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十大通病

学佛人十大通病
学佛人十大通病

学佛人十大通病作者:徐足之

南怀谨的演讲文章《如何转变气质》说,大家学佛修道,都是想证果。但为什么学的人多,证果的少呢?除了见地、修证之外,主要是行愿不够,不是功夫不到。南怀谨老师说话的对象,是修行多年的座下听众,所以说出的都是不大好听的老实话。初学佛人可能还没有到犯通病的时候,因此可以打个预防针。

这篇演讲是从禅的角度探讨的,南怀谨老师说到学佛人很多毛病,他并没有列举一二三四,笔者为了便于读者注意,从南怀谨老师讲话(文章)中概略出十条。抛砖引玉,也算给读者提供十个话头,随喜参一参。

(1)见地不对。平常人到庙里花百元钱,供上香蕉,然后烧香,磕头,求丈夫女儿好,升官发财,然后把香蕉带回去,自己慢慢吃。学佛人误以为没有这种心理,其实是方式不同而已,也想打坐就能成道,虽不求香蕉,却在求腿。都喜欢打坐的功夫和境界,只要听说那个人有功夫,反正好奇就去追求了,至于道与功夫是什么定义,也搞不清楚,这就是见地不清。

(2)不信因果。不信六道轮回、三世因果,学禅也好,学密也好,学净土也好,根本基础是错误的,等于想在沙滩上建房子,这是不可能的。学佛人在理论上搞清楚的没有,在事实上求证到的更是没有。这是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

(3)喜欢神通。佛法道理谈得头头是道,却没有研究心行。多少人说自己的奇经八脉打通了,三脉七轮打通了。打通了又怎样呢?又比如神通,神通又怎么样?先知又怎么样?多少个自称有神通的人死于高血压、糖尿病。真正的修行,最后就是一个路子:行愿。什么叫行愿?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为。

(4)好寻明师求法。我们做功夫、打坐为什么不能进步呢?大家一定以为方法不对,拼命找明师求方法。不是的。不要自己骗自己。为什么不能得定?是因为心行没有转。学佛的人只高谈理论,对于生命根源没有掌握住,经一万劫也证不到圣人的境界。

(5)不慈悲。学佛人有一个基本毛病要反省。因为学佛,先看空这个人世间,所以先求出离,跳出来不管。因为跳出来不管,慈悲就做不到。我们口口声声谈慈悲,自己检查心理看看,慈悲做到多少呢?

(6)傲慢。据我(南怀谨自称)所知,凡是学了佛的人,或信了其他宗教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傲慢。以为别人不信,就是魔鬼,自己自认是圣人。学佛人同样犯这种毛病,不过换了一个说法:“他唉呀!很可怜,地狱种子啊!”尤其是有点功夫的人,只要学佛打坐三天,然后“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起来了,别人的功夫都不行。

(7)不谦虚。易经六十4卦中,没有一卦全好,也没有一卦全坏,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只有一卦比较起来算是六爻皆吉,那就是谦卦。所以佛家教我们学空,戒律上第一个要做到谦虚。试问几个人做到了?自己反省一下,谁做到了?

(8)神经兮兮。什么是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所以,不要认为有个方法,

有个气功,什么三脉七轮啊,或念个咒子啊,然后一天到晚神经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

(9)不知不觉跟着烦恼转。每个人,尤其是学佛人,随时在烦恼中,一天24小时当中,有几秒钟身心都是愉快的?维摩经上讲:烦恼即菩提。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我们的觉悟,发现自己在烦恼中,知道不对,立刻警觉,这一转,当下就是菩提。但是我们不知不觉中,总是跟着烦恼在转。

(10)见不得老师骂。大家都佩服木讷祖师(密勒日巴),但学不到。木讷祖的教师故意整他,四幢房子盖起来后要他拆掉,把背上都磨破了,流浓流血,他没有怨恨。你们天天想要教师传密法,只要教师开口骂两句,你们就要骂教师了。像这样的心行怎么行嘛!都想自己当祖师、当六祖。可六祖慧能到五祖那里求法,五祖叫他舂米舂了三年。我们不必舂米,反过来好像老师欠学生的。

各位师兄阿弥陀佛

末学才到地藏论坛一星期左右, 被大家踊跃讨论的精进心所感动, 所以也决定发一贴.

末学觉得现在信众虽然多,从青少年到老年人, 大家都很有善根和福报. 但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盲目迷信的状态, 还没有领悟像因果, 六道轮回, 身口意业以及佛学的基本礼仪等这些基础的佛学常识. 导致以后可能会种下小小的恶业, 也很容易被邪知件忽悠. 现在流通的大多数佛学书籍, 开示, 对他们来说可读起来可能难了一点. 所以末学想用比较浅显的语言, 帮他们普及一下佛学的小常识.

末学才疏学浅, 现在也只是个学生, 所以说的话,写的字也都比较稚气, 希望大家能帮末学修改, 纠正一些说的不好的地方, 再进一步推广出去.

下面是末学昨天写的关于去寺院上香的一些注意事项, 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合十感谢

---------

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 然而, 其实大多数人都缺乏正确的上香常识, 因此才会被各种商贩钻空子利用. 所以一直都很想写点文章普及一下上香的知识, 希望大家看过之后也能转告自己的家人, 改正错误的观念.

首先, 例举几种错误的上香方式:

1. 举着一大捆香一起烧. 认为香越多越好.

2. 烧特大型号的大粗香

3. 上香时双手像作揖般,于胸前上下晃动.

4. 拿着香拜佛

5. 认为不同的香有不同的用处, 比如[发财香],[学业香].

以上都是在寺院十分常见的事情. 常常会导致环境污染, 容易失火, 烫伤他人, 以及加重寺方清理香炉的负担等等负面影响和潜在的危险.

所以首先要讲的是, 上香本身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上香本身的意义: 戒,定,慧.

"香代表"戒,定,慧", 烧香供佛, 意味着发愿"勤修戒定慧, 熄灭贪嗔痴".

