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预防措施表格式

纠正预防措施表格式

好好学习社区

纠正/预防措施表

主题:

责任部门信息来源

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状态:

确认人日期

原因分析:

制订人/日期责任部门负责人

纠正措施:

预计完成日期制订人责任部门负责人

预防措施:

预计完成日期制订人责任部门负责人

验证结论:

验证人日期

备注:

更多优惠资料下载:https://www.360docs.net/doc/ea11711059.html,德信诚培训网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对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措施对不合格进行纠正;防止不合格再度发生或避免发生新的不合格;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杜绝不合格的发生;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实际和潜在的不合格因素的纠正和预防。 本程序涉及标准条款:ISO/TS16949:2002 8.5.2 8.5.3 3.术语 3.1 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 ?返工或降级可作为纠正的示例。 3.2 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不合格以防止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注3:纠正和纠正措施是有区别的。 3.3 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原因以防止其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而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 3.4 不合格(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一般包括下列项目中描述的不符合: ?顾客抱怨; ?不合格报告; ?内部审核报告; ?管理评审的输出; ?数据分析的输出; ?顾客满意度测量的输出; ?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

4.1纠正措施的一般流程

4.1纠正措施的一般流程 在采取纠正措施前必须评价是否有必要采取纠正措施,并不是所有的不合格都会导致后续的纠正措施。对于那些偶然的、不会导致系统性后果的不合格,可以不必采取纠正措施。 ①不合格范畴:产品不合格、过程不合格和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 ②-⑥A:产品不合格: a.对厂内出现的不合格:质管部每批统计产品不合格情况,对不合格率超出正常范围的不合格品,由质管部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质管部对纠正措施的执行结果进行验证。对不合格率在正常范围内的不合格品,质管部每年制订一次不合格品优先减少计划或与质量目标结合,制订措施,进行纠正。 b.原物料不合格:质管部对原物料不合格进行统计,对不合格率超出规定范围的原物料,质管部开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交供应商整改,质管部验证整改结果。质管部及时反馈每批原材料质量信息,协助供应商进行纠正。 c.对出厂后出现的不合格品以及顾客的不满意,由销售部收集不合格信息,填写《顾客抱怨台帐》,及时递交质管部;质管部根据质量信息反馈的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同时制订纠正措施;责任部门应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围绕产生不合格的根本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订纠正措施并实施;质管部对其实施有效性必须进行验证并记录结果。 d.由质管部负责在最短周期内对退货产品进行试验分析,并保存分析记录,顾客要求时可提供此记录,为防止再发生,必须进行有效的分析,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e.对重大不合格品或顾客要求时采取纠正措施,应使用8D方法(见《8D方法活动指导书》),必要时,应

纠正及预防措施 表格 格式

1、目的 1.1制定本程序及责任,清楚界定系统不符项之调查,制定纠正及预防措 施。 2、概述 2.1本程序主要适用于处理来自材料验收、生产中检查、最终检查及客户 品质投诉的不符合项目。 2.2另外,品质系统的不符合项,可通过COP17.1内部品质审核执行处理。 3、职责 3.1品质系统代表(QMR)、QC部负责人及生产部负责人全力推行及维持本 规定。 4、程序 4.1改善要求(Action Request)的发出条件 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各部门负责人均有权经由QMR向责任部门发 出改善措施要求表(CAR: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并要求有关 责任部门作出纠正行动或预防措施。 A.不合格品属于致命缺陷(Cr.)。 B.不合格品属于严重缺陷(MAJ),不良率超过5%。 C.不合格品属于轻微缺陷,不良率为100%。 D.每月FQC合格率低于即定目标。 E.客户投诉(记录于[客户投诉履历表]中)。 F.不符合项可能导致以上情况发生。 4.2纠正或预防措施范围 4.2.1在材料验收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不合格项时,由QC部负责人决定是 否需发行CAR。 4.2.2当生产过程中生产部人员发现不合格品/不合格项时,由生产部负责 人决定是否需发行CAR。 4.2.3 在生产过程中巡回检查发现不合格品/不合格项时,由QC部负责人决

