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尘肺的康复治疗

浅谈尘肺的康复治疗
浅谈尘肺的康复治疗

浅谈尘肺的康复治疗

【摘要】尘肺病是我国严重的、没有医疗终结的致残性职业病,一旦诊断为尘肺病,终身带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亿元。目前尘肺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通过康复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仍然可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阻止患者的病情恶化或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尘肺病;保健;护理

尘肺病是危害严重的职业性疾病,也是一种病死率较高且具有明显影响劳动能力的疾病,因此对于尘肺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显重要。尘肺以并发结核、气胸、呼吸系统感染、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等最为常见,再加上北方特殊的气候条件,病人更易合并感染,合并感染后,常使病情加重,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缓解病人的不适。确诊尘肺病后,日常护理、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1 心理护理

1.1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由于尘肺病人病程长,在治疗上无特效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病

人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和病友,给予其精神鼓励;护士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尽量体会病人的感受,充分利用与病人接触的机会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各种健康指导,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指导病人循序渐进进行耐寒锻炼和练习各种保健操,以增强病人的体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病人维持机体功能状态,使其能够认识到,即使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只要掌握疾病的规律,努力适应,适当锻炼,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是能够恢复和维持一定的健康水平和工作能力的。

1.2 消除患者负性心理和不良情感尘肺病患者病程长,病情容易反复,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存在焦虑恐惧、孤独寂寞、自卑自责情绪,有疑医心态、赔偿心态、依赖心态等不同心理特点[1]。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心理疏导,采用语言调节、合理宣泄和转移升华等方法[2]。鼓励患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社会活动,进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选择性看一些娱乐性节目,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和不良情绪,唤起其对生活的信心,使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自身存在价值[3]。消除患者负性心理和不良情感,使他们保持的良好心理状态。同时让家属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支持、鼓励,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使患者能配合康复训

练。

2 健康宣教

2.1 增强体质病人根据实际情况,坚持做医疗体操,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如打太极拳、练气功,清早散步等。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锻炼心肺功能。但锻炼时因人而宜,避免过分劳累。

2.2 气温适宜要保持居室的适宜温度,整洁及空气新鲜。对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有积极的预防意义。尘肺病人应格外注意气候的变化,增减衣物。锻炼耐寒能力从夏季开始,坚持全年用冷水洗脸。

2.3 精神护理七情内伤,可导致病情的加重。而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状态,避免不良的应激性精神因素刺激,积极配合医疗保健,可使疾病向有利于健康的方面转化。

2.4 饮食及生活起居的护理由于尘肺病人的脾胃运动

功能失常,因此应选择健脾开胃,有营养易吸收的饮食。如:瘦肉、鸡蛋,牛奶,豆粉,新鲜蔬菜和水果。忌服过冷和油腻性食物。中医认为性生活过度必伤肾。而肺与肾关系密切,肾衰则肺难以痊愈。

2.5 忌吸烟尘肺患者平素就有咳嗽、胸痛等症状,要是吸烟,肯定这些症状会加重。而且烟草是一种毒物,对人体有害无益。

2.6 加强营养尘肺是一种慢性病,如果营养不足,抗病

能力将日趋低下,使尘肺这种职业病缠绵难愈,造成终身痛苦。随着病程的延长,疾病的加重,呼吸功能下降,并发症增多,食欲减退,会导致尘肺病患者营养欠佳。故应该加强他们的营养,根据病情正确指导饮食,鼓励患者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4]。但要注意每次不宜过饱,忌烟酒等辛辣食物。饮食应温热,尽量不食冷饮,特别不应喝含气饮料,以防膈肌上抬,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加重。使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及健康的生活规律,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延长寿命。

2.7 氧气使用长期低流量吸氧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氧气使用过程中主要应防止火灾及爆炸。

2.8 感冒预防尘肺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感冒,继发细菌感染后使支气管炎症状加重。应格外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锻炼耐寒能力从夏季开始,坚持全年用冷水洗脸,按摩鼻、面、颈部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等方法来预防感冒。

2.9 从事与矽尘、石棉有关工作的应做好自我防护,最好是1-2年检查一次,从事与煤尘有关工作的2-3年检查一次,从事其他粉尘工作的可2-4年检查一次。

3 运动训练

3.1 下肢训练下肢训练可明显增加尘肺患者的活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精神状态。通常采用有氧训练方法如步行,爬斜坡,上、下楼梯及慢跑步等。运动量由慢至快,由小至大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运动后不应出现明显气短、气促或剧烈咳嗽,每日至少2次。有运动诱发哮喘的患者可以在监护条件下,进行小强度的训练,让患者逐步适应运动刺激。

3.2 上肢训练即提重物练习,患者手持重物,开始

0.5kg,以后渐增至二三公斤,作高于肩部的各个方向活动,每次活动一二分钟,休息二三分钟,每天2次,监测以出现轻微的呼吸急促及上臂疲劳为度。

3.3 呼吸训练

3.3.1 放松练习坐位或站立调整呼吸,进行胸、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练习5min,练习时配合图像和放松性的轻音乐。

3.3.2 缩嘴呼气法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缩口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s,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以能轻轻吹动面前30cm的白纸为适度。缩唇呼吸可配合腹式呼吸一起应用。

3.3.3 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舒适体位,全身放松,闭嘴用鼻深吸气至不能再吸,稍屏气或不屏气直接用口缓慢呼气,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气时膈肌上升,腹部内凹。呼吸时可让患者两手置于肋弓下,要求呼气时须明显感

