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葡萄优质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⒊树相诊断指标 评价肥水控制,尤其氮肥施用是否适度, 可以从树体生长的外貌状态,即树相状态 加以判断。根据树体生长发育的某些指标 来预测和判断葡萄结实状态正常与否的技 术就叫做树相诊断。树相诊断概念源自日 本,在日本巨峰葡萄的优质栽培中应用较 多。
①新梢的生长与树相诊断 巨峰结实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果穗外观和品质。巨峰在 开花之前新梢生长越旺,结实率越差。中庸枝条结实率 却比较高。究竟在开花之前长到何种程度的新梢结实率 最好呢?据研究,理想的新梢生长是在展叶2~3片之后, 便急速的伸长到10~12片叶,随后伸长应缓慢下来,到 花前平均长度在40~60厘米之内。若长度超过这个指标, 就意味生长过旺,就会引起落花落果。因此,利用开花 之前新梢生长的强弱,可以判断和预测其花穗座果的优 劣。茎的其它生长指标也和座果有关,也可以用来判断 巨峰的座果。日本资料还报道了用于诊断果实品质的新 梢生长指标,认为盛花后50天应有80%的新梢停止生长, 盛花后70天新梢长度应在60~120厘米之间(指结果母枝 上第二新梢)。这种状态是果实品质良好的指标。
近年从日本引进一批优质的巨峰系品种,如夏黑(三倍体、无核)、翠峰 (无核化品种)、黑峰(易着色品种)、安芸皇后(无核化品种)等,值得 我们注意。其中夏黑的含糖量高达20~21%,风味浓郁,香甜可口,品质极 上,张家港神园葡萄公司己大面积种植。但夏黑的果粒必需赤霉素处理,一 般只能达5g左右,好的(神园葡萄公司)可达7~9g。由于其果粒偏小,果 皮较厚,外形似巨峰,市场评价如何尚不清楚,若要发展这一品种,需培育 市场才行。另一品种翠峰为中熟品种,果皮黄绿色,上海引种之后的无核化 果粒平均重可达16~18g,最大22g,无核果粒达到如此之大尚无其他品种可 比(无核化先峰葡萄在上海约12~15g)。翠峰果实的糖度为16~17%,肉 质较硬,品质上等。该品种无核化操作比较容易,果梗硬化等副作用较小, 在南方可能有一定的前途,尚需进一步观察。 由于南方区生态各异,引进的品种数量繁多,名称也不太规范,新发展 的葡萄园在品种选择上不应人云亦云,尽量通过自己或同一生态区兄弟农园 的考察交流,多请教当地科研机构和农技部门再加以决定。
2、控产栽培的技术途径 控产是葡萄园实施定向栽培管理的最重要 最基本的目标。一个栽培家必须根据市场 条件,以获取最佳效益为目的,合理地确 定自己的产量和质量控制指标。控产的途 径就是实施技术的定向管理,即根据目标 产量,通过推算来确定某项技术实施的具 体方向和目标。
①合理留梢,调整结果枝比 夏季修剪中留梢过多,结果枝比例失调是生产中 较普遍的现象。单位架面的新梢数并非越多越好, 疏密适度是保证通风透光,果实健壮生长的关键。 新梢中合理的结果枝比例,也是控产栽培的重要 措施,结果枝与营养技比例一般应控制在2:1至 1:1。每平米架面应留几根新梢,可以从每平米的 目标留果数定向推算知道。如前所述,以平棚巨 峰为例,若每平米留果3.8~4.3穗,那么需要结 果枝3.8~4.3根(每果枝只留1个果穗),营养枝 1.9~2.2根(果技:营养枝=2:1),合计每平米留 梢数为5.7~6.5根,则每亩约为3800~4300根。
1、影响南方葡萄浆果品质的主要因素 ①生态条件对浆果品质的影响 南方生态条件有许多对葡萄浆果品质的 不利因素,诸如年雨量过多、梅雨期日照 不足、果实成熟期的温度、酸性土壤、台 风暴雨以及病害严重等等。其中尤以成熟 期间恰逢7~8月的高温季节,是影响浆果 品质的主要生态因子之一。
