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的“晴耕雨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川护熙(细川护熙、ほそかわもりひろ、1938年1月14日~)
日本首相(1993~1994)。日本政治家、陶艺家,第七十九任内阁总理大臣,籍贯熊本县熊本市。生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近卫文麿之外孙。选区为熊本县第1选区,政党为日本新党。之前职业为记者。
1963年上智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就职于日本第一大报朝日新闻社,任社会部记者。4年后从事政治活动,1971年当选参议院议员。历任大藏省政务次官、自民党对策委员会副委员长、自民党副干事长、信息产业调查会长、能源对策特别委员长、熊本县知事等职。1992年5月,建立日本新党。1993年6月,自民党的小泽一郎、羽田孜等人的倒戈导致宫泽喜一政府垮台,由细川护熙组成了八党联合政府。1993年6月在东京都议员选举中,新党获20个席位。7月议会选举中,新党获35席。1993年8月6日当选为首相。1994年卸任。细川对内政治上实行民主主义,经济上实行市场主义。对外支持联合国的活动,重视亚洲,发展日美关系,谋求两国经济一体化。著有《掌权勿超10年》、《寄语明天》、《日本新党的责任变革》、《雏鸡的逻辑》。
细川先生站到辘轳前,温和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如同一位老练陶艺师。随着电动辘轳飞速旋转,陶泥在他手中变形。当辘轳停止转动,一只茶碗出现在辘轳台上。雨越下越大,只听到窗外沙、沙的雨声。当他用一根丝线切割底座,完成定形,又回到座位上与我交谈。
细川护熙先生,一位改革派的前首相,上世纪90年代叱咤风云的人物。1998年,他在60岁时退出政坛,过起晴耕雨读的生活,归隐后又迷上陶艺,雨读外又加上了“雨陶”。
我对细川先生心仪已久。2005年9月的一天,如约前往他在汤河原的家拜访。汤河原是神奈川县依山傍海的小镇,细川先生的住处原是细川家的别墅,依山而建,有300来平米的平地和几间平房。院内遍植红白梅、山茶,有株百多年树龄的枝垂樱,还有用迎春花枝蔓编成的篱笆。整天都能听到鸟鸣,以及门前的藤木川的流水声,颇有陶渊明诗中“结卢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既离“人境”不远,周围又很辟静。
进入院内,兼做秘书的细川先生的爱女已在等候。在会客兼作坊里,细川先生起身相迎。还有两位工作的助手。
说起来,我与细川先生也有些缘分:在他任熊本县知事时我曾采访过他;他当首相时也写过几篇报道;他以首相身分访华时,我有幸在记者招待会上被他点名提问。十年后,细川先生的面容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是没有了当年从政时的“霸气”,感觉像是一位“老大哥”。
我访问“细川大哥”,其实是想见识这位曾执掌过“大印”的人物退隐后的生活。所以
一入座便问:您从政多年,当过总理,您在60岁时就退隐,是对政治没有留恋吗?还有,位居高位的人习惯于对部下做指示,一旦退下来会不适应,您不感到寂寞吗?