因此,一般上香最多不宜超过三支.三支可用来代表戒定慧. 其实一支细长的小香就已经足够了.

上香主要是为了表达:

- 向佛菩萨问好

- 用香气薰去自己身上所带的世俗恶味.

- 比喻燃烧自己, 广度众生.

因此. 香并不是用来贿赂佛菩萨的交易. 不该怀着" 你看, 我今天给你烧了这么贵这么多的香, 你可要帮我实现愿望" 这样的功利之心.

心中若是有十分想要跟佛菩萨说的话, 只须在佛前安静,庄严地上一支清香, 将其插在香炉中, 再合掌在心中默默诉说即可.

至诚供养的香没有贵贱之分. 佛菩萨反而不喜欢那种很大很贵很夸张的一烧起来就乌烟滚滚的香.

只要插在香炉里的香满了,寺院的师父们就要来[磨香炉]-----要把插在里面的被烧剩下的

红色香脚一一拔出, 再用专门的磨盘来把炉中的香灰抹平. 如果来访的游客人人都一大把一大把地烧, 就会加倍增重寺方的工作负担.

-----------------------

以下是关于烧香的正确姿势.

有的人只要一听说要教正确的姿势就会很反感地说 "有那么多可计较的吗? 心诚则灵就可以了, 姿势这种形式化的东西不学也罢!" 可是,如果连最起码的佛寺礼仪都不谦虚学习的话, 还有何"心诚"可言呢?

民间最常见的错误烧香姿势, 是将香捧在胸前,上下作揖甩动, 或者身体转向不同的方向,一边转一边甩动手里的香,意思是要拜各个方向的菩萨.

这样上香有两个坏处, 1, 看起来不庄严.把佛事迷信化; 2,作揖抖动双手时, 被甩出来的香灰容易烫到别人, 或者烫坏佛寺的设施.

所以正确的上香姿势是, 双手将香举到眉毛的高度,双手大拇指按住香的尾端, 香尾端对准自己的眉心. 香的顶端对准佛像.

保持这个姿势,心中默念 :

1. 自己问候的这位佛菩萨的名号. 比如[南無大悲观世音菩萨].对佛菩萨行注目礼

2. 默念上香偈:

"愿此香云, 普遍十方. 供养三宝, 护法龙天. 普薰众生, 同入佛智"

(*这个是专业的上香方式, 比较适合在寺里工作的人使用. )

然后, 把香插到香炉中. 再返回佛前, 于佛两边的拜垫(蒲团)上跪下, 合掌向佛诉说心中要说的话. 然后三拜. 起身问讯, 再离开. 专业佛寺工作人员则可在念完上香偈后持香离开,把香插在指定的地方.如出食台, 往生殿等.

优秀企业文化十大特征

优秀企业文化的十大特征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企业资本要素有机融合而共同创造的 全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包括企业资本的各个因素,如生产资本、科技资本、劳动力资本,其中人是创造企业文化的精灵和根本。这些企业资本不是简单的堆积和凑合,而是科学合理地配制和互益共赢地融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原则要求社会主义企业必须致力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也正是卓越原则为我国企业所内化的原因。优秀企业文化的先进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一、优化的资本结构 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资本所有者理念的繁衍和放大,资本是企业文化的遗传基因。资本的属性与资本组合的形式和比例,决定企业文化的社会属性,影响企业文化的自然属性。优化的资本结构是建立和谐企业利益格局的基础。它能够集资本所有者、科技所有者、劳动力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长,形成优势企业文化。否则可能相反。 二、科学的企业机制 企业内部资本、人力、技术、品种、主体设备等各部分的构成数量比和质量等级比,必须合理、配套、有效,其相互之间形成紧密的、协调的、有机的、互益的联系,使企业机体产生效益上的“放大”功

能、运行中的“免御”功能、发展中的“消化”功能、风险中的“自救”功能和复杂环境中的“应变”功能。让企业文化不断分泌出生命激素,保持企业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三、优质的劳动产品 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是企业文化的结晶。当今社会,产品和服务已经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发展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假、冒、伪、劣和落后的产品不可能提升人类文明的档次,不可能给企业带来好的、持久的经济效益,也不可能蕴涵先进的企业文化。优质的劳动成果,它于消费者有利、于公众无害;于当代有益、于后人无弊。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生产和应用,引导人们文明、健康、有益、进取的消费潮流,促进人性的解放、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四、先进的生产工艺 先进的生产工艺蕴涵着优秀的文化,是创造优秀成果的生产资料,是优秀企业文化的母体。优质的劳动成果必然来自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服务规程。没有先进工艺做保障的优质产品与服务是不稳定和不长久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国有企业的改制、改造和所有新企业的建立,特别是非公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必须采用先进工艺,禁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坚决取缔淘汰工艺,为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企业文化的档次打下物质基础。 五、优良的管理体系 第一,模式先进。从家长式、家庭式、家族式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管理体制转变,从“一长制”以“我”为核心,居高临下的管理