觉肋弓下沉变小,吸气时则要感觉肋弓向外扩展。有时需要用双手按压肋下和腹部,促进腹肌收缩,使气呼尽。

3.3.4 呼吸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最大的呼吸耐受能力,制定个体化呼吸康复训练计划,采取一对一宣教,帮助指导训练项目,多渠道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在最大呼吸耐受水平上连续步行或慢跑、户外行走,打太极拳、练气功、踏车等,逐渐延长时间,尽可能达到30min,对增加患者的活动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生命质量均有较大的帮助[5-6]。

尘肺是企业生产中长期吸入粉尘所引起的以肺实质弥漫性纤维化病变为主的疾病,是一种不可逆性职业病。各企业领导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已确诊尘肺患者的管理。首先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切实解决他们生活困难等问题,使他们能有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更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其次要加强卫生保健宣传,鼓励他们配合医护人员积极做好康复训练,以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减轻他们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坚芳,林锦芬.住院尘肺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J].医学文选,2006,25(3):482-483.

[2] 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第4版.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40.

[3] 卢少萍,符霞,徐永能,等.早中期老年性痴呆病人的家庭健康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03-405.

[4] 朱念琼.临床护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52-167.

[5] 殷佩君,陈旦敏.尘肺患者的康复护理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19(11):567.

[6] 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1.

颈椎病的分类及特点

颈椎病的分类及特点: 1、颈型颈椎病临床特点:主要为主诉颈、肩及枕部疼痛等感觉异常,并伴有相应 的压痛点及颈部呈僵直状。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特点:为五个方面:1【颈部症状】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 颈部立正式体位及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尤以 急性期为明显。2【根性痛】最为多见,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过敏及 皮肤感觉减退等为多见。3【根性肌力障碍】以前根先受压者为明显, 早期肌张力增高,但很快即减弱并出现肌萎缩征。在手部以大小鱼际 肌及骨间肌为明显。4【减反射改变】早期呈现活跃,而中、后期则减 退或消失,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5【特殊试验】凡增加脊神经根张 力的牵拉性试验大多阳性,尤以急性期及后根受压为主者。 3、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特点:1【椎体束征】多先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如缚绑腿) 及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而出现足踏棉花、抬步打飘、跛行、易跪倒 (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束胸感等症状。2【肢体麻木】 自内向外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和骶部的神经纤维,出现症状的 部位及分型与前者相一致。3【反射障碍】生理反射异常:上肢的肱二 头肌、肱三头肌和桡反射,下肢的膝反射和跟腱反射多为亢进或活跃。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可减弱或消失。4【排便排尿功能障碍】 多在后期出现,起初以尿急、排空不良,尿频及便秘为多见,渐而引 起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5【屈颈试验】此种类型最怕屈颈动作。如突 然将头颈前屈,双下肢或四肢可有“触电”样感觉。 4、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特点:1【颈椎病之一般症状】颈痛、后枕痛、颈部活动受限 等。2【椎-基动脉供血不全症状】偏头痛(80%以上);耳鸣、听力减 退及耳聋(80%);眩晕(70%);记忆力减退(60%);视力减退、视力 模糊、复视、幻视及短暂的失明等(40%);神经衰弱(40%);发音不 清、嘶哑及口唇麻木感等(20%);猝倒(20%)。3【自主神经症状】胃 肠、心血管及呼吸症状为多。 5、食管压迫型颈椎病临床特点:吞咽障碍【轻度】仰颈时吞咽困难,屈颈时则消失。 【中度】吞服软食或流质者。【重者】仅可进水、汤者,但少见。 6、混合型颈椎病临床特点:视原发各型的组合不同,症状与体征有明显之差异, 此型症状复杂,故诊断常感困难。 赵定麟.《现代脊柱外科学》[M],2006,[1]:428-449.

尘肺的分类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741 尘肺的分类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尘肺的分类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硅酸盐尘肺 由于吸入含有硅酸盐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如石棉肺、滑石尘肺、云母尘肺、水泥尘肺均属于硅酸盐尘肺。 2、混合性尘肺 由于同时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如煤矿工人所患的煤工尘肺(煤矽肺)和铸造工人所患的铸工尘肺多属于混合性尘肺。 目前,我国把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石棉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这12种尘肺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3、炭素尘肺 由于吸入含有炭素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如煤尘肺、炭黑尘肺、石墨尘肺均属于炭素尘肺。 4、金属尘肺 由于吸入含有金属性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如铝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尘肺病的预防

尘肺病的预防 一、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它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不仅患病人数多,而且危害大,是严重致劳动能力降低、致残和影响寿命的疾病,对此病世界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我国目前法定职业病中有13种尘肺病,在我市以煤工尘肺、硅肺多见。矿山开采、陶瓷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和工种易患尘肺病。 尘肺病按照病情发展、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三期。其普遍症状是胸闷、胸痛、气短、咳嗽、全身无力,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病人由于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常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肺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呼吸衰竭等。 二、怎样预防尘肺病 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 (1)设计时应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者控制生产过程中粉尘的产生; (2)凡能产生粉尘的设备均应当尽可能密闭,并与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逸。 (3)产生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 (4)对于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该考虑湿式作业。 (5)存在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该为工人佩戴防尘护具等个人防护用品。 三、粉尘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1、上岗前体检可以发现劳动者有无从事粉尘作业的职业禁忌症, 源头上预防尘肺病的发生。2、在岗体检除可发现职业禁忌症外,还可早期发现尘肺病病人或疑似尘肺病病人,使其及早脱离粉尘作业环境,以延缓尘肺病的进展。3、离岗时健康检查主要目的是确定劳动者在停止接触粉尘时的健康状况。4、如果在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发现疑似尘肺病人,应当及时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尘肺病诊断,使尘肺病患者及时得到确诊,职业病患者应该调离原工作岗位,安排合理的治疗或疗养。

