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结构政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钢结构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及其对钢结构发展的影响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快,西部地区钢结构市场前景十分光明。借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成都市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经济和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建筑钢结构及网架市场十分广阔。为响应国家开发西部的号召,同时减少产品的运输成本,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北地区重点建设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西北建筑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逐渐显露出来。其中,钢结构建筑在大跨度、多高层、住宅钢结构、门式钢架、轻钢房屋等建设方面,创造了很多业绩。经过近两年的业内扩张、整合和新力量的介入,西北钢结构产业市场格局已具雏形,竞争也日趋激烈。钢结构产业作为西北地区建设领域的新兴行业,在自重轻、安装容易、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的带动下,已成为目前西北地区建筑业的又一个投资热点:新疆建工在乌鲁木齐组建新疆建工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钢结构年生产能力达7万吨;最近,首钢十冶与大唐钢构公司共同在西安组建钢结构厂;2003年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咸阳金鼎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已具备年产建筑钢结构4万吨的生产能力。西北地区钢结构产量从无到有,目前年约加工制作能力已达到50万吨左右;钢结构制作安装企业从20世纪初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40家左右,其中年产量在2万吨以上的有10多家,部分企业的年产量已达到5万吨以上。

西部大开发为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随着西北各地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建筑市场发展的新亮点;居民改善居住水平的需要,将会维持一个规模庞大的住宅需求市场;西北地区又是沿海地区资本以及外商投资的热土,各类工业厂房的建设,也会有相当的规模。这些都为西北钢结构产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业界人士认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西北地区钢结构产业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第一,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始终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关的技术政策和标准规范得到进一步完善。第二,钢铁工业的发展为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0年前,我国钢结构用钢主要是以16锰为代表的低合金钢,而今天,洁净钢、耐候耐火钢、容器钢、桥梁钢、高层建筑用钢、彩色涂层钢板、热轧H型钢等大量的新型建筑钢材被开发应用。第三,以推广节能降耗产品为主的建筑市场将持续发展,国家有关部委联合推动我国建筑

钢结构事业发展。第四,钢
铁企业积极参与钢结构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第五,西北地区钢结构企业与东部钢结构企业的差距,反映出西北地区钢结构体系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一个重新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的绝好机会,有利于企业利润和行业水平的提高。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及其结钢结构发展的影响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一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市场潜力巨大,钢结构产业的未来充满了生机。2006年一系列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项目将全面动工并相继竣工,这一切都进一步推动着我国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我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形势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的优越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必将促使大量工业企业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基础设施,为建筑钢结构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改造也会有不少钢结构工程投资。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三、钢结构行业的产业政策

节能、环保、省地的钢结构住宅在我国虽日益受到关注,但推广程度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世俊11月10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外钢结构住宅论坛上指出,我国目前钢结构住宅比例不足5%,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40%以上。{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的钢结构住宅可提高节能效率50%,增加有效使用面积6%至8%,节约施工用水,还可缩短工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节能省地目标的最佳住宅形式之一。目前我国建筑钢材数量、品种和质量基本能满足钢结构住宅建筑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钢结构住宅的政策指导和支持,加上钢结构住宅技术日益发展,我国已具备了发展钢结构住宅的条件。

四、我国钢结构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钢结构建筑物因为其使用的钢材料可以循环利用,又便于工业化生产,故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由于各种原因,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所占比重不到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了50%%以上。为此,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

增长方式。”

我国钢结构行业“十
一五”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发展绿色建筑,规范钢结构市场,钢结构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主要目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一起,被认为是国际上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传统经济活动的开放型转向循环经济活动的闭环型,因此钢结构作为一种循环经济闭环型的节约型建筑结构,己被各级政府和广大业主所公认,循环经济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进一步扩大钢结构在建设工程中的比重,全面推进建筑钢结构行业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应从我国钢结构行业的现状制订以下目标:

(1)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将发达国家的好经验认真学到手,结合我国实际制定我们自己的管理制度,推动钢结构行业发展。