分析十大公司的用人理念特点与企业文化的特点

?分析十大公司的用人理念特点与企业文化 的特点,并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其形成的进 程。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选、育、用、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四个方面,而“用”是企业最难做好的,正确的用人理念对一个公司企业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企业文化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内容等。 格兰仕:“人才蓄水”呼唤应届毕业生格兰仕集团的用人理念特点: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本。不仅要造产品,更要造人,合适的人就是最好的。全球范围内引进优秀人才,大胆使用新人,努力追求创新,这是格兰仕一贯的用人理念。对于新人的聘用,会将其放到基层锻炼,然后从中筛选出优秀的人才,提拔使用。格兰仕把这一举措称为“人才蓄水”。 企业文化特点:在格兰仕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格兰仕积淀下来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已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敢为天下先,求真务实的拼搏精神,勇(永)争第一的冠军文化,“压不垮,打不死”的企业精神,开放灵活的文化,人本文化,这些都是格兰仕的企业文化精髓。正是格兰仕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决定着其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有效开展,吸纳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格兰仕集团用人理念及其企业文化形成过程:格兰仕成立的初期是求生存,后来是求发展,现在是要求领先。从1993年开始,格兰仕开始了转型,利用积累的资金不断的扩大微波炉的生产规模,最终成功地从轻纺行业转型为以家电行业为主。在转型过程中,格兰仕意识到;必须以顾客,消费者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在格兰仕深入人心,也是格兰仕成功的关键。危机促成功,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格兰仕微波炉通过整合全球家电制造产业链的成熟资源,由“中国第一”做到了“世界第一”;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格兰仕通过积极进攻战略,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多年来格兰仕对内部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潜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正在逐步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要我干向我要干,跟我冲向给我冲”的转变。 西门子:考知识只5分钟 西门子的用人理念特点:注重应聘者的能力和经验,认为比较理想的人才是既具备能力能够超过所设定的基本“工作标准”,有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西门子也非常重视诚信,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诚信的素质。对于吸引、选拔和融入人才,西门子都有一套独特的操作模式。 企业文化特点: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是德国最大的私人企业,也是全世界第五大跨国公司。西门子公司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电气界的一颗璀璨明星,离不开西门子对人才的重视。员工是企业内部的企

企业留不住人的原因分析及相应解决方法

企业留不住人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为什么企业留人留不住?应该如何处理? 企业留不住人,常见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如下一些: 一、企业文化问题 一个企业创造与培养一个好的企业文化环境非常重要。 很多人离开一个企业,是感觉自己难以融入这个企业。所以,开放的用人制度与工作气氛对一个新入职的员工来说很重要;科学的管理制度与和谐的工作环境也是员工愿意在企业长久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司在企业文化上不利于留人的问题一般有: 1、企业文化不统一不均等。没有经过长久沉淀与持续宣传的企业文化。各部门工作作风受部门负责人影响大,而不是整个公司有一个统一的良好风气。 2、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存在问题,工作交流少,合作少,一些有助于工作的信息未能很好共享,"集体优势"尚待发掘。 3、忙闲不匀产生不平衡。有的部门工作很紧张,部分部门、部分工作人员工作很轻闲。 解决办法: 1、企业文化是自上而下的,好的文化(比如"如何指导不会工作的员工"这个问

题),通过日常的工作交流与刻意的培训,层层向下加强,久而久之成为每一名主管与员工的工作习惯与内心的准则。另一种方法是将企业文化融合在制度中,让员工在遵守制度的同时,也感觉到了企业的文化。 2、可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交流搭建起桥梁,比如市场人员与物流人员的自由交流会,节日联欢等。这也是行政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3、定岗定编,工作内容丰富化。部门的工作分解到岗位,各级领导要充分了解下属的专业特长,让其做善于做的事,并对其工作能力做到心中有谱,以便给其分配合适的工作量,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工作成就感比较强的员工,要善于压担子,给其提供锻炼与发展的机会,以挖掘其潜力,创造更大的成绩。对于这类员工,领导者越是信任,越是压担子,他们的工作热情就越高,工作成就也将越大,这样他们也就越不可能离开企业。根据工作量及工作难度确定所需人数,如工作量不足,可以一人兼多职,不仅可以节约人力成本,也可使个人工作内容丰富,对工作充满热情与信心。避免因人设岗,如有闲职存在,应下决心取消,因为这不仅是人力成本付出的问题,更是影响其他员工情绪的问题。 二、领导人的能力与风格问题 对于个人在公司的去留,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部门及部门内各级主管的能力与领导风格。员工对上司的满足程度与员工流动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雇员对其上司不满时,其流动倾向会有所增加。主要表现在: 1、管理者能力不足或品德恶劣,难以令员工信服,则员工不愿久留。

身边的管理学

身边的管理学 摘要:在生活里,我们要用到的管理学很多,接触的也很多。比如在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加入的学生会,学生社团,甚至是在班级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管理,它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沟通又是处理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因素。沟通又需要好的心态,要懂得关怀。 关键词:学生管理学管理沟通关怀 一:生活中的管理 人处于世上,离不开管理,但是真正懂得管理学的人也是为数不多的。 管理,它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因此从本质意义上说,管理就是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对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完成组织的目标任务;因此在管理中通常是把人视为管理的重要对象以及一个团体最重要的资源,它主张一切要以人为本,管理者必须尊重团体中个人的价值、个性和能力,通过激励和关怀凝聚人心,激活能量;要求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建立起让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施展才能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和谐、进取的氛围,激发人们工作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进入个人发展与组

织目标完美结合的最佳状态。那么,有些时候,你会听到班主任或者班长带着赞许的目光对你说:“这次做的不错,以后继续努力!”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管理者为管理而采取的一项激励措施。 就最小的管理来说,在学校,自己的衣物你得打理吧,书桌你得自己整理吧……这些放在平时我们从不会给予太多的关注,可它本质上来说就是管理。撇开这些小的不说,我们就来谈谈我们作为学生需要接触的管理学。 (1).学校管理 首先,我们在学校就必须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而这些曾让一些个学生刚来校就离校的制度便是校方对我们学生的管理办法。再说深些,此时校方作为管理者,我们就是被管理者,那么校方要做的工作就是研究如何妥当安置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包括课程安排,解决课程冲突问题等等,再将可行方案予以实施。一系列在我们看来非常复杂的问题解决方案有效地结合成一套属于校方的管理方法。且不深究学校的管理学,来到班里,班级又有一套针对我们的管理办法,我们的一班之长就成了管理我们的人。 (2).班级中的管理 管理其实也很微妙,管理者出自一个班级,看似和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上课或者劳动,但是,当处理班级每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时它就变得不一样了,他在其他学生面前是有权威的,他的言语一般会使成员信服。当我们分配上面给这个整体的补贴资金时,需要班长召集成员并带领他们商讨如何让分配,在这期间,班长既要做到使受分配者