浅谈煤矿职业病危害及防治

浅谈煤矿职业病危害及防治 水城化乐宏宇煤矿——陈胜华 摘要:尘肺病是目前煤矿严重的职业病。发病人数约占我国尘肺病人总数的40%以上。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煤矿工人在井下生产过程中吸入较多的粉尘所致。为了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国家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煤炭行业制定了《煤炭工业尘肺病管理细则》、《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提出了煤矿粉尘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煤矿职业病(尘肺病)危害与防治 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亦称粉尘),如打眼、爆破、落煤、装运、提升等。特别是采掘工序产生的粉尘量为最多,约占全部矿尘的80%,而其中几乎有80%的矿尘进入风流中,成为浮尘。矿尘包括煤尘和岩尘。由于它们的存在状态不同,把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浮尘;

沉落下来的粉尘叫落尘;浮尘和落尘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矿尘的危害性大小与矿尘的成分、粒度及浓度有关,直径小于5mm的矿尘为呼吸性矿尘。这类矿尘能进入人体的肺部,导致尘肺病,危害性 最大。因此,对矿井防尘的基本原则是:降低产尘量,防止矿尘变化成有危害的悬浮物。 一、尘肺病害与综合防尘 1、尘肺病危害 实际结果与实际情况表明:矿尘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物质,能刺激人的呼吸系统,使呼吸道发炎并增发呼吸失调的机率,井下职工长期吸入含有矿尘的空气引起的肺部纤维增生性疾病,也就是患了尘肺病。 尘肺病是矿尘直接危害人体的一种严重性病症。轻者表现为气喘、咳嗽、胸痛,使人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呼吸困难,心肺功能障碍,直至死亡。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煤矿的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截止1997年,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矿尘肺患者累计达17.5万人,现患病人数12.1万人,占全国所有尘肺病总患者的46.5%,每年要死亡2000至3000人,国有重点煤矿患病率为 6.33%,有三个矿务局尘肺患病率高达16%以上。地方煤矿矿尘肺患病高于国有煤矿。国有重点煤

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一)

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一) 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职业卫生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积极防治职业病”,并把相关内容纳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学习时,对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2006年7月发布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第一页现状与问题中,第一条就是“伤亡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所有这些,都为当前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矿山主要职业病——尘肺病危害现状 矿业生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90%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产值约占全国GDP 的30%,在矿山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2100万。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矿产资源利用史。矿业生产在为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生产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较差,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较为严重,各类职业病普遍高发对工人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尘肺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肺组织纤维化形成的矽结节是不可逆转的。得上尘肺病,特别是矽肺,会逐渐发展,最后因肺脏失去呼吸功能,导致死亡。法定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

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 1.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表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截止2005年我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例607,570例,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其中已经约有14万多人死亡,病死率在20%以上,现存活病人为470,089例。近年来,每年新发尘肺病达1万例。2005年各类职业病报告12212例,其中尘肺病病例报告9173例,占各类职业病总数的75%。尘肺病例死亡966例。 根据2005年尘肺病例数据分析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90.8%,专家估计尘肺病实际发生的病例数不少于100万人。现在厂矿企业劳动者的体检率低,报告不全。据2005年对山西、辽宁两省进行的尘肺病情况调查统计,国有重点煤矿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体检率为64%,国有地方煤矿体检率为37%,乡镇煤矿体检率为39%,非煤企业体检率为38%。以此推算,平均体检率不到50%。 专家预计今后10年至15年我国尘肺病发病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 2.煤矿尘肺病发病情况十分严重 2005年尘肺新病例来自煤炭行业4477例,占48.80%,其次是冶金行业905例,占9.87%。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我国23个省市16792个煤矿企业2005年尘肺

《职业病危害分类和目录》 (2013.12.23)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解读 一、为什么要调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1957年我国首次发布了《关于试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职业病确定为14种,1987 年对其进行调整,增加到9类99种。2002年,为配合《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原卫生部联合原劳动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将职业病增加到10类115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的职业、工种和劳动方式不断产生,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更为多样、复杂。不少地方、部门和劳动者反映现行《职业病目录》历时10 余年,已不能完全反映当前职业病现状,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其中规定“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发布。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对《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

整。 二、为什么本次调整将《职业病目录》改为《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2002年,原卫生部联合原劳动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将职业病增加到10类115种,与1987年职业病分类比较,增加1类,即将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从物理因素所致疾病分类中提出,单独分为一类。本次《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仍然将职业病分为10类,但对3类的分类名称做了调整。为了保持与《职业防治法》中关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表述一致,将原《职业病目录》修改为《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三、《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是怎样调整的?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2012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启动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工作,成立了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和技术组,明确了工作机制、调整原则和职业病遴选原则。技术组在问卷调查、现状分析以及收集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做法的基础上,召开三次专家会议,提出了基本框架、拟新增的职业病名单及依据。在此基础上,工作组召开三次工作组会议和一次专家扩大会议,广泛听取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于2012年12月7日形成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草稿)》。经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后,2013