南方葡萄浆果成熟期间不仅月平均温超过28℃,还有不少 日子最高温超过35℃,而且夜间温度往往超过25℃,果实 成熟进程过快,果皮上色不良,从而影响品质。以巨峰葡 萄为例,果粒软化转熟期间的夜温对果粒大小、含糖量和 果皮着色有很大影响。试验证明,当白天温度设定为30℃, 夜温为15℃着色最好,20℃时果粒生长最大,25℃时不 仅着色不良,而且果粒含糖量也明显下降,如果夜温再提 高到36℃时,含糖量更加下降(图)。由此可见,果实成熟 时间夜温不能过高,必须维持一定的昼夜温差。进一步研 究转熟期果实着色与夜温的关系,发现夜温在15℃时花青 素形成良好,超过20℃的着色明显不良,25℃时花青素含 量仅是前者的22%。这一现象与浆果中的脱落酸(ABA)有 关,ABA是成熟激素,可以促进成熟和着色。当夜间低温 时果实中的ABA含量较高,有利着色;而夜间高温时,细 胞激动素增加,ABA下降,从而不利果实着色。
②叶片与树相诊断 根据日本巨峰葡萄的树相珍断标准,开花前主梢上第七片 叶的长度应在10~13cm之间,叶面积应小于130cm2。如 果超过这一指标,就意味着座果不稳,生长与结实将失去 平衡。叶片是一个比较容易目测的树相指标。凡是氮肥过 多,修剪过强的巨峰,叶片极易超过指标。枝条徒长,叶 片越大,越容易落果。反之,叶片小而健壮却是正常的巨 峰树相。 树相诊断应引起我国葡萄界,尤其是南方巨峰葡萄栽培区 的重视。它对巨峰的优质栽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浆果色泽往往是评价巨峰品质的重要 指标,一般果皮达到黑紫色时糖度(Brix°) 为15~17%,紫红色时为12~15%,绿白 色时不足12%;反过来说,只有果粒含糖 达到15%~17%时果皮才能转成黑紫色, 这说明糖与果皮色素形成有密切关系。 在生产实践中,普遍反映南方葡萄上 色困难,这应该通过控产栽培,提高果实 含糖量的途径解决;另一条解决途径是通 过设施栽培使成熟提早至6~7月或延后至 9~10月间,避开高夜温期间成熟。
②花穗整形 花穗整形是控制果穗大小,提高结实率,促使穗形整齐的 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也是控产栽培的重要内容。这项技 术在不少地方还未受到充分重视,致使果穗大小不一,商 品性下降。花穗整形通常在花前一周左右实施。整形的操 作方法是剪去副穗及其附近的几个大支穗,留下穗尖部分。 整形的程度因品种和控产目标而言,如巨峰葡萄一般每穗 果粒数定向控制在35~40粒左右,整形时留下长约3.5~ 4cm的穗尖即可。又如里扎马特葡萄,若穗重的目标定向 控制在750g左右,则每穗果粒数60~80粒,需留下长约 5~6cm穗尖部分即可。穗尖如过份细长时可掐去小部分, 一般无需掐穗尖。
③产量对品质的影响 产量和品质取决于叶面积,生产上常以叶/果比的合造程度作为评价指 标。叶面积相对不足,光合产物较少,对果实的品质不利。以巨峰为 例,正常的叶果比应为叶:果穗=15~20:1,也就是每一张叶片可 供养1.5~2粒果。产量过多,叶果比必定下降,果实的品质也下降, 果粒着色也差,这在连年高产的巨峰园中更加突出。 如何控制产量,保证质量,是当前葡萄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若以第一次新梢生长基本结束时的叶果比为控产栽培的另一个重要指 标是单位面积留穗数,常以架面积计算。这一指标更切合生产实际, 也易实践操作。以平棚巨峰为例,如果以1000kg/667m2为定向目标, 则每平米架面应产果1.5kg,以每穗350~400g计,则应留3.8~4.3穗 /M2。篱架也可以架面积计算。 当巨峰园出现叶穗比不足时,可以通过二个途径把叶穗比调节到合适 的比例:一是疏穗和摘粒,减轻负担,二是在不影响通风透光条件下 适当多保留副梢,增加叶片。
南方葡萄优质栽培技术
南方葡萄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零星栽培,80 年代以后由于巨峰葡萄栽培的成功,面积迅速扩 大,成为我国新兴的大粒鲜食葡萄商品生产地区。 近年南方葡萄发展非常迅猛,据农业部统计资料 2000年南方13个省区(未计台湾省)葡萄栽培面 积5.73万公顷,至2003年急增至8.09万公顷,三 年间净增达2.36万公顷;葡萄产量从2000年的 71.4万吨增至2003年的97.1万吨,净增25.5万吨。 无论产量还是面积,南方都己占全国的1/5,其中 栽培面积超过10万亩的有川、浙、苏、湘、桂等 省区。葡萄栽培已从讲究产量的数量型生产,逐 步走向以优质为目标的质量型生产。如何实现葡 萄的优质栽培,以下的意见仅供参考。