佛经中的60条哲理

佛经哲理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四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四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人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人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企业文化影响企业人》,我的名字叫王敏,是位新进的员工,来自一工区。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这有是人生的新的开始。既然选择了这个大家庭,我就要踏实做人,努力工作。为此,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角色的转变和适应新的环境。三字经里有云:“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刚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当然后天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人是社会人,人是群居体。脱离社会人将不仁。对于企业人来说也是一样的,企业人脱离不了企业。怎样才能让企业人不脱离企业呢?我想这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兴衰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的积极发展和走向辉煌。对于新进的我来说,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会影响我在这个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于新进的我来说,我是一个新生的企业人,本性是善良的。在这个陌生的环境,我要努力学习,在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外,尽快地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以便为企业做出搞好的奉献。通过学习企业文化,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要加深自身的集体精神的意识。对于新进的我来说,需要大家给更多的帮助和关怀。 每个人的资质都不一样,有高有低,我不认为工作没有做好,是谁拖累了谁。而是为了做好工作,是谁帮助了谁!只有这样才能继续

维持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而维持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加快企业的发展。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始终是这个企业的精神支柱,我们的企业文化的精髓是:“求实,创新,合作,自强”。只有有了这个精神支柱我们才能有目标,有追求。一个人有了目标和追求是不会碌碌无为的;一个人有了目标和追求他会通过学习,补缺补差,踏实工作,积极进取的;一个人有了目标和追求,他会将个人的目标和追求与企业的目标和追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和觉悟,那么他所处的企业文化是积极向上的,这个时候他就会少了一份私欲,而企业内部就少了一份争斗。这样我们的企业发展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要靠企业人来维持的,企业人不是个体。企业人是一个整体,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要维护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我们必须不短学习,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当我们感到压力大的时候,要学会释压,当同事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要给予他关心和安慰。面对同事的责备和不理解时,我们要学会宽容。当上司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的时候,不要寻找借口推卸责任。我们要静下心来思考,找出工作的缺陷,争取整改。当上司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表扬的时候,我们不能自满,要再接再厉。当我们提拔重用的时候,不要忘了哪些曾经跟我们工作的同事和团队,这并不是我们太能干,而是我们得到一个良好的机会。我们的成功在于这个集体、是我们这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在业务上取得好的成绩的时候,面对同事的冷眼相对,没有

(员工思想)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精选多篇)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精选多篇) 第一篇: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说到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懂,但也没有人能说得很清楚,目前的解释有1700多种。培训学院选用了英国的解释:文化是人群为了生存而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文化其实就是对生存而做的调整。现在,许多的企业都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与企业再造,要创建学习型组织,要培训,因为这是企业生存环境的要求,不能适应就会被淘汰,这就是文化。 文化其实存在于工作与生活中的每个时刻每个部分,在公司中不管你是从事管理工作还是其他的工作,受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现代的社会文化是由企业文化做载体的,是一个群体概念。许多人说企业文化就是老员工文化。而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老员工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把自己的一些文化转化成企业文化,那这是企业就是没有文化的。 既然文化是人群为了生存而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企业文化也应是企业对生存环境作出的适应与调整。所以说,企业文化应该是常新常变的。从这一点上来看,老板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来调整自己,从而调整企业文化。 当前,企业文化面临的三个生存条件:竞争、变化和全球化。 (一)竞争

随着人们生存意识和和谐发展意识的提高,企业间的竞争目的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企业更多的是逃离“红海”而选择“蓝海”,是为了离开竞争而竞争。从性质上来看,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为了输赢,也不是双赢,而是为了发展。为此公司提出的“带领经销商、供应商一起成长”的战略,培训学院设置了对经销商、代理商的系列培训。比如2014年12月出召开的“工程业务拓展培训班”,就是出于让经销商跳出只做零售或批发的竞争,强化对工程业务的拓展。从而为经销商创造更多的价值。于此同时,加强了对供应商的培训力度。 (二)变化 变化是由技术的创新与知识的发展而产生的,从近十年的变化规律来看,将会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企业时代结束,顾客时代开始;个人时代结束,团队时代开始;价值转移时代开始。 (三)全球化 全球化的变化带来的就是资源全球化和规则的全球化。 鉴于以上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我们确定了企业文化的载体必须通过产品和员工。那么培训学院对基于企业文化培训的出发点也是产品和员工。通过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实现公司在变化中的发展。 第二篇: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企业文化失败的五个原因

企业文化失败的五个原因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种典型状态,严格的说是不可取的状态,分别是“没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冲突不统一、文化高调不落地”。在德路科?中国企业研究中心长达7年的跟踪观察中,这100多家企业为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案例,从中我们总结了五条教训,这五条教训也揭示了企业文化管理失败的原因。本文将一一阐述。 (1)文化是看不见的 企业文化是什么?学术界给出了五花八门的定义,把文化分为若干个层次,我们暂不用去理会,听听宏基施振荣先生的一句话,“企业文化是员工的共同价值观”。足矣!作为一个企业大家庭,应当有共同的事业追求目标,大家为之而拼搏奋斗;应当有共同的是非标准,大家用它来评判周围的人和事;应当有共同的做事原则,大家用它来指导每一天的工作。这些,就是企业文化,并不玄乎。 企业文化不是什么?这个问题听起来好笑,但是不好回答,因为不是文化的东西太多了。但是,80%的企业却把一些不是文化的事务视作了文化,这是一个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普遍错误。例如,办公室和工厂内外到处张贴的标语、所谓的誓师大会性质的宣传、集体文体活动和生活化聚会、对员工生活福利的支持和关怀。如果说这不是企业文化,HR同行的百姓们估计不认可,因为大家都在做这些事情,不可能都在做错事。事实上,这些都是文化建设的一种形式,一件事情,不是文化本身,我们不能把现象看成了本质。许多企业还没有提炼出具有企业个性的、员工普遍认同的文化理念,只是最高领导头脑发热想出了几个漂亮的词语,就开始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宣传和活动,操之过急了。切记,企业文化不是文体、文艺和宣传。 (2)文化的源泉在深处 企业文化从何而来,不是从其他企业那里学来的,事实上,企业文化是最不可学的东西;也不是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的,HR部门彻底断了这个念头吧,不可能!其源泉在深处不可见。 企业文化源自于不知不觉的历史传承中。正如人生的成长经历,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样,企业的成长历史,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企业的价值观,这在企业的历次重大决策中尤为明显。如果您对企业的资深员工进行一次促膝长谈,一定会发现,他们都有非常相同的感触,这就是传统,现在就是文化,没有成文但是深入人心的文化。不过,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企业内部的人员,往往由于置身其中而不知,至少是没有抽象提炼出来。如果您要了解一个企业的内在文化(不是墙上的标语),只需要

