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讲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重点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 的覆灭。
本课难点 中国共产党迅速取得人民解放战争 胜利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讲述的是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解放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内容。经过一 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积累了一些 相关的知识,所以应该能够做到根据教 学的安排进行教学准备,如以小组为单 位查找历史资料并可以进行总结概括的 能力。
探究: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点拨: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覆灭。
拓展:人民解放军迅速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
原因。建议学生通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讨论。 总结:主观方面: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战略方 针和战略决策、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人民解放 军的英勇作战等。客观方面:国民党政治上的孤 立、不得民心,军事上战斗力差、指挥不当,经 济上横征暴敛、导致崩溃等。
承转: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力
量全线崩溃。蒋介石因妄图“划江而治”的假和 平的阴谋又随即被戳穿。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 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 战役爆发。 演示:渡江战役小组成员操作流动示意图和 图片,并结合课本小字部分来讲述人民解放军的 豪迈壮举。 欣赏:请学生朗诵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 放军占领南京》并回答问题。
探究: 请辽沈战役小组同学指出 东北的地理位置,然后阅读思考:首战 东北的智慧所在?同时根据收集的资料 进行整理归纳,再由一名同学代表发言, 其他同学做补充,另三组同学可以提出 异议。
点拨:我军超过敌军兵力,且能利用 东北工业支援。敌人物资来源困难,又撤 守不定。解放东北后,获得了战略总后方, 并可挥师南下。若守战华北,将受华北华 东之敌夹击;若首战华东,则东北敌军将 南撤关内,实现战略收缩。
点拨:淮海战役的战略特点是“中间突破,
肢解敌人”。 领悟:结合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统计表, 感受陈毅说过的一句话,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 小车推出来的。 点拨: 决定战争胜负的人,是人心的向背, 真正强大的力量不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 的重要保证,是历史的创造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三大战役是战略决战,它的胜 利不仅预示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也 预示着人民的胜利;感受共产党的聪明 智慧和英明决策,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 的缔造者;培养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 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战东北是英明 决策 , 有利于掌控战争的全局;淮海战 役直接威胁到了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 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渡江 战役直捣南京,国民党统治覆灭。人民 解放战争以胜利而告终。
承转:淮海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80万挥
师入关,同华北2个兵团联合发起平津战役。 探究:如果你是平津战役的统帅,你采用 何种战略战术? 演示:平津战役小组成员根据平津战役的 流动示意图:(1)1948年12月5日至21日,将敌 军分割在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塘沽等 五个据点;(2)12月22日至1949年1月15日,解 放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塘沽等;(3)1949 年1月16日至31日,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 和平解放。分析得出“先打两头,后取中间”战 略决策。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讲义
【课程标准】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 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 的主要原因。
解析: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战东北是英明决策, 有利于掌控战争的全局。 淮海战役直接威胁到了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 区。 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渡江战役直捣南京,国民党统治覆灭。
穿越时空
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岁月, 你是一位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参 谋,将如何在三大战役中运筹 帷幄,指挥千军万马呢?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对照三大战役空白图,根据 所学分析1948年9月之前内战形势的发展 和敌我军队力量的对比,说明国民党在解 放军的连续打击下,士气低落,兵力锐减, 其主要兵力被解放军分割在西北、中原、 华北、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失去了完 整的防御战线。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 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 覆灭的史实,比较分析国共两党军队强弱的 发展变化,得出国民党政权覆灭和解放战争 迅速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目的在于培养 学生从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综合问题的历 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对教材、教学环境、学生学情 等因素的分析,充分利用可开发的资源,精 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以辅助课堂教学。将全班 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辽沈战役小组、淮海战 役小组、平津战役小组、渡江战役小组), 分别准备各路野战军的资料,让学生通过查 找资料、个人展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学 习形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探究:如何理解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作用?
曾到北京旅游过的同学出示照片并谈感受。 拨:北平和平解放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得以保障,文物、古迹和环境免遭破坏。不战而 屈人之兵的和平解决战事的方式,有利于解放军 进一步瓦解国民党军队。 小结:让全体学生设计表格填入三大战役的 时间、地点、军队、将领和战果。 拓展: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演示: 辽沈战役流动示意图:( 1 ) 1948
年9月12日至10月9日,解放锦州与长春;(2) 10月19日至28日,主要围歼廖耀湘兵团;(3) 10月29日至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 领悟: “关门打狗,各个击破”的战略战 术:位于东北西南的锦州是联结东北和华北的 咽喉,也是东北国民党防御体系的要害所在。 一旦先拿下锦州,便可切断东北敌军撤向山海 关的退路。人民解放军攻取了锦州,就关闭国 民党军队出入东北的大门,对长春等地的守敌 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为各个击破被围困 的敌人创造良好的战略态势。
承转:根据辽沈战役后,全国形势的根本变
化和中原野战军攻克郑州后东进靠拢华东野战军 , 两军联合作战的有利态势,我人民解放军展开淮 海战役。 探究:怎样体会大军合力的宏伟气势?淮海 战役小组展示收集的各路野战军作战的图片资料。 演示:请淮海战役小组的同学动手操作淮海 战役流动示意图和录像资料片段:(1)1948年11 月6日至22日,中心是歼灭刘峙集团,徐州东线黄 伯韬兵团;(2)11月23日至12月15日,我军全歼 双堆集黄维兵团和围困向西南逃跑的杜聿明指挥 兵部;(3)12月15日至1949年1月6日,向被围国 民党军发动猛攻。
诗词欣赏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钟山风雨起苍黄”中“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表 达了毛泽东怎样的革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