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规模增量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规模增量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适度扩张与结构的适时优化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两条互为依存的主线。

如果只从规模扩大来发展高等教育,势必会出现大量人才的“无效供给”,造成人才过度和人才缺岗的双重浪费;如果只从结构优化来发展高等教育,势必会出现人才的“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在适度规模扩张的前提下,应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实现结构适时优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标签:高等教育;规模;结构;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但对高等教育的结构缺陷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深入讨论和切实解决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问题固然必要,但不能因此掩盖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笔者认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应通过规模增量积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及其弊端
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

人们在不同的视角下形成了不同的结构观点,但多数学者认同区域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类别结构的分类。

在社会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难以量化判定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但是,从社会现象中观察,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则显而易见。

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区域之间失衡
由于历史前置条件、现实发展水平和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东、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呈现出梯度失衡。

据各省、区、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东部的京、津、沪三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60%以上,中部的河南、陕西、湖北、湖南等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为20%至30%,西部的广西、西藏、宁夏等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20%。

从个案资料看,2009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2%,河南省仅为21.9%,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可见区域差距明显。

这违背了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

(二)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不协调
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稳定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巨变性之间的矛盾的存在,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专业设置布局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造成了高等教育“产品”过剩与短缺的双重后果。

根据《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统计,工学和管理学成为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哲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0个本科专业就业率最低。

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达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8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

这说明高
等教育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吻合,专业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三)层次结构不尽合理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方面钱学森等学者感慨:多年来培养的学生,没有一个学术成就能与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11位科学家是1951年前的大学毕业生,当今大学为什么不能培养出杰出冒尖人才?是谓“钱学森之问”。

另一方面众多现象表明:许多本科毕业生“返炉”到职业技术学院重新学习,一些研究生沦落为就业的“夹心层”,排入了就业难的行列,是谓“高等教育发展困境”。

高等教育发展基本导向于标准化、模式化的“学校升格”,不仅造成了“科学技术发明型”的创造性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而且造成了“经济适用型”的职业技术人才缺乏。

(四)办学类别不協调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正在由过去的国家办学和投资单一主体形式,向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分担教育经费的办学和投资体制转变,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格局初步形成。

但是,民间办学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许多政策限制以及体制限制还没有根本改观。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名牌大学都是清一色的公办大学,民办高等学校不能从事独立授予博士学位等高层次的教育活动,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私立大学地位显赫的格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高等教育发展是由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等要素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过程,如果结构不合理,即使数量增长了,质量提高了,仍然不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功能,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

举其要者,概括如下:
第一,浪费高等教育资源。

高等学校的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引起规模不经济,要么产生单位成本偏高的不经济,要么产生无效供给的不经济。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依然稀缺,如许多高等学校虚位以待、高薪聘请学科带头人,却不能如愿以偿。

然而,重复性专业设置,低层次的模式化办学,与社会脱节的专业构架,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的过程中,毕业生不能就业或创业形成的无效供给,无形中浪费了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

如果每培养一位大学毕业生需要5万元,每年有100万名毕业生失业,那么仅在资金意义上就浪费了500亿元。

此外,区域不平衡造成的浪费,同样不可忽视。

中西部低收入区域的学生到东部相对发达区域就学,交通费用、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等,相对增加了他们的家庭负担。

假如西部地区有200万名学生前往东部地区就读,每人每年交通费1000元,仅此一项就浪费了20亿元,相当于新建3所地方高校的基本建设费用。

第二,影响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

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08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663所,在校生达2907万人,居世界第一位。

可是,在诺贝尔奖设立以来获奖的700多位科学家中,没有一位是新中国大学中培养出来的。

我国高等学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外部形象与内部结构雷同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定位与学科定位模糊,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大同小异,培养模式和教学形式基本相似,“千校一面”的现状削弱了“差异优势”特色发展的潜能,潜在地威胁着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


此,《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


第三,拉大了社会不公平的缝隙。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由于我国区域性招生计划的制度安排,东部发达地区拥有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较多地供给了学校所在地,中西部地区的优秀考生难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际上剥夺了他们进一步深造和继续发展的权利,因而拉大了社会不公平的沟壑。