延参法师经典语句语录精选-延参法师经典语录

延参法师经典语句语录精选:延参法师经典语录 延参法师将微博比喻成江湖,他认为江湖水很深,需要自我警惕,不过这个江湖也让他备受爱戴,成为”最幸福的和尚”。”这个千人共议的时代。”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延参法师经典语句语录,希望你喜欢。延参法师经典语句语录 1) 老大,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在其他的树上吊死。 2) 人生就是一场漂流,总有烦恼,要三观端正着活下去。 3) 平和的看待生活,我们相约一个承诺,平等,真诚。 4) 希望大家平安喜乐。简简单单,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用快乐供养生命。 5) 人生是一场忘记,借过谁的钱还用还吗?尤其是男同学的。 6) 生命,一场路过。心情,一定要淡。生气,一定失误。 7) 让生命多一些开心,让岁月多一些回晃,让人生多一些精彩。 8) 生活的佛法,才是突破烦恼的方法。说说家常话,做些平凡事。 9) 生活很简单,青菜,土豆,茄子,辣椒,要多简单就多简单。 10) 昨天已经成为过去,我们都是岁月的青石板,承载那些善良的脚步,走向幸福。延参法师经典语录 1) 别指望天下事都顺着自己的眼光活,也别指望别人为你负责,喝自己的咖啡,品自己的苦涩。 2) 真诚平等,百年一诺。看破放下,生死不渝。岁月不弃,我即不离。不疑不惊,心直道场。 3) 生活里多几分宽恕,人生在世多几个忘记。轻松一点,悠闲一点。宽宽的余地,是留给了自己。 4) 学佛的第一步是智慧,最后成佛的也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成就,不是盲目的迷信。 5) 看百年,不要看一时,许多的条件,错综复杂,凡是向好处看,不必要徒增无谓的烦恼。 6) 眼光需要放远,生活也不是陷阱,生活里有一种向往,至少明天比今天会更好。 7) 我常说,英雄的事业是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上,圣人则把天下人的痛苦一肩挑起,英雄与圣人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8) 小徒弟问我,清明节里你烧纸,送给谁呢?我告诉他,我烧给我自己,我要亲眼看见,所有的妄想到头不过一把灰。 9) 我们都是岁月伸向远方的青石板,朴素,坦然,沉默。如果有人希望做一块疯狂的石头,那么也必须经历万千磨砺。 10) 修行,就是把根性中善的种子擦亮,擦干净,使它开发出来。换句话说,修行就是为善去恶,自己把劣根性转过来。 11) 不要把生活看得那么复杂,那么伤人,就把日子看做是微博,不就是更新吗,沉沉浮浮,沉住气,慢慢的更新,给所有的误会都给足够的谅解。 12) 不要和烦恼,耿耿于怀,有句古诗说的好,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豁达里寻活路,宽阔了看风景。拿的拿起,放的放下。此生何必呢。 13) 生活是一种美好的经历,不应该是一个幻想的陷阱。用内心来感觉幸福,不要用对比增加自己的痛苦,和别人比不如和自己比。 14) 生活是一场坚持的坚强,要观察烦恼的不确定,也要告诫自己不要向烦恼示弱。坦然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柔中的刚强。 15) 人生在世,行路匆匆,擦肩而过,总会相逢。相逢是缘,相识是缘,相知亦是缘。可缘来如梦,缘去如风。放得下的是一场善缘,放不下的也就成为了劫难。

企业管理十大最要命的通病

中国企业管理十大最要命的通病! 【导读】WTO前总干事穆尔先生说,中国企业的管理相当于30年前的日本,相当于100年前的英国。导致中国企业的管理落后最要命的弊病有哪些呢? 1.人性化致命 一直以来我们宣扬的人性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害了中国企业。每个人意识的真空,成为中国企业的致命伤。曾经有个日本人说过,一个中国人可以打败一个日本人,甚至是三个日本人,但是三个中国人一定打不过一个日本人,因为我们的职业道德不够。 在日本的新干线里,作者躺在一节车厢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服务员进来,毕躬毕敬敬个礼,然后说:“欢迎你顾客”。当时她看不到车厢里有任何人,而且每一个进来的服务员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顾及到车厢里有没有人。这是他们的程序,每个人的头脑里有这个意识,一定要这样做。 中国企业里面的员工往往认为管理是少数人的事情,而与组织的其他人员无关。而实际上,管理是包括组织、决策、控制、领导、激励等基本职能和预测、调研、计划、策划、咨询、协调、沟通、指导、执行、制度、监督、考评、培训、任用、选拔及竞争、公关、广告、营销等主要功能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有机体系和过程,制订并执行规章制度只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管理也不是组织中某几个人的事,而是组织中全体人员的事。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被管理者是管理的客体,只有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2.聪明导致缺陷 《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认为,全世界最难管的就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都很聪明。有四个词很关键,也容易模糊:聪明、精明、高明、英明。聪明就是能正确感知世界;精明就是急于表现自己的聪明,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精明;善于掩饰自己的聪明叫高明;能够左右高明的人叫英明。 而中国企业里面往往是精明的人太多,高明的人太少,英名的人基本上没有。 中国企业的员工,往往是聪明的员工,把精力放在分析规则上,去寻找规则的漏洞,去违反规则。这样的员工一多起来,企业往往管不下去了。 3.挥刀自宫的神功 很多的中国企业认为管理主要靠经验和实践,管理是“无师自通”或“存乎一心”的事,轻视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既不注重学习新知,也不注意及时将经验升华为理论,造成管理粗放、经营短视,多凭主观决策、靠运气行事。往往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不高、绩效不佳。 中国的企业非常缺少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我们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规则,非常抽象笼统。很多企业员工手册的第一条是“热爱××公司”,剩下的也都是些口号和空话。这是一本没有用的手册,连最基本的做事原则和方法都没有。而企业中这样的薄弱环节不胜枚举。 4.领导三拍 有人形容中国企业的领导三拍搞垮企业:拍脑袋决策,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