我国尘肺病的现状及危害浅谈

我国尘肺病的现状及危害浅谈 一、尘肺病的定义及危害 1、尘肺病的基本概念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 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的有12 种尘肺: 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尘肺病在全球分布最广, 一旦发生, 病情便不断加重且不可逆转, 控制尘肺病着重在于预防[1]。 2、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众所周知尘肺病的罪魁祸首就是粉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空气动力学尺度d> 10Lm 的粉粒子, 基本上被阻止于人的鼻腔; 2Lm< d< 10Lm 的粒子,约90%可以进入并沉积于呼吸道的各个部位, 10%可以到达肺的深处, 并沉积于肺中; d< 2Lm 的粒子, 100%可以吸入肺中, 其中0. 3~ 2Lm 的粒子几乎全部沉积于肺部而不能呼出。根据进入人体内粉尘量及各类粉尘理化性质的不同, 可引起同的病变。1局部刺激作用2中毒作用3变态反应4光感作用5致癌致畸作用。6感染作用7致纤维化作用。一般情况下由于粉尘本身引起的肺部疾病是有限的, 加之机体的强大防卫机能, 可阻抑疾病的发生。因此, 只有某些特殊性质的粉尘( 如石英、煤尘等) , 在特定的作业环境下达到一定的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才能引发职业性肺部疾病, 即尘肺[ 6] 。 二、我国尘肺病的流行现状 1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尘肺病的发病情况依然不很乐观, 每年新发病例占各类职业病总病例数的70% 左右。据了解,作为我国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病的种类有10多种,其中煤矿工人尘肺占多数。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尘肺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每年新增病例2万人左右。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发病72.7万人,死亡15万人,煤炭行业约占全国尘肺病人51%,尘肺病也因此被称为“隐性矿难”.据卫生部资料,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病死率为22.04%。尘肺病正在以每年两万多人的数量剧增,2010年全国新增病例就突破两万,达到23812例,占当年新发职业病总数的87.4%。相对于2009年的14495例,增长幅度高达39%。 2尘肺病的行业和地区分布 在我国尘肺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煤炭产、有色金属、石棉、水泥生产等行业中。据统计,2009年新发职业病中尘肺病占比为79.96%,2010年此项比例上升至87.42%。在2010年23812例尘肺病新病例中,94.21%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2564例和9870例,57.75%的病例分布在煤炭行业。并且尘肺病发病工龄有缩短的趋势;超过半数的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李宝平等[ 5] 指出, 目前在我国尘肺病危害最为严重的2种企业分别是煤矿企业和非煤矿山企业。此外,郭雁飞等[ 5] 收集的粉尘危害事件分布在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 山西、陕西主要以煤尘危害为主, 广东宝石加工业粉尘危害特别突出, 海南、陕西、湖南、河北、广西等省的有色金属行业都是粉尘危害的高发区。 3尘肺病的人群分布 在我国尘肺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煤炭生产、有色金属、石棉、水泥生产等行业的一线工人中。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 这些一线工人正在或已经被农民工或临时工所代替。在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3个行业的工作场所,大部分是农民工。据国有煤矿农民工尘肺病发病状况调查表明,接受健康检查的农民工患病率高达4.74%,最短患病工龄只有1.5年,平均6.69年,与正式职工发病最短工龄25年、发病率0.89%的数字相比,农民工职业病具有发病工龄短、患病率高的特点,其职业病以尘肺病最多。种种迹象表明, 农民工正在成为受尘肺病危害最严重的群体。三、尘肺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存在的

以尘肺病为例:思考我国职业病现状

以尘肺病为例:思考我国职业病现状 【摘要】 当前,我国职业病现状不容乐观,据统计,平均每800人中就有一人因工致残或患有职业病[1]。而在职业病中,尘肺病人所占比例又达80%以上,在职业病占比中居首位。本文将以尘肺病为例,分析我国职业病的现状并作出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 尘肺病;职业病;防治 职业病是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各类职业病患病人数逐年增长,且以尘肺病为最、2009年至2010年尘肺病患病人数涨幅高达64.28%;另一方面,新增职业病患病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近年均保持在30%左右;且通过分析图1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尘肺病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76%逐年增长,2010年尘肺病所占比例高达87%。是我国职业病中最严重的疾病。然而,我国职业病新发病例仅是从覆盖率10%左右的职业健康康复人群中统计的。再加上职业病隐匿性和迟发型的特点,我国每年实际新发职业病情况要远高于现有报告数字。因此,实际病例数要

远远高于发布数。 所以本文选定尘肺病这一具有典型性的职业病作为分析、思考我国职业病现状的切入点。 一、尘肺病现状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国法定十二种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在我国,尘肺病以矽肺和煤工尘肺最为严重。 (一)病患众多,且患病人群不断扩大。 由图1我们看到,在我们不完全统计中,2010年,我国尘肺病患者已达23,812人,且尘肺病占比在近年高达87%。病患众多,情况不容乐观。且患病人群由2006年的8,783人扩大至2010年的23,812人,患病人群不断扩大。 (二)尘肺病的发病年龄、发病工龄有不同程度的缩短。 从行业分析可见,煤炭行业的平均发病工龄为20.72年,冶金行业的平均发病工龄19.86年,与1985~1986年煤炭行业、冶金行业Ⅰ期尘肺平均发病工龄24.01和27.23相比分别缩短了3.29年和7.37年。从尘肺种类分析可见,煤工尘肺的平均发病工龄21.27年和平均发病年龄52.12岁,与1985~1986年煤工尘肺病Ⅰ期平均发病工龄24.72年、平均