⒋葡萄品种的动向与优质栽培 鲜食葡萄的发展需要优质品种。从气候相似的近邻一一日 本葡萄品种的动向来看,近十年巨峰面积从20%左右上升 到了32%,先锋葡萄迅速增至6%,而藤稔等品质较差的 巨峰系品种增加较少。我们的情况有些相似,巨峰仍是当 前南方地区唱主角的主栽品种,藤稔在局部地区有一定发 展,而优质的先峰则尚无规模化栽培。 南方鲜食葡萄品种的主要发展方向:(1)向大粒优质方 向发展,在成熟期方面要求中、早熟品种。(2)对设施 品种的需求急剧上升,能适应南方的高档欧亚种品种会迅 速增加(3)向无核和无核化方向发展。在市场的拉动下, 优质的无核化大粒品种会逐步发展,如翠峰、先锋葡萄及 三倍体品种等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疏花疏穗与摘粒 实现控产目标的一项最直接最重要的栽培 技术措施,操作内容包括疏花序、疏果穗 和摘粒。疏花序在花前进行,有些品种花 序特多,如维多利亚、奥迪亚无核等,要 及早疏去一部分。疏果穗则在落果结束之 后立即进行,留下坐果良好、穗形园整的 果穗。
预定控产指标是疏果的第一步。产量指标因土质、肥料、 树龄及管理水平等而异,不能千篇一律。作为优质栽培, 一般巨峰葡萄产量应控制在1000kg/亩以下,藤稔则为 1250kg/亩,大棚欧亚种葡萄一般则应控制在800kg/亩左 右,少数高产品种如无核白鸡心、里扎马特等不宜超过 1000kg/亩。第二步应将控产指标转换成单位架面或单株 的产量,再根据该品种的标准穗重推算出单位架面的留穗 量,作为田间操作的目标。在实际操作时,对结实量达不 到目标穗数的植株不必疏果,但结实过多要坚决疏果。疏 果穗时按照预定的留穗目标,选留良好的果穗,疏除畸形 及松散的果穗。要撑握每果枝只留一穗的原则,弱枝、预 备枝上的果穗应全部疏去。如果结实量还超过目标,则要 疏去一部分中等强壮果技的果穗。此外,结果枝的比例在 疏果之后也要符合预定的目标。
②氮肥对品质的影响 。 巨峰的砂培试验发现:砂培液中氮的 正常浓度维持在80PPM,果实糖度可达 14.9%;若在果粒软化之前一个月增加到 l60ppm时,因氮素含量过高,副梢大量发 生,新梢不能及时停止生长,严重影响浆 果的品质,果实糖度仅11.8%(见表);在 软化后的1个月增到160ppm,对果实品质 无不良作用。这提示在果实发育期间氮肥 不宜过量。长江三角州地区土壤肥沃,过 量施氮已严重影响葡萄品质。如何因地制 宜,测土配方,看产施肥,值得深入探讨。
当前疏果技术在推广中有不少争议,主要的观点是市场上 优质得不到优价,效益得不到保证等。当然控产栽培要群 众自愿执行,但本次会议考察的镇江句容春城乡方继生葡 萄园的优质控产栽培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例证,无论从控 产栽培、市场培育、品牌、合作组织及经济效益都值得我 们借鉴。 关于摘粒技术在南方葡萄栽培上已有较多应用,如在藤稔 的特大粒栽培,在坐果后一周完成,摘粒目标是每穗30粒。 一般巨峰系品种的摘粒目标大多控制在30~40粒/穗。对 部分欧亚种品种,主要用于摘去小果和僵果,使穗形和果 粒整齐。田间操作时应使用刀头窄长的小型剪刀从小果梗 剪断摘粒,注意勿伤及留下的果粒。
在设施葡萄栽培中,欧亚种品种变化很快。从早期的绯红、 黑玫瑰,目前已发展无核白鸡心,里查马特、京玉,87-1, 圣诞玫瑰,意大利、美人指、晚红等。正在发展中的有: 粉红亚都蜜(矢富罗莎)、奥古斯特、维多利亚、红高等。 南方设施栽培欧亚种品种的历史较短,缺乏较长期的适应 性试验,盲目轻信北方的广告是一些果园种植失利和变化 较快的原因。 欧美杂种品种也在设施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南方的 市场对巨峰品种己经认同,加之设施栽培后品质、座果等 有很大改善,售价提高,因此以巨峰和藤稔等在设施中栽 培较多,那种认为设施葡萄品种必是欧亚种葡萄的观念是 错误的。设施栽培中巨峰系的无核早红(86~11)和京亚 曾有一定栽培面积,因品质不理想,面积已有减少或不再 增加的趋势;而具有玫瑰香味的巨玫瑰葡萄,由于品质优 良,栽培有上升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