企业文化的最境界-四大皆空

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四大皆空 谈到企业管理,大家往往说的最多的是企业文化。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建立企业文化?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专家、社会、以及诸多人力资源工作者给出了许多答案。这些关于企业文化的解读,使人听到激动,想到感动,现实一动不动。经笔者调查得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员工不认同企业文化,甚至抵触企业文化。就连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似乎也对企业文化不以为然,只是在说教员工的时候才提到,平时根本不在乎,甚至也有部分管理者自己企业的文化是什么也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 真正的企业文化本身是建立在企业目标之上的崇高的精神追求,她蕴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又凌驾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上;她不是工作,而是对工作的感情;她不是金钱,而是对金钱的态度。产生企业文化不被认同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企业文化本身的错,而是我们在提出、建立企业文化时没有提到这个层面上来,本来终极的精神追求却没有达到终极的精神境界,导致我们企业文化的神经衰弱。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哪?归纳起来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企业文化必须具备的四个层次-“四大皆空”。 企业文化层次一,本真空。 什么是企业的“真”?这个问题最多的答案恐怕是利润。因为,股东投资的目的就是获得利润。没有利润谁会去投资?没有利润有人会拿自己的钱打水漂吗?答案是很明显的。于是在建立、宣传企业文化时无处不体现着对利润的追求。什么“全员参与齐努力,产值直奔20亿”、什么“减少成本、提升效率”等等,这样的宣传员工短时期内受到鼓舞有干劲,可是时间一长就懈怠了。由于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素质低的员工就会认为创造利润和我什么关系,我不还是每月千八块钱,赚钱又不分给我,才懒得理哪!素质高的员工也会因为创造的利润和所得之间巨大的落差而感到不公平,进而选择跳槽到更高薪水的企业去了。 这样的结果是企业不想看到的,追求利润本身并没有错,因为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利润的持续获得;企业文化要为利润的产生而服务也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就出在我们把企业文化的层次定位太低,只是定位在创造利润上。创造利润不是企业文化的本真,因为利润是先天并不存在的东西。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时刻清醒的认识到一点,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创造价值,价值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本真,而利润只是附产品。 试想,有人会购买没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吗?没有人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你又靠什么去获得利润哪?只有你的产品或服务有价值,被社会所认可,才会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否则,一切将只能是空想。追求利润是低层次的物质追求,追求价值则是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物质追求会使人活的很累,因为永无止境,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精神追求会使人每天都充满斗志,她强调的是每天持续的进步。这和人生理想是一样的,当你为砌墙而砌墙时你只能成为熟练的工人;而当你为人类的美好的生活而砌墙时你将能成为伟大的建筑师。 企业文化就是要放大员工的梦想,让其在日常的工作中体会到创造的价值,在获得物质收入的同时也能看到创造的社会价值。唯此才能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这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沧桑正道。“本真空”就是解决企业文化中“价值”与“利润”的关系,利润的“真”是“空”,而价值的“真”才叫“真”。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要重价值而轻利润。企业文化就是要将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不是企业利益最大化。事实证明,当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必将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企业文化层次二,本性空。 大家知道人有“人性”,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自然也就具备的人的本性。那么企业文化的“本性”是什么哪?有人说企业文化的“本性”就是以人为本。但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却很少有人说的清楚。常常人们把管理混乱叫做“人性化管理”,把犯过失不处理叫做“人性化”。其实这些都是对人性化管理的误读。我们说说什么是“人性”,人性就具备两方面“善”与

盘点9个奇葩的企业文化

盘点9个奇葩的企业文化 据早前微博爆料,长城汽车今年对新进员工在高温下进行魔鬼式军训,造成两人死亡(肾衰竭),晕倒众多。据称,长城汽车已内部通报了此次军训事故。 不仅是长城汽车,百度搜索企业军训,会发现这已成为国内许多大大小小企业员工的一种模式,甚至还有为企业提供军训服务的单位,美其名曰磨练意志或增强团队意识。 除了中国特色的军训,还有哪些堪称奇葩的企业文化? 1、员工谈恋爱要汇报未经同意离婚会被开除 据爆料,在号称要打造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的远大科技集团,小超市无人值守、购物自取,员工宿舍房门夜不闭户,员工食堂三餐免费,食材基本来自于远大农场自种的有机食品。既不接受同行业的员工跳槽到远大,离职的员工也永远别想再回来。公司甚至还要求,员工谈恋爱要向公司汇报;员工如果未经公司同意就离婚,会被开除。 2、剃光头奖励1万不剃罚1万 宁波镇海精诚帕尔工程有限公司在今年4月的一次层会议上,老板出台了一个新规定:所有层必须剃光头,剃了每人奖励1万元,不剃的罚1万,不剃也不认罚的直接辞退。另外,拿了钱之后,光头要保持每月一剃,否则也要罚钱。 3、上厕所需打报告领导签字 今年5月,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的志光家具有限公司公布了一则公告,上班时间员工若要去上厕所,必须先打报告,领导同意后才能去。厂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此规定目前只是试行,目的是为了严肃劳动纪律。 4、工人春节前后请假扣三倍工资 雅戈尔集团的子公司宁波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发出通知称,工人春节前后请假将扣三倍工资。这被称为史上最雷人放假通知。为了留住员工,一些服装企业为员工提供往返机票、提高加班工资和奖励出国游等福利。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企业文化不存在有无问题,只有优劣、强弱、虚实、真假之分别。企业文化包含理念,制度,行为,形象,但不等于就是理念,制度,行为,形象。如果企业文化是理念,又有谁的理念高过共产主

警惕:中国企业管理十大最要命的通病!