如2009年招生中,河南省普通高校一本文科分数线是552分,理科是567分,天津市分别是511分、502分,上海市分别是471分、455分。

录取分数差距很大。

这对于考生个体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中西部地区优秀生源流向东部发达地区,等于贫困地区为富裕地区培养人才,这对于中西部整体来说同样是不公平的。

行各业实用性职业技术为主,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

二是关注各大科类结构比例和专业结构比例。

可适当加大文科类的比例,适当调整各层次高等教育中基础学科、传统学科所占的比例,积极发展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三是关注高等学校的类别比例。

合理划分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范围,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加强各种类别高等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充分发挥各种办学力量的积极性和优势。

四是关注高等学校的区域比例。

根据人口分布确定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把高等教育的规模确定与区域人口数量密切结合起来,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

三、构筑规模适度扩张与结构适时调整优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强烈要求高等教育得到更快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变迁的特殊国情,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仅从规模扩大来发展高等教育,势必会出现大量人才的“无效供给”,出现人才过度和人才缺崗双重浪费的现象;如果仅从结构优化来发展高等教育,也势必会出现人才的“供给不足”,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研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与趋势。

必须关照规模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双重要求,保证高等教育适度扩张与结构优化并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使其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建立人才培养的预测和宏观调控决策机制
政府制定教育决策的基础是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与供给。

针对教育产品的长周期性和滞后性特点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应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预测和宏观调控决策机制。

政府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用科学的分析工具,通过行政手段直接控制学校的设立、专业的设置、考试的组织,制定招生计划与各专业的配额结构等政策,平衡高等教育规模的供求关系;通过经济手段,包括制定高等教育预算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等,制约控制高等教育的参与率,从而使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趋于合理平衡;通过提供和发布供求、就业、专业、收费以及毕业生收益状况等权威的信息资源,增加高等教育的透明度,预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趋势,引导受教育者理性地选择高等教育机会,达到调控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的目的。

(二)建立判断高等教育结构状况与规模的制衡机制
高等教育的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产生规模不经济的缺陷,唯有适度规模才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应在宏观上引导和控制高等教育总规模,并根据社会需求趋势,支持和扩大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稳定或适当扩大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增设社会急需的新兴专业;另一方面,应在微观上指导和监控高等学校的发展规模,既防止高等学校不作为,又防止高等学校过度扩张,有效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人才。

在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高等学校而言,应观察并量化几个主要衡量指标的变化:教学效率是否提高,教学资源是否有效利用,教育交易成本是否逐步降低,学校声誉是否不断提高,教学技术是否不断进步,专业数量是否不断增多。

这些指标相互协同作用,能够对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效果作出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三)建立保障规模适度扩张与结构适时调整的公平机制
有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如果没有解决好教育机会公平的问题,那么其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失效。

因此,为促使国家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和稳定的发展,政府在增加高等教育的有效投入的同时,还应致力于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以保证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并非无限制、跨越式的规模膨胀,而是一种适当的规模扩展;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也并非无限制、无目的的调整,而是随着规模的扩展进行适时优化。

因此,应建立保障高等教育规模适度扩张与结构适时优化的公平机制,让规模扩展和结构优化过程时刻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价值取向,充分保证收入较低阶层人群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四)建立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实践状况的反馈与综合协调机制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现在的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但是,当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决定社会进步程度的关键因素便开始由高等教育规模转向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与效益,这实质就是反馈机制和综合协调机制在对高等教育规模调整和结构优化起着映射和协调作用。

实践证明,只有高等教育实践才是检验高等教育规律的唯一标准,因此,应建立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状况的反馈与综合协调机制,通过建立主要由专家组成的咨询性评估和研究机构,组织各种类型的评估和监测,将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的实践状况及时反馈到政府教育职能部门,进行信息综合处理,作为下一阶段或未来一段时间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依据。

(五)建立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相配套的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
高等教育产品与其他物质产品的本质不同就是它持续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

高等教育产品只有健康地、合理地流动起来,才能保证高等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

因此,应建立和完善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相配套的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在各地各部门分别建立相应的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并加以规范。

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教育部门是政府部门,其职责是制定规范、规则,建立标准,因此这些
部分应与劳动力市场分离。

劳动力市场应独立运作,并依据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运行,以保证劳动力的依法健康的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