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立体化教材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立体化教材建设
日期:2009-02-20作者:张映光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立体化教材”是2002年首次在国内提出的教材建设新理念,是一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善教材建设工作的新观念。这个观念带来了一场革命,它打破了以往以纸介质为知识传播载体的局限,表现出向现代科技中寻找突破的强烈动机。在以往传统教材体系中,更多的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是各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结构。这种教材尽管能够满足系统化知识教学的需要,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而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建立可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其原因在于,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建构,它综合考虑了内容的多学科、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媒体、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综合运用了各种媒体并发挥其各自优势,形成媒体间的互动,强调各种媒体的立体化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应用对象、不同的应用环境来设计教学,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实用化的教与学的需求。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建立和最终完善,将十分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为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材立体化建设已成为今天教材建设的一个新趋势,值得大力提倡。
在立体化教材建设中,重要的不是教学资源堆积的多和少,而是它的教学设计。从目前一些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网络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大多不是出在系统和媒体上,问题较多地反映在:资源很丰富,但教学设计匮乏。事实上,缺少教学设计的网络教学是缺少生机的,教学设计不到位,教育技术人员将技术做得再好,它的有效性也将
大打折扣,再好的平台,再好的多媒体技术也是一种浪费和摆设,无法真正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因此教学设计十分重要。
谈到教学设计策略,首先要弄清教学设计策略为何物。笔者以为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策略,即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和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活动进程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等。不存在以不变应万变的网络教学设计模式。因为每一门课程的性质、目的、特点等都有着千差万别,且各个网络课程开设的网络环境与网络教学平台也未必相同。因此,在设计开发时,要充分注意到诸方面的因素。在制定其教学策略时,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层次,还要考虑到网络的特性,从网络学习的特征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网络教学形式和内容,强化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交互式、协作式为主的教学策略。
那么,如何在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对CAI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采取何种策略为佳笔者认为,教学设计策略体现网络教学方面,大体要做的是四定:定框架内容、定媒体表现形式、定风格基调、定学习交互活动。
一、定框架内容
立体化教材建设不像单本教材的出台那么简单,它需要通过事先策划设计。因此,在网络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把它放在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中进行,这一点是立体化教材建设关键所在。因为立体化教材绝不是各种教育资源的简单拼凑,它需要对整体框架进行策划设计,以同一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策略贯穿立体化教材建设过程的始终。教材的每一部分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应是有机的结合。主教材、教师辅导、电子教案、助教课件、素材库、文字教材、电子图书、CAI课件、网络课程、试题库、教学资源库、教学支撑环境等部分,都应是立体化教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体框架设计中主要就是考虑如何使这些部分适得其所,相得益彰。这才是立体化教材设计策略的根本。
首先是如何将教学思想体现在立体化教材的整体框架设计构思中。
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是架构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基本框架内容。这个框架内容应该包含着教师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如前面所述,各门课程的性质、目的和特点有着千差万别,因此,网络教学总体设计的原则应该是因课制宜、因材施教,即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学习目标,设计教学基本框架和选取教学的基本内容。这一环节包括网络课程节点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筛选编定,相关资料的收集,课堂讲授视频的录制和处理,媒体使用介绍等。
在定基本教学内容时,特别要注意不能只是大量堆积内容,把它做成了纸质教材的搬家,或仅仅简单地做成资源仓库。它应体现出与网络教学特点相适应的教学设计。
在内容设计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对象的层次水平,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思考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来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要体现网络教学良好的交互性能,所表现的知识应该是可操作的。知识点之间最好能够设计超文本的红字热键和内链,以实现任意的跳转。
三是内容的选取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学习者信息获取与思考之间留有空间,以便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接触学习内容时能积极思考,而不是在信息轰炸中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四要结合媒体功能对整个内容体系进行整合。整合中要注意对内容学习的引领导航,内容安排要有清楚的内在的逻辑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五要考虑资源添加的开放性问题。
网络课程在框架内容设计上有着它共性的东西,其共性通常是:多种教学模式并用,如用到了“信息传递模式”,体现在“视频课堂”中将教师讲课的视频图像转换成real或asf的视频流格式,配合同步的网页文本显示说明,供学生在网上进行点播,保
留了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让学生在没有教师或者同伴交流下进行学习。同时,课程的“交互学习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体现在“讨论园地”和“答疑室”等设计上,提供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间的交互、指导和讨论等服务。
网络教学在内容设计上的个性往往与课程性质与类型相关,比如文学知识类课程,资源性内容较多,着重于欣赏能力的培养,故文字、音乐、图片以及美感特征明显的内容较多,知识点间如何实现跳转链接,节点设计中网络开放性资源的引入更是必不可少;而一些应用型课程,着重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故情境模拟设计和具有交互功能的内容较多,应相应有“模拟实验室”和“典型案例”“自测”等节点内容,设计中应特别突出了实物仿真展示和动手操作性及交互功能。
二、定媒体表现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想在立体化教材中究竟如何体现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媒体只是教学思想和目标实现的手段和载体,它不能代替教学本身,但媒体对教学思想和方法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使用得恰当,它的能动性便能充分地展现出来。而这种能动性反过来又将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意图的实现。
但并不是说,在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进行教与学中,媒体运用的种类或频率越多就越好。具体到每一门课中如何去选择媒体,还是应该因课而异的,并不存在固定的范式。有时适合于这门课程的课件媒体和形式未必适合另一门网络课程。在这门课中所用的多媒体表现方式很好,在另一门课中也许就成为画蛇添足、喧宾夺主。比如在文学鉴赏型课程中,如果大量使用卡通图像或其他动画,就没有必要。盲目使用反而会破坏其原本庄重典雅的古典风格,效果适得其反。相对来说,应用性较强的教学课件,在媒体选择上应注重它的朴实实用性,多选用能直观表现实物情境、方法步骤的动画和图像等媒体手段,选用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