(2)扩大钢结构在建设工程中的比重。至2010年,力争全国建筑钢结构在建筑工程投资额总量中的比重从10%扩大到20%,建筑钢结构用钢量达到全国钢产量的6%。

(3)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至2010年,建成建筑钢结构人才培训基地,培训范围包括本行业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的职工,使其达到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和技术鉴定标准。同时,开展本行业各类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对于钢结构企业的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预算员、机管员、安全员、工艺师,以及操作岗位的焊工、冷作工、涂装工、安装工等,都要按行业标准进培训和考核,逐步做到持证上岗。使他们的知识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行业进步,进行必要的培训势在必行。可行采用面向行业进行培训的方式,也可以直接把课堂设在工厂,做到送知识到车间。

(4)加强建筑钢结构专家队伍,产、学、研结合进行钢结构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组织专家对已有的设计软件和技术标准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制定修编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建立和完善钢结构技术标准体系和设计软件体系。建设一套功能齐全、实用性强、技术先进的设计软件,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重点开发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软件,用于大幅度提高设计分析的准确性、提高钢结构设计图纸的出图效率,

(5)大力开发和发展新技术、推荐一批性能好、经济实用的涂装材料、围护板材,使本行业在全国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

(6)为了进一步推动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提高工程的质量。建议设立“建筑钢结构工艺大师”称号的

评选工作,表彰一些为行业作出杰出贡献的、
在制作安装方面代表国内外先进和领先水平的技术人员。此前我国已经设立了“设计大师”称号的评选工作。

(7)建立行业诚信体系、自律机制和企业诚信档案,形成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竞争的集设计、制作、安装一体化的大集团企业,并产生一批著名的企业名牌。

(8)在加工设备方面,可研制、推广机械手焊结设备,确保特殊工程的焊接质量。通过新材料、新设备的国产化,降低成本,促进企业技术更新。

(9)把推广钢结构住宅作为住宅建设产业化的途径之一。目前我国的经济按照8%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GDP将达3500美元,社会将由小康型向富裕型转型。这对于我们来说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与挑战。应该说在相当长的段时期内,钢结抅的需求将保持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0%-45%。城镇人口将增至6亿以上。将导致大量住房需求,国家提倡建设节能省地住宅,钢结构住宅将是最好的产品之一,目前我国已建成的钢结构住宅还不到一千万㎡,若我国每年6亿多平方米的城镇住宅建设,其中6%采用钢结构,则每年就会消耗几百万吨钢材,将要有几千万平方米钢结构住宅市场。由行业牵头,拟成立钢结构住宅推广中心,联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配套材料生产供应单位,开展项目试点,推广优秀成果,总结经验,充分发挥钢结构住宅的优势,逐步提高钢结构住宅在建设中的比重。

(10)提高钢结构公司的设计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目前持有轻钢设计资质的企业有三百余家,应严格要求检查设计人员是否到位,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对有关规程规范及软件的使用是否熟悉,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是否设立研究开发部门,提倡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11)加强钢结构详图深化设计的管理,目前钢结构详图的深化设计,基本没有任何监管。而详图的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钢结构产品的质量和部分用钢量,关系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钢结构制造业取得飞速的发展,目前,这一行业正处于从钢结构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历史发展时期。全国已有近3000家大大小小有资质的钢结构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经过近十余年对国外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在与国外企业合作过程中,有许多企业己经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很拥挤了,而国外市场是很开阔

