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刻文字内容琐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6年04 M #52卷第2期51舟制、艾农书、东石刻。

王东石是清朝道光至同治年 间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

制壶善仿古,刻工精细,制 壶兼刻铭,技艺之巧,匠心独具。

当时文人雅士善与
其配合制壶,所传壶器多且精。

女旷东坡提梁壶”,型 式艺全,设计得恰到好处,壶身由山民刻铭。

虽然艾 农作者情况不详,但从书作字体可以看出,合作的三
个人都为一时高手俊彦,作品的质量和价值自然是 不言而喻的了。

古人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很多人都以之 自比,寄予个人情志向往。

这件花盆上刻“洛仙”二
字,可见这是兰花盆。

洛仙是春兰的一种,瓣型为水
仙瓣,特征是外三瓣大头细收根,观音捧、大圆舌、质 糯肉厚、色淡绿、花平肩、花辜高,花壳白如玉,飘飘 然若凌波仙子,故以此为名。

而盆托则刻了非常有诗 意、有美感的一个词“珠盘雨露”,兰花含露吐珠的芳
姿宛若眼前,使人心情愉悦,不能忘怀,这是文字的
魅力,由此我们也可想见古人心中的雅趣情怀。

这件作品的拓泥也是很有时代特征,并因为时光的 流转,颜色变化更是增添了作品的古意。

在清末民国
时期,陶刻作品拓泥之风大行。

我们不难发现,现今 留存下来的当时的紫砂器物很多都是拓了白泥的。

时间长了,白泥的颜色会泛黄发暗,古意顿显。

时间
所赋予作品的美感有时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古代文
人作诗填词、为书作画都是极其讲究古意的,这件器 物的古意盎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是因为这种文人 的静雅、书写的美妙、琢刻的精到,这种盎然的古意 和趣味足堪玩味,摆在案头赏心悦目,这应该就是陶 刻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陶刻文字内容琐谈
匡吴吉
(宜兴 214221)
陶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一般来讲陶刻是相对
于紫砂而言的。

“壶以字贵,字以壶传”,很简明地表 达了紫砂和陶刻的关系。

高品质的紫砂作品离不开 文人的参与,文人参与紫砂的制作及刻制可以说是
紫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自此,因为诗、 书、画、印及其他姊妹艺术的嫁接、融合,紫砂被赋予
了更多的内在价值。

随着紫砂作品文化价值和艺术
价值的不断提升,紫砂作品价格的飙升也成为了众
所瞩目的焦点。

文人书画家以坯为纸的纵情挥洒使 诗、书、画、印融为了一个整体,也使紫砂壶成为了案
头佳品O
就陶刻而言,陶刻的文字内容是尤为重要的,它 是连接文人情怀及诗、书、画、印诸艺的媒介,我们中
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昌盛不衰,也是因为文 字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试着从三把“怀古氏”款的紫 砂壶的陶刻内容入手,谈谈紫砂陶刻的文字内容。

首先是一把“怀古氏”款的“柱础壶”(见图1),
“柱础壶”取立柱之基石为形,名曰“柱础”,是晚清较 为流行的壶式。

此壶以段泥为胎,呈赭黄色,壶体似 圆石鼓凳,上小下大,腰间微敛,盖虚嵌而隆起,壶口 外露如平台,搭配拱桥钮,圆润而柔和,锋芒内敛。

壶 身素面,其中一面镌刻雅句“玉川子,润尔心。

品泉”。

“玉川子”乃唐代诗人卢仝,“初唐四杰”卢照邻嫡系
子孙,他自号玉川子。

卢仝嗜好饮茶,所作茶诗被奉 为经典而广为流传。

他的诗被人称作“卢仝体”,诗风 浪漫且奇诡险怪。

他的“七碗茶诗”最为脍炙人口: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 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
图1柱础壶图2井栏壶图3
合欢壶
522019年04月第52卷倉?W
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

