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主要四类应用场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主要四类应用场景

暴走时评:Gideon Greenspan博士是Coin Sciences 的创始人及执行总裁,在本文中,他提出来四类区块链应用实例。区块链满足了去中介化,但是却丧失了机密性。这对于区块链今后的实际使用真的那么“罪不可赦”吗?本文提到的四大用例则恰恰证明了,在某些情况中,区块链技术的机密性问题有时候其实没那么重要,并且完全不会影响区块链去中介化优势的发挥。翻译:spring_zqy Gideon Greenspan区块链实际用例可以分为四类MultiChain 发布以来快满一年了,我们已经认识到,考虑到隐私与非加密货币的话,区块链技术投入实际使用面临很多问题。

下面是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很多人,包括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第一看法其实是不对的。受比特币影响,我们都觉得私人区块链(或“共享式账本”)能够通过链上的代币来代替现金、股票、债券等等,直接用于金融领域大部分支付及外汇交易的结算。从技术层面看,这一点是能够操作的,那么问题到底在哪儿呢?就一个字——机密性。如果各机构都使用共享式账本,那么每个机构都能在账本上看到每项交易的情况,即使他们不会马上知道对方在现实世界的身份信息。无论从监管还是银行间竞争的商业实情来看,这个问题都很大。尽管有很多可以采取的或正在开发

中的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可还是没有谁能够同时实现中心化数据库的简易与高效。这种中心化数据库是由可靠的中介机构进行管理,他们能够完全控制访问权限。至少目前看来,大型金融机构宁愿将交易情况隐藏在中介数据库中,不管成本有多高。这并不是单单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论,还包含了一系列优秀的初创公司的指导。这些公司的初始目标是为银行开发共享式账本。比如,R3联盟以及数字资产现在就在研究Corda及DAML各自的“合约描述语言”。(更早的还有MLFi以及李嘉图合约)这些语言能够使金融合约以正式且明确的电脑刻度形式出现,同时还能避免出现以太坊那种通用计算的缺点。相反,区块链只是一项支持技术,用来存储或者证明加密形式的合约,并且执行基本的查重功能。合约真正的执行并不在区块链上完成,而是只能由合约对手方执行,而且可能还有其他审计人员与监管人员参与进来。短期内,这或许已经是做的最好的一点了,但是哪里还能实现授权型区块链的更广泛的运用呢?还有其他应用程序能为这个拼图添上关键的一块吗?从理论和经验来说,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从理论上说,可以找到区块链以与传统数据库之间的关键不同处,并且分析这些差异对可能的用例有的提示。而从经验上说,在我们的案例中,可以对我们现有产品的实际解决方案进行分类,从而解决上述问题。意料之中,无论是理

论还是经验,这些用例都能分为以下几类:·组织内记录保存·轻便型金融系统·多方汇聚·来源追踪理论在详述这几类用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理论。我之前讨论过的,区块链和中心化数据库之间主要有两大不同点,具体如下:去中介化。区块链能够在不借助可靠中介的前提下,让并不完全信任彼此的多个参与方,安全而直接地共享一个数据库。机密性。区块链所有参与方都能浏览所有交易情况。(即使我们借助化名地址以及先进的加密技术,来隐藏部分交易信息,区块链还是会比中心化数据库泄露更多信息。)换一种说法就是,区块链是共享式账本的理想模式,它能够使每个用户读取所有信息,而至于谁能够编写,编写什么内容,则不由单个用户进行控制。相反,传统数据库中则安排了一个个体,负责所有内容的读取与编写,其他用户则要完全听命于这个个体,无论它给出什么奇怪的指令。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区块链其实反映了一种取舍,它实现了去中介化,却失去了机密性。在分析以下四类用例的过程中,我们会反复提到上述这一取舍,并且会在每一用例中给大家解释,为什么说区块链去中介化的优点能够盖过其机密性方面的缺陷。轻便型金融系统我们先从最熟悉的区块链应用开始,很多个体都想在这一应用上建立金融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这些个体之间能够金融一种或多种稀有资产的交易及交换。为了保证

这些资产能够保持稀有状态,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其一,我们必须确保同一组资产无法转移到抖个地点(即“重复使用”)。其二,必须保证任何人都不能创造处新的这类资产(即“伪造”)。如果任何个体能做出上述行为,那么他们就能从系统中无限盗取这些资产。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常见办法就是利用实体代币,比如金属币或者安全印刷的凭证。这些代币是解决重复使用的最普通的方法,因为实体代币毕竟有一些规定(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能够限制同一代币同时出现在两个场合。至于伪造问题,能够通过大大升级这些代币的制作难度来解决。然而,实体代币还是有一些缺点会阻碍它们的实际运用:·作为单纯的承载资产,实体代币很容易被盗取,而且还没追索权·要创造不能伪造的实体代币费用很高也很难·大量或远程的代币转移速度很慢而且成本高如果不考虑实体代币,借助可靠中介管理账本来再定义这些资产的所有权,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过去,这些账本是以书面形式出现,现在则开始由常规数据库进行管理。不管是哪种方法,中介机构通过修改账本内容来完成产权转移,这也满足了验证要求。和实体代币的结算不同,可疑的交易会立刻被识破,并轻松阻止。那么,这些账本有什么问题呢?简而言之,就是控制的集中程度。如果赋予一个职位过多权利,那么就会出现很大的安全隐患,无论这个职位值得是技术还是人类。如果有外来

人员能够入侵数据库,那么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账本信息,盗取资金或者彻底销毁账本内容。更可怕的是,内部人员也有可能贪污腐败,这一类的攻击是很难检测或者证明的。因此,不管我们在哪儿使用中心化账本,我们都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及金钱来建立一个机制以维护账本的完整性。在很多案例中,我们都需要对中心账本及各交易方持有的账本进行大量核查,来完成后续验证。放到区块链上(或者“共享式账本”)。这能够使账本免于上述集中度问题。相反,区块链中,每个个体都持有一份账本的副本,然后运行一个“节点”,在私钥的保护下使自己完全掌握自己资产的情况。在区块链确保共识已经达成的前提下,交易以点对点的形式在各节点之间传送。这个架构中没有一个中央点让黑客展开攻击,而内部人员也无法处于腐败的目的改动账本内容。因此,这样建立的数据金融系统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而且还能完成实时自动审查。那么,缺点在哪儿呢?之前我们讨论过的,那就是所有参与方都能看到所有交易情况,这样在需要机密性的场合就没法使用这一技术了。不过,对于我说的轻便型金融系统而言,区块链技术就很合适,因为在这一领域中,经济利益或这参与人数都会相对较少。在这些案例中,机密性就没那么重要了——就算参与方密切关注彼此的行为,他们也不会从中发现多少价值。简单说来,这是因为利益较低,为了避免麻烦,降低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