的。东南亚地区、俄罗斯、中东国家的钢结构建筑发展较晚,
需求量很大,有着无限的商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继续改革开放,要充分地利用好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两种资金,把钢结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现如今,我国的钢结构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经过国内许多大工程的锻炼,钢结构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熟练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队伍,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国内的奥运主场馆—“鸟巢”及央视新址的高难度工程建筑为代表的钢结构建筑在海外树立了知名品牌。近年来,国内钢结构企业通过与国外有关企业的合作交流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国外的规范、标准、规程有所了解。在近年来国际化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钢材品种也给予了承认,并且对使用我国钢材的规范、规格也开始接受。我国钢产量逐年提高,钢材品种越来越齐全,高强度及特种钢材也都在逐步地生产出来。我国钢铁价格同国际市场相比还是较低的,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2009年后较长时间内,我国钢结构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空间,目前增速将随经济增速放缓而下降,但仍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近期内钢材价格处于相对低位,钢结构生产成本明显下降,这将有利于钢结构行业发展。我国几个领域内,钢结构量会增加:首先,能源建设还会加快,火力电厂的主厂房和锅炉钢架用钢量会增加(包括核电厂厂房用钢、风力发电用钢等);其次,交通工程中的钢桥梁会有所增加,铁路桥梁均采用钢结构,近几年来公路桥梁采用钢结构已成为发展趋势,京沪高速、跨海、跨江大桥采用钢桥,高速公路中的护栏、收费站、交通标志的钢结构用量也不少。飞机场候机楼、火车站候车大厅和站台的新建和扩建项目不断增加;第三,市政建设中采用钢结构的量会增加,地铁和轻轨工程、城市立交桥、高架桥、环保工程、城市公共设施及临时房屋等均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结构。尤其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各大省会城市,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钢材消耗量会明显增加。 如北京每年用于高架桥用钢约2 万多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青会的配套设施将采用大量钢结构建筑;第四,钢结构住宅将增加。国家提倡建设节能省地住宅,有关钢结构住宅的设计规范及配套技术、材料基本具备。目前我国仅有几百万㎡的钢结构住宅,发达国家却达到40-50%。如我国每年竣工6 亿平方米的城镇住宅建设有5%采用钢结构,按多层、高层建筑平均50kg/m2 钢材计,用钢量将达到每年150 万吨

。上述数字未将农村建筑用钢结构统计在内,而四川等地震区灾后农村和城镇重建大量新建和加固房屋
,需大量建筑钢材,其中对重要办公楼、医院、中小学校舍、生命线工程等公共建筑采用钢结构是首选。由于中国钢材价格比国际价格低,劳动力成本低,钢结构制作质量优良,在国际工程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这几年国外企业在中国采购钢结构有所增加,许多钢构厂承接了不少海外订单。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国内外相关刊物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钢结构科研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对钢结构相关企业的实地调查,对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赢利水平与企业发展、投资策略与风险预警、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分析了钢结构行业的前景与风险。报告揭示了钢结构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钢结构行业分析(2009-08-22 10:20:39)
标签:杂谈

完整的钢结构产业链包括,钢结构原材料、钢结构设计制作、钢结构建筑建造。由于钢结构市场增长迅猛,上下游公司都获得了较好的利润。
上游行业主要指生产用于钢结构的各类型钢、钢管、钢板和钢筋等钢材,其中H型钢是钢结构建筑最为常用的产品。当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H型钢产品,主要由国内马钢股份和莱钢股份生产,还有部分国外进口的H型钢。但在2004年,日照钢铁公司在2004年1月30万吨产能H型钢生产线投产,鞍钢20万吨H型钢生产线也将投产,长钢180万吨H型钢项目也将在2004年年底开始陆续试产(情况还不是很明朗)。从各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实力分析,莱钢和马钢是行业龙头。马钢主要生产小H型钢,对大H型钢无能为力,而莱钢却能生产重H型钢和大H型钢。
热轧轻型H型钢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莱钢集团
H型钢产品销售市场主要为东南沿海各省市、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其中,300mm以下H型钢产品占国内市场70%。2004年,莱钢计划生产120万吨。
莱钢万力型钢有限公司受国家经贸委委托负责起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热轧轻型H型钢行业标准通过审定。该标准所覆盖的规格为H100~400。预计在2004年上半年,国家将该标准纳入1998年制定的热轧H型钢国家标准,热轧H型钢国家标准从小到

