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结构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详解-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果。
电磁兼容——屏蔽
屏蔽方案的选择: 减小坚固点之间的距离,增加板材之间的贴合程度。 采用双排螺钉。 尽量使板材与型村或者折弯件之间连接。
电磁兼容——屏蔽
屏蔽方案的选择: 增加缝隙深度。 板材上打凸包。板材之间是凸点接触,利用反射损耗,
凸包距离般是20-25mm. 缝隙中安装屏蔽材料,减小接触阻抗。如导电橡胶、导
电磁兼容——屏蔽
穿孔屏蔽: 最影响开孔金属板屏蔽效能的是开孔的最大尺寸,其次
是孔深,影响最小的孔间距。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开很密的通风孔,有利于散热。 可以使用截止波导通风板。
电磁兼容——屏蔽
穿孔电缆:
电缆直接穿透屏蔽体会降低屏蔽性能,因为屏蔽机箱内是 干扰通过空间感应到电缆上,在电缆上产生电流,这个电 流流到机箱外部,并产生二次辐射,导致设备产生超标辐 射发射。 机箱外部的电磁波干扰感应到电缆上,在电缆上产生的电 流流进机箱,产生二次辐射,对机箱内电路产生干扰。 电缆成了一根高效的电磁波接收和发射天线。
近场主要为电场时,离源越近,反射损耗越大。反射损 耗随着频率、导磁率增加而减小,随着导电率增加而增加。 屏蔽电场时屏蔽体离源越近越好。
近场主要为磁场时,离源越远,反射损耗越大。反射损 耗随着频率、导磁率增加而增加,随着导电率增加而减小 屏蔽磁场时屏蔽体离源越远越好。
电磁兼容——屏蔽
薄膜的屏蔽作用:
(生产效率低)、安装弹簧片(要开模具)。
电磁兼容——屏蔽
穿孔电缆的电磁屏蔽: 使用光纤出线。光纤不是金属体。 夹线结构。采用屏蔽电缆时,屏蔽电缆在出屏蔽体时,
采夹线结构,保证电缆屏蔽层与屏蔽体之间可靠接地。
电磁兼容——屏蔽
穿孔电缆的电磁屏蔽: 使用屏蔽连接器。内线不屏蔽,外线屏蔽,连接器要与
薄膜屏蔽主要体现在塑胶件上面喷导电漆,玻璃上面镀 膜实现屏蔽。
理论上由于导电薄膜十分薄,吸收损耗基本可以忽略, 其屏蔽交通主要取决于反射损耗和多次反射修正因子。 多次反射修正因子是一个较大的负值,直到减小屏蔽效 能的作用。
实际工程中,增加薄膜的厚度可以增加导电性,从而增 加屏蔽效果。
电磁兼容——屏蔽
能。深度可以理解为材料的厚度,缝隙的搭接深度。 缝隙的屏蔽效能与缝隙的宽度没有关系。缝隙的屏蔽效
能取决于缝隙的最大尺寸,而不是其面积。 缝隙的长度与基材的表面状态,基材的刚性,坚固点的
间距有关。基材表面越越光滑、刚性越好,紧固点间距 越小,缝隙的长度越小,屏蔽效能越高。 可以在缝隙间增加屏蔽材料,提高屏蔽效能。 材料的搭接宽度至少大于10mm,一般是15-25mm, 大于30mm没有效果提升。
电磁兼容——屏蔽
穿孔电缆屏蔽:
穿孔电缆显著降低屏蔽体的屏蔽效能。 穿孔电缆出屏蔽体时必须接地,且接地十分优良。 也可以在穿孔位置加穿心电容之类的滤波器。 芯线的屏蔽也十分重要。
电磁兼容——屏蔽
低屏磁场屏蔽: 依靠高导磁 材料的吸收损耗实现,一般不用铝合金。 要有足够的厚度,开孔、缝隙等对效果影响不大。 增加干扰源与敏感设备之间距离,可以很显著提高屏蔽
电磁兼容概述
电磁兼容解决手段 硬件设计与PCB布局 屏蔽 滤波 接地
结构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结构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电磁兼容概述 电磁兼容——屏蔽 电磁兼容——接地
电磁兼容——屏蔽
金属板的屏蔽作用:
SE=A+R+B
式中A吸收损耗,R反射损耗,B多次反射修正因子
位于远场时,随着频率增高,反射损耗降低,金属板的 导电率越低,反射损耗越大,而导磁率越低,反射损耗反 而越小。
双层屏蔽: 电磁波在两层屏蔽体之间反射、谐振,造成屏蔽效果下
降。 实际屏蔽效能比两层屏蔽体效能相加的和要低。 两层屏蔽体之间应该隔离开,以免外层屏蔽体上面的地
电流影响到内层屏蔽体,减小双层屏蔽的屏蔽效能。
电磁兼容——屏蔽
缝隙屏蔽: 间隙的存在降低电磁屏蔽的效果。 增加缝隙的深度,减小缝隙的长度将增大缝隙的屏蔽效
产品结构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结构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结构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电磁兼容概述 电磁兼容——屏蔽 电磁兼容——接地
ຫໍສະໝຸດ Baidu
电磁兼容概述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指设备或分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 中的其他设备或分系统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简称EMC。
滤波器转接。保证滤波器与屏蔽体之间足够低的接触阻 抗。原则上要求滤波器的进出线隔离在屏蔽体的两侧。 输入线应尽可能短,滤波器的出入线要有足够的间隔, 禁止并行走线,禁止捆扎在一起
电磁兼容——屏蔽
单板间的隔离设计 : 单板间的隔离设计是利用金属导体隔离干扰源和敏感电
源,增长电磁波的传输途径,由于电源波是随着传输距 离衰减,从而减小干扰。隔离设计时金属导体必须接地。 单板安装在金属板上,插入插箱,利用金属板实现隔离。 金属板通过滑道、拉手条接地。
电布、簧片。 通风孔屏蔽:金属丝网、穿孔金属板、截止波导通风板 尽量避免局部开孔,局部开孔直径应小于15mm.
电磁兼容——屏蔽
塑胶件的电磁屏蔽: 在塑胶件内部或者外部喷导电导磁屏蔽膜。 涂覆导电导磁涂料、喷漆导电漆、真空镀铝、电镀或者
化学镀、粘贴金属箔。 增加涂料的厚度有助提高屏蔽效果。 塑料间接缝技术:直接接触(简单不可靠)、点导电胶
屏蔽体可靠连接。 滤波连接器转接,出线时加一个穿心电容。
电磁兼容——屏蔽
穿孔电缆的电磁屏蔽: 直接出线。电缆直接出屏蔽体,必须保证电缆在屏蔽体
的一侧足够短,避免干扰信号的耦合和发射。一般要求 电缆在屏蔽体一侧的长度小于80mm.
电磁兼容——屏蔽
穿孔电缆的电磁屏蔽: 电源滤波器转接。电源线进出屏蔽体一般均是通过EMI
电磁兼容的三要素:干扰源、耦合通道、敏感源。
电磁兼容概述
干扰极限值(对外)和抗干扰限制值
电磁兼容概述
电磁兼容包括两部分 电磁发射(EMI):辐射发射(RE、通过壳体)、传导
发射(CE、通过线缆) 电磁敏感度(EMS):辐射敏感度(RS)、传导敏感度
(CS)、静电放电(ESD)、快速瞬态脉冲串(EFT)、浪涌 (SURGE)、电压跌落与中断(DIPS)、工频磁场敏感度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