“我对政治丝毫没有留恋。在日本,有些人退下来确实会感到寂寞,但在我完全没有。因为我从小时就向往晴耕雨读的生活,到60就退休是早就打算好的。我喜欢陶渊明,喜欢李白、王维、韦应物和寒山的诗。”细川先生说着,一边取出他写的《不东庵的日常》送我。书的底页上印有他的书法,是寒山的诗:“茅栋野人居,门前车马疏。林幽偏聚鸟,溪阔本藏鱼。山果携儿摘,皋田共妇锄。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书。”他说:“诗中所说的和我的环境相似,我睡觉的榻榻米上也是堆满了书。”
读了他的书,方知我的发问实属多余。十五、六岁就曾参禅,探索人生应如何过的细川,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遍阅人间炎凉,他有对人生无常的慨叹,也有隐者的禅悟与旷达。他喜欢的格言是:“人生五十年”、“一日一生涯”。他回顾过去的政治人生,感觉如同“邯郸一梦”。人生短暂,永不再来,何不以“一期一会”的心情做喜欢的事,就像一声升空的礼花尽情燃烧?细川谢绝社交而选择“闲居”,“闲居”包含着“恬静”,不是闭门不出,而是从会议、案牍、礼仪的繁杂中解脱出来。附近有块农田供他耕作,作陶之余也搞插花,安静读书、以茶会友人,不时外出旅行,以观赏庭园、寺院为题,撰写纪行文章,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光。不过,虽说是晴耕雨读,却因为制陶常常顾不上“晴耕”。
细川护熙出身于豪门世家,他的先祖是15世纪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首领,江户时期代代承袭熊本城的藩主。细川在大学毕业后做过6年记者,后来进入政界当过12年参议员,在熊本老家当过8年的县知事。1992年,重返政界的细川组建“日本新党”。1993年8月天降大任,时年55岁、当选众议员不到1个月的细川以改革者的形象登上首相宝座,细川内阁的建立结束了自民党连续单独执政38年的历史。在对外关系中,他坦诚面对历史,主张培育面向未来的日中关系。虽然细川内阁虽然只干了8个月,舆论评论其功过时,说他在任内通过了政治改革法案,“实际做了好几届内阁的工作量”。
1998年,当了5年众议员的细川退出政坛,在决定今后的爱好时选择了陶艺。他以“非干出名堂不可”的决心,遍访名窑,虚心拜师,即使被骂成“笨蛋”也埋头修行,完全丢掉了“前首相”的虚名。他借当年唐僧西天取经,决不回头的故事,把在汤河原镇的祖宅稍加改造,起名“不东庵”,自己艺号就叫“不东”。
“不东庵”的作坊里摆放着细川先生制作的茶碗、茶杯、酒壶等陶艺作品。他说他特别崇尚安土桃山时代的古色,如弘法大师所说,“以似古迹为巧,以拟古意为善”,力求做出与之相近的作品。使用的陶土来自九州,一部分来自名古屋美浓地区。他制作的“乐茶碗”,要在陶土中掺加用京都加茂川洒床里石头磨成的粉末,上釉后以1200度高温烧制。安土桃山时代的50年间,是日本充满创造精神的时代,日本的茶汤(道)、生花(道)、绘画的都形成在那个时期。
日本的陶艺与中国的不同。中国陶瓷力求完美,日本陶瓷追求古拙。中国的讲究正圓,日本的崇尚不均衡。正圆形有力度,不均横有柔性。人称鉴赏家上班之前看中国瓷,会产生力量;下班后把玩朝鲜或日本陶瓷,能恢复疲劳。细川认为,日本的茶陶以微妙的歪斜随意为美,万物朦胧中有日本精神的投影。不均衡、不完整也是美,因为人也不是完美的。这种美学意识从安土桃山时代一直延续至今。
细川也以茶汤待客。他的先祖细川幽斋是茶汤大家,幽斋之子三斋是千利休的弟子。他在不东庵的山坡上修建了只有6平米的茶室“一夜亭”,偶有挚友来访,他便在“一夜亭”里用自己烧制的茶碗为嘉宾上茶。他的草庵茶提倡主客随意、可穿便装盘腿而坐。他认为现在的茶会过于追求形式,规定了许多套数,注意力放在席间的动作上,要把碗转三下什么的,几乎到了忽略品味茶香本身的地步。
我拿出中国出版的照片集,里面有细川总理访华时的照片。上面写着:日本国总理细川护熙访华时参观北京北太平庄自由市场。细川总理高兴地举着一个经营水果的个体户送给他的大西瓜。我问:那西瓜后来您吃了吗?他开心地笑了。他告诉我,虽然在不当首相后曾四、五次访华,但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很想看看陶渊明、李白等大诗人生活过的地方,还想访问各地的名窑,并与中国的行家切磋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