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余秋雨散文的悲剧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余秋雨散文的悲剧意识

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而历史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了通往未来的立足点。但中国社会经历了近百年的耻辱史后,许多人已经对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彻底失望。眼睛只有西洋的东西,恨不得把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彻底埋葬。在东西方文明激烈的冲突中,如今的中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文化将往何处去?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余秋雨在其一系列散文对历史进行一种全新的拷问,在拷问中寻找中国的明天之路。就是在这个被称为“苦旅”的历程中,在他笔下,反复出现了许多悲剧事件与悲剧人物。在悲剧人物当中,又以读书人为其关注的重心。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大团圆式的优美结构泛滥中,余秋雨散文所流露出“悲天悯人”“哀民生之多艰”般对民生、对文化进行思考的悲剧意识,成为最具魅力、最感人的地方。向思想先行者致敬,也是本论文的写作初衷。

在散文集《文化苦旅》问世之前,余秋雨一直以其戏剧著作受到学术界的推崇。以戏剧理论家身份进入散文界的余秋雨,可谓是带着“希图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深入到大众阶层的强烈愿望”○1,进行散文的创作。他的散文也受到来戏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我觉得应该是希腊悲剧。

在戏剧史上,根据悲剧所涉及生活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其一由于人物自身性格原因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性格决定命运”的性格悲剧;其二为由于无法挽回和无法改变的神定的因素或者主体的“小过失造成大悲剧”的命运悲剧,其三是英雄悲剧,它往往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直接表现各派政治力量、不同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最后一种由于人本身的降生是无来由的和人的生存环境是人所无法选择的所造成的生存悲剧。

余秋雨充分借鉴了戏剧“以悲为美”的理念,在其作品中有一种自觉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来自余秋雨的创作动机。他认为“我把想清楚了的问题交给了课堂,把能够想清楚的问题交给研究,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了散文”,“想不清楚就动笔为文并不是不负责任,而是肯定苦闷、彷徨、生涩、矛盾的精神地位和审美价值”。○2一个有着太多“想不通的苦闷”、“理性难于梳理的苦闷”○3的学者。这种悲剧色彩浸染着余秋雨笔下的山水与人物,超越了他

个人的悲欢离合,具有了一种崇高感和美感,发人深省。

一、散文的悲剧意识来源

(一)对中国历史坎坷命运的反省与思考

要反思中国的历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的是中国的历史在那里。严格意义上是,中国的历史载体在那里?是在人声喧闹、高楼林立的城市,还是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呢?

余秋雨是这样认为的,他写到“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4也只有在这些仅存的人文山水中,在它们身上留下了华夏几千年文明的印记。然而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人生沧桑感容易引起人们感伤情怀,而这种悲情更是来自于对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清理与总结,来自于对中国历史坎坷命运的反省与思考从而带有了一种悲剧的味道。当这种感伤悲剧的气息不断地升腾与散发时便带给了读者极大的美感与阅读效果。

(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读过《文化苦旅》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这篇文章《道士塔》。文章一开始就这样写道“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朔风凛冽下的莫高窟,孤独,悲凉,寂静地耸立在一片大漠之中,这不是一般的风物描写,而是带着一份哀伤来观看。莫高窟,一个民族文明的坐标,带出一段让国人不堪回首的往事。很快作者便引出了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然而王圆箓只是一个旧时代卑微的小人物,他出卖敦煌文物的历史悲剧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个原是农民后来做了敦煌莫高窟道士的王道士,“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

他们把难以记数的敦煌文物一箱一箱地运走”,在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的时候,我们的人在那里呢?“中国官员的客厅里却正是茶香缕缕。他们不是没有学问,不是不懂得这些敦煌文物的价值,但他们就是缺少那副赤肠,那份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地保护一下。”当一箱又一箱,一车又一车的文物被牛车拉走,缓缓地离开了中国这片热土,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痛哭失声,难怪余秋雨说:“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们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候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虽是气话,却反应了余秋雨内心的愤恨。而读到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心也在滴血。对于历史的罪人王道士,作者无心去过分追究,因为他太卑微,太渺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又岂是他这样一个无知的小人物所能完成的呢?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担当得起这笔文化的重债的。“我好恨!”一句话,道出了压抑在国人身上最痛楚最无奈的情绪。在这个悲剧的历史中,我们并不是旁观者,更多的时候是无奈。其实我们也都是历史的罪人。

从“道士塔”到“柳侯祠”,从“都江堰”到“白发苏州”,“从一个王朝的背影”到“苏东坡突围”,纵观余氏散文,几乎所有的篇章都负载着沉重的文化使命。由于主题的深化和作者所观照的文化景观的悲怆,使得余秋雨的作品便不自觉地带上悲剧色彩。

二、围绕历史宿命进行思考

(一)《一个王朝的背影》中清朝兴衰的历史宿命

如果说人文山水蕴涵着历史的魂的话,那么那一个又一个崛起而又迅速衰落的王朝算是中国历史的标记。夏、商、西周……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像鲜活的生命个体,沉积着无数的故事。他们从哪里来的?怎样开疆拓土,而最后又是怎样走向了灭亡?在王朝的生命线中,其生命的终点都是走向灭亡。而这一切成为了古老文明难以挣脱的历史宿命。

在余秋雨散文中,最具代表性莫过于《一个王朝的背影》。清朝一段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然而又是很不愿意提起的历史,在这里仿佛留个我们的只有无尽的杀戮、无数的屈辱。一个自以为是、自满得意的民族在这里找不到任何的尊严,找不到自我之路。在《一个王朝的背影》文中,从承德避暑山庄的建设、鼎盛到衰落,见证了清王朝兴起、强大到灭亡。余秋雨成功地重新阐释了历史,并且树立了康熙皇帝这个辉煌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