职业病案例分析(讲义)

职业病案例分析汇编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汇编 2014年6月

案例一:农民工为维权开胸验肺证明自己患尘肺 28岁的张海超从2007年8月开始感觉身体不适,还有咳嗽、胸闷症状,随后一直以感冒治疗。10月份,张海超来到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拍胸片检查,显示双肺有阴影,但不能确诊病情。意识到病情严重的张海超此后到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胸科医院等省会各大医院就诊,几家医院均告诉他患上了“尘肺”,并建议到职业病医院进一步诊治。 张海超工作的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振东公司)以生产耐火砖为主。张海超在该公司打工期间,历经杂工、破碎、压力机三个工种,工作三了年,他说这三个工种都会接触到粉尘。 为了确诊,2009年1月,张海超到了北京,随后的近一个月,他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煤炭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医院就诊,得出的结论也为“尘肺病”。需要说明的是,张海超就诊的上述省会各大医院和北京多家医院,因为不是法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这些医院在出具的诊断结论中只能用“疑似尘肺”和“不排除尘肺”等表述。但可以肯定的是,上述医院均排除了肺结核和癌变的可能。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职业病的诊断要由当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进行,整个过程复杂而繁琐,需要用人单位出具多种证明。张海超从北京回来后,就去了具备资格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就诊,但由于振东公司拒绝出具诊断所需的材料,张海超并没有如愿。随后,在历经了多次上访甚至和振东公司发生冲突后,由新密市领导和信访局协调,张海超才得以在2009年5月12日去郑州职防所进行诊断,5月25日,张海超得到了郑州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结果,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诊断结果却是“无尘肺0 +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建议进行肺结核诊治。按照现行法规,郑州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才是具有效力的,负责协调的新密市信访局和用人单位振东公司也只认同郑州职防所的诊断结果,因此张海超索赔无门。他在和郑州职防所解释无果后,再次来到郑大一附院,要求做手术开胸检查。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医院最终为他做了手术,术后的肺检结果为:“肺组织内大量组织细胞聚集伴炭木沉积并多灶性纤维化”。2009年7月1日,张海超因为支付不了医疗费不得不出

矿山企业尘肺病预防措施

矿山企业尘肺病预防措施 (一)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造成人体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慢性职业病。 造成尘肺病的矿尘,其直径一般小于5微米,因为只有小于5微米的粉尘,才能进入肺泡,而大于5微米的粉尘一般都被上呼吸道滤除。由于矿尘成分的不同,尘肺病可分为:矽肺病:吸入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矿尘所引起的; 煤肺病:吸入大量煤尘所引起的 煤矽肺病:由于煤尘和矿尘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矽肺结核:是矽肺病和结核病的合并症。 粉尘进入肺泡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由于粉尘中的二氧化硅对吞噬细胞有特殊的毒害作用,因此,已吞噬粉尘的细胞膜受损害,使细胞坏死、崩解,又被其它吞噬细胞再吞噬再坏死,崩解,如此反复进行,最后导致肺组织纤维化,形成矽结核,使肺失去了弹性,损坏呼吸功能。按照病情发展程度,矽肺病分三期,可根据临床及X射线检查判定。 第一期矽肺:主要自觉症状,如重体力劳动时呼吸感到困难、胸痛、轻度干咳。 第二期矽肺:可能有的自觉症状,如中等体力劳动或平时工作时感到呼吸困难、胸痛、干咳或带痰的咳嗽。 第三期矽肺:其特点是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带痰的咳嗽。上述症状,在冬季更严重。

(二)影响矽肺病发病的因素 矿尘职业病并不是只要一接触粉尘就会得病的,而是有一定的发展形成过程。矽肺病的发病过程和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空气中的含尘量、接触粉尘的时间和个人的体质状况等因素有关。 在含尘量不超过国家标准的条件下工作,一般不会得病。例如我国江西垅钨矿,由于其长期坚持综合防尘,使空气中含尘量降低到国家标准,至今尚未发现有职工患矽肺病。但是,如果在含尘量较多的空气中工作,特别是当矿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较高时,有可能在数年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得病。 砂肺病的发病过程也和个人体质有关,在同样条件下工作,体质较好的,发病过程较长体质较差的,发病过程较短。 (三)矽肺病的预防 预防矽肺病的根本措施是采取综合防尘,使作业场所的矿尘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多年来,我国矿山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防尘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风、水”为主的“风、水、密、护、革、管、教、查”八字综合防尘措施,使防尘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矿山生产实践表明,只要认真采取综合防尘措施,矿尘的危害是完全可以防止的。八字综合防尘措施的主要内容是: 风—通风除尘,即用通风的方法,把矿尘排出或冲淡到允

颈椎病内容整理(多图)

颈椎病 一、颈椎结构 1、颈椎的解剖结构: 1)颈椎的结构特点: 图1:颈椎侧面图 图2:第一、第二颈椎骨图片

图3:第七颈椎骨图片 颈椎有七块颈椎骨组成。第一颈椎即寰椎,第二颈椎即枢椎,第七颈椎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除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颈椎与颈椎之间通过椎间盘、韧带以及椎间关节相连接。颈椎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 2)颈椎附着的肌肉: 图4:颈部附着的肌肉 在颈部附着的肌肉主要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与落枕关系密切)等,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 3)颈部穿行的神经:

图5:臂丛神经与颈丛神经 颈部共8对神经,主要有臂丛神经和颈丛神经两个分支。 4)颈部血液供应: 图6:颈椎相关血管图 主要来自椎间动脉,颈部的椎间动脉发自椎动脉。颈椎压迫颈部动脉血管后会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出现大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体位性晕厥等现象。 2、颈椎的生理特征: 颈椎的前凸是由于颈4、颈5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的。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

图7:颈椎曲度图 3、颈椎退行性病变: 包括椎间盘变性、韧带松弛与钙化、椎体边缘骨刺形成、关节失稳等,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而且是人体衰老后的不可逆的改变,由此也决定了颈椎病难以得到根治。 4、颈椎间盘及其特征: 图8:正常椎间盘及椎间盘病变

图9:椎间盘脱出切面图 包括髓核和纤维环两部分,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并引起相应症状。 二、颈椎病 1、概述: 1)颈椎病的定义: 即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2)累及肌肉: 颈椎病累及肌肉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的酸胀疼痛、肌肉僵硬等。 3)累及神经 颈椎病压迫到神经时可出现头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咽部异物感、口干、指尖感觉过敏、皮肤感觉减退、头皮肿胀感以及四肢麻木、疼痛以及活动无力等。 2、表现: 1)表现: 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肌肉酸痛僵硬、四肢无力、手指发麻、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2)征兆: 当出现久治不愈的头晕、头痛或偏头痛,经常手指发麻、上肢无力、非耳部原因引起的持续耳鸣或听力下降、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齐、类心绞痛症状,久治不愈的低血压或“莫名其妙”的高血压、反复发作的颈背部疼痛、酸软、反复落枕、不明原因的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多发头部脂溢性皮炎、脱发等情况应警惕颈椎病的可能。 3)颈椎病与头晕: 颈椎病引起头晕主要与颈部肌肉痉挛以及颈椎血管、神经受到压迫、刺激所致的脑供血不足以及患者的血压不稳定等多种因素有关。 4)颈椎病与胸痛: 患颈椎病时会压迫和刺激颈神经根,可能会引起胸部疼痛和乳房胀痛。颈性乳房胀痛常表现为慢性、单侧性,疼痛的程度和颈部的位置有关。 5)颈椎病与牙痛: 当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到颈部交感神经时,异常刺激会经由三叉神经下颌支传到牙槽,诱发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现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印发给你们,从即日起施行。2002年4月18日原卫生部和原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目录》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安全监管总局 全国总工会 2013年12月23日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尘肺病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肺炎 2.棉尘病 3.哮喘 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硬金属肺病 二、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接触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白斑 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4.爆震聋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最新】【案例分析】职业尘肺病怎么赔偿-精选word文档 (2页)

【最新】【案例分析】职业尘肺病怎么赔偿-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案例分析】职业尘肺病怎么赔偿 职业尘肺病怎么赔偿?在接触粉尘比较多的环境下工作时间长了,容易患上尘肺病或者矽肺病,尘肺病和矽肺病都属于职业病,属于工伤,单位需要承担 赔偿责任,下面这个案例是矽肺二期,鉴定为四级伤残,劳动局、一审、二审 作出了如下的判决。下面jy135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职业尘肺病赔偿案例, 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尘肺病二期赔偿标准 【案情简介】 申请人林某于201X年3月入职被申请人佛山市三水某有限公司,从事抛光工作,双方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最后一次的劳动合同期限从201X年3月10日起至201X年3月9日止。被申请人为申请人参加了社会工伤保险,参保 标准为1854元/月。201X年11月9日,申请人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为:矽肺贰期。201X年12月9日,佛山市三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申请 人于201X年11月9日被诊断所患矽肺贰期为工伤。 201X年5月28日,佛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申请人伤残等级为肆级,护理等级不入级。201X年8月2日,佛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申请 人的工伤停工留薪期为1个月。申请人201X年9月21日至201X年10月13日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住院治疗,被申请人按1100元/月的标准支付了申请人201X年10月份至201X年3月份的工资,但每月扣除了申请人清洁费5元。 201X年6月5日,申请人以对工作不适应为由,书面向被申请人提出辞职,被 申请当天批准了申请人的辞职。因工伤待遇、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等争议,申请人于201X年7月20日向本委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申请人向佛山市三水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要求被告某厂支付住院伙食费、交通费、住院护理费、停工留薪期、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 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后续治疗费、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 活费、精神抚慰金1600000多万元。此案经过了仲裁、一审、二审。 【仲裁裁决】 1、住院伙食费:770元(35元/天×22天)

防尘肺病的措施有哪些

防尘肺病的措施有哪些 (一)组织措施 根据有关防尘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 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 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和防尘管理,建立健 全防尘的规章制度,坚持卫生监督,定期监测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企事业单 位负责人,也应对本单位尘肺病防治工作负有直接的责任,应采取措施,不仅 要使本单位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而且要建立健全粉尘监测、 安全检查、定期健康监护制度,加强尘肺患者处理、疗养管理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二)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即“革”,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如用人造砂代替石英砂作为铸型材料;采用远距离操作、隔离室监控、计算机 控制等措施避免粉尘接触;风力运输、负压吸砂减少粉尘外逸。 2、湿式作业,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技术措施,如用湿式辗磨石英,湿 式凿岩,井下爆破后冲洗岩帮,高压注水采煤等。 3、密闭、抽风、除尘,密闭尘源与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逸,含 尘空气在排出之前应先进行除尘处理。 (三)个人防护措施 粉尘作业的个人防护,比较常用的防护措施是戴防尘口罩或普通纱布口罩,必要时应用送风式防尘头盔。 (四)卫生保健措施 根据“粉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办法”规定,从事粉尘作业工人必须进 行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对上岗的职工,必须进行就业前的体检。一方面可 建立职工的基础健康资料,另一方面可排除活动性结核、慢性肺支气管疾病、 严重的心血管病等职业禁忌证。对在岗和离岗的粉尘作业职工应视情况不同, 每隔1~3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重点是X线胸片检查,以早期发现尘肺损伤。