”卢仝因博览经史,工诗精文,著有《茶谱》,与“茶圣”陆羽齐名,被尊称为“茶仙”。

壶身筒上只简简单单刻了八个字,两个字是作者的名款。

“玉川子”三个字引出了一个人物以及我们所熟知的故事,连接了历史,连接了诗词和茶文化。

“润尔心”三个字是茶的功用,而它更像是一个心理暗示,我们在拿起这把壶时,还没有喝茶,心已经被滋润熨帖了。

中国传统的诗词文字,古代文人为我们留下来的壶铭文字,简直是“以一当千”,言简意宏,由此我们是不难看出文字的力量的。

另一把“怀古氏”款段泥“井栏壶”(见图2),壶身上刻有简单的五个字:“渴想,品泉作”。

“渴想”一词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笔者浅见,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非常想念,另一个意思是“渴”了,自然就“想”喝茶了。

既有近处的意思,也有“思远、怀人”远处的意思,文字之意、之趣、之妙跃然壶上。

(上接第49页)
扣的形式,即盖子是锁口,灯在转动的过程中扣住盖子形成提把,这样一件紫砂艺术作品也就成为一件继承传统紫砂壶艺创作技法,融合传统文人“三更灯火”的思想文化内涵,突破了传统壶型壶把的创作技法与表现形式,创新了整件作品的创作技法与构造原理,凭借自我的艺术创作思考与对传统文化的领会与理解设计创作,整件作品当年荣获宜兴市第二届新人新作金奖,为个人对紫砂艺术文化的创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艺术创作的转折点。

2丰富创作内涵,创新时尚元素
“挑灯夜读”紫砂壶艺作品的完成,不仅仅是作为一件具有市场价值的紫砂工艺品,更是一件值得珍藏与品味、领会的紫砂艺术创作精品。

无论是创作技法,还是整件作品所深藏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表达思想,都是在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基础上,融合更加具有时代气息与现代审美情趣与审美价值的创作技法与文化艺术表现形式。

其实每一次创作紫砂壶我都会思考怎样更好地把握传统壶艺与现代审美观念的融合与创新,怎样把握古典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时尚文化元素相搭配而形成更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类,怎样把握古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代气息的相协调的创作思路。

还有一把“怀古氏”款、“品泉”刻款的“合欢壶”(见图3),刻有“质洁而胜金玉”的铭文,此内容出自清初《朱柏庐治家格言》“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之句,极为恰当地表现了此“合欢壶”的精、气、神韵。

我们不难看出,古人的壶铭内容有很多也是从古代经典的诗文典籍中化用过来的,既能表现眼前当下的心里感受,又可以和时间更久远的古人神晤交流,美哉乐哉。

怀古氏,未见史载。

传世所见怀古氏制“钟形壶”,壶身刻署年“己亥”,从壶式、胎土及印款风格推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产物。

关于落款作者“品泉”我们也知之甚少,但是我们在品茶赏壶时,这些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们通过陶刻文字的内容,感知到中华文化的力量;通过陶刻的笔意刀功,得到美的艺术享受;通过静心品茶,得到心灵与身体的滋润,已经足够。

在创作“挑灯夜读壶”的过程中,我正是带着以上的思考设计的,所以整件作品看起来有点“标新立异”,但是整体创作灵感、创作素材、创作思路、创作技法,都是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在盖与把之间做了一次大胆的创作创新,所以这也是一种时尚的文化元素与创新创作手法。

丰富的作品艺术文化内涵、经典的创作思想灵感、传统而又时尚的文化表现手法,无不体现了个人创作紫砂艺术作品的思考。

3结语
紫砂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因而,就紫砂的创作而言,既是传承也是开拓,两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传承也就离开了特性,没有了开拓也就缺乏活力。

紫砂器具数百年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有着这两个因素而生生不息。

然而追求艺术的道路并不是泛泛空言,各门类的艺术都有它独特的艺术语言,只有掌握了它,才能表达出心中的思想,而艺术语言的掌握都是艰苦、枯躁的,制壶亦如此。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后,就要广泛涉猎各门类艺术,增加文化底蕴和修为,这需要锲而不舍又需悟性,是不易做到的,也是很多人一辈子停留在匠人阶段的原因,而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才能创作出有力度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