定是否需发行CAR。 4.2.4在FQC最终检查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不合格项时,由QC部决定是否 需发行CAR。 4.2.5 当接到客户投诉时,由QA部负责人决定是否需发行CAR。 4.3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处理。 4.3.1 纠正行动 有关部门在收到4.2项所及的CAR时,须研究出现不合格品/不合格 项的原因,并提出纠正方法。 4.3.2 预防措施 当不合格品/不合格项发生的原因属于以下两种潜在性原因时,除作 纠正行动外,还需制定预防措施。 A.不合格品发生的原因会导致其它产品有可能发生同类性质不合格 品的出现(水平 展开预防)。 B.不合格项发生的原因可能会导致不合格品的出现。 4.3.3 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内容由责任部门填写在CAR上。 4.3.4 发行CAR的部门负责人应监察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执行过程,执行情况 由有关负责人填写在CAR上。 4.3.5 因更改预防行动而涉及到的相关的文件,手册程序等须进行同步更 改,并记录在[新发行/变更通知书]上,工程更改则记录在[工程更改] 上。 4.3.6 QMR应确保: a)纠正或预防行动真正执行。 b)如遇上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QMR应召开会议检讨其纠正或预防行 动是否有效,是否须作出更改,检讨的内容填写在[会议记录]上。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附记录表)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和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出现潜在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环境问题,以确保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改进、纠正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 3职责 3.1 质量检验科负责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出现存在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问题时发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负责分析相关的记录,及监督验证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 3.2质量检验科负责提供解决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问题所需的数据或方法等技术性支持。 3.3办公室负责在出现工作环境和安全问题时发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4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措施和实施相关的预防措施。 3.5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措施的预防措施的实施。 3.6供销科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3.7生产车间负责具体实施不合格产品的纠正措施。 4工作程序 4.1持续改进的策划 4.1.1企业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管理方针和目标的过程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4.1.2日常的改进过程对日常改进过程的策划和管理参见4.2、4.3条款执行。 4.1.3较重大的改进项目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 a) 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b) 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c) 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4质量检验科通过管理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报管理者代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 4.2纠正措施 4.2.1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遇到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识别不合格 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 过程、产品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企业正常值时; b) 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 顾客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投诉时; d)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发现不符合项时; e) 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事故; f) 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g) 其他不符合管理方针、管理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2.3原因分析、措施制订、实施与验证可采用相应的统计技术或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主要原因。 4.2.3.1对情况a) 、b) 、g) ,质量检验科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描述”栏,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制订纠正措施并实施,质量检验科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3.2对情况c) ,由供销科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转质量检验科确认并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订纠正措施并实施,质量检验科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供销科,由供销科及时转告顾客并取得顾客满意。 4.2.3.3 对情况d) ,由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实施记录表

编制部门:富源县体育活动中心 纠正措施-01 纠正措施有效性评价、验证记录: 验证人: 年 月 日 (潜在)不符合原因分析: 1、 瓷砖粘贴未及时批灰缝; 2、 区域狭小移动式脚手架无法进入; 纠正/预防措施及实施计划: 1、 瓷砖粘贴后应及时批灰缝并清洁干净; 2、 对刮腻子漏刮部位检查统计,及时修补; 3、 预留洞口应及时修补,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严禁一次性砌筑及抹灰、刮白; 制定人: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 1、 瓷砖粘贴已及时批灰缝并清理干净; 2、 漏刮腻子还未修补; 3、 预留洞口已修补,待下一道工序; 实施负责人: (潜在)不符合事实: 体育馆: 1 2 3 记录人: 、卫生间瓷砖粘贴部分灰缝未批; 、板面局部未进行二次刮腻子; 、通风管道安装预留洞口未及时修补; 李现乖 2017 年5月27日 分析人:李现乖 2017 年5月27日

编制部门: 纠正措施-2 纠正措施有效性评价、验证记录: 验证人: 年 月 日 (潜在)不符合事实: 1、 挡土墙基础砼浇筑未对面层进行找平、压实; 2、 足球场土方回填压实垃圾未清理干净; 记录人:李现乖 (潜在)不符合原因分析: 1、 砼浇筑振捣后,未对面层压实、找平,导致砼面不平整、光滑且有松散砼; 2、 未安排人员清理垃圾; 分析人:李现乖 纠正/预防措施及实施计划: 1、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面层找平、压实;在挡土墙墙体模板安装前应把松散 砼打凿干净,才可下一道工序。 2、 足球场回填土压实以前清理垃圾,防止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返工处 理。 制定人: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 1、 松散砼已打凿; 2、 足球场垃圾已清理干净; 实施负责人: 2017 2017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记录号:jl-106存在(潜在)不符合项,责任部门声明:各部门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评价标准认识不清,可能导致操作偏差。填表人:日期:原因:办公室未明确说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的评价标准。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组织各部门相关知识培训,加深理解。部门负责人:管理者代表:日期:完成:完成。主管部门负责人:日期:验证结果:验证后实施效果良好。验证部门:办公日期:备注:见培训记录001培训记录表编号:jl-031流水号:001时间2012年1月20日培训科目管理目标考核标准岗位培训教师孙老师在公司办公室培训方法讲座名单受训人员:孙继禄、王媛媛、冯坤,杨进学、肖磊、卢玉富、刘明晨培训内容汇总:管理目标考核标准:1。管理目标体系标准。各管理目标的评价标准:如培训项目完成率:分母部分为考核期前应完成的培训计划数,分子部分为实际完成的培训计划数。还应注意培训效果是否达到。顾客满意度:分母部分为顾客意见,分子部分为满意/非常满意顾客意见。以客户数量为例:如10个客户调查意见,9个客户满意,90%的客户被调查,1个客户不满意,则百分比为80%。教学评估