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263-38 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职业卫生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积极防治职业病”,并把相关内容纳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学习时,对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20xx年7月发布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第一页现状与问题中,第一条就是“伤亡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所有这些,都为当前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矿山主要职业病——尘肺病危害现状 矿业生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90%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粉尘: 新华网郑州2009年9月16日电(记者单纯刚) 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张海超16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其已获得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各种赔偿共计615000元。 张海超说:“我的工伤赔偿问题在新密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调解下得到解决,目前已与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赔偿协议,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偿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津贴及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共计615000元,我自己也与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终止了劳动关系。” 张海超告诉记者:“虽然经历了种种曲折,事情最终有了结果,我的几个工友也在调解之下得到了相应赔偿,各个程序都特事特办地解决了,我很幸运被关注,但也更希望有关部门更多地关注和重视生活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农民工群体。” 今年28岁的张海超,从事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工作3年多后,因怀疑在工厂得了“尘肺病”,长年奔波于郑州、北京多家医院反复求证,而职业病法定诊断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出的专业诊断结果,引起他的强烈质疑。在多方求助无门后,被逼无奈的

张海超不顾医生劝阻,执著地要求“开胸验肺”,以此证明自己确实患上了“尘肺病”。 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主要领导同志作出批示。河南省卫生厅和郑州市有关部门立即成立了调查处置领导小组,在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及善后工作的同时,依法追究了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责任。 毒物: 东莞塘厦镇一家手机屏幕厂生产部的员工陆续出现四肢无力、麻木等症状,至2014年4月11日已有10名员工疑似正己烷中毒住进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治疗。昨日上午,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医院住院部还有8名长安镇一家手机屏幕厂员工住院,院方证实也为疑似正己烷中毒,“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 据东莞市旭顶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塘厦镇)多名出现病征的女工介绍,工厂大约有200名员工,出现病征的员工均在生产部工作。主要的生产环节为:用抹布蘸上俗名为“抹机水”的液体,擦拭手机屏幕表面,一方面可清洁,另一方面这种液体很快干燥,方便贴膜等下一步生产工序。 据住院女工介绍,今年春节后,有辞职的女工因为四处求医,做过“肌电图”检查后,检查的医生说怀疑是职业病,要求到职业病医院检查治疗。随后,多名女工到东莞市职业病防治中心检查,被诊断

浅谈预防和控制煤矿尘肺病对策及措施

浅 谈 预 防 和 控 制 煤 矿 尘 肺 病 对 引言:煤矿尘肺病是指煤矿职工在井下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 (灰尘) ,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 以肺组织慢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煤矿尘肺病是目前我国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一种慢性职业 病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伤残率高、死亡危险性较大、对煤矿职工身体健康损害最严重的一类。改革开放 年来,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 50 多万例。其中, 2010 年报告尘肺病 23812 例,占 87.42%。从近年来看,群发性 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对煤矿尘肺病案例调查研究分析,造成煤矿 尘肺病发病主要因素是管理和环境因素。因此,做好超前预防,落实防尘技术措施,加强职业健康体检和病人 救治,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煤矿尘肺病发生。下面我谈谈预防和控制煤矿尘肺病对策及措施。 、造成煤矿尘肺病发病主要因素有两方面 一)管理因素 由于煤矿尘肺病的 “隐蔽性 ”和伤害的非及时性特征,部分煤矿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煤矿尘 肺病防治工作机构不健全、制度责任落实不到位、技术管理流于形式等。 二)环境因素 1、粉尘的成分。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 重要因素。 2、粉尘分散度。粉尘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越长,沉降速度越慢,被人体吸收的机会就越多,对 人体危害也越大。 3、粉尘浓度和接触时间。粉尘在作业环境中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对人体危害越大。 、预防和控制煤矿尘肺病对策及措施 及措施 30