大将形成系列化。目前国外已经有轻型H型钢的标准,但是还没有达到我国产品的轻薄程度,以H100×50为例,欧洲和俄罗斯现行标准米重为8.1kg/
m,而莱钢万力型钢公司的企业标准米重仅为4.63kg/m,因此,我国热轧轻型H型钢标准的制定,对于莱钢带领国内H型钢产品抢占世界热轧轻型H型钢标准的制高点具有较大意义,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莱钢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
产品结构调整后的莱钢更具产能优势
2004年1月,莱钢股份公司与小型轧钢厂签订协议,将这一规格调整到小型轧钢厂。这使小型轧钢厂获得了较充足的生产原料和订单。目前中型厂H100*100mm、H150*75mm、H148*100mm的规格已陆续转移到万力公司。万力公司适应性改造试车成功后,产品扩展到H200mm*100mm以下的所有规格,不但可使中型厂与万力公司的品种规格相衔接,同时能大幅提高中型厂的产能和设备作业率。经过优化调整后的产品结构,可以使在提高锻压厂、中型厂产能的同时,使小型轧钢厂、万力型钢有限公司得以满负荷生。
通过对莱钢股份的电话调研发现:公司不但对自己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非常自豪,而且还将大力扩大中H型钢材的产能。中型万能轧机生产线目前H型钢生产能力已达55万吨,主要为产品规格为50mm--400mm的中小规格产品。而本次中型万能轧机生产线的扩建项目是公司历年来改扩建中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设计生产能力50万吨/年,其中H型钢年产量为40万吨。
小型钢市场的霸主,乘势进军下游-马钢集团
马钢热轧H型钢具有设计风格灵活、丰富,施工工期短、速度快、用工量小,截面模数大、节省原材料,建筑物有效使用面积大,便于机械加工和安装,便于集约化生产等众多优良的特性外。马钢的热轧H型钢生产线是我国第一条热轧H型钢生产线,由德国DEMAG公司、SLEMENS公司和美国的ITAM公司提供技术和主要设备,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热轧H钢生产线之一。2004年,马钢计划生产100万吨。
马钢股份大力扩大其型钢产能。近期马钢股份与德国西马克公司签订了近终型H型钢铸轧机组异型坯连铸机生产线、2号连续热镀线生产线设计、制造技术合同。这两个项目将分别于合同生效后15个月、24个月内建成投产。届时,马钢可新增中小型H型钢50万吨,年产厚度0.3~2.0mm、宽900~1600mm的连续热镀锌薄板35万吨。
由于钢结构下游行业存在具大的利润,与莱钢集团一样,马钢集团在2000年成立经营钢结构建筑业务的马钢钢结构公司。2003年7月,再次投资3000万元,招标引进美国、德

国、法国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建成了国内一流的马钢钢结构制作中心。2003年6月,投资2000万元在安徽芜湖开发区建立了芜湖加工配售中心,年加工热轧板卷10万吨、配套销售能力30万吨
。8月又与香港汇马贸易和百利好企业有限公司联手,在广州建立了钢材加工配售中心,总投资2.4亿元,年加工板卷、H型钢10万吨,配套销售能力60万吨。从以上扩张思路可以看出,马钢集团在钢结构下游行业所获得的巨大甜头和战略野心。
预分一杯羹的新进入者:长冶钢厂
180万吨H型钢项目因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工艺先进、市场前景看好被山西省列入“1311”经济结构调整规划行列。该生产线共分三条,分别为年产50万吨轻型H钢生产线、年产60万吨中型H型钢生产线和年产70万吨重型H型钢生产线。该项目分三期完成,首期建设的是中型生产线。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后,年可生产170万吨不同型号、规格的H型钢和10万吨其它钢结构用钢。目前,60万吨中型H钢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即将破土动工。50万吨轻型和70万吨重型H型钢生产线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本项目从2003年7月开始与外商签订合同并施工,建设期18个月,计划2004年12月试生产。
钢结构的下游行业主要指进行设计制作及建筑建造。目前该类企业在我国约有3000家,年生产能力超过5万吨的企业不到20家,超过10万吨的约7家,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行业内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国内市场份额较高、综合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主要有:上海巴特勒(美国独资)、浙江精工钢构(中德合资,目前重组进入长江股份上市公司)、浙江杭萧钢构、上海冠达尔(中英合资)、ABC上海美建(美国独资)、上海宝冶、上海江南重工等。其中浙江精工钢构、上海江南重工在桁架结构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上海宝冶、浙江杭萧钢构、上海江南重工、上海冠达尔以重钢结构制作和安装见长;上海巴特勒和浙江东南钢构在轻钢网架结构方面竞争力较强。钢结构下游行业的上市公司有两家:杭萧钢构、精工钢构,都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由于目前钢材尤其是H型钢涨幅较大,又由于将成本转嫁给建筑雍湖的议价能力较弱,因此对这两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相对不如往年。
红透二级市场的钢结构龙头-杭萧钢构
根据用钢量等情况大致估算,公司在建筑钢结构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公司目前有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四个生产基地,营销点分布在全国各主要城市。从区域市场分析,公司在华东、西北的业务对利润贡献最

