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学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1.信息资源配置的实质?(课后题)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表现形式,资源优化配置是指为最大限度减少宏观经济浪费和现实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对现代技术成果与各种投入要素进行的有机组合。信息资源配置即为在整个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条件下对信息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安排。
2.信息资源配置的经济意义(2009年论述)
⑴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1分)
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因为: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构不仅能有利于提高产品生产及营销管理中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防止信息资源的闲置、浪费和短缺并存的弊端,(2分)而且有利于改善新产品成本构成中信息资源与非信息资源的关系以及非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提高各类生产性资源和非生产性资源的综合使用效果。(2分)
⑵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1分)
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直接决定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信息资源共享范围的扩大除了取决于政治、经济等环境因素外,主要取决于下列两个因素:①信息资源的量,包括质量和数量。其中优良的质量是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在因素,充足的数量是确保信息资源共享的外在条件。(2分)②信息资源扩散程度。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资源获取为前提。按照传播学原理,信息资源必须经过扩散才能为利用者接收(即获取)。可见,信息资源扩散程度也是影响信息资源共享范围的重要因子,信息资源扩散程度越大,信息资源共享范围就越广。(2分)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调节和改善上述影响因子。
⑶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防止信息资源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1分)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反映这一发展过程的信息也在急剧增长。庞大的信息资源,一方面为人们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源,另一方面又导致了一些信息良莠混杂,影响决策效果。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形成最合理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体系,形成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良性循环。在该体系中,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被提到有效开发和有效利用的高度。(2分)此时,信息开发过程中的无度和无序,以及信息利用中的良莠不齐和低利用率都被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在这样的状况下,工业生产中的信息污染实际上已经被控制在“零污染”状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特征。
3.信息资源配置应遵循哪些原则?(2010年论述)(样题简答)(课后题)
⑴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
信息资源从生产、传输、分配直至开发利用的全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牵涉到的经济利益主体之多、波及范围之广、运作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系统中,每一经济利益主体既与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相联系,又保持相对独立,独司其职。配置信息资源势必涉及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判断信息资源配置是否有效不能单纯地从某一或某些经济利益主体出发,而必须站在全社会的高度,以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为判断标准。(4分)
⑵需求导向原则
信息资源不论在时间、空间矢量上的配置和在品种上的配置,最基本的依据都是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性,我们无法想象将信息资源置于根本无需求欲望的用户手中能导致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用户信息需求的每一变化都会影响到各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效益,并进而影响到配置模式的调整和选择决策。(4分)
⑶公平原则
公平是指人们对某种社会现象的一种道德评价,认为它是否应当如此,是否公正合理。公平意味着经济福利在所有相关的人或组织之间的分配达到均衡状态。这里所说的均衡分配与平均分配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它要求资源配置者在按照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和需求导向原则配置资源的时候要注意做到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用户,不偏不倚,不搀杂情感因素。(4分)
⑷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互补原则
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市场供求、价格、竞争、风险机制的充分运作可以有效地调节信息资源在生产、传输、分配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以利益驱动构建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大厦。
政府手段是有效配置网络信息资源的另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信息资源尽管是面向全球的,但不论是生产、传输还是分配、开发利用,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和影响。
市场手段和政府手段在作用形式、条件、效果等方面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操作时,应注意协调互补,使两者形成有机的配合。一般地,能通过市场手段配置的,就尽量通过市场的供求、价值、竞争、风险等机制去自动配置;不能或难以通过市场手段配置的,资源配置者应在前述三项原则的指导下运用政府手段去配置。(4分)
4.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课后题)
⑴信息资源的横向配置。
信息资源的横向配置反映为部门、行业或地区之间的宏观布局,包括区域配置和行(产)配置。
①信息资源区域配置是由于信息具有易于扩散和传播的特点,与实物产品相比,信息产品的传递费用十分低廉,因而,信息生产没有必要在地区间均匀分布,更应优先考虑选择在经济技术发达的地区投入资源发展信息生产,然后,再通过改进信息的交流和扩散机制,推动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利用。
②信息资源行(产)业配置在宏观上表现为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投入产出中的比重;在微观上则表现为信息产业内行业和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即优化产业结构,解决“瓶颈”问题,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
⑵信息资源的纵向配置。
信息资源的纵向配置是指只有符合资源增值的投资项目,才能吸引资源的流入。即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资源流动机制,以保证资源能够迅速地从低收益项目流向高收益项目、避免投资的恶性膨胀。
信息资源的横向与纵向配置是互为条件、互相影响的。
5.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应如何配置?(2008年论述)(课后题)
⑴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
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是指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坐标上的配置。(2分)这种配置从时态上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之分,从时段上又有大小之分和连续与不连续之分。(2分)信息资源在时间矢量上配置的经济意义是由信息资源内容本身的时效性决定的。(1分)
⑵网络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
网络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是指网络信息资源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部门之间的分布,实质上是在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2分)
网络信息资源在空间矢量上的效配置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①充分认识国家经济发展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不平衡因素,有重点地配置信息资源;(2分)
②网络信息资源在空间矢量上的配置既要避免重复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又要保持信息资源在不同“节点”上的适度冗余,以方便不同用户的使用。(1分)
⑶网络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
网络信息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矢量上的配置必然要涉及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1分)由于对于既定的信息资源系统而言,当冗余信息量趋向于零时,该系统必定是不同内容的信息的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信息都具有独特的性质,(2分)因此,网络信息资源系统规模的大小和服务能力的强弱不能简单地看其信息拷贝数量是否庞大,而应当综合性地以信息资源品种类型的多寡及其对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主要评判依据。(2分)
6.信息资源配置的机制是什么?(课后题)
⑴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
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是指市场通过价格杠杆自动组织信息的生产和消费。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对信息生产的自组织过程实现的。这是因为市场可以减少信息生产的不确定性影响;市场能自动地使企业、个人甘冒创新风险,为信息生产提供动力;市场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信息生产;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创新;市场制度有助于培育创新的主体—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