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推进法治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推进法治城市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我省提出“法治X”建自设以来,我省地方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建设提出了许多更加明确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法治X 建设水平,既是贯彻落实中央法治建设要求,也是确保X“十三五”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我省在地方法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同时,离率先实现地方法治的目标尚有差距。

一、推进法治X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地方法治建设推进与地方经济发展缺乏协调共融性。我省法治建设带有明显的运动党式特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一段时间,法治宣讲活动如火如荼,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五大发展理念呼声淡化了法治建设的热情,供给侧改革更是当前热门话题。人们在讨论五大发展理念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经济问题的时候对法治问题基本上是避而不谈。造成了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现象。其次,法治宣传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我省“六五普法”期间举办了不少场次的法治讲座,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法治宣传可谓如火如荼,虽然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官员与老百姓“遇事找法”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遇事找人”仍然是主流思维模式,法治宣传不佳,法治信仰没有普遍形成。再次,在行政诉讼中,领导干部“三不出”现象还很严重,法治思维能力不高。运动式执法、选择性执法在一定范围内还仍然存在。执法中心上悬,基层执法力量薄弱,一些违法犯罪行为还能大行其道,侵害人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诚信与稳定。

二、推进法治X建设对策

(一)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依法办事能力。“三个强省”与“兴皖富民”等目标实现离不开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与依法办事能力是发挥这个“关键少数”的核心。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核心要义包括:第一,法规则至上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法治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与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方式密切联系。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都要有法律意识,都要首先问自己:有法律依据吗?而不能单纯地依据会议精神、领导批示、自己经验等,把法规则看成是首要的和最高的行为准则。

第二,要树立形式法治思想,兼顾实质法治效果。“法必须被遵守”是法治实现的前提,党员干部行为对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形式法治强调规则的遵守,奉行“法规则至上主义”,具有法的确定性、可预见性和强制性。但由于我们国家还没有达到立法精细化的程度,有的立法质量不高、有的法规则内容过于模糊和弹性过大,甚至有的领域有的问题还没有立法规定,因此,在奉行“法必须遵守”的形式法治主义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具体规则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时的实质法治需求。

第三,树立尊重程序正义,最大限度维护实体公正思维。结果正义理念占据中国人思维很多年。随着程序正义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在实践层面的展开,党员干部忽视程序的思想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纠正。当程序正义与实体公平发生冲突时,要有价值衡量与取舍,有法定的情形依法选择,没有法律规定的,衡量实体与程序的利弊得失、价值大小做出符合百姓普通公平正义感的选择。选择的过程要注意告知关涉各方并说明价值取舍的理由,让自己公平正义观的价值取舍心证公开,听取利益关涉各方的意见,最大限度吸收他们不满情绪,消解由于价值取舍所产生的怨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