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历史课堂教学的设问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历史课堂教学的设问原则
【关键词】历史课堂设问原则
“问题·探究·反馈”是指以问题为引领、探究为核心、反馈为落脚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题目化、答案标准化、探究主动化、反馈及时化。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在“问题·探究·反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置是课堂成功的前提条件。
合理的问题设置,为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挖掘教材提供了契机。
可见,问题设置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堂设问应该遵循四个原则。
一、实际性原则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学生,首先需要抓住两个实际:一个是教材的实际,一个是学生的实际。
教材的实际是指:答案可以以课本知识为依据经过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后得出,即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学生的实际是指,学生已经学过这些知识,只要将相关、相近的知识合并同类项、纵横整合就可以完成答案,或者把自身的阅历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也不难得出结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学习看作大脑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再加工过程,教师的课堂设问既独立于这一过程之外,又穿插在这一过程之中。
课堂设问介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控制了学生的认
知动机,影响了学生的认知策略,其根本目的是要促使学生新旧知识的同化和连接。
因此,教师的课堂设问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和正确估计学生已有知识范围的基础上,才能将其讲授的平易性与认知的深刻性尽可能完美地结合起来。
如学完人教版历史必修l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教师提问:“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趋势如何?”对于这样难度适中的问题,学生都不难回答。
当然,除了对所教班级的学生有一个整体了解外,更应该对学生个体的智力水平、历史知识水平比较熟悉,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
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重在对学生各种潜能的开发、激励和辨认,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点,而不是关注哪一个学生更优秀。
这样,才能就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所有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
二、适时性原则
适时性原则是指找准提问的契机。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由惊奇和问题开始。
”课堂设问能促使学生追求真知灼识,激发学习动机,点燃智慧火花。
教师的主要责任是要让学生学会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
“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毅力和意志,才会有思考和探究。
历史课堂提问的设置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有三个阶段:导人新课、课堂讲授、课堂小结。
1.用设问导入新课,目的是对旧知识进行梳理,自然过渡到新授课内容。
新旧历史知识的结合点,可以是隔章节之间同类知识的整合,可以是新旧课内容的连接,也可以是同一时间的历史知识的归类。
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l第13课《辛亥革命》前设问: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认为是因为枪不如人、炮不如人、船不如人,主张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引进西方科技,掀起洋务运动。
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先进的中国人反思,单靠学习先进的技术是不行的,必须彻底改变社会制度。
为此,资产阶级采取了哪些行动?这样的问题自然地导入了课题。
2.课堂讲授过程中的提问对学生具有督促、激励作用,还可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
但是,课堂提问也不能滥用,应于学生不易领会的地方设问为宜:①需要归纳总结的地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和“五四精神”的基本含义。
②需要深入分析挖掘之处,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而不归还给中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讨论结果:一战是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此次会议是帝国主义分赃的会议。
说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③需要进行比较、加深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如进入新民主主义内容的学习后提问:“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④需要合并同类项的内容,如“概括世界进步潮流影响下的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包括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
实践。
⑤总结成败得失的原因或经验教训,例如“鸦片战争时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l万人的英军?”(客观原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落后。
主观原因: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根本原因是制度上的差距:没落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资本主义。
)⑥以此为切入点纵横联系的内容,如“工业革命”既可以整合世界资本主义强国的发展过程,又能紧扣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
⑦在过渡处提问,养成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其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地训练。
三、探究性原则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因此,课堂设问,要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基本的出发点,讲究问题的“探究性”。
探究性是指问题本身具有探究的史学价值。
那些内容指向过于笼统的提问,那些无需思考、问题过浅的提问都应该摒弃。
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时,设计的问题是: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投入70多个师共70多万人,国军将士英勇杀敌,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日军只有12个师团20多万人参战,但最终上海为什么失守?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学生必须从中日两国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军事力量、士兵文化程度等方面来进行对比,中国的交通条件、中国政府抗战政策等方面来探究。
一般来说,开放性的题目都具有探究性。
在探究的过程中,要学习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四、有效性原则
设问的有效性是指设置的问题有利于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最大障碍;重点则是课堂教学的“课眼”。
备课时,教师在教学内容中找出难点、重点,串联其他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用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的主动性。
提问的设计抓住了“课眼”,训练的主要内容也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够吸引到教材的重点上来,从而使学生围绕“课眼”理解、掌握全课内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如”两个战场、两条路线”都是抗日战争的重点,其区别与联系则是本课的难点。
为此,我们设置了两个问题:①“如何看待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是:领导不同、抗战路线不同、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作战的规模和方式不同、战场范围不同。
其次,联系也是多方面的: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这是抗战胜利的保证;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主战场,相持阶段,中共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摩擦(如皖南事变)。
②“如何区别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此问要抓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依靠的力量不同: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军队、外援;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
第二,抗战的结果不同: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严重威胁敌
人后方。
第三,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是由国共两党不同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其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
随着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仅从微观、宏观上把握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关键问题,以及具有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同时还认识到,在关注政党政治时,可以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认识问题,这样的设问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