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家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
作者:王家新,曾用笔名北新,出版的诗集有《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楼梯》等。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没有英雄的诗》等,文学随笔集《对隐秘的热情》等。
题目:“山的那边”是一个非常含蓄的题目,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完全诗。题目简洁而凝练,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借助“山”和“海”两个意象,表达了一种信念与哲理: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唯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坚持奋斗,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
2、《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选自《当代少年》,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专业心理学家。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美国文化学术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
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采用了反复的手法,是本文的文眼。走一步是起点,再走一步是发展和深入,具有强调作用。标题富有意蕴,引人入胜,引发读者的思考。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蝉》作者小思,本名卢纬銮,另有笔名明川,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等。本文选自《承教小记》。
题目:蝉是情感的引发物,也是情感的聚焦点,以“蝉”为题,用语精练,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蝉》通过写小小的蝉,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主题:不管生命短暂还是
长久,都要积极地面对,热情地投入,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精彩。
《贝壳》作者席慕蓉,本文选自《幻想——席慕蓉散文赏析》。席慕蓉,台湾作家、画家、诗人。第一本诗集《七里香》,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代表诗集《七里香》《时光九篇》。本文是一篇托物抒怀的散文。
题目:贝壳为题,旨在选取生活中的这一微小事物来抒写自己对生命的感事。以歌咏对象为题,具有象征意义,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
中心思想:由贝壳图案的精美想到贝类生命的卑微以及人类生命与之相比的优越,得出感悟:人不应该辜负生命,应该让生命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细腻的描写;精巧的构思。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作家:宗璞,原名冯钟璞,笔名任小哲、丰非等。“文化大革命”前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曾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题目:文题点出本文的描写对象——紫藤萝,且以“瀑布”喻“紫藤萝”,生动地写出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生长繁盛的特点,而且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既点出了文章的内容,又包含了文章的主旨。
中心思想: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描述以及对过去遭遇的回忆,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人生,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人(现在江苏苏州),清代文学家,代表作品有《浮生六记》。《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其中《闲情》记趣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跟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
境的琐事。
题目:题目是编者加的。“童”是儿童地,“趣”是趣事。即童年生活的情趣,从题目可以看出本文是写儿童时的趣事,题目简洁明了。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叙写童年生活中细致观察景物的奇趣,充分表现了儿童丰富神奇的联想力、想象力及稚气烂漫的情趣。
第二单元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本文选自《流沙河诗集》。
作者:流沙河,当代诗人,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发表了不少诗歌,其中《故园六咏》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诗集有《农村夜曲》《故园别》《游踪》等,另有《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说诗》,短篇小说集《窗》等。
题目:“理想”就是对未来的想象或希望,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也是人们前进动力的源泉,以“理想”为题,点明了诗人赞美的对象,本诗标题醒目,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心思想: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7、《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选自《张晓风自选集》。
作者:张晓风,江苏人,笔名有晓风、桑科、可叵等。主要作品有《白手帕》《红手帕》《春之怀古》《愁乡石》等。当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时,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
题目:行道树指种在道路两旁的树木,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美化环境,顶烈日、冒严寒,无私奉献,就像各行各业的无私奉献者一样,值得尊敬和赞美。题目点明了作者所赞美的对象。
中心思想:这篇文章通过写行道树默默无闻地奉献浓阴、制造清新、美化环境,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