警惕:中国企业管理十大最要命的通病! WTO前总干事穆尔先生说,中国企业的管理相当于30年前的日本,相当于100年前的英国。导致中国企业的管理落后最要命的弊病有哪些呢?1.人性化致命一直以来我们宣扬的人性化,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害了中国企业。每个人意识的真空,成为中国企业的致命伤。曾经有个日本人说过,一个中国人可以打败一个日本人,甚至是三个日本人,但是三个中国人一定打不过一个日本人,因为我们的职业道德不够。在日本的新干线里,作者躺在一节车厢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服务员进来,毕躬毕敬敬个礼,然后说:“欢迎你顾客”。当时她看不到车厢里有任何人,而且每一个进来的服务员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顾及到车厢里有没有人。这是他们的程序,每个人的头脑里有这个意识,一定要这样做。中国企业里面的员工往往认为管理是少数人的事情,而与组织的其他人员无关。而实际上,管理是包括组织、决策、控制、领导、激励等基本职能和预测、调研、计划、策划、咨询、协调、沟通、指导、执行、制度、监督、考评、培训、任用、选拔及竞争、公关、广告、营销等主要功能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有机体系和过程,制订并执行规章制度只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管理也不是组织中某几个人的事,而是组织中全体人员的事。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被管理者是管理的客体,只有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2.聪明导致缺陷《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认为,全世界最难管的就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都很聪明。有四个词很关键,也容易模糊:聪明、精明、高明、英明。聪明就是能正确感知世界;精明就是急于表现自己的聪明,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精明;善于掩饰自己的聪明叫高明;能够左右高明的人叫英明。而中国企业里面往往是精明的人太多,高明的人太少,英名的人基本上没有。中国企业的员工,往往是聪明的员工,把精力放在分析规则上,去寻找规则的漏洞,去违反规则。这样的员工一多起来,企业往往管不下去了。3.挥刀自宫的神功很多的中国企业认为管理主要靠经验 和实践,管理是“无师自通”或“存乎一心”的事,轻视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既不注重学习新知,也不注意及时将经验升华为理论,造成管理粗放、经营短视,多凭主观决策、靠运气行事。往往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不高、绩效不佳。中国的企业非常缺少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我们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规则,非常抽象笼统。很多企业员工手册的第一条是“热爱××公司”,剩下的也都是些口号和空话。这是一本没有用的手册,连最基本的做事原则和方法都没有。而企业中这样的薄弱环节不胜枚举。4.领导三拍有人形容中国企业的领导三拍搞垮企业:

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_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_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是 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1《四书》 《四书》不是一本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书的合称,是 国学的核心,要学好国学,熟读《四书》是基本功。《大学》是相对于《小学》来说,是古时读书人入门必读经典;《中庸》是国学的心法;《论语》是两千年来国人思想的总源泉,《孟子》在宋朝后与《论语》并驾齐驱。 2《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孔子说:“诗三百篇, 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讲述的全是纯洁的思想、高尚的行为。在艺术形式上,《诗经》还略显粗糙,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但却篇篇都是正能量,是涵养精神最好 的诗歌,其后的唐诗宋词,虽然在艺术形态上达到了巅峰,但这方面却远不如《诗经》。 3《传习录》 读这本书,就可以知道明朝第一臣王阳明学问的梗概,著名的知行合一就来自这里。阳明龙场一悟后脱胎换骨,成为千古佳话。《传习录》这本书是阳明心学的主体,提出了满大街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等观点,特别是对儒学进行了进一步阐释,使 儒家思想脱离了朱熹理学的繁琐禁锢,变得简单、唯美、实用。《传习录》后来风靡 日本,对日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4《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 录世集,被认为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正心诚意、修心养性、涵养品德具有不可 思议的潜移默化力量。这本书集儒释道思想为一体,通过简易的诗句和警世的喻言表 达出来。读来使人心旷神怡,又感慨万千,想必是作者饱经世事沧桑后的深刻体会。 所以说:“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5《五种遗规》

公司管理不善的十二大通病

公司管理不善的十二大通病,有5个就完蛋! 有这么一类企业,员工累,老板更累,都在为了企业的明天努力,也想了不少新办法,但收效甚微。传统企业由于其“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一定会因为信息通路不畅导致“老板不知道,员工不敢说”,这就如同生命体暗藏的疾病,久治不愈,挥之不去,让经营者颇为头疼。下面就列举一些常见的问题,企业可以由此而进行比照自检。 1会议效率不高 会议是企业解决问题和发布指令的集体活动,但是也是一个高成本的经营活动。每过一分钟,意味着与会人员总数的分钟数,而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未掌握开会的技巧,都存在“会前无准备,会中无主题,会后无执行,与会无必要,时间无控制,发言无边际”的六无现象。 2采购浪费时间 曾经有一家企业,在做一个新项目时,项目组每天的运营成本为8万元,可是其在产品上市前夕,采购部门为了采购10万余元的包装,竟然耗费了一周时间,理由是要找价格低廉的供应商以节约采购成本。整个营销团队因此多等待一周时间无法和客户签约。

而这种现象其实在很多企业里均存在。一味的追求降低采购的直接成本而忽略了同时并存的“隐形成本”。当然,降低采购直接成本与本文并无冲突,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企业的采购部门,要站在整体经营的角度综合权衡的各项指标,才能真正控制采购的成本支出。 3沟通渠道不畅 在大多数企业,你会发现,在同事之间的沟通过程中,会出现严重失真的现象,或词不达意,或答非所问,或百人百解……这种现象,说小了,让很多工序成为无效工序,或失去很多重要机会。说大了,有可能因此给企业带来隐患。 4加班成瘾 很多老板总认为,员工在下班后“废寝忘食”的“加班”是一种敬业现象。殊不知,这可能隐含着很高的成本。理由有三: 第一,加班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工作任务太重,而是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加班意味着低效率。 第二,加班耗费更多的员工精力和体力,严重透支员工的健康,长期下去,会让一些重要员工不能长期发挥其效能,并且有为公司带来负担的隐患,比如有的机械操作员工因为长时间加班而导致疲累,造成事故,而企业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企业文化人的十大通病