一)建机构、定制度、重落实 1、健全完善煤矿尘肺病防治机构。为贯彻落实煤矿作业场所煤矿尘肺病防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方针,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煤矿尘肺病防治领导机构,负责制定煤矿尘肺病防治规划、年度计划和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经费落实等工作,加强对煤矿尘肺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煤矿尘肺病防治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煤矿尘肺病防治日常管理工作。 2、进一步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是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健全完善“领导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 责、岗位负责”的煤矿尘肺病防治责任体系,制定各级人员尘肺病防治职责,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管人、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层层抓落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群防群治,确保煤矿尘肺病防治落实到位。二是按照《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安监 14 总煤调[2010]121 号)的要求,制定煤矿尘肺病防治责任制度等项制度,还要建立完善职业健康奖惩制度,加大考核奖惩力 度。同时建立完善煤矿尘肺病防治督导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三是在每次安全办公会通报煤矿尘肺病防治开展的情况,解决实际存 在的问题。四是对发生的煤矿尘肺病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一查到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移交司法机关,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此,通过督导检查,确保责任制度落实到位。 二)抓教育、抓培训、提素质 1、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煤矿尘肺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局域网、橱窗、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 拓展深化煤矿尘肺病宣传教育内容,总结和推广煤矿尘肺病防治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把典型案例和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格言、警句、寄语等汇编成册,并通过煤矿尘肺病防治知识长廊等载体,教育职工警示职工。二是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了解掌握煤矿尘肺病防治知识。三是从提高领导者对尘肺病的认识做起,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来贯彻执行,形成“人人重视尘肺病防治,人人为尘肺病防治尽责”的良好氛围。 2、劳动合同中明确告知。用人单位与每名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尘肺病危害及其后果、尘肺病防 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内容中要有明确规定。在生产作业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牌,公布有关尘肺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粉尘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3、督导检查严格考核。按照尘肺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尘肺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完善奖惩机制,严 格考核。建立完善督导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鼓励群众举报煤矿尘肺病防治违法行为。 4、培训内容要针对性强,教师备课要充分,培训形式要多样化。(1)培训内容要针对性强,把培训重点放在 煤矿尘肺病预防上,不断提高广大员工安全素质水平,实现“我要预防煤矿尘肺病”向“我知预防煤矿尘肺病”的提升。(2) 教师备课要充分,在讲课中老师力求精通简练。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必须对尘肺病法规法规、生产操作过程等吃透掌握要精通,才能把所讲解的内容融会贯通,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表达准确;二是语言要流利、简练,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在课堂中老师与培训学员采

详解颈椎病

颈椎病的分类,至今意见仍不一致。如Spurling等按致压物来源分类,把颈椎病分为椎间盘突出症型、骨赘型及骨关节型等。Stookey按压迫位置分类,如中央压迫或双侧压迫脊髓型、单侧压迫脊髓型、侧方压迫神经根型等。Jung、Keher和躬森健的分类是:局部型、神经根型(颈臂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颈脑型)、混合型等。国内通用的分类方法:如局部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等。但对专科医生来说,这显然是非常不够的,因为它并未反映出本病的实质。要想全面地、正确地判定患者的病情,必须对其分类与分型加以研讨。作者参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的实践总结,认为颈椎病的专科分类法较好。它既能反映出本病的病因与病理改变,又能为其治疗方法选择及予后的判定提供依据。现将颈椎病分类法阐述如下: 1 颈椎病的分期与分型标准 (1)明确病变的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实质; (2)明确病变的特点; (3)明确对治疗方法的选择; (4)便于对其预后的判定。 2 颈椎病的分期 根据前述标准,提出以下四期: 2·1 颈椎病前期指X线片上有各种程度不同的退变,但无临床症状与体征者,亦可称之谓“颈椎退行性变”,而不冠以“颈椎病”前期的帽子。(1特点: X线片上有退行性改变,如骨刺形成,但无症状与体征。(2)临床:勿需特殊处理。(3)预后较好。 2·2 颈椎间盘症期指病变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者。为颈椎病早期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纯性椎间盘症。(1)特点及诊断要点:颈 部不适,发胀及头颈在任何体位均欠舒适感;无其它体征;X线片示有颈椎生理曲线改变。(2)治疗原则:以保护及消除诱发因素为主。(3)预后均较良好。第二阶段: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在颈椎退变开始,主要表现为髓核和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及不稳,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防御性痉挛,且直接刺激窦一椎神经末稍,而出现以颈部症状为主,于晨起、过劳、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1)特点及诊断要点:颈部酸、胀、痛症状持续;以根性症状为主; X线片示患节梯形变。(2)治疗原则:正规的非手术治疗均有显效。(3)预后:大多较佳。 第三阶段:颈椎间盘脱出症。(1)特点及诊断要点:发病急剧、突然、症状较重,早期波动性加重,后期则呈持续性;以根性症状为主,可伴有脊髓症状,如出现粘连、钙化或软骨化等则不能还纳。(2)治疗原则:按正规非手术治疗法1~2个疗程,多可使病变转好,故治疗时机越早越好。(3)预后:早期可以治愈。 2·3 骨源性颈椎病期骨质增生性颈椎病:主要由于增生的骨刺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根与椎动脉者。本病的发生与发展是由于骨赘、骨管(椎管或椎动脉)与管内组织(脊髓、脊神经根、椎动脉等)三者之间的平衡失调之故。 2·4 脊髓变性期为脊髓长期受压继发变性者。诊断要点:病变平面以下肌肉明显萎缩,已出现四肢瘫痪并逐渐加重者。既往或现有神经根痛者;对保守治疗无效者;神经定位症状与体检及病变一致者。 3 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骨源性颈椎病骨赘及髓核突出部位、范围与症状不同可分为六型: 3·1 中央型指骨赘位于椎体后方中部,使脊髓及其血管受压,而引起运动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状。(1)特点及诊断要点:多呈隐性发病,以下肢运动障碍为主(一侧或双侧)。因压迫脊髓前方较粗的运动纤维与脊髓前中央动脉之故。感觉紧、胀(如缚绑腿),抬步沉重、跛行、易跌倒;下肢痉挛性瘫痪,出现反射亢进,膝踝阵挛等典型的锥体束症状;腹壁反射大多消失或减退, Babiusk征(+),可有“束胸”感,如压力己作用脊髓深部,患者手部持物易坠落;如突然屈颈,可引起双下肢“触电”样感觉;如脊髓前中央动脉受压综合征则出现四肢瘫痪;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