大,并在江浙一带具备绝对竞争优势。2003年公司为调整产品结构,轻型钢结构的销售量大幅度增加,增幅达到154%,但该产品的毛利率水平远低于多层钢结构。从长远发展来看,公司仍然会把多层钢结构作为发展重点,上市募
集资金的投向也是多层钢结构项目。公司募集资金投向的高层钢结构建筑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引进高性能钢建筑围护系统设备技改项目、引进全自动轻钢结构焊接生产线技改项目按投入资金比例看,目前进度为20%,在2004年底投产后,公司的产能将大幅增长。
国内第二家钢结构上市公司-长江精工
经过股权转让后,精工钢构成为长江股份的第一大股东,2004年长江股份的主营业务也将以钢结构业务为主。精钢是国内同时具备在轻钢结构建筑系统、高层钢结构建筑系统、空间钢结构建筑系统等系列产品中获得资质的少数企业之一,其市场占有率在3.6%。目前公司已逐步形成的全国生产基地和营销服务网络,浙江基地生产能力已达15万吨,产品瞄准奥运场馆的北京基地正在建设5万吨产能,产品向中西部进军的安徽基地正在建设5万吨产能,目前正在规划广州、沈阳生产基地。2004年预计长江股份钢结构年产能有望超过20万吨。


钢结构制造业是劳动力、技术、装备、资金密集型钢材深加工制造工业,由传统与新型制造业相汇而成。目前广泛应用于能源、桥梁、冶金、机械、房屋建筑、石油化工、市政建设和海洋工程等领域,支撑着各个重要产业的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间阶段,住宅建筑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随着我国建筑业全面开放,环保节能型住宅的大力推行,钢结构企业产品和规模也已经进入了快速调整期。目前,国内共有钢结构(专项)一级施工企业143家,加上原土建公司钢结构增项一级资质的427家,具备钢结构一级资质的企业累计570家。2006年12月4日《人民日报》用整版篇幅刊登了“中国钢结构协会第一号公告”,中国钢结构协会根据制定的《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经过严格考核、评审,最终评定了符合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的第一批特级企业14家、一级企业8家,其中东南、精工和杭萧3家浙江省的钢结构企业被授予首批特级企业。
最近上海市金属结构协会统计数据表明,在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中,钢结构制作安装企业(包括部分浙江、江苏等外省市企业)共380家,年产量360万吨,仅上海地区注册的钢结构施工企业就达五六百家。钢结构产业的发展状况,犹如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

,钢结构企业已从几十家达到数千家,但钢结构行业的集中度非常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年产10万吨的企业非常少,形成了市场高速发展,而行业集中度越来越低的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钢结构行业的入门门槛低,无论在资金还是技术上的要求都不高,造成钢结
构利用效率低,钢材浪费严重;同时产业集中度低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过度竞争。2005年,钢结构企业的平均利润仅5%,除了重钢、管桁架和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的标志性工程利润空间较大外,门式刚架等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轻钢建筑,竞争激烈,利润空间普遍较低。从而导致了一些企业超低价中标后,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极大地限制和影响了钢结构产业的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在2005年钢结构协会统计的1351万吨钢结构加工量中,钢结构企业前五强的总加工量已超过100万吨,前十强企业的年加工量基本都在10万吨以上,已经形成了一批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结构企业,浙江省萧山也被授予了“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的称号,钢结构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省的一张新“名片”。
1、品牌连锁化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降低工程异地加工造成的成本增加,提高工程质量控制能力,一些大型钢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实施低成本、高质量扩张。他们纷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设分公司、加工基地等。在做好钢结构主业,建立省外基地的同时,许多钢结构企业还把发展的触角延伸到了钢结构的相关产业及其它行业,拉长了产业链。浙江东南相继建立浙江东南房地产公司、浙江东南金属薄板有限公司、浙江萧山医院和杭州高普建筑材料系统有限公司;浙江杭萧成立了浙江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绿色、环保、节能CCA板及其相关配套系列产品,一期总投资达3.6亿元,技术装备及其产能规模达行业之首。但连锁化布局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类似徐州某工厂由于在管理和质量上的失控,在内蒙新丰电厂造成了严重质量事故,是值得各企业借鉴与思考的。
2、布局海外抢滩国际市场
国内的轻钢厂房钢构件加工安装费成本约为4000~5500元/吨,重钢和空间结构的钢构件比较复杂,制作成本有时能到8000~10000元/吨。而日本及欧美的钢构件加工安装费用则平均在10000元/吨以上,所以国内一些有实力的钢构企业开始把触角伸向海外。
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出境施工的钢结构企业。2003年,阿尔及利亚首都强烈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在其他国际公司纷纷外撤时,精工则义无反顾地承接了阿尔及利