企业文化人的十大通病 企业文化这个词可以说是每个公司都有,不管怎么样的,也不管能不能被实施,也不管有没有效果,每个企业都会存在。这么多年的职业交往,让我感到企业文化人身上,普遍存在一些类似的毛病,而我们初步归纳为以下十大通病: 1、缺乏悟性 一个人文化层次的高低,不是由知识多少决定的,也不是由技艺水平决定的,而是由悟性高低决定的。搞文化的人缺乏悟性,实在是不配从事这个行业。因为企业文化的任务,就是要启发提升觉悟。如果自己都缺乏悟性,又怎么能去启发提升别人?很遗憾地说,我接触的绝大多数人,所谓的企业文化人,悟性太低甚至根本没有。不少人可以写的一手好字,好诗,好文章,画的一手好画,能够设计出很漂亮的图案,艺术水准和技艺水平都不错,演讲起来可谓是滔滔不绝,所写的文章也可谓是洋洋洒洒,但总让人觉得缺乏一种灵性。这种灵性,就是一种对天地人生的感悟能力。作为一个文化人,本来应该通天晓地,贯古通今,博览群书,历经沧桑,眼界开阔,视野广大才行。悟性极高的人,甚至能够与天地对话,在远古和未来之间纵横驰骋,心灵自由思想奔放,从不拘泥束缚在某个具体事务,也从不固执矜持在某个陈旧观念。他们总是能够全面地、联系地、动态地看待问题。他们个性洒脱

风度飘逸,完全没有一般文人常见的迂腐酸气,更没有市侩俗人所有的贪欲铜臭。当然,这种境界普通人很难达到,但作为企业文化人,至少应该保留一点最基本的灵性,能够领悟一些无形的东西,能够透过表象看本质,能够把握事物内在深藏的灵魂。缺乏这种基本的灵性和悟性,就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文化装修工。既然自己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就不要埋汰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命运不公,就不要责怪企业文化被边缘化。 缺乏悟性并非只有基层企业文化人,就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大师权威学者,也同样缺乏真正的悟性,他们只看到企业文化的外在表象,根本就不懂得其活的内在本质。整个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都建立在外在表象之上,而对企业文化活的灵魂,则完全没有任何感悟和把握。他们的理论学说,都是东拼西凑抄袭而来,从洋人的故纸堆里剽窃而来。他们热衷于从外向内宣贯落地,很少能够由内而外启发提升,因为他们自己都没弄懂,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人的悟性来源于哲学头脑,来源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深入思考。现在很多的所谓专家大师权威学者,都不学习不领会哲学根本原理,也不愿意深入思考实际问题,当然无法达到悟性的境界。他们靠着自己的职称地位做招牌,拿着洋人的只言片语当令箭,到处招摇撞骗欺世盗名。由于他们把持着理论学术高地,一般企业人士是没法与他们争辩的。因

中观共同五大因

中观共同五大因: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离一多因、破四句生因、大缘起因。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智者门》中说: “于因观察,金刚屑因;于果观察,破有无生因;于体观察,离一多因;于一切观察,大缘起因;即以四大因进行抉择。” 《入智者门》中说:“分别来说,有共同五大因;归纳而言,破四句生因可摄于金刚屑因,如此即共同四因。” 具体说,什么是离一多因 答:一不成立,则多不成立。多不成立,一则不成立。例如:粗大的色法是由微尘组成,如果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则粗大的色法也就抉择为了空性。反之亦然。 如何将微尘抉择为空性呢 答:《量理讲记》:“《中观庄严论》的抉择方式为:中间的无分微尘,有没有朝向东西等方向如果有六个方向,它就不是无分微尘了;如果没有分(意味着没有体积),那有多少个微尘积聚在一起,实际上也不能积聚成粗大的法。”这样,通过抉择无法微尘空性,就抉择了了由其构成的粗大色法的空性。这就是中观的离一多因。 如何将无分刹那抉择为空性呢 答:我们承许之无分刹那如果有一个时段,则有A和B两端,如果这个无分刹那的A端和B端接触,则A 端和B端之间没有间隔,则A与B合二为一,成为一体,这样,就有一个大劫成为的一刹那,无分构成心识的相续。 如果A端和B端不接触,则一个无分微尘有了A部分和B部分,A端和前一无分刹那的Z端接触,B端和后一个无分刹那的C端接触,这样,A不是B,一个无分微尘已经分成了两个可以分割的部分,怎么还是无分微尘呢,应成有分微尘了。 不论中观自续派还是中观应成派,在抉择胜义谛时,必须运用上述这些因。一切万法的因、体、果,通过上述四大因全部可以抉择为空性。 在这四大因中,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证之王,就是所谓的缘起因。不论何种理证——名言理或胜义理,全部可以包括在缘起因中,就像人中的国王一样,缘起因就是所有理证之王。 离一多因在所有理证、所有逻辑论式中,就好像宝剑最锋利或者矛的最尖锐之处,任何东西与之接触均会被砍破一样。虽说离一多因是观察万法本体的一种因,但实际上,只要以离一多因来观察,因、体、果等任何法都是无法堪忍的。 所谓的离一多因,具有几种不共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简明易懂”,不论多么愚笨的人,只要一不成立多就不成立,多不成立的话一也不成立,一和多的概念非常简单,不像自生、他生、共生那样复杂。第二个特点是“便于思量”,离一多因的整个推理和观察方式非常方便,如“一切万法无实有,离一多因之故,犹如影像”,这种推理非常容易。第三个特点是“坚不可摧”,依靠离一多因推测出的结论,是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呢是。可以说,依靠它所推出来的真理,任何理证也无法推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