,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变得苦不堪言,令学生望而生畏。其实让孩子快乐学习也不是一件难事,家长只要善于引导、有耐心,是可以做到的。改变传统的“分数至上”观念,使孩子在学习时不要有太大压力。

二、教育应回归原点

(一)什么是教育的原点

教育的原始目的,即“先育人后做学问”。如果一个学生连最基本的道德修养都没有那么学习还有什么用呢?对社会危害最严重的不是无知的人而是有知识而无德的人。例如,往奶粉里添加三氯氰胺,这是有知识而无德的人干出来的,他们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看到影响食品安全的种种“变态”现状,真的让人感到很恐怖。现在的人们都向“钱”看,为了钱他们可以不顾一切,他们迷失了自己,也丧失了人性。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2]现在一些地方在小学阶段实施蒙学教育实在是一件好事。《三字经》、《弟子规》等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营养。如果少年儿童学习了这些书籍,他们就一定会懂得“长者先,幼者后”这一道理。也就再也不会发生在那美丽的城市里,在漂亮的公共汽车上却无人给老者让座的可悲的事情了。

(二)国家对教育重视

早在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就在中共中央会议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温家宝总理也曾在2009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切实解决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与制度、素质教育基本目标与实施途径、深化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等问题,其前提是要实现教育价值观的全面回归。

(三)基础教育面临困境

在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和急功近利的“唯升学率马首是瞻”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下,“应试教育”的倾向愈演愈烈,升学的功利追求使得本来应该坚守“育人为本”

的教育,却无奈地选择了“升学为要”。令人焦急的是,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开始灌输考分意识。怎么考就怎么教是老师的法宝,怎么答得高分成了学生的学习追求。这样,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就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原始目的,大大地损伤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极不相称就是个鲜明的例证。

三、突破束缚让教育回归原点

(一)政府的责任

当今时代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的责任就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千方百计地创造教育发展和教育竞争的公平环境。

(二)从家长做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面对教育制度的欠缺,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去做呢?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长对孩子要多给予鼓励;家长本身要有正确的考试心理,要淡化考试的分数;要让孩子学会缓解学习疲劳;当然,更重要的是多跟孩子沟通,多讲做人的道理。

其实说起来容易,但是在现实中如此做的家长却少之又少,就其根本是因为教育体制的问题——应试教育左右了他们。另外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令人堪忧,所以家长也必须进行自我提升。

(三)从老师做起

面对教育制度的欠缺,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去做呢?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作为小学教师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好孩子。可是如今教育越来越功利性了,不科学的教育政绩观致使中小学“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据新闻报道,由于急功近利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一些地方领导把教育的健康发展当成“软任务”,而把高考升学率当成“硬任务”,习惯于像抓GDP一样抓升学率,并以此作为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要指标。老师面对学校领导下达的指标,不得不进行以分数为目的的教学。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有正确的价值观,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既然改变不了现状,那么教师就应合理处理“应试教育”与“原始教育”目的的关系,选取个恰当点,既满足分数上的要求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注释:

[1]续梅.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刻不容缓[N] . 中国教育报,2006-11-28.

[2]冯骥才.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N] . 人民日报,2008-1-4 .

参考文献:

1 李师江著,《儿女培养手册》. 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9 .

2郭元祥著.《教师的20项修炼》.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

3(美)尼托主编,郑明莉译《我们为什么做教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5.

4张明编著《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10.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