亚机场钢结构施工工程。
从2006年初到目前为止,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在海外频频中标,承包了毛里塔尼亚首都机场工程、意大利架桥机项目、巴蒂尼奥项目、巴西钢厂项目、日本高炉项目、印度电厂项目、美国电厂项目等,合同额达到1.7亿元,实物量达到2万吨,并与许多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中心及国内
出口大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公司进一步加速海外市场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宝冶钢构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实力也正在得到认证,知名度不断提高。2006年上半年共有15个国家35个海外公司到钢构分公司参观考察。
2006年7月,浙江东南网架中标印尼北苏风港电站干煤棚网壳工程。这是继2006年3月签约苏丹阿尔萨拉姆水泥厂钢结构工程后,东南网架承接的第二个国外钢结构工程。最近还在竟标土耳其水泥厂钢网壳工程。
2006年,恒达钢构也有1.5亿元的产值来自卡塔尔等国外工程。杭州大地网架也把工程做到了中美洲地区。
2006年7月,上海振华港机与美国两大造桥巨头——钢桥公司及福洛尔公司共同签订了旧金山新海湾大桥4.5万吨钢结构总承包合同,合同总价约为2.5亿美元。大桥钢塔高148米,为世界抗震钢塔第一高度;桥面钢箱梁总长605米、总宽70米、高5.5米,为世界同类桥梁中第一大箱梁。
2006年9月,中建三局海外市场喜报频传,中标合同总额9328万美元的印尼实武牙电厂和阿木让电厂、阿联酋27层双塔式办公楼钢结构工程开吊、坦桑尼亚154公里公路改建工程开工、也门外交部办公楼封顶。今年该局也加大了海外经营力度,先后承建了近10项海外工程,实现签约额2.5亿美元。
此外,安徽鸿路钢构公司承建的格林纳达国家板球场也将于近期完工。
宝钢产业公司下属的冠达尔公司日前与一家印度企业正式签订了赞比亚某铜矿钢结构加工制作合同。自1997年产品首次出口到日本以来,该公司稳步拓展亚洲市场,产品陆续进入了尼泊尔、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巩固亚洲市场的同时,冠达尔还不断开拓其他地区市场。10多年来,新增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产品顺利进入了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拥有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海外大用户群。今年以来,通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冠达尔力争进入非洲市场。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艰苦的技术、商务谈判,他们最终赢得了这家赞比亚铜矿的钢结构加工制作项目。至此,冠达尔的钢结构产品已遍布全球五大洲。
3、以强势科技助推强势品牌
目前大部分钢结构企业要尽快解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技术难题。值