结果出来后,所有学员都对培训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通过口头问答,可以很好地掌握培训内容。训练效果很好,很有意义。考核通过率:100%备注评审人:日期: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记录编号:jl-106存在(潜在)不符合及责任部门声明:生产进入旺季,工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要及时开展安全教育。完成人:日期:原因:日常安全教育应进一步加强。责任部门负责人:日期;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旺季前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部门负责人:管理者代表:日期:完成:完成。主管部门负责人:日期:验证结果:验证后效果良好。验证部门:日期:备注:请参考培训记录002培训记录表编号:zl-031流水号:002时间:2012年4月15日培训主题:为进一步增强施工旺季前的安全生产意识培训地点:培训刘总在会议室的培训方式:合计受训人数(共12人):周朝顺、张振忠、冯坤、吕玉富、郑寿华经过安全培训,王先生对应急人员的安全操作有了更好的了解。通过口头问答,可以很好地掌握培训内容,培训效果很好,很有意义。考核通过率:100%备注评审人:日期: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表编号:ls-106流水号:003(潜在)不合格及责任部门事实陈述:建议在日常工作检查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

2012纠正和或预防措施记录表(模板)

纠正和或预防措施记录表 序号: 记录编号:版本: 不合格项内容描述: 预防性和增强绩效的措施: 希望加强销售贸易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销售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交付及时性的控制 能力; 编制:2012 年8月20日 不合格(含潜在不合格)调查原因分析结果(含潜在原因): 由于与顾客和供货方之间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信任,认为各自管理好合同范围工作,有 供方实施产品质量把关就可以了,对公司的业务管理未重点要求加强过程监督,通过体系 管理标准的学习,认识到过程管理的重要性,为增强管理特别提出了项目的过程管理的监 督控制要求。预防产品质量问题在交付后发生和防止交付不能及时兑现的情况。 编制:(部门负责人)2012 年8月21 日 纠正和(或)预防措施: 1. 继续加强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和理解,贯 彻执行管理要求,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安排体系文件的强化 学习计划。 2.业务部负责确定每个项目管理的具体监督项点要求,形成项目管理的记录,开展过程控制的监督管理。 3. 办公室或业务部主管领导负责对业务部项目管理日志 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检查过程控制的实施情况。编制 完成期 限 从目前签订的 项目开始实施管理。 8 月21 日 责任部 门领导 审批 8月22 日 纠正和(或)预防措施完成情况检查记录: 目前已经按照措施要求实施了项目合同控制,建立了项目管理记录,形成了过程监督记录,现阶段未发生交付不及时情况,措施控制能增强管理,效果需要继续观察。 完成 日期 8月22日检查人 预防措施实施结果验证: 检查现阶段未发生交付不及时情况,现在已经开始了项目 管理的项点监督策划,并形成了记录,措施控制比较有效。综合效果需要继续跟踪观察,要求保持措施持续执行。 验证 日期 8月26日验证人 纠正和或预防措施记录表 序号: 记录编号:版本: 不合格项内容描述: 体系运行过程监督检查结果:各部门过程管理形成记录的落实存在不足。 编制:2012 年6月10 日不合格(含潜在不合格)调查原因分析结果(含潜在原因): 由于对标准的理解深度不够,以前在应用中未重视记录的作用,在填写上有些随意,对一些记录要求有疏忽。 编制:(部门负责人)2012 年6月8日

纠正和预防措施

至高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改进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流程 1.1流程概况表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流程 业务流程 名称: 流程目标: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杜绝和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确保质量体系的有 效实施和改进。 质量部、各职能部门 业务流程 参与者: 输入: 1、内部/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的不合格项; 2、产品不合格报告; 3、管理 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项;4、顾客的意见、抱怨、投诉;5、检验和试验记录输出:1、纠正措施及其实施计划;2、预防措施及其实施计划;3、质量体系和产品的质量改进证明文件;4、8D问题及纠正措施报告 控制点:公司内部的不合格信息、顾客的投诉和售后服务工作中得到的产品质量信息反馈等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概要:适用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中的所有过程控制,明确各自职责。 流程描述: 1.1根据本公司的习惯用法,可用“整改措施”一词表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意义。 1.1.1各部门在有纠正预防措施要求时,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应对以下的不合格项及产品质量有关的不合格信息,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a.质量体系审核(包括外审和内审)中出现的不合格项。 b.产品不合格报告(包括退货、包装、标签不合格)。 c.管理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 d.顾客的意见、投诉、抱怨。 1.1.2顾客的投诉和售后服务工作中得到的产品质量信息反馈,由质量部进行分类登记后,填写《顾客信息记录》送交责任部门。 1.1.3不合格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a.与产品和过程有关的重大不合格原因,由质量部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一般的产品和过程不合格,由各责任部门组织调查和分析;质量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中出现的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核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分析。 b.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时,可采用因果图/排列图/能力调查/直方图/相关图/ 故障模态分析法(AMDEC)/图示记录等方法,确定主要问题以及与问题有关的因素,在分析原因时须仔细分析产品范围(包括材料),以及所有相关的过程、操作(设备、工装模具)、质量记录、售后服务报告、顾客索赔记录等,在不合格原因分析时可请供应商和顾客共同参与。 c.不合格原因分析的重点是: 1〕设计和规范问题 2〕过程控制和检验问题 3〕工艺装备和检验设备问题 4〕环境条件问题 5〕工商业提供的原材料(包括其他产品)及其现场管理的问题 6〕人员的技能与资格问题 d.不合格原因调查、分析结果均应明确责任部门,做好调查、分析结果记录。 对重大的不合格原因调查、分析还应形成不合格原因分析报告,包括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严重性作出评价。 1.1.4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a.一般问题由各责任部门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消除不合格的原因所需的纠正措施,其内容应包括: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 QR8.5-01 编号: 责任部门负责人 任务下达部门依据文件 不合格原因分析: 纠正(预防)措施: 编制:日期: 批准:日期:实施效果验证: 验证人:日期:

QR8.5-01 编号:2012-02 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人崔兰柱 任务下达部门办公室依据文件管理评审报告整改要求 不合格原因分析: 对做好质量记录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意义缺乏认识,执行《记录控制程序》不严格,记录的填写、收集、控制和管理工作欠规范。 纠正(预防)措施: 1、从6月7日到8日,利用两天时间,在全公司范围内对各部门质量记录的填写、收集,贮存、保管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针对各部门在质量记控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予以指导,提出要求,限期整改。 2、整改结束后,由办公室组织对整改效果进行验证。 编制:崔兰柱批准:崔世超 日期:2012.6.6 日期:2012.6.6 实施效果验证: 通过本次全面检查、指导和督促,提高了各部门对做好质量记录管理工作意义的认识,明确了要求,提高了执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自觉性。质量记录的填写、收集、贮存、保护和检索等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有了明显进步。 验证人:崔世超 日期:2012.6.11

QR8.5-01 编号:2012-03 责任部门生产部负责人赵玲 任务下达部门办公室依据文件管理评审报告整改要求 不合格原因分析: 1、对做好生产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是保证产品符合性的必要条件,存在重生产,轻管理思想; 2、没有正确处理好生产现场管理中人、场、物三者的关系,现场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够。 纠正(预防)措施: 1、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GB/T19001:2008标准6.4条款,明确要求,在加深理解基础上提高执行的自觉性。 2、组织生产车间从6月7日到11日,利用一周时间,大力开展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工作,做到生产、工作现场卫生清洁、物品摆放整齐、设备整洁,产品标识明确,为实现产品符合性创造安全、文明、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 编制:赵玲批准:崔世超 日期:2012.6.6 日期:2012.6. 6 实施效果验证: 通过本次组织对生产和工作现场的整理整顿,现场管理工作有了明显改进,为实现产品符合性初步创造了适宜的工作环境,达到了预期目的。 验证人:崔世超 日期:2012.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