得庆幸的是,许多企业对科技已十分重视。浙江东南网架等钢结构企业与浙大、清华等著名高校合作;宝冶建设与同济大学合作,成立了同济机器人公司,将先进的液压技术用于钢结构施工,在“温州十大经典名楼——新国光商住广场”就采用了这项技术,其“空中茶吧”钢结构整体提升高度仅次于上海东方明珠的观光球,并经受了2004年8月12日
“云娜”,2005年“麦莎”以及2006年“桑美”等近百年一遇特大台风的考验,是2006年度浙江省唯一荣获优秀工程设计、优秀工程勘察和优秀工程质量3项“钱江杯”大奖的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已成为温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对先进的、有代表性的攻关项目,国内钢结构企业也正在逐步突破。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是当今新兴钢结构发展趋势,许多方面尚属空白。为此,国家财政部专门拨款资助宝冶建设对该项目的全面开发,其中包括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设计软件研发、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安装技术研究、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制作技术研究、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无檩条结构组合压型板研发、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铸钢节点设计、焊接及超声波检测等6个课题的研究。目前,该课题已达到结题要求。宝冶建设公司运用此有关技术完成了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钢结构工程,结构跨度360米,为世界之最。而该工程也获的了上海市金刚奖和中国钢结构金奖,并给宝冶建设在国内大型会展、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带来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为其在钢结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各企业还与以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管理单位为主体的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开展“厂会合作”项目,打破行业和单位间的界限,充分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变为生产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全新的“厂会合作”发展模式荣获了“国家金桥工程项目一等奖”,杭州大地网架参建的“杭州钱江四桥工程”也荣获2006年度国家土木工程界最高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
2007年初,恒达钢构也与浙江省钢结构工程顾问咨询部和浙江工业大学等合作开发新型钢结构体系,研发新的节点连接构造,力争后来居上。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浙江省钢结构工程顾问咨询部,以及南都房地产集团和浙江省内多家钢结构骨干企业联合开展的“钢结构住宅”科研课题正在按计划进行。浙江省钢结构工程顾问咨询部与浙江省建工集团等联合开展的“钢结构基坑支撑体系的设计与研究”科研课题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富煌钢构先后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建材工业设计院、沈阳金属材料研究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和技术合作关系。近年来与同济大学共同组建了“安徽富煌钢结构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同济富煌多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研究中心”。
2006年无疑是钢构企业的科技创新年,伴随着鸟巢的成功卸载和许多奥运工程的快速推进,钢结构企业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我国钢结构
加工制作水平,以大工程树立大品牌,沪宁钢机、宝冶钢构、东南网架、精工钢构、杭萧钢构、大地网架、恒达钢构、潮峰钢构和浙江越宫钢构的品牌形象得以迅速提升。
迎合时代发展,进行具有代表性的技术突破,2007年,科技创新将有力地推进中国钢结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4、上下游相互渗透,品牌立体化趋势突显
马钢、宝钢、莱钢以H型钢、板带材为依托,逐步实施向钢结构产业的延伸。宝钢集团为做大、做强其钢材深加工产业,将分别名列全国重钢、高频焊接H型钢、轻钢和冷弯型钢同行业“龙头老大”的上海冠达尔钢结构有限公司、上海大通钢结构有限公司、宝成钢结构有限公司、上海工艺所等单位划归到了宝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借助“宝钢”的品牌优势,为宝钢钢结构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值得一提的是马钢、莱钢前期在H型钢开发推介阶段就从大行业的角度把推动钢结构产业发展作为突破口,近年来在住宅钢结构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2006年2月,首钢首冶机施分公司、首冶金结分公司和原首建金属结构厂实施整合,组建首建钢构分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结算收入3.63亿元,实现利润657.6余万元,先后承担了通惠河桥、首都机场轻轨桥、丰北路丽泽桥、张家口三马坊桥、天津慈海桥、北京太阳中心南(A)区B1S4栋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北京华骏国际中心CBD、总参通讯兵机关办公楼改扩建、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电视文化中心剧场主舞台升降台、北京七星摩根广场等2.4万吨钢结构制作任务,点亮了首钢钢构品牌。
河南融通、山东万事达凭借材料流通的渠道优势,也开始将业务范围向钢结构加工推移,杭萧、东南、精工向上游材料的进发,富煌对钢结构加工机械行业的尝试无不向大家展示了钢结构企业多元的品牌化战略。
5、钢结构行业协会的作用举足轻重
随着钢结构产业的飞速发展,钢结构行业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做好正确引导、科学进步、行业自律、政府沟通、企业维权,避免低水平恶性竞争,促进钢结构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是当前普遍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建

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以及各省、市、自治区钢结构行业协会在实现“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和发展产业”的战略目标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鼓励技术创新,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钢结构精品,“中国钢结构金奖”和“中国钢结构优秀项目经理”是目前我国钢结构优质工程和钢结构从业人员的最高荣誉,各省、市也分别设有类似的钢结构奖项。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国各地钢结构企业的合作与协作,加强管
理和技术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平等互利、资源共享、携手共进”,在深入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共同探讨“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新思路,于2006年12月在福州召开了“第二届省际钢结构协会联谊会”,除参加第一届联谊会的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四川、广东、山东和新疆八省市钢结构协会外,还新增加了辽宁省金属结构协会,台湾钢结构协会秘书长亲自到会出席。上海市金属结构协会提出的“立足技术创新,改革传统建筑体系,促进钢结构产业化,标准化和配套化,推动钢结构在工程建设中的发展和应用”,及“以钢代木,保护地球生态资源;以钢代砼,促进绿色环保建筑”的新方法和新思路都得到了积极响应;浙江省建筑业协会钢结构分会提出的“广泛地开展各地区行业间技术协作、技术交流、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资质互认”也得到了普遍赞同;“第三届省际钢结构协会联谊会”也于2007年5月在浙江省召开。
“创新是魂,人才是本”,为了进一步提高钢结构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根据未来钢结构产业对人才的总体要求,2006年12月成立了“中国建筑钢结构岗位人员培训部”,对钢结构行业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并实行“统一教材与大纲、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考核、统一发证、统一教务及资料管理”。目前由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钢结构分会编撰的《建筑钢结构电焊工》培训教材已经完成。
另外,2006年12月28日建设部颁发了《关于“建设事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的通知》,在九大领域的重点推广技术中,钢结构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合理利用技术领域”和“新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安全技术领域”两大领域给予重点推广,为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2008年,我国建筑钢结构市场十分巨大,将拉动钢结构用钢需求,整个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这是年前在上海市举办的“华东地区钢结构应用技术与发展推进会

——上海世博会场馆用钢设计暨建设部高频焊接H型钢新标准贯标的专题会议”上传递的信息。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钢铁工业首席分析师李世俊在会上对我国目前建筑钢结构产业状况和钢材需求作了详尽的介绍,他指出中国钢材消费的特点:建筑用钢比例高。2005年,中国建筑用钢消费1.73亿吨,占钢材消费50.5%。在中国建筑用钢中,城镇房屋用钢占建筑用钢76%。其中城镇住宅2005年消费6090万吨,占建筑用钢35%。预测2010年,我国建筑业钢材需求将达2.25亿吨
,占总需求的48.5%。
在建筑用钢中,建筑钢结构制造所消费的钢材占很大比重,特别是我国正在积极推广绿色环保型钢结构住宅,对钢材的需求十分巨大。2008年,国内建筑钢结构用钢市场广阔,还体现在:
钢结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钢构市场迅速增大,对钢结构用钢需求日趋增长。目前,我国钢构市场主要分布在冶金、电力、化工、道桥、海洋工程、房屋建筑、大型场馆、民用住宅、机械装备和家居用品等领域,钢构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全国的“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推进,节能、环保、绿色的钢构大有用武之地,拉动绿色钢材的需求。2008年,我国的“节能减排”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国策,因而具有节能、环保、绿色优势的钢结构被市场看好。
建筑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是推动钢铁产品升级换代的强大动力,也是支撑钢结构用钢市场趋好的内在动力。2008年,我国建筑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将掀起新一轮高潮,调整的目标是钢结构比例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强度级别钢筋比例提高以及节能型建筑比例提高,从而对建筑钢结构用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钢结构产业快速发展,促进钢结构用钢市场稳健发展。在我国,钢构制造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钢构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关联度很大。近年来钢构企业开始跨区域、大规模扩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具有市场准入条件的钢构企业在1千家以上,有影响力的在100家以上,年产值约500多亿元。2008年,钢结构产业将向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钢结构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在量和质上都将进一步提高。
业内人士认为,2008年乃至2010年,我国的钢结构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钢结构用钢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建筑钢结构用材只占钢材产量的1.5%左右。国家“十一五”期间建筑钢结构的发展目标是:争取达到每年建筑钢结构用钢材占全国钢材总

产量的3%。2015年建筑钢结构的发展目标是:争取每年全国建筑钢结构的用钢量达到钢材总产量的6%。专家预测,随着钢构产业的技术瓶颈不断突破,我国建筑钢结构的远期规模至少能到3000亿元。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宝钢集团宝钢钢构主办,宝钢产业